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云南山眼蝶属一新种及二新亚种(蝶亚目:眼蝶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记了云南西北部眼蝶科山眼蝶属一新种-中甸山眼蝶Parahasazhongdianensis及二新亚种-无珠山眼蝶中甸亚种Paralasarurigenazhongdianensis和华西山眼蝶中甸亚种Paralasaruricolaruricolazhongdianensis.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眼蝶分布的环境分为4个植被型,23个生境类型,55个小生境.在这样的条件下,记载过87种眼蝶,该研究见到73种,它们中有6个优势种(以黛眼蝶属的种类居多),30个常见种,23个少见种和14个罕见种.它们与小生境的关系表现出下列特点:(1)55种(占重庆眼蝶的75.3%)仅分布在1~8个小生境中;24种(占重庆眼蝶的32.9%)仅分布在1~2个小生境中,表明了眼蝶对微环境的敏感性.(2)每种个体教仅出现在1个小生境中的眼蝶种类和各种眼蝶占有小生境数,均以森林中最多,表明重庆的眼蝶与森林关系最密切.(3)眼蝶的最适小生境和高教值多度出现的小生境都属于阔叶林和山坡灌丛的生境类型.(4)重庆分布的眼蝶的最适海拔高度是500~1 000 m.(5)森林植被型的小生境间相似性最低,相似性系数的数值较为分散,且变幅大,可见森林植被型的小生境间种类组成差异最大,从而表明其环境复杂性高.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眼蝶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市眼蝶分布的环境分为4个植被型,23个生境类型,55个小生境。在这样的条件下,记载过87种眼蝶,该研究见到73种,它们中有6个优势种(以黛眼蝶属的种类居多),30个常见种,23个少见种和14个罕见种。它们与小生境的关系表现出下列特点:(1)55种(占重庆眼蝶的75.3%)仅分布在1-8个小生境中;24种(占重庆眼蝶的32.9%)仅分布在1-2个小生境中,表明了眼蝶对微环境的敏感性。(2)每种个体数仅出现在1个小生境中的眼蝶种类和各种眼蝶占有小生境数,均以森林中最多,表明重庆的眼蝶与森林关系最密切。(3)眼蝶的最适小生境和高数值多度出现的小生境都属于阔叶林和山坡灌丛的生境类型。(4)重庆分布的眼蝶的最适海拔高度是500-1000m。(5)森林植被型的小生境间相似性最低,相似性系数的数值较为分散,且变幅大,可见森林植被型的小生境间种类组成差异最大,从而表明其环境复杂性高。  相似文献   

4.
茂兰自然保护区的眼蝶资源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2009年7月,我们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眼蝶科(Satyridae)进行采集,获得8属22种。其中,豹眼蝶属(Nosea)为茂兰新纪录属,三楔黛眼蝶(Lethe mekara)、重瞳黛眼蝶(L.trimacula)、蛇神黛眼蝶(L.satyrina)、豹眼蝶(Nosea hainanensis)、台湾矍眼蝶(Ypthima formosana)和魔女矍眼蝶(Y.medusa)共6种为茂兰新记录物种。矍眼蝶属和黛眼蝶属种类最多,为优势属。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茂兰保护区眼蝶以古北—东洋共有种和东洋区种为区系的优势成分;在中国地理区划中具有14个分布型。与国内其他自然保护区相比,茂兰保护区的眼蝶资源比较丰富,应该作为种质资源加以保护,并可适度开发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记述了我国线灰蝶族1新属1新种,即南岭灰蝶属Nanlingozephyrusgen.n.及其模式种南岭灰蝶Nanlingozephyrusnanlingensis,sp.n..新属与栅灰蝶属JaponicaTutt相近似,但地地翅面斑纹及雌性外生殖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1984~1998年间,对黑龙江省重点地区的灰蝶科(Lycaenidae,Lepidoptera)昆虫进行调查,已鉴定出36种,隶属于3亚科24属。其中有黑龙江省新分布种类7种:栅黄灰蝶Japonicasaepestriata(Hewitson)、华灰蝶Wagimoesulgeri(Oberthür)、毛眼灰蝶Zizinaotis(Fabricius)、钮灰碟Acytolepispuspa(Horsfield)、大紫琉璃灰蝶Celastrinaoreas(Leech)、茄纹红珠灰蝶Lycaeidescleobis(Bremer)和维纳斯眼灰蝶Polymmatusvenus(Staudinger)。文中记述各种学名、别名、采集地及日期。  相似文献   

