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壳聚糖对黄瓜苗期猝倒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壳聚糖离体抑菌试验和壳聚糖活体控病试验,研究壳聚糖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对黄瓜苗期猝倒病的防控作用。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壳聚糖对腐霉菌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不同壳聚糖产品抑制效果不同,3种壳聚糖中壳Ⅱ效果较好,壳Ⅰ和壳Ⅲ效果较差。活体控病试验显示,壳聚糖拌土施用对黄瓜苗期猝倒病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施0.5 g·kg-1壳聚糖,猝倒病防效即可达到49.44%,施用量提高到1 g·kg-1,防效显著提高到80.21%。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对黄瓜常见病原菌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固体培养基体外抑菌试验和活体黄瓜幼苗染病试验,研究了壳聚糖不同脱乙酰度、不同浓度以及不同使用次数对黄瓜4种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壳聚糖对不同病原菌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抑制效果与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和浓度呈正相关,脱乙酰度越大,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好;壳聚糖对活体黄瓜幼苗染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效应与壳聚糖的使用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对纽荷尔脐橙果实采后青霉病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进行壳聚糖对纽荷尔脐橙果实青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不同浓度壳聚糖对青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形态结构均有一定影响,壳聚糖抑制了菌丝生长并使菌丝变粗、松散.同时,采后壳聚糖处理可明显降低损伤接种青霉病菌脐橙果实的发病率,以15 g/L壳聚糖处理30 s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室内药效的不同测定方法,在实验室内活体和离体条件下,采用菌片接种法测定不同化学药剂(500 g/L异菌脲悬浮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灰霉病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在含药培养基上,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化学药剂对黄瓜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学药剂的活体效果优于离体效果,但离体条件下的药效趋势与活体条件下的药效趋势一致,说明可用离体试验代替活体试验;化学药剂在培养基上的效果优于在寄主组织上的药效,但利用寄主组织进行药效试验与田间药效试验更近了一步,准确度更高,说服力更强。  相似文献   

5.
小花假泽兰提取物对十余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测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盆栽法测试了小花假泽兰(Mikania micrantha)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干样0.1g/mL浓度下,供试样品对苹果炭疽、番茄灰霉、甘蓝黑斑、南瓜枯萎、黄瓜炭疽、小麦赤霉、玉米大斑、棉花枯萎等8种病原菌的离体抑制效果为100%,对番茄早疫、杨树溃疡等2种病原菌的离体抑制效果在70%以上;在干样0.05g/mL浓度下,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效果为83.3%,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种植物病原真菌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和抑菌持效时间。结果表明,壳聚糖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落形态结构、菌丝生长和繁殖等均有一定的影响。当壳聚糖浓度≥0.2000%时,除葡萄炭疽病菌外,其他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都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在0.0750%~0.5000%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但抑菌强弱与浓度不成正比关系;而浓度≤0.0750%时对葡萄炭疽病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浓度<0.2000%壳聚糖处理抑菌持效时间短,抑菌率下降快;浓度≥0.2%壳聚糖处理抑菌持效时间长,抑菌率下降慢,并且在144 h内抑菌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另外还测定了壳聚糖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不同真菌的MIC从0.3%到>0.5%。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对植物病原真菌抑制活性受浓度、时间和病原真菌种类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MeJA、ABA与BA对黄瓜离体子叶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光照一段时间后的黄瓜离体子叶置于黑暗条件下,外源茉莉酮酸甲酯(MeJA)对黄瓜离体子叶叶绿素积累的抑制效果比光照条件下脱落酸(ABA)对黄瓜离体子叶叶绿素积累的抑制效果要强烈,苄基腺嘌呤(BA)与等摩尔浓度的MeJA或ABA混合使用可以完全中和它们的抑制作用。与ABA相反,MeJA可以增加在黑暗下预培养的子叶叶绿素合成的抑制作用,而ABA的抑制效果没有改变;经测定绿色子叶中的氨基乙酰丙酸含量发现,植物激素(BA)与叶绿素含量和ALA的积累密切相关。对于氨基乙酰丙酸合成,MeJA的抑制效果也强于ABA。