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直播稻新品种主要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直播稻新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方法]选用11个直播稻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等品种适宜盐城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京粳1号等品种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18号、淮稻5号等品种适宜盐城水稻机插秧栽培;连粳12号、圣稻18综合性状较差,不适宜盐城水稻生产应用。[结论]该研究为筛选适宜江苏种植的直播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方法]选用11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直播,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适宜江苏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5号适宜江苏水稻机插秧栽培;京粳1号、淮稻18号、连粳12号、圣稻18不适宜在江苏种植。[结论]该研究为筛选适宜江苏种植的直播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合宿迁地区机插秧种植的水稻品种,以满足当地对机插栽培早熟品种的需求,同时扩大机插秧面积,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方法]比较16个水稻品种在宿迁地区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指标。[结果]秀水519、皖垦糯1号、圣稻740等品种全生育期较长;圣稻20、圣稻020、精华2号、临稻11、新丰5号等品种株高都在105 cm以上,后期存在倒伏减产的风险;圣武糯0146、津稻253等品种株高较矮,产量潜力受限制,圣稻19与对照相比穗型略小、产量略低;阳光800、临稻16、中06-1、中作稻2号4个品种全生育期短,株高都在100 cm左右,抗倒伏能力强,株型适中,穗型较大,产量潜力高。[结论]阳光800、临稻16、中06-1、中作稻2号等品种具有高产潜力,适宜在宿迁地区机插种植。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水稻新品种临稻17号的突出品种特点、种植表现以及该品种在鲁东南夏播稻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 水稻品种津稻1187是在1980年该品种尚未定名时从市农科院作物所引进我区的。从试验、示范到大面积生产应用,已有14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先后有冀粳1号、中花九、十号、中系8215等四个水稻品种被淘汰,只有津稻1187在我区水稻生产上立于不败之地,站稳脚根,经受住了各种不良环境的考验。从田间长势和产量上,都表现出该品种的优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我区水稻生产的主栽品种。1992年全区共种植津稻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江苏农垦近3 a大面积种植主栽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稳定性,在新洋和东辛共选择20个主栽水稻品种进行连续3 a的品比试验,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AMMI模型等方法对品种的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产量构成因素,新洋点盐城南片地区宜选择水稻品种有淮稻5号、华粳8号、盐粳16、南粳9108、华粳5号、苏垦118;适宜东辛点种植的稳定性好、产量高的水稻品种有华粳5号、临稻16、苏秀867、连粳7号。  相似文献   

7.
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契机,以全面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针对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开展攻关研究,突破关键单项技术,将取得的关键技术与常规技术集成创新,建立适宜于我区水田生产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用以指导水田生产。一、品种选择选择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主栽品种垦稻12号、龙粳31号、绥稻1号,搭配种植龙粳36号、龙粳38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8.
兴化市优质水稻新品种(系)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兴化市开展优质水稻新品种(系)引种试验,从产量、产量构成、生育期、株型、抗性及熟相等指标对参试的13个优质水稻新品种(系)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南粳2728、临稻21、徐稻32646等优质水稻品种(系)产量较高,但生产上仍要注重提高结实率;扬粳34911、淮稻20、淮稻14等迟熟中粳品种综合性状较优,可作为机插种植的选用品种;扬粳508生育期短,熟期早,可作直播种植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宜三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选用10、11、12叶的19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本掌握了品种特征特性,及在本地区的适应能力。其中增产潜力最大的10叶品种是三江1号、11叶品种垦稻20号和12叶品种垦稻23号,产量分别为9879.0 kg&#183;hm-2、10057.5 kg&#183;hm-2和10134.0 kg&#183; hm-2;分别增产11.0%、13.0%和13.9%。产量最低的为垦稻25和垦稻12号,分别为8901.0 kg&#183;hm-2和8451.0 kg&#183;hm-2。综合分析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推荐在生产中可以大面积种植的10叶品种为三江1号,11片叶品种有垦稻18、垦稻20、垦粳2号和三江3号;12片叶品种垦稻23及垦鉴稻6号。  相似文献   

