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落叶松外生菌根合成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彩色豆马勃、血红铆钉菇 4种菌根菌 ,在纯培养条件下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 2个生态因子的适应性 ,以及同日本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形成外生菌根的能力。结果表明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菌根生长、菌根侵染率具有很大影响。其中厚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具有很强的耐温湿性 ,而赭丝膜菌和血红铆钉菇则稍差。在菌根纯培养合成中 ,供试菌株均与落叶松形成了外生菌根。接种后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比对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外生菌根菌的培养和育苗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彩色豆马勃、厚环乳牛肝菌、血红铆钉菇等7株菌根菌株在4种培养基、3种温度梯度下的生长状况和马尾松苗期接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良麦芽汁培养基是外生菌根菌的适宜培养基;彩色豆马勃适应力强,明显促进马尾松苗期生长,菌根感染率高,但各菌株之间存在差异;厚环乳牛肝菌不适宜马尾松的苗期生长。  相似文献   

3.
从不同林型下分离获得的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菌株中,选择了劣味乳菇、美味红茹、赭丝膜菌、彩色豆马勃四株菌根菌,进行菌剂制备及其对松苗生长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PDMA和PD培养基是培养外生菌根真菌较适合的培养基,木屑、麸皮、米糠、玉米粉、珍珠岩、蛭石等是培养菌根菌菌剂较适宜的基质。供试菌对油松、马尾松、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苗都具促进生长作用,效果较明显的是丝膜菌,其次是劣味乳菇、美味红菇、彩色豆马勃;对促进火炬松苗生长效果最明显的是劣味乳菇,其次是美味红菇、彩色豆马勃。四种菌对湿地松苗生长效果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采用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灰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4种外生菌根真菌固体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进行了圃地育苗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侧根数分别比较对照提高了13.38%-23.54%、10.65%-24.71%、9.97%、-13.78%,苗木N、P、K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70%-19.96%、9.06%-47.81%和14.45%-21.12%,苗木菌根感染率为67.82%-83  相似文献   

5.
利用接有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和彩色豆马勃3种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接种体的2年生日本落叶松移植苗木,进行大面积山地人工造林。结果表明,不同菌根化苗木造林成活率、树高年生长量等各项生长指标,均比对照有大幅度提高,其造林成活率为92.6%~98.7%,比对照提高6.2%~9.0%;保存率提高6.3%~9.9%,树高、地径年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0%~35.3%和2.1%~33.5%.  相似文献   

6.
采用厚环乳牛肝、血红铆钉菇、彩色豆马勃等3种外生菌根菌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播种苗进行接种试验,测定其对苗木根部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实验表明,3种外生菌根真菌对苗木根部病害及苗木猝倒病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接种不同菌根真菌的松苗猝倒病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30.3%--58.6%,苗高、地径、单株鲜重等生长指标提高5.9%-65.0%,菌根侵染率达61.3%-68.1%。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落叶松菌根真菌的作用,为造林提供优质菌根苗,1992-1996年在辽宁北部、东部等地利用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彩色豆马勃菌等根真菌,采取播种同时撒播,幼苗期开沟、扎孔、容器于播种期间袋内接菌,进行了落叶松播种苗、移植苗、容器苗、扦插苗等接菌及菌苗造林试验,结果接菌苗较对照苗菌根指数有很大提高,其生物产量也有明显提高,从而真情以了促进苗木速生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本落叶松苗根化苗木造林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接有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和彩色豆马勃3种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接种体的2年生日本落叶松移植苗木,进行大面积山地人工造林。结果表明,不同菌根化苗木造林成活率,树高年生长量等各项生长指标,均比对照有大幅度提高,其造林成活率为92.6% ̄98.7%,比对照提高6.2% ̄9.0%,保存率提高6.3% ̄9.9%,树高、地径年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0% ̄35.3%和2.1% ̄33.5%。  相似文献   

9.
菌根真菌对松苗根部病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厚环乳牛肝、血红铆钉菇、彩色豆马勃 3种外生菌根菌纯培养接种物 ,对日本落叶松、油松播种苗进行接种试验 ,测定其对苗木根部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试验表明 ,3种外生菌根真菌对苗木猝倒病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接种不同菌根真菌的松苗猝倒病发病率比对照降低 4 .0 %~55.9% ,苗高、地径、单株鲜重等生长指标提高 2 .8%~ 6 2 .9% ,菌根侵染率达 82 .0 %~ 96 .0 %。  相似文献   

10.
采用离体培养法制备的6种菌剂对1年生樟子松苗木进行接种,接种3个月后观察苗木的生长情况表明,褐环乳牛肝菌和厚环乳牛肝菌的菌根合成率最高,均达到65%以上,说明这2种菌对樟子松有良好的契合度。褐环乳牛肝菌和厚环乳牛肝菌在促进樟子松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方面效果最为理想,在鲜重方面也是最高,说明褐环乳牛肝菌和厚环乳牛肝菌应为樟子松苗木的高效外生菌根菌。  相似文献   