本研究结果表明:MeJA和ABA两种抑制剂在叶绿素合成中有不同的抑制机制。MeJA优先抑制初期在黑暗条件下叶绿素的积累,而ABA的抑制性更突出表现在光照下叶绿素合成反应中。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系统观察和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温室黄瓜土传病害危害性、影响流行因素和不同防治措施对土传病害及环境的效应。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温室黄瓜主要土传病害有黄瓜根结线虫病、根腐病和猝倒病。影响流行因素主要有棚室连作年限,设施栽培黄瓜种植面积,种植模式和栽培措施。提出合理轮作,太阳能消毒,低温杀灭病菌,健身栽培等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既可有效控制温室黄瓜土传病害的发生,又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黄瓜产品的污染,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根际细菌与壳聚糖组合的生物防治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物根际促生细菌HRO-C48为供试菌株,在温室条件下测定壳聚糖对番茄的促生作用以及HRO-C48与壳聚糖组合对该菌株生防潜能的影响,包括对番茄灰霉病的诱导抗病作用、对黄瓜猝倒病的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对番茄的根系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HRO-C48与壳聚糖组合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诱导番茄对灰霉病的抗性水平有显著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对黄瓜猝倒病的生物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Spinosyn A对家蝇(Musca domestica L.)生长发育及其Na^+,K^+-ATPase、Ca^2+,Mg^2+-ATPase和AChE的影响。结果表明,Spinosyn A对家蝇有杀卵作用,且其化蛹率显著下降;Spinosyn A在离体时低浓度抑制家蝇头部Na^+,K^+-ATPase活性而高浓度酶被激活,活体时在48h内酶活性都受到明显抑制,并随浓度升高而增强;离体时低浓度抑制家蝇Ca^2+,Mg^2+-ATPase活性而高浓度时酶被激活;活体时24h后该酶被激活。离体时对家蝇头部AChE有弱的抑制作用,但不同处理浓度之间无差异,而在活体时48h内能显著激活AChE活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系统观察和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温室黄瓜土传病害危害性、影响流行因素和不同防治措施对土传病害及环境的效应。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温室黄瓜主要土传病害有黄瓜根结线虫病、根腐病和猝倒病。影响流行因素主要有棚室连作年限,设施栽培黄瓜种植面积,种植模式和栽培措施。提出合理轮作,太阳能消毒,低温杀灭病菌,健身栽培等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既可有效控制温室黄瓜土传病害的发生,又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黄瓜产品的污染,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系统观察和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温室黄瓜土传病害危害性、影响流行因素和不同防治措施对土传病害及环境的效应,总结出来影响温室黄瓜丰产栽培的五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温室黄瓜主要土传病害有黄瓜根结线虫病、根腐病和猝倒病。影响流行因素主要有棚室连作年限,设施栽培黄瓜种植面积,种植模式和栽培措施。提出合理轮作,太阳能消毒,低温杀灭病菌,健身栽培等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既可有效控制温室黄瓜土传病害的发生,又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黄瓜产品的污染,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对黄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不同处理方式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壳聚糖对黄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 5mg·mL-1 壳聚糖浸种对增加黄瓜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 ,以及降低其纤维素含量的效果最佳 ;2 0mg·mL-1 壳聚糖浸种对增加维生素C含量效果最佳。此外 ,在喷叶处理中 ,增加可溶性蛋白质的最佳浓度是 0 2mg·mL-1 ,其他品质改善的最佳浓度为 0 1mg·mL-1 。壳聚糖处理能明显提高黄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YL001发酵液不同粗提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骞  刘霞  何军  许贤  张兴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6):229-232
采用不同溶剂对YL001发酵液进行提取,以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抑制孢子萌发试验法离体测定了不同粗提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氯仿粗提物在离体条件下能显著抑制多种供试真菌菌丝的生长,其对辣椒疫霉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63.58μg/mL和77.21μg/mL;正丁醇粗提物能显著抑制供试真菌孢子的萌发,其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值为0.445μg/mL;盆栽实验表明正丁醇粗提物比氯仿粗提物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对黄瓜霜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达82.4%和75.1%。  相似文献   

15.
