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松树 《新农村》2009,(2):23-23
1.及早清塘消毒 清理整修池塘,清除过多淤泥,疏通进排水渠。鱼种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化浆全池遍洒杀菌消毒,干池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用生石灰75千克,带水清塘,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  相似文献   

2.
1、池塘清整及消毒黑鱼套养花白鲢池塘面积以6~8亩为宜。面积过小,水质易变坏,在高温季节易诱发疾病;面积过大,生产投入高,管理也不方便。鱼塘水深2米左右,不留或少留塘底淤泥,要清除鱼塘四周杂草,夯实加固鱼塘池埂,防止渗水、漏水。在鱼种放养前20天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每亩用量100~150千克,10天后用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0%)再清塘1次,每亩用量5~7千克,1个星期后可进水放鱼种。2、鱼种投放(1)黑鱼种。黑鱼种在10月上旬放养较适宜,也可在3~4月份放养。进塘后,鱼种可摄食恢复体质,且可提高越冬成活率。下池前必须严格消毒预防,一般采用3%~5%食盐…  相似文献   

3.
1.清塘消毒可杀灭野杂鱼及其他敌害生物,为鱼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1)干池清塘:塘水排至5~10厘米,塘底四周均匀分布地挖几个坑,按每667平方米60~75千克标准将块状生石灰倒入坑内,加水溶化,不等冷却就将石灰水均匀泼洒到池塘中.亦可按此用量,将生石灰盛于桶内,边加水边向塘中泼洒,直到石灰溶解完毕时塘底也刚好泼遍.(2)带水清塘:按每667平方米1米水深125~150千克用量,将加水溶化的石灰水趁热向池塘中均匀泼洒.  相似文献   

4.
<正>一、池塘准备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清整消毒、施肥培水等工作。一般在鱼种入塘前10~15天进行清塘消毒。采用干法消毒时,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60~75千克;湿法消毒时,每667平方米(水深1米)用生石灰120~150千克。对于瘦水池塘或新建池塘,应在池塘注水前施用有机肥;对于肥水池塘和多年养鱼池塘,池底淤泥较多,可不施或少施基肥。养殖过程中,随着池鱼的生长,水色变淡时,可用无机肥料进行追肥。二、鱼种规格选用规格为10厘米以上(最好是14~20厘米,60~100克/条)的当年鱼种,要求鱼种规格一致,无伤无病。下塘前应对鱼种进  相似文献   

5.
每年冬至到春节前后是投放鱼种的最好时期,在操作上应做到以下几点:1 池塘“五改”:即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漏水改保水,抢险改防洪。2 清塘消毒:宜在晴天进行。清塘方法有2种:①干法清塘,即亩用生石灰80 ~ 100公斤或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4 ~ 5公斤;②带水清塘,即亩用  相似文献   

6.
<正> 1.池塘条件 塘口面积6亩,水深1.5米,淤泥厚30~40厘米。放养前,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彻底清塘。池塘无进排水系统,基本上算作死水塘,周围均为常规鱼养殖池塘。 2.鱼种放养 瓦氏黄颡鱼鱼种来源为从外地购得鱼种,规格80~100尾/千克,共放鱼种96千克。下池前用3%食盐水浸泡15分钟。放养时间为2002年2月20日,干法运输半个小时,成活率100%,鱼池共放8000尾瓦氏黄颡鱼,并于3月底投放了200尾黄白鲢,规格0.6千克/尾,青草鱼20尾,规格1.5~2.5千克/尾,计35千克。  相似文献   

7.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在养鱼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六早”: 1、早清塘消毒 及早清理整修池塘,清除过多淤泥,疏通进排水渠。放养鱼种前7-10d,用生石灰化浆全池遍洒杀菌消毒,干池每亩(1亩=1/15ha)用生石灰75kg,带水清塘,水深1m每亩用生石灰150kg。消毒也可以用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水深1m每亩用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水深1m每亩用漂白粉13.5kg。  相似文献   

8.
<正>改善环境鱼种投放前,将原池水放出1/2,再加注新水。每667平方米池塘施发酵粪肥150千克,每9天1次,共施3~5次。适当追施以氮、磷为主的化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池塘施尿素1.5~2.5千克、过磷酸钙3~5千克,7天左右施1次。每次施肥后都要加注新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30厘米。每15天每667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10~15千克化水全池泼洒1次。鱼种投放以培育草鱼种为主的池塘,可搭配30%左右的鲢、鳙等鱼种;以培育鲢、鳙鱼种为主的池塘,搭  相似文献   

