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例:家在农村的谭老汉有两个儿子。早些年,老夫妻俩含辛茹苫将孩子们拉扯成人.2001年、2002年两个儿子先后成家另过。分家后,两个儿子又分别生了儿女。为了赡养老人、照料孩子,2003年.在村委会的主持下.谭老汉老两口与两个儿子家的小两口达成了“分家养老协议”:大儿子负责赡养父亲,父亲照料好孙子;二儿子赡养母亲。母亲照料好孙女。两个儿子各自将老人养老送终,互不相扰。  相似文献   

2.
<正>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服务和管理集为一体的艰难工作。甘肃省文县范坝乡计生专干利用春耕生产外出人员返乡有利时机,进村入户开展计划生育集中服务宣传工作。范坝乡有22个村(1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193人,已婚育龄妇女2168人。地处山地峡谷,人口居住较为分散,加之农村传统生育观念和流动人口较多等因素,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不便。范坝乡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到现在,老百姓在生育观念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一个孩子嫌少,俩孩子正好,有个儿子养  相似文献   

3.
问:张老先生夫妇今年都70多岁了,有三个孩子都已成家。近年来,二老身体状况不好,常去医院看病,眼看积蓄将花完,于是让三个孩子每月分别给他们600元赡养费,之后的医疗费由三个孩子共同负担。但二老又考虑到三个孩子的家庭收入不同,三儿子夫妻两人都已下岗,600元对他们来说太高了。老大、老二家庭生活很宽裕,600元则不算什么。请问张老先生夫妇可以让大儿子、二儿子多负担一些赡养费吗?答: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但我国法律对生活条件不同的子女如何给付赡养费问题,没有具体的规定。首先张老先生夫妇可将索要不同赡…  相似文献   

4.
<正>相传夏商时,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母亲因生儿子时留下瘀血腹痛之症。孩子长大后,为母亲到处求医问药。一天,来个采药人说能治好他母亲的病,但要纹银十两、大米二十斗。家里穷得根本没法支付这么高昂的费用。聪明的孩子便悄悄尾随采药人,找到了能医治母亲病的药材。母亲喝了这  相似文献   

5.
一阵嬉笑声从楼下传来.一下子打断了我的思维。我走出写作间朝楼下望了一下.原来那声音是一群做游戏的孩子们发出来的。孩子一共是四个.其中有两个是院内的孩子.一个是小汪的儿子.五岁。一个是小刘的儿子.三岁,还有两个不认识,也都在四岁左右,其中有一个是个女孩.小汪的儿子和小刘的儿子手里拿了一根棍棒.在模拟武打动作.他们一边“时打”,一边发出“嚯嚯”的声音、另两个陌生的孩子在假装做饭.女孩蹲在地上的一角.或许是在精心烹饪她的饭菜.  相似文献   

6.
有孩子对健康有益,不过,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对健康最有益。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发现,成为妈妈或爸爸能够减少患病的风险,比如癌症、心脑血管病等,甚至都不容易成为一个酒鬼、烟鬼。但是,经过对150万人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拥有两个孩子对父母的健康最为有益。  相似文献   

7.
“分包”赡养老人危害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家在农村的谭老汉育有两个儿子。早些年,夫妻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2005年、2006年两个儿子先后成家另过。分家后,两个儿子又分别生养了儿女。为了赡养老人、照料孩子,2007年,在村委会的主持下,谭老汉老两口与两个儿子达成了"分家养老协议":大儿子负责赡养父亲,  相似文献   

8.
心愿     
有一个老母亲她一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特别能干孝顺,一个儿子有些窝囊无能,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8,(4)
正说起人贩子,人们的状态都是咬牙切齿。孩子的丢失,让万千个家庭破碎,让无数悲剧产生。2017年的一则新闻,应该是"悲剧"中的一点安慰。备受社会关注的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太平镇男童"陈某福被拐案"有了一个好的结果。【案件重现】2016年5月27日,陈周红的儿子丢了。当日,李某娣在殴某生的指使下,伙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宋以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家庭养老制度安排和民间实践。有子老年人主要将儿子作为所需人力和生活资料的提供者。其中一些多子老年人借助对土地等财产的掌管权力抑制已婚儿子分家,以此保证家产的完整和自己的养老需求。中下层产业较少之家养老方式更为多样,老年人或者与一个儿子同居,其他儿子分摊生活资料;或者生活能够自理时独居,儿子提供生存所需。诸子"轮养"老年人也是一种做法。独子老年人则以与儿子同居共爨为主。总体看,直系家庭是老年人养老的主要家庭形态。无子老年人则不得不通过过继、收养子女和留女招婿等方式弥补养老资源的不足问题,但在重视男系传承的血缘宗族环境中,养子和招婿养老受到较大制约,无子家庭的养老资源被蚕食。由于对子代养老水平存在隐忧,一些有产家庭在分家时为老年父母,主要是母亲划拨出膳田,由此老年人有相对稳定的可支配生活资料。  相似文献   