以3个不同的黄瓜(Cucumbis sativus L.)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苗龄外植体和激素组合对黄瓜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离体再生最适外植体苗龄为5~6 d,苗龄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不定芽的诱导发生;激素在调控诱导不定芽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7 g/L琼脂+0.5 mg/L 6-BA+0.1 mg/L IAA+0.1 mg/L NAA,不定芽伸长后在MS+30 g/L,蔗糖+7 g/L琼脂+0.2 mg/L IAA+0.1 mg/L NAA的生根培养基上诱导不定根效果最佳.本试验条件下黄瓜植株再生率为76%.  相似文献   

16.
为获取防治黄瓜土传病害的植物根围促生菌(PGPR)并明确其防效,采用促生筛选法与大田小区试验法,对黄瓜根围的促生细菌进行了筛选并对其田间防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盆栽测定结合平皿初筛,筛选到的三株PGPR菌株,CH1,CH2和CH3都能显著地促进黄瓜生长。此外,离体拮抗试验发现,CH1和CH2对黄瓜枯萎病菌都有拮抗作用,而对瓜果腐霉均无拮抗作用,CH3对两种病原菌都有拮抗作用。盆栽防病效果测定,证实了这三株PGPR对黄瓜枯萎病和猝倒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其防效,并且发现PGPR间的亲和与非亲和性组合的促生与防病效果都显著好于单株的。这些试验结果为三株PGPRs的进一步研究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壳聚糖及壳聚糖铜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壳聚糖及壳聚糖铜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并建立了毒力回归方程,求出其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结果]壳聚糖铜对棉花褐斑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棉花红腐病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壳聚糖,壳聚糖对黄瓜镰刀病菌、凤尾兰炭疽病菌及辣椒根腐病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壳聚糖铜。[结论]壳聚糖及壳聚糖铜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但根据植物病原菌对Cu(Ⅱ)的敏感性不同,应选择合适配比的壳聚糖铜。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筛选新型的植物源杀菌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使用平板打孔法对30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并且使用液体培养法和离体叶片法对其防效进行验证。【结果】五倍子、丁香、地榆的乙醇提取物对黄瓜细菌角斑病菌具较强的抑制效果;通过液体培养法得到3种提取物的EC50分别为13.462、19.745、36.802 mg/L;离体叶片试验表明,五倍子提取物在活体上有较好的保护作用,防效可达60%;丁香和地榆提取物的保护作用并不明显;3种提取物均未表现出治疗作用。【结论】经过筛选,3种提取物对测试病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只有五倍子在离体叶片上表现出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9.
郝彩琴  冯俊涛  张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31-9032,9034
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对小花假泽兰茎叶进行依次提取。采用离体和活体试验法测定3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生长速率法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样0.09 g/ml浓度下,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抑制番茄灰霉病、苹果炭疽病、南瓜枯萎病3种病原真菌菌丝的生长,抑制率均在90%以上。组织法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样0.18 g/ml浓度下,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果实灰霉病的治疗效果为63.55%,乙醇提取物保护效果为71.47%。对小麦白粉病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保护作用为81.26%,乙酸乙酯提取物治疗作用为62.07%。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1619对加工番茄幼苗促生和苗期病害防控的综合作用,为培育壮苗,提供绿色的管理技术。【方法】采用室内穴盘育苗试验,分别用基质拌药和苗期喷雾法,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对加工番茄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对苗期病害的预防作用,研究其促生和防病的效果。【结果】各处理的出苗率达到稳定状态,呈现出现先抑制后促进的生长态势。1∶150出苗率最好、1∶100次之,1∶200出苗率较差,拌土法比喷雾法对番茄株高的促生作用更强。以1∶150拌土对番茄茎粗的促进作用最强。不同拌土量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与对照之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7.68%~10.20%,拌土法对幼苗猝倒病具有较强的预防作用,1∶150和1∶200拌土发病率只有0.00~0.08%。【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能够改善加工番茄育苗穴盘的土壤生态环境,施用后土壤蓬松,对番茄根系和幼苗的生物量比对照有显著性增加;叶片颜色较深,叶绿素含量增加。能够提高番茄免疫力,增强抗病性,对加工番茄幼苗猝倒病具有较强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