11.
松柏类树种为菌根树种,为延缓松柏古树的衰老,对松柏古树进行接种彩色豆马勃、美味牛肝菌和丝膜菌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后古树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根系侵染率均有增加,尤其是根系活力增加。白皮松接种彩色豆马勃效果优于丝膜菌,桧柏接种丝膜菌效果最优。接种菌根菌后,能降低土壤的p H值,提高土壤有机质,对土壤中的速效氮、有效磷也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外生菌根菌剂在油松育苗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志鹏  张良谱 《林业科学》1993,29(5):401-407
将工业液体发酵法生产的厚环乳牛肝菌固体菌剂与彩色豆马勃孢子粉剂,细菌菌剂及磷马以不同的模式进行组合。应用到油松容器育苗中,并将生长百天的菌根化油松苗在山西黄土高原造林。结果表明,将厚环乳牛肝菌与细菌混合接种并施磷肥效果最佳。接种菌根真菌并施肥的处理优于菌根真菌单接种的处理,单施肥处理优于驿照但不及其它处理。接种菌根真菌能促进苗木的生长,尤其是增加苗木的干重和对磷元素的吸收,提高造林成活率,并在...  相似文献   

13.
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Boletus griseus Frost.(灰盖牛肝菌),Boletus sp.和Suillus grevillei (Klotz.) Sing. (厚环乳牛肝菌)3株菌根菌在纯培养条件下对温度、pH、盐浓度和水势等4个因子的生态适应性以及同油松和湿地松纯培养合成菌根的能力。结果表明,pH和盐浓度对菌根菌生长的影响比较小,而温度和水势则对真菌的生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中B.sp.与S.grevillei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能力,而B.griseus则稍差。此外,结果还表明PEG4000可能会促进菌根菌在液体培养中的生长。在菌根纯培养合成研究中,共形成5种菌根,其中油松-B.griseus属新发现的外生菌根。5种菌根中,以油松-S.grevillei和湿地松-B.griseus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虎榛子几种菌根苗抗旱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用6个外生菌根菌株为接种体,分别对2个月龄虎榛子实生苗进行接种,培养4个月菌根感染率均超过40.8%.测定各处理苗木生物量、膜透性、SOD活性、MDA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是以提高植物组织水势、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轻膜伤害程度、增加根冠比等机制来增强苗木的抗旱性,从而推迟苗木的萎蔫时间与延长干旱临界致死时间;厚环粘盖牛肝菌及点柄粘盖牛肝菌是通过提高苗木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等机制来提高苗木的抗旱性;而卷边桩菇则是通过促进苗木的生长、增强苗木的生长势、降低苗木膜伤害程度、提高SOD活性和脯氨酸浓度、降低MDA含量等多种机制提高苗木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5.
菌根菌接种对白皮松生长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白皮松小树和古树的共生菌根菌的分离鉴定,并采用彩色豆马勃菌剂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与白皮松共生的菌根菌均为外生菌根菌,不同生长地点的白皮松的共生菌根菌数量和种类不完全相同,但多数种类相同;接种彩色豆马勃菌剂能显著地促进白皮松小树树高的生长,但对地围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对白皮松古树接种彩色豆马勃菌剂,能显著地促进新发枝条和针束的生长,从而促进古树复壮.  相似文献   

16.
对从红松林下新鲜子实体上分离纯化得到的两株外生菌根菌WSJ-1和WSJ-3进行ITS序列分析,确定其分别为赭丝膜菌(Cortinarius russus)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采用打孔注菌法,将两株外生菌根菌分别与东北红豆杉幼苗共同培养,研究其对东北红豆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赭丝膜菌与美味牛肝菌均可与红豆杉幼苗形成菌根,菌根侵染率分别为46.7%和35.0%;接种赭丝膜菌与美味牛肝菌后,均能显著提高东北红豆杉幼苗的鲜重、干重、苗高和地径的性状(P<0.05),其中赭丝膜菌效果优于美味牛肝菌。  相似文献   

17.
对华美牛肝菌(Boletus edulis,504)、黄豹斑鹅膏(Amanita pantherina,EG)、黄色须腹菌(Rhizipogen luteous,HX)、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Pt2)等4种优良外生菌根真菌进行了生长速度、培养特性及其生长规律的比较研究,以确定各种优良菌根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18.
菌根真菌对树苗根部病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厚环乳牛肝、血红铆钉菇、彩色豆马勃3种外生菌根菌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油松播种苗进行接种试验,测定其对苗木根部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试验表明,3种外生菌根真菌对苗木猝倒病均有的抑制作用。接种不同菌根真菌的松苗猝倒病发病率双对照降低4.0%~55.9%,苗高、地径、单株鲜重等生长指标提高2.8%~62.9%,菌根侵染率达82.0%~96.0%。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下外生菌根对马尾松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接种褐环乳牛肝菌、鸡油菌、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的马尾松苗,在温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水分胁迫下,不同菌根化苗对养分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外生菌根能显著提高马尾松幼苗对N、P、K的吸收.随胁迫加剧,菌根化苗N、P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增后降趋势,在中度胁迫时达最大,其中,接种褐环乳牛肝菌l的苗对N、P吸收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56.65%和44.32%;接种彩色豆马勃和褐环乳牛肝菌1的马尾松苗的K含量随胁迫的加剧先增后降,在轻度胁迫时达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加221.99%和200.00%.N和K主要分布在叶中,而P在根、茎、叶中分布较均匀,菌根的形成有利于马尾松幼苗N、K的上行运输.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接种褐环乳牛肝菌1对提高马尾松苗N、P、K的吸收和含量效果最好,同时也促进了马毛松幼苗生长和抗旱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20.
采用琼脂平板测定法测定了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几种农药对彩色豆马勃菌根菌纯培养的影响。在离体培养下,3种农药都对该菌根菌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地虫神毙、福尔马林完全抑制了彩色豆马勃菌根菌的生长;而呋喃丹、草甘膦和羟基喹啉在试验30d后的作用效果基本相近,表现为低浓度下促进或不影响菌根菌的生长。高浓度下完全抑制菌根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