7.
眼蝶为鳞翅目(Lepidoptera)眼蝶科(Satyridoe)昆虫,据周尧的《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介绍,全世界已记载的眼蝶有3000种左右;已知中国有264种,全球各地均有分布,是研究蝶类分布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在佳木斯地区蝶类资源调查中,笔者共采集到眼蝶23种。现就眼蝶及其在蝶类工艺品应用方面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蝶类调查报告(Ⅰ)报道了重庆市凤喋科,绢蝶科,粉蝶科,斑蝶科,环蝶科,眼蝶科,蛱蝶科等7科蝶类的名录和在重庆市各区(县)的分布,共100属,294种,该文报道其余的5科85属183种,并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蝶类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红眼蝶属(Erebia Dalman)一新记录种:珠红眼蝶(Erebia embla(Thunberg,1791))。对该种的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成虫、外生殖器图片和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0.
眼蝶为鳞翅目(Lepidoptera)眼蝶科(Satyridae)昆虫,据周尧的《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介绍,全世界已记载的眼蝶有3000种左右;已知中国有264种,全球各地均有分布,是研究蝶类分布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在佳木斯地区蝶类资源调查中,笔者共采集到眼蝶23种。现就眼蝶及其在蝶类工艺品应用方面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云南绢蝶一新种及四新亚种(锤角亚目:绢蝶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云南绢蝶亚科一新种,即白马小绢蝶Parnassiusbiamanensis,sp.nov和二新亚种,即西蒙织蝶白马亚种Parnassiussimobiamanensis,ssp.nov.滇北织蝶人宇亚种P。brileyirenzinensis,ssp.nov.以及亚凤蝶亚种二新亚种,即匙三尾褐凤蝶冲江亚种Bhutanitisthaidinachongjiangnensis,ssp.nov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并描述了在重庆发现的三皱甲螨属一新亚种,定名为阿杜三皱甲螨缙云亚种,新亚种Rhysotria ardua jinyunia Lee et Chen ssp.nov.  相似文献   

13.
新亚种尖三尾褐凤蝶盈江亚种Bhutanitis lidderdalii yingjiangi L, 与指名亚种B. l. lidderdalii Atkinson以及B. l. spinosa Stich., B. l. ocellatomaculata Igarashi等已知亚种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4.
在整理西藏虻科标本时,发现斑虻属(Chrysops)一新种及虻属(Taba-nus)一新亚种,它们是:Chrysops intercalatus sp.nov.和Tabanus auriseto-sus didongensis subsp.nov.。  相似文献   

15.
四川大蚊属三新种(双翅目:大蚊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龙眼几种新病原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龙眼的6种新病害,分别是: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pauciseta(Sacc.)Y.X.Chen]引起的叶枯病,壳二孢(AscochytslonganC.F.ZhangetP.K.Chisp.now.)引起的叶斑病,拟茎点霉(PhomopsisguiyuanC.F.ZhangetP.K.Chi,sp.nov.)引起的灰色叶枯病,盘二孢(MarssoninaeuphoriaeC.F.ZhangetP.K.Chi,sp.nov.)引起的褐斑病和两种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longanC.F.ZhangetP.K.Chi,sp.nov.)(LeptosphaeriaguiyuanC.F.ZhangetP.K.Chi,sp.nov.)引起的叶斑病,后5种菌为新种。新种有拉丁文描述,其模式标本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内。  相似文献   

17.
18.
报道了云南短翼蚱科一新属和一新种:冠顶蚱Calyptraeus新属,勐腊冠顶蚱C.menglaensis新种。  相似文献   

19.
天文凯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2):125-125,130
记述了一采自湖北钟祥的锈色粒肩天牛新亚种--客店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 kediana ssp.nov。新亚种模式标本暂存于湖北农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0.
在江苏省洪泽县,貉(Nycteneutes procyniodes)的肺内发现一吸虫新种,经鉴定定名为洪泽正并殖吸虫Euparagonimus hongzesinsis nov.sp。正并殖吸虫属Euparagonimus所含虫种直至目前为止,仅有三平正并殖吸虫E.cenocopiosus一个种(陈心陶,1962)新种和它的鉴别主要根据体长、体宽、腹吸盘的位置和肠管弯曲等11个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