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大豆是沁阳市的主要经济作物,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大豆种植主要分布在沁阳市柏香镇、王曲乡、紫陵镇、西万镇、西向镇等.2010年以来,沁阳市大豆生产出现了新问题,荚而不实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2013年以后,不少地块表现为形成荚果后,籽粒不能正常形成,荚果空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近年的实地调查和走访,总结出夏大豆荚... 相似文献
3.
大豆倒青症是指到了正常成熟的时期,大豆植株茎叶、豆荚仍保持青绿色,有的正常结荚鼓粒,有的结荚鼓粒但籽粒不饱满,有的有荚无粒甚至无荚无粒,造成大豆生育期推迟,不能正常结实成熟和收获.大豆倒青症对产量威胁很大,轻者减产,严重者绝收.要种植好夏大豆,应该充分了解大豆贪青晚熟、青棵不实发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提前预防. 相似文献
4.
5.
6.
7.
大豆倒青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调查和研究分析,发现造成大豆倒青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受品种、病虫危害、土壤质地及养分含量、花荚期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可通过更新品种、轮作换茬、适当增施磷钾肥和硼肥、注意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8.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锦芬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4):6-6
花荚脱落是大豆生产中的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一般每株大豆蕾、花、荚脱落数占总花数的45%~70%。脱落比例大致是:花朵占50%,幼荚占40%,花蕾占10%。花荚脱落在不同地区之间是有所不同的。北方春大豆较轻,花荚脱落率为40%~70%,南方夏大豆较重,可达50%~70%,秋大豆最重,可达70%~90%。 相似文献
9.
<正>大豆种植的时候常常会受到花荚脱落的情况,这一问题对大豆生产产量打来了较大的影响。通常来说一株大豆的花蕾、花荚脱落的情况大约是50%至70%不等,而且不同地域,其脱落的情况也不同,北方的大豆春季脱落大约为40%。一、大豆花的形成大豆的花序着生长在叶腋或茎的顶端,为总状花序。一个花序上的花朵常是簇生的,故称花簇。每朵花由苞叶、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五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0.
11.
进境美国大豆幼苗中菜豆荚斑驳病毒的检测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进口美国大豆中挑选具有典型斑驳症状的种子,在隔离温室内种植.出苗后,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进行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的血清学检测.对BPMV血清学反应阳性的幼苗进一步采用反转录(RT)PCR方法和测序方法进行鉴定.结果从大豆幼苗中筛选并鉴定出菜豆荚斑驳病毒. 相似文献
12.
豆荚特异性启动子Pmsg的克隆及抗大豆食心虫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基因工程载体构建时,一般采用组成型启动子,因涉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争议。采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代替组成型启动子,既可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又能解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栽培大豆绥农14中克隆了2 278 bp的豆荚特异性启动子Pmsg,与GenBank上的大豆msg基因启动子序列相似性为99%。构建了由启动子Pmsg调控经人工改造、具有抗大豆食心虫功能的基因(Cry1Iem)的表达载体pBMBt,以及由种子特异性启动子PGy2调控Cry1Iem基因的表达载体pBGBt,为抗大豆食心虫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大豆豆荚光合特性及其对产量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大豆东农42、东农163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期豆荚和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在鼓粒始期R5、鼓粒期R6、生理成熟期R7对豆荚进行遮光处理,研究豆荚对籽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豆荚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光合速率在生理成熟期R7最高;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随着生育期的延续呈下降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逐渐上升;整个测定生育期内,东农42、东农163豆荚叶绿素含量分别占其叶片的7.63%和7.25%,可溶性蛋白含量占其叶片的53.47%和48.82%;在鼓粒始期R5进行遮光处理表明,豆荚的光合产物对籽粒重的贡献率达到7.34%~15.06%。 相似文献
15.
菜用大豆楚秀鲜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菜用大豆“楚秀”鲜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调查和分析表明,鲜荚产量主要受种植株数和株实荚数影响,前者的直接增产作用大于后者,复回归方程为:y=-385.1+452.0x1+126.3x2。栽培上为夺取高产,应保证足够的株数和较高的单株结荚数。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提高鲜大豆壳效率、降低破损率以增强鲜大豆粒出口创汇能力,进行了小间隙双轧辊剥壳元件的试验研究,求得影响剥壳率和破损率的主次参数和参数较优组台,设计了大豆荚定向喂入装置,为鲜大豆剥壳机的研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豆抗食心虫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经多年鉴定出的抗源材料配制杂交组合。根据抗虫亲本及感虫对照品种的抗虫性,制定出本试验的抗虫分级标准,根据此标准对杂交组合的F2代进行分组,并进行遗传类型的适合性测验。结果表明,几个杂交F2均代表现为9∶6∶1的分离特征,适合二对独立显性等位基因积加效应的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克隆大豆豆荚特异性启动子,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为研究抗病虫基因在大豆荚中的特异性表达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克隆得到豆荚特异性启动子(Pod Specific Promoter,PSP)的核心序列,用PSP序列取代质粒pBI121中的CaMV 35S启动子,构建与GUS基因融合的豆荚特异性报告载体pPSP-GUS,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NC89",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将鉴定为阳性的植株经GUS组织化学染色,验证PSP片段的功能。【结果】所获得的豆荚特异性启动子PSP大小为1 270bp,与已报道序列的同源性为98%,具有多种典型的启动子表达调控元件,如A/T-rich core、CAATBOX、TATABOX、GATABOX等。将pPSP-GUS质粒转化烟草后,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了转基因阳性烟草植株。GUS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在转pPSPGUS质粒的烟草根和叶片中均未检测到GUS活性,在萼片中可检测到低水平的GUS活性;而在花荚中可检测到高水平的GUS活性,且明显高于转pBI121质粒的对照植株。【结论】克隆得到的豆荚特异性启动子PSP片段具有启动基因在豆荚中特异性表达的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