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高效特色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高效特色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发展化,特征是区域优势化,方向是节约集约化,目标是规模产业化。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忻州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挺进的必由之路,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发展农村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就忻州市通过  相似文献   

2.
乌什县冬小麦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乌什县是以农业为主的一个县,冬小麦是乌什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解决温饱的现实需要,是保障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解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通过示范推广经验,总结出了乌什冬小麦生产的发展对策,以期实现冬小麦生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完整统一。1乌什县的基本情况乌什县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天山南脉地区,位于东径78°24′~80°02′、北纬40°41′~41°50′,具有大陆  相似文献   

3.
刘纪梅 《现代农业》2012,(11):58-59
通过对忻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围绕忻州市特色种植业、生态畜牧养殖业、绿色安全加工业的产业优势,提出了忻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以推动忻州市农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原特色农业是促进云南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该文通过分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优势与短板,提出加快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实现云南经济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保障云南粮食安全,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忻州市地处北纬38°~40°之间,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全市山、丘、川面积比例大致为53%、34%、13%。近年来,忻州市依托自然优势,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农牧业结构,突出打造以小杂粮和草牧业为主的优质特色产业。1忻州特色农业发展现状1.1特色种植业面积逐年增大2017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743.9万亩,其中粮  相似文献   

6.
阜新地区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优势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阜新地处辽西,位于东经121°01′~122°56′,北纬41°41′~42°56′,属于干旱、半干旱农业区,旱灾是阜新农业生产上涉及面积最广、影响最大、危害最重的自然灾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阜新地区与辽宁省内其它地区相比较,具有发展设施农业的优势条件,尤其是发展寒冷季节的保护地蔬菜生产,更显优越。20余年来设施蔬菜产业,对于长期干旱地区,为抗旱避灾、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岢岚县绒山羊舍饲养殖方式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岢岚县概况 岢岚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的忻州市.位于北纬38°31′~38°58′,东经111°12′~111°52′之间,属黄土丘陵地区,北依五寨县、河曲县;南靠吕梁市的兴县、岚县;东临宁武、静乐县;西与保德县相邻,全县总面积297万亩(19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1万亩,全县辖2镇10乡202个行政村,25413户,83857人口,其中农业人口66108人.  相似文献   

8.
建水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农"政策,围绕"稳粮烟、扩果蔬、兴林畜"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多年种植养殖经验,围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四张名片(丰富多彩,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六大内容(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鱼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全面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壮大,农业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滇东高原南缘,地处东经102°35′至1 03°11″北纬23°12′至24°11″之间,珠江水系泸江河和曲江纵贯南北,北回归线从县境南部穿过。县城海拔1309.3米,年均气温19.0℃,年降雨量792.9毫米左右。2013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5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人,占总人口的76.7%。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畜牧业是促进农村发展的朝阳产业,又是实现农业农民生活富裕的优势产业。本篇文章分析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意义,加快发展畜牧业,要注意强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搞好示范带动,切实加大畜牧科技推广,加快转变畜牧生产方式和大力培育畜牧业合作组织。福海县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中部。地处北45°00′―48°10′,东经87°00′―89°04′。东邻富蕴县,西接吉木乃县、塔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农业标准化,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1景东县农业生产基本情况景东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北端,座落在澜沧江以东的无量山与哀牢山以西,位于东经100°24′~101°15′、北纬23°57′~24°50′之间,国土面积4 466 km2。境内最低海拔795 m,最高海拔3 371 m。境内有无量山和哀牢山2个国家级自然保  相似文献   

11.
王翠清 《现代农业》2015,(2):106-107
<正>忻州市地处北纬38°6′~39°40′之间,是种植业向养殖业的过渡带。近年来,忻州市委市政府根据本地特点和资源禀赋,出台了促进羊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到2015年全市羊饲养量达到1000万只,到2020年达到2000万只。为此,我们对神池县、忻府区、原平市部分养殖户、养殖场养殖效益进行了调查。一、忻州市羊产业发展现状到2014年10月底,全市羊饲养量达到625万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技术基础,是农业科技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载体,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升级,是我县农业机械化既具备发展基础,又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现就我县农机教育培训提出个人看法。一、铁岭县基本情况铁岭县位于辽宁省北部,是辽宁省铁岭市下辖的一个县,南依沈阳,东邻抚顺,西接铁法矿区,中环铁岭市区,县域地处东经123°28′至124°33′,北纬41°59′至42°33′。面积2231  相似文献   

13.
<正>农业品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努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及名牌,提高其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才能有力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健康发展,也才能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忻州市农业品牌现状与存在问题近年来,忻州市围绕资源优势、狠抓特色农业,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但只进入"虽有地方特色,但无知名品牌;虽有地方特产,并未名扬四海"的初步发展阶段。截止目前,全市有效的"三品一标"认证总数为457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199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30个;有机农产品认证产品220个;农  相似文献   

14.
2018年以来,忻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两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产业扶贫攻坚为统揽,加大区域整合、产业融合和利益黏合力度,继续坚持"强羊、壮牛、兴猪、稳鸡"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雁门关畜牧生态区发展优势,建设种养结合、草畜一体的高效、绿色畜牧业,推动全市畜牧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增收富民,努力使我市成为雁门关区"草茂林丰、特色高效、牧业发达、资源循环"的农牧交错带示范区,成为具有优质肉、奶、蛋综合生产能力的畜牧业生产大市。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步入现代农业时期,农作物产品由单纯追求产量效益型逐步转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的新阶段。忻州市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为全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发展绿色食品是全国更是忻州市发展绿色农业和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对更有效的缓解绿色食品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科技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有效  相似文献   

16.
<正>凌源市是辽宁省西部的一个县级市,地处辽、冀、蒙三省(区)的交汇处,西南与河北省的宽城县、平泉县接壤,南与葫芦岛市的建昌县、河北省的青龙县相连,东南与建昌、喀左两县搭界。地理坐标为北纬40°35′50″~41°26′6",东经118°50′20″~119°37′40″,凌源市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主,但是与之配套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尚未提升到新的格局。为此,笔者对凌源市乡镇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  相似文献   

17.
分析高效农业生态型园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优势及发展意义,提出科学发展农村高效农业生态园的策略,指出区域高效农业生态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农产品品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努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及名牌,提高其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才能有力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健康发展,也才能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1建设现状近年来,忻州市围绕资源优势、狠抓特色农业,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做强农产品龙头加工业上,忻州市坚持"抓大不放小、大中小一齐上"和突出  相似文献   

19.
<正>1总体情况近年来,郾城区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以农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效益、培育品牌的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发展优势农产品,打造优势品牌,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财源。1.1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0.
<正>在云南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背景前提下,本文探讨了云南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经济农业的方法和途径,结合当地中温带和高原气候7个气候类型,介绍了多种经济作物适宜高原生长,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有明显的优势。从而推动全县高原特色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方向迈进。一、提高认识、系统规划近年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三农问题,高原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依靠原有的经济作物种植手段,难度很大。必须发展特色农村经济作物。因为特色农业是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高原乡村必须围绕特色经济作物发展之一主线,结合中省市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政策和农村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