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盘锦双台河口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桶栽试验,研究了NH_4Cl水溶液灌溉后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含氮污水灌溉后,对土壤微生物的长期影响不大,对表层土壤微生物影响不大。含氮污水灌溉既不会破坏土壤原有的微生物平衡,有对土壤养分有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芦苇资源的生态管理与芦苇的高产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苇湿地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重效益。对芦苇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和健康诊断,揭示芦苇生长发育和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实施有效的生态管理是维持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平衡、保护芦苇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根据芦苇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和需水规律,对苇田实施排灌管理,调整土壤氮、磷、钾比例,是提高芦苇产量的关键措施。此外,芦苇的生长量与年有效积温及无霜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芦苇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对芦苇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为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构成的重要部分,是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分析了芦苇湿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与功能、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芦苇生产能力的关系。综述了保护提高芦苇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生产管理措施,以期促进湿地生物良性循环,维持芦苇湿地产能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4.
刘艳 《现代农业》2012,(9):76-77
盘锦芦苇湿地经过多年的水利工程建设,8万公顷芦苇湿地目前已实现了灌排自如,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总结出适应盘锦滨海湿地的灌溉的新模式,既春浅—夏深—秋落干的灌溉方法。使芦苇产量不断攀升,现已实现总产45万吨。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客观评价废水灌溉对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的影响,通过构建小试装置模拟盘锦双台河口湿地,分析造纸废水灌溉条件下芦苇不同生长期湿地各指标变化规律,采用粗糙集理论综合评价造纸废水灌溉对芦苇湿地影响。结果表明,造纸废水灌溉提高了芦苇植株茎粗、株高、叶面积及生物量,芦苇各生长指标与废水灌溉浓度正相关,不同灌溉浓度各指标值间存在显著差异;废水灌溉后,土壤中有机质、TN、TP含量随着灌溉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各灌溉浓度间差异不显著;废水灌溉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显著增加,且废水浓度越大,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多。利用粗糙集方法对不同造纸废水浓度灌溉下的芦苇湿地影响程度做综合评分,灌溉浓度300mg/L的综合得分为0.802 6;175、50mg/L的综合得分分别为0.694 1、0.681 3;0mg/L的综合得分为0.401 3,即现有灌溉条件下,废水浓度越大,对芦苇湿地的影响综合评分越高,虽然会造成更多重金属累积,但总体上仍更有利于芦苇的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6.
王洋 《现代农业》2014,(12):64-65
文章根据芦苇湿地现状,从保护湿地的角度介绍苇田减产的原因及对策,保护湿地与芦苇增产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保护芦苇湿地增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艳 《现代农业》2012,(8):66-67
芦苇是挺水植物,它的不定根、根状茎、茎秆等都具有在水条件下生长的生理特性,水因子在芦苇生长发育过程中起调节、媒介、传导各种元素的综合作用。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芦苇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8.
浅析滨海盐渍土壤对芦苇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锦滨海芦苇湿地拥有亚洲第一大芦苇湿地美誉,区域内苇田面积8万公顷,年产芦苇50万吨。因淡水资源匮乏,不能满足湿地灌溉,造成土壤返盐严重,致使芦苇生长和产量受到严重制约,利用科学的方法,探讨盐渍土壤对芦苇生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芦苇湿地与区域环境、富积能力、生物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告诫人们保护芦苇湿地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10.
以博斯腾湖芦苇湿地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博斯腾湖三大苇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水质特征及影响湿地芦苇生物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⑴苇区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土壤有效氮含量平均为142.59mg/kg,速效磷含量平均为40.11mg/kg,有机质含量平均为7.81%,能够满足芦苇生长要求。⑵黄水苇区湿地土壤总盐含量及水中全盐含量分别为0.93%和3.04mg/L,其与芦苇生物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西南小湖区及大湖西岸区土壤总盐含量及水中全盐含量对芦苇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三苇区水中COD量和pH值对芦苇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⑶芦苇的株高、茎粗、节数等三种形态特征指标与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芦苇的密度与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1.
不同收割方式对芦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机械收割和人工收割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现有的割冠机收割芦苇,会伤害大量的越冬芽,因而引起芦苇正常植株的减少和其他各产量性状的不良。如连续使用,加之方法不当,最终造成产量降低,质量变差。因此,两种方法应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12.
人为补水对扎龙湿地芦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5-月,测定了扎龙淹水区(RH)和非淹水区(RA)芦苇在补水前5 d、补水后10、20、30 d的株高、株密度和地上生物量.为排除其他环境因子对芦苇生长的影响,试验分别设置RH和RA的对照组CH、CA.结果显示:补水前5 d.RH芦苇的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均大于RA,但株密度小于RA;补水引起RH芦苇株高、株密度...  相似文献   

