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0.05μg/ml烯效唑(S-3307)浸油菜种子,能阻止其幼苗4℃,36h低温胁迫下的细胞膜电解质渗漏,提高SOD,CAT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以及Vc含量,降低MDA含量和减缓低温对幼苗叶绿素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ABA对杂交稻幼苗抗冷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杂交水稻幼苗3℃胁迫36h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和ATP含量明显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大,当用10^5mol/LABA预处理幼苗后,SOD活性和ATP含量下降受到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减弱,膜透性降低,同位素示踪表明,ABA使幼苗SOD活性增强的原因是促进了SOD的再合成,而不是激活其活性,同时证明,膜脂过氧化与SOD活性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试验表明,喷施PLTPA(植物低温保护剂)的西葫芦幼苗,SOD(超氧化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MDA(丙二醛)含量及电导率降低;Pro(辅氨酸),可溶性总糖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根和叶TTC(氯化三苯四氮唑)还原率同步增大,电导率同步降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50,100和150mgL-1三种浓度的ABA处理低温胁迫下的辣椒幼苗,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相比,150mgL-1ABA处理使植株叶绿素平均含量提高23.3%,SOD酶、POD酶、CAT酶活性分别平均增加51.7%,28.1%和106.8%;质膜透性降低33.9%,植株的抗冷性提高,综合评价较佳。50~100mgL-1ABA处理对增加辣椒幼苗SOD酶、POD酶活性和降低质膜透性有一定作用。另外,外源ABA对抗冷性强的品种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用低温激发的红外磁波处理小麦种子后,以50%甲醇人工老化,测定种子的质膜透性和幼苗抗衰老指标,结果表明,在距离5cm和10cm处理1hr的种子相对电导率,幼苗O2含量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均低于对照。发芽率,GI,VI,叶绿素和抗坏血酸含量以及SOD,CAT和POD活性则比对照高,提高麦苗素质。证明用该治疗器的电磁辐射处理,确具有抗衰老垢生理功能,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电泳谱带表明,治疗器只产生激  相似文献   

6.
低温胁迫下栾树幼苗衰老与膜脂质过氧化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栾树幼苗在不同的低温处理下叶片均出现衰生理反应,并随低温加深和持续时间延长而加速。轻度低温胁迫下植物的应激反应表现在SOD,CAT活性升高,膜脂过氧化作用下降,抗寒能力增强;深度低温腔迫下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细胞膜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细胞内解质外渗量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7.
He-Ne激光对菘蓝幼苗SOD、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剂量的He-Ne激光辐照菘蓝种子,并测定幼苗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适宜剂量的He-Ne激光辐照能显著提高菘蓝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SOD、CAT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土培小麦幼苗为材料,研究了脱落酸(ABA)和多效唑(PP333)对土壤干旱条件下小麦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ABA和PP333后,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加快;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前期上升缓,但后期超过对照;丙二醛(MDA)含量减少,叶片含量和水势提高。表明ABA和PP333可以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旱性,且PP333和ABA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赤霉病菌粗毒素作用下,西农67(抗病品种)和8433(感病品种)小麦幼苗MDA含量,SOD,POD活性及其同工酶变化。结果表明,西农67小麦幼苗在粗毒作用24h内SOD和POD活性迅速增加,随着毒素作用时间的延长,这两种酶能够维持高的活性水平,其MDA累积缓慢,累积量少,感病品种8433在粗毒作用下,SOD和POD活性的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两种酶活性增加幅度均小于西农67,其MDA则  相似文献   