10.
临稻15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水稻单产居粮食作物之首,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临沂种稻面积8万公顷左右,是山东第一大稻区。在全省水稻生产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号称“粮食作物产量、经济作物价格”,因此,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对发展我省“二高一优”农业。改善人民生活,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种背景和要求下育成的临稻15号,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89.9kg。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0.6%;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9.4kg,比对照临稻10号增产2.7%。且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稻瘟病,抗倒性强,粮草兼收,品质优良;配套栽培技术科学、详实、实用性强,具有很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宜三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选用10、11、12叶的15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潜力最大的为10叶品种三江1号和11叶品种垦稻17,其产量分别为11 070和10 875kg·hm-2,分别增产12.8%和10.9%。产量最低的为垦稻16和垦稻12,产量为7 740和8 820kg·hm-2。综合分析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推荐在三江地区生产中可以大面积种植的10叶品种为三江1号,11叶品种有垦稻17、垦稻22和三江3号,12叶品种垦鉴稻6号。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及3年大面积生产调查,结果表明,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区域,"淮稻9号"、"连粳6号"、"连粳7号"、"盐稻8号"、"盐粳7号"、"徐稻4号"、"徐稻3号"、"扬幅粳8号"、"武连粳1号"等品种耐病性较好,可根据生产需要择优种植。"武陵粳1号"、"淮稻5号"、"淮稻6号"、"华粳6号"、"特优559"、"武运粳21号"等品种较易感病,不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楚粳25号是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根据滇中高原自然气候特点和水稻生产现状,用高产品种楚粳17号作母本,稻瘟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合系24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良种。试验示范表现早熟、品质较好、抗逆性强、产量较高,于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该品种适宜于中海拔1500~1850m稻区种植,省外相似生态类型稻区亦可种植。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部分水稻主栽品种抗稻瘟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我省稻区的82个稻瘟病菌株接种,分析了吉林省历年种植的水稻品种的抗瘟性。结果表明:近几年新育成的品种抗瘟性已有较大的提高,九稻41、通丰8号和九稻33的抗性优异,抗谱在95%以上,九稻44、吉玉粳、丰选2号、九稻46、九稻42、九稻39、超产1号、超级稻1号和通粘8号等品种的抗谱也较高。同一品种对不同地区菌株的抗谱有较大差异,生产上可根据其在不同地区的抗性表现合理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5.
刘平 《现代农业》2014,(4):61-61
<正>水稻是禾本科稻属植物,水稻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是圆锥花序,自花授粉。是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厘米。水稻起源于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亚洲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美洲约占4%,非洲约占3%,欧洲与大洋洲各占1%以下。水稻生产水平最高的是日本,最大的稻米出口国为泰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在矮化育种、三系杂交及两系杂交稻、超级稻的研究都令世界瞩目。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我国水稻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稻区面积占全国的92%,以籼稻为主,北方稻区占8%,品种全为粳稻。现将杂交水稻的  相似文献   

16.
水稻新品种临稻1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稻11号(原代号99-3)是沂南县水稻研究所和沂南县农技站联合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农审字[2004]014号)。鲁南稻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耕作制度、社会人文因素及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一个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新品种“东稻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东稻3号"(品系代号"东稻04-478"),于1994年以"通育211"为母本、"农大1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143~145 d,属晚熟品种。2006—2007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293.1 kg/hm2,与对照品种"关东107"产量持平;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168.4 kg/hm2,比对照"关东107"增产2.4%。抗稻瘟病性明显优于对照"关东107"。稻米品质优良,经品质分析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于2008年年初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东稻3号"适宜吉林省的吉林、辽源、通化、松原、四平等晚熟平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促进建湖县水稻机械化种植,以建湖县主栽品种“淮稻9号”为研究对象,对机插水稻的生育特性和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水稻机械化种植提供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频发的极端干旱气候,2009—2010年引进生产上具有耐旱性强的水稻品种在非灌溉条件下试种,考察各品种在贵州种植的耐旱性,从中筛选出适宜贵州种植的耐旱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在2 558.8~3 639.3℃的耐旱性水稻品种适宜贵州各稻区种植;耐旱性较强及产量表现好的杂交稻品种有荃银1号、赣香优2833、黔两优58、黔优568、国稻1号等,常规稻品种武育粳3号、合系41号等;在干旱胁迫环境下,增加有效穗、穗总粒数及干物质重是栽培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临沂是山东省水稻第一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00多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50%左右.近年来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与有关科研机构协作采用辐射、杂交、生物技术等手段相结合,育成山东省审定品种临稻12、15、16、17号等,在品质、产量、抗性、早熟性、广适性等方面均表现突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