13.
人为补水对扎龙芦苇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人为补水对芦苇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分别在补水前5 d、补水后10、20和30 d测定了扎龙芦苇湿地淹水区RH和未淹水区RA的甲烷排放通量。结果表明,补水后30 d RH水深由20 cm上升至120 cm,甲烷排放通量由3.13 mg/(m2·h)增至9.60 mg/(m2·h),是对照组CH的1.62倍;RA在补水后30 d水深达到10 cm,甲烷排放通量由2.80 mg/(m2·h)上升至18.96 mg/(m2·h),为对照组CA的5.31倍。补水期间,RH的水深增加刺激了芦苇生长,从而为甲烷产生提供了更多底物,并增强了厌氧条件,导致甲烷排放增大;RA淹水后,大量有机质分解为甲烷产生提供了碳源以及通气状况的改变是促进其甲烷大量排放的原因。研究表明人为补水过程促进了淹水区和非淹水区的甲烷排放,建议在评估湿地甲烷排放时应考虑人为补水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定点观测及室内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芦苇在不同管理方式下的生长状况及光合特征.结果表明:(1)芦苇各生长指标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生物量、叶面积、株高、株径可以较好地反映芦苇的综合状况,即可以用来评价芦苇生长情况.密度增加是芦苇群落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2)适时适当的火烧处理可以起到积极的生态作用,促使芦苇在形态指标和生物量上都表现出优势,促使芦苇更早进入生长发育,并且较早地进入生殖生长期.(3)收割处理可移除地表枯落物,使地上植被具有更多的生长空间去竞争水肥气热等资源,而对芦苇生长发育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不同留茬高度对芦苇的生长无显著影响.(4)芦苇的盖度、株径、叶片个数、分节数和株高的变异系数均较小,表明它们作为芦苇的基本形态指标是较为稳定的,生态可塑性小;而芦苇种群密度的变异系数较大,表明密度不稳定,具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黄河三角洲人工高产开发自然芦苇提供依据。[方法]在芦苇进入生长初盛期时分别施75.01、12.51、50.0 kg/hm2的尿素和复合肥,对退化苇田春季耕翻15 cm进行耕翻复壮试验,研究施肥和苇田耕翻对芦苇产量的影响。[结果]单施复合肥的增产效果不及单施尿素显著。尿素用量与芦苇产量呈正比,施尿素150.0 kg/hm2处理的增产幅度达40.9%,但叶绿素和纤维素含量不是最高。综合考虑,施尿素112.5 kg/hm2处理的效益最好。苇田耕翻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了杂草,促进了芦苇发育。苇田耕翻3年后,芦苇的每株芽数、根状茎长度、根状茎烘干重比不耕翻苇田分别增加了116.67%1、27.58%和24.81%。[结论]合理施用氮肥和翻耕苇田均可以提高芦苇产量。  相似文献   

16.
芦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芦苇的群体产量是受芦苇植株的高度、密度、茎粗等因子制约。如何控制芦苇的群体结构,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尤为重要。在构成芦苇产量的诸因素中,以株高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密度,再次是茎粗。密度与株高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存在互相制约的关系。芦苇要高产,需要考虑密度与株高的协调发展,当高度一定时,密度对群体的产量影响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大黄堡湿地保护区芦苇退化现象,运用中科院湿地中心修复技术,通过调控用水,科学施肥,清除杂草等多项措施,对区域内133.3hm^2湿地沼泽芦苇进行复壮示范。经复壮的芦苇生长健壮,产量增加,质量提高,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全面提升,使北方典型的芦苇沼泽湿地景观再现。  相似文献   

18.
芦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苇是重要的造纸工业原料,并且是盐碱滩涂上重要的经济植物,具有一次投入多年见效的特点。因此,在发展芦苇生产中,既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又要采取科学的繁殖、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加强管理,从而实现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莫莫格湿地不同盐分梯度对芦苇生理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莫莫格湿地盐碱条件对芦苇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于2010年在芦苇生长旺盛期,对不同盐分样地芦苇主要生理生态特征进行调查测量,包括株高、株数、生物量、盖度、芦苇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结果表明,中等盐度(Na+含量在80.388mg/L)样地芦苇的株高和生物量等指标均高于低盐度(31.894mg/L Na+)或者较高盐度(258.490mg/L Na+)样地芦苇。而Na+含量在258mg/L时,样地芦苇的株高和生物量等明显低于中低盐度样地,说明较高盐度显著抑制芦苇的生长。Na+含量在258mg/L时,样地芦苇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最高,表明此含盐量对芦苇叶绿素含量和光化学效率可能具有小幅促进作用,以减少盐碱胁迫对芦苇的伤害,这可能是芦苇长期适应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不同盐度水灌溉对芦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盐度水灌溉对芦苇生物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评价芦苇的耐盐性以及盐胁迫对芦苇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芦苇的生物量、产量和品质都呈下降趋势;所有指标的方差分析均成显著或极显著变化;在1%显著水平下,盐水灌溉下的芦苇(盐度为0.10%和0.30%)与淡水灌溉下的芦苇相比,在生物量、产量和品质方面变化的不显著,这表明芦苇在生产中可以用盐度低于0.30%盐水来灌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