10.
枳幼苗SOD活性在细胞内的分布以细胞溶质部分最高,占总活性的86%左右,而对高温最敏感的则是绿体部分的SOD,用30~55℃一系列温度处理枳幼苗,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先是叶绿体中的SOD的活性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和细胞中电解质泄漏率随之大幅度增加,枳幼苗出现热伤害症状,枳幼苗热伤害的相关原因是由于高温胁迫抑制了SOD的活性,削弱了对自由基清洗能力和对细胞的保护作用,从而加剧了膜脂过氧化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上培小麦幼苗为材料,研究了脱落酸(ABA)和多效唑(PP333)对土壤于旱条件下小麦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ABA和PP333后,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加快;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前期上升缓慢,但后期超过对照;丙二醛(MDA)含量减少,叶片含水量和水势提高。表明ABA和PP333可以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旱性,且PP333和ABA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2.
黄腐酸对油菜种子萌发、氮素吸收及抗寒性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黄腐酸(FA)浸种可有效激活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酶、肽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提高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强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氮素吸收。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黄腐酸可增强油菜幼苗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和提高抗坏血酸含量,抑制丙二醛(MDA)的产生,减少细胞电解质渗漏,减轻叶绿素的破坏,维护细胞的生理功能,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增加,呼吸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黄腐酸(FA)浸种可有效激活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酶,肽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提高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强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氮素吸收。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黄腐酸可增强油菜幼苗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提高抗坏血酸含量,抑制丙二醛(MDA)的产生,减少细胞电解质渗漏,减轻叶绿素的破坏,维护细胞的生理功能,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增加,呼吸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间隙升温处理对芒果内源多胺和AC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紫花芒果在冷害低温中贮藏,对其进行间隙升温处理。结果表明:芒果发唾冷害以后,其内源SPD和SPM含量显著增加,但内源PUT和CAD含量的变化不显著;冷害还导致了ACC的累积。间隙升温处理显著地减轻了芒果的冷害,延迟了多胺及ACC含量的上升。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镉毒害对玉米幼苗细胞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CAT和SOD活性降低,POD活性增强,MDA含量上升,质膜透性增大,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CaCl2,AsA和GSH对冷害低温下茄子果实氧化胁迫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aCl2(2%)处理可显著提高冷害低温(2℃)下茄子果实组织中SOD和CAT活性(P<0.01),延缓POD活性高峰的出现,降低MDA含量(P<0.01),并明显减轻了果实冷害的程度;AsA和GSH处理可提高CAT活性,降低POD活性和MDA含量(P<0.05),但对SOD活性无显著影响,对果实冷害的抑制效果也不如CaCl2处理明显。结果表明:CaCl2及AsA和GSH对茄子果实冷害的抑制作用与其提高了组织的抗氧化胁迫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表明,用含汞污水灌溉,能引起玉米幼苗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大,CAT活性降低,SOD、POD活性升高,组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向含汞污水中加入EDTA,能使上述变化得以恢复,汞对幼苗的毒害减轻。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小麦SOD、MDA动态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水分亏缺胁迫过程中小麦幼苗SOD活性与MDA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发现不同品种SOD活性及MDA积累的动态变化明显不同。用胁迫全过程SOD活性的变异系数和MDA积累的速率来评价品种抗旱性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幼苗水分持续胁迫过程中SOD活性动态变化的变异系数越小,品种抗旱性越强;MDA积累速率越高抗旱性越差。  相似文献   

19.
低温锻炼期间柑桔原生质体SOD和CAT酸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3种抗寒性不同的柑桔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经低温锻炼后,原生质体抗寒力得到增强,并在第12d达到最大。柑桔原生质体SOD、CAT酶活性变化同步提高,而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随低温锻炼进程逐步下降,至第12d回升。结果表明:柑桔原生质体SOD、CAT酶活性与抗寒性正相关,而MDA的含量则与抗寒性成负相关,可以利用柑桔原生质体SOD、CAT酸活性和MDA的含量鉴定柑桔原生质体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20.
低温胁迫对青杨叶片O^—2,MDA,膜透性,叶水势及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青杨叶片进行不同时间的零上低温(2℃±1℃)胁迫处理,研究其中O=2产生速率、SOD和CAT活性水平和MDA含量的相关变化,并相应测定与之相伴随发生的膜透性和叶水势的改变。结果表明,青杨叶片的O=2产生速率随低温胁强的增强而提高,当胁强增大到一定范围时,O=2产生速率又趋下降。MDA的含量变化趋势相似;SOD和CAT活性水平也与O=2的变化相一致;细胞质膜透性的增大和叶水势的降低则均与低温胁强的提高呈正相关。综观上述结果,证明青杨叶细胞的低温胁迫伤害系由O=2诱发的膜脂过氧化,破坏了细胞膜系统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