9.
兰永清 《农家科技》2009,(12):38-38
<正>"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投放鱼种的最佳时机,有利于鱼种及早适应环境,便于越冬管理,促进鱼种开春猛长,提高产量。1.注意清塘消毒。池塘留水深10厘米,首先亩用生石灰90千克  相似文献   

10.
<正> 1.选塘消毒。面积从数十平方米到几十亩,水深0.8米以上的池塘均可养殖。鱼种放养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排水清塘或300~350公斤带水清塘消毒,彻底杀灭病菌、寄生虫及野杂鱼类。2.放养鱼种。淡水白鲳对水温很敏感,特别是鱼种阶段忍耐低温能力差,因此最好在5月中下旬水温稳定在18℃以上放养为宜。由  相似文献   

11.
正鱼种放养管理工作是养殖生产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管理环节,直接关系到全年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做好如下工作:一、鱼种池的清塘消毒方法。生石灰清塘:在池塘中没有水的时候,每亩用生石灰50-75kg;在池塘中有水的时候,水深约1m,每亩用生石灰125-150kg。带水清塘可在池连及池角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放入坑中让其慢慢吸水化开,不待冷却即向池中泼洒。或者将生石灰放入大木盆等大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17,(4)
<正>1.科学放养鱼种放养是水产养殖的关键环节,应把握好"五不可忽视"原则。一是不可忽视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一定要抽水干塘,清除淤泥,夯实塘基,修好水闸,为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进行清塘消毒。干法清塘,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用生石灰70~8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带水清塘,每亩可用生石灰125~150千克化水泼洒。二是不可忽视鱼种质量。鱼种质量要求鳞片完整、规格整齐、色泽鲜亮、体质健壮、游动活泼、逆水性强。放养品种和数量应根据饵料、水质等条件确定,草源富足则  相似文献   

13.
池塘面积选择8~12亩,水深要求2米以上,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系配套,每口池塘配1台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池塘在鱼种投放前进行改造和清塘,保留底泥15~20厘米.并进行翻耕曝晒,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14.
(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选择8~12亩,水深要求2米以上,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系配套,每口池塘配1台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池塘在鱼种投放前进行改造和清塘,保留底泥15~20厘米,并进行翻耕曝晒,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二)鱼种投放斑点叉尾鱼回放养在3月下旬进行,气温在15℃左右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充分利用天然池塘,搞好立体养殖,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一个好举措。一、清塘农村中许多天然池塘,清塘时,一般都不可能将池水排干,所以,我们大多只能坚持采取带水清塘。带水清塘时,首先,我们可以用罱泥船仔细罱清池塘底层的污泥、水草;然后,堵塞漏洞、缺口、整修、加固堤埂,待池水排至0·5~0·8米深时,每亩用生石灰120~160kg化开,即时均匀泼洒。5天后,用罱泥船再将池塘底泥彻底翻动一遍,然后,向池塘中注水至1·5~2·0米深。二、肥水清塘注水后,向池塘中每亩投放经过消毒的人粪尿300kg,或经过消毒的鸡、…  相似文献   

16.
幸奠权 《新农村》2008,(8):23-23
1.彻底清塘消毒 鱼种下塘前,要疏通注排水渠道,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水深20厘米,每亩(1亩=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千克兑水消毒,杀灭虫害和病菌,然后施腐熟人畜粪500千克作底肥。蓄水深2—2.5米,1周后放养鱼种。  相似文献   

17.
<正>一、重视水质管理:①池塘彻底清塘消毒。每667平方米水深1米用生石灰150~200千克,或每立方米水用20~25克漂白粉杀除病原微生物。②严格控制水  相似文献   

18.
1.山塘准备山塘养鱼首先要做好清塘消毒等准备工作。池塘留水深10厘米左右,每亩(1亩=667平方米)用生石灰90千克或含氯30%漂白粉4千克,均匀泼洒消毒,然后灌满池水,亩用漂白粉12千克,均匀撒布,1周后即可放养鱼种。  相似文献   

19.
《农村新技术》2022,(8):32-33
<正>一、养鱼前准备1.池塘选择。选择水源充足且上游无污染源、排灌方便、常年有微流水的池塘。池塘大小以0.2~0.67公顷为宜,水深1.5~2米。2.池塘消毒。鱼种放养前10~15天用7~10千克/667平方米·米漂白粉带水清塘消毒,或用75千克/667平方米·米生石灰对水趁热全池泼洒。二、鱼种放养第1季于春节前后开始,  相似文献   

20.
戴永利 《农家科技》2006,(11):25-25
一、及时清塘。经过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来说水质会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消毒,并按常规方法进行水培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