11.
这样活着     
<正>从前,有夫妻两人,他们一直没有孩子。后来,他们生了一个儿子,他们叫他南南。他长得很结实,胖乎乎的,干干净净的。他可碰上了爱干净的父母:动不动就洗手。南南长大了一点,父母开始教他正确走路:"乖儿子,上街时要看着脚底下,当心别跌倒了。在走山路时还是要看着脚底下,那上面最容易滑倒,可别摔断了脊梁骨。下山时照样要看着脚底下,不然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家在农村的谭老汉育有两个儿子。早些年,老夫妻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后来两个儿子先后成家另过。分家后,两个儿子又分别生养了儿女。为了赡养老人、照料孩子,2007年3月,在村委会的主持下,谭老汉老俩口与俩儿子达成了"分家赡养"协议:大儿子负责赡养父亲,父亲照料好孙子;二儿子赡养母亲,母亲照料好孙女。俩儿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2012,(20):54
【案例】王某再婚前育有一女小英,与张女士再婚后,又生下两个儿子,小英一直由其抚养成人。小英出嫁后生有儿子小峰,小英去世后,张女士亦去世。张女士生前留下一笔遗产,但并未立遗嘱,山峰是否有遗产继承权。  相似文献   

14.
自从生了儿子,小颖就辞去了工作,几年来,一家三口靠着丈夫每月一千多元的微薄工资生活……2007年的五一对小颖来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丈夫放假了,小两口带着孩子回到老家,几年没回家了,小城有了不小的变化,逛逛小城,感觉异常亲切。"妈妈,你看",一个QQ仔仔韩式烤鸟蛋小摊位前围了好多人,只花了一块五就  相似文献   

15.
心愿     
《北京农业》2012,(2):10
正有一个老母亲,她一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特别能干孝顺,一个儿子有些窝囊无能。两个女儿常常塞钱给老母亲让她买好吃的,可老母亲又特别疼小孙子,于是常常把女儿给的钱又去塞给了儿子,让他给小孙子买吃的。邻居气不过,就去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大女儿,大女儿说她给妈妈钱就是为了让妈妈高兴,  相似文献   

16.
1.19世纪,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夫妇生了两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大儿子奥波德因患血友病在幼年夭折,两个女儿分别同正常男子结婚,各生下了一个女儿,其中一个与沙皇尼古拉二世结婚,生下一个患血友病的儿子;另一个嫁给西班牙皇室,也生了一个患血友病的儿子。  相似文献   

17.
今年60多岁的王老汉,是河南省西峡县老君镇人。命运似乎总是和他过不去.在他的孩子王充刚满14岁时,患病多年的妻子撒手而去,留下父子俩艰难度日。也许是上苍的怜悯,1998年7月,王老汉在妻子故去2年后认识了离婚多年并有3个孩子的张继花.两人很快结为秦晋之好。张继花的两个儿子已娶妻成家,小女儿也已年满18岁,3个孩子对母亲的再婚均表示理解。  相似文献   

18.
我的老家是出产茶叶的山乡。家乡有个忠厚善良的熊婆婆,她的故事很多。每逢夏天的夜晚,明月当空,凉风习习的时候,她家门前院坝的黄桷树下,总是围着一大群孩子,听她摆龙门阵。我的儿童时代,也听她讲了不少的故事。有一次,她讲了两个《前娘后母》的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一个是“后娘疼爱前娘的儿”的故事。这个后娘先他人后自己,高风亮节。出门在外总是背着前娘的儿,手牵着自己的儿子赶路,刮风下雨,总是先照顾好前娘的儿子,有好吃的也是给前娘的儿子先吃。她的行为感动了上天,好心得到了好报。两个儿子后来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她的美德传为佳话,受人崇敬。另一个故事则相反,是后娘虐待前娘的儿子,遭到了报应。  相似文献   

19.
当前,无论在农村或者在城市,每个家庭普遍只有一个孩子.只有少数农村家庭因特殊情况才生两个孩子.因此,孩子成了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共同娇惯的对象,他们把这些小家伙视为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从生下来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即使上了中学,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他们也很少帮父母做家务.由于他们是在长辈们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在独立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离开父母他们几乎做不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自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很多家庭都把生活重心放在生二胎上,有一个女儿的,想再生一个儿子;有一个儿子的,想再生一个女儿,大家都想努力地凑成一个"好"。于是,有些人忙着到处打听生男生女的秘方。还有些人直接拿一个不知从何处重金求来的"祖传秘方",想按照秘方实现自己的想法。本栏目借助上海市东方医院妇产科医生王妮的文章,告诉大家: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包生男或生女的秘方。其实,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并不重要,宝宝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