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方法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隐性乳房炎给奶牛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控制奶牛的隐性乳房炎,首先必须掌握可靠的诊断方法。由于隐性乳房炎临床症状很难分辨,因此目前都采用乳汁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体细胞计数法、改进CMT法及乳汁电导值测定等三种方法对隐性乳房炎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 试验牛在东北农学院畜牧系试验站牛场、生物工程系牛场选25头黑白花奶牛做为试验牛,采集奶样。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牛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检测牛结核的效果及国产试剂盒的检测效果,本试验首先将国产试剂盒与Prionics试剂盒对42份相对阳性的样品和105份相对阴性的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然后对5个规模化牛场的3000头奶牛首先进行国产单纯结核菌素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3天后选取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和可疑及部分阴性牛共418头,进行牛γ-干扰素试验。结果国产试剂盒对阳性和阴性样品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2%和100%,与Priobics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9.3%。表明国产试剂盒与进口试剂盒的检测能力一致,牛γ-干扰素检测方法准确可靠。5个牛场的3000头奶牛单纯结核菌素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为138头,可疑105头。γ-干扰素试验对418头奶牛的检测,其中阳性74头,与颈部皮内变态反应(可疑牛暂时视为阴性)的符合率为60.5%。  相似文献   

3.
选择弥渡县金润良种奶牛场饲养的西杂F1(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奶牛杂交一代)奶牛7头、荷斯坦奶牛7头,收集、分析比对两组奶牛在体尺、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差异,探析乳肉兼用德系西门塔尔牛是否适合在大理州荷斯坦奶牛养殖场(户)进行推广应用,并对试验牛场基础牛群培育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7年5月份,宁夏某牛场新购进的150头荷斯坦泌乳牛混群饲养1周后,大部分奶牛挤出清水状乳液,部分奶牛伴有呼吸道症状。为了调查发病原因,试验采集部分患有乳房炎奶牛的牛奶样品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支原体16S rRNA和牛支原体特异性PCR鉴定;随机采集该牛场80头奶牛血液分离血清和此次购进的150头奶牛血清做牛支原体抗体血清学检测;对分离的病原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并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引起此次流行的主要病原为牛支原体,并伴有其他细菌的混合感染;本次购进的泌乳奶牛的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高达72. 00%,本场的80头奶牛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7. 50%。说明此次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由牛支原体引起,推测可能由运输应激因素造成的。在临床治疗中,不仅要选用对牛支原体病原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而且最好配合使用对引起乳房炎常见病原菌有效的药物联合用药,对治疗奶牛乳房炎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北方大城市郊区规模牛场奶牛磷的利用现状及其排泄规律。选取2个规模化牛场实施饲养试验,每牛场按泌乳前期、中期和后期选取荷斯坦奶牛各3头,共6组18头奶牛参与试验。试验牛只饲喂牛场自配TMR日粮,预试10 d后开始3 d的正试期。正试期采集饲料样、奶样、血样,并全收粪尿。结果表明:试验牛磷的摄入和利用状况受牛场条件和泌乳期的影响,磷的平均饲喂水平(0.34%)和排泄水平(51.5 g/d)没有偏高,粪中磷排泄明显高于尿磷的排泄。相对于磷的饲喂水平,本研究得出的磷表观消化率(30.6%)相对偏低。所有试验奶牛血浆磷含量都在正常范围之内(4~6 mg/dL)。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的流行情况,对河南省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和郑州市5个地区24个奶牛小区的538头奶牛随机采血,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血清抗体,结果显示24个奶牛小区均有抗体阳性牛,场阳性率为100%,其中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抗体阳性率最高的牛场阳性率为84%,阳性率最低的牛场阳性率为26.67%。538头奶牛有319头为IBR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9.29%,表明该病在河南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7.
黄霉素在奶牛预混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霉素是一种无药物残留的耐药性新型磷酸多糖类抗生素。它通过对瘤胃和肠道两个部位的作用来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抗应激能力。本试验拟在探讨黄霉素在奶牛预混料中的应用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时间与地点试验于2001年1月8日~3月13日在北京南郊牛奶公司杜庆牛场进行,全期65天。1.2 试验设计与供试牛的选择1.2.1 供试牛情况该牛场4号牛舍健康荷斯坦牛40头为供试牛,按胎次、泌乳天数、日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配对,每组各10头,进行产奶量测定与乳成分分析。具体见表1。1.2.2 试验方法供试牛的日粮组成、饲喂量与饲喂方法相同,所不…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早期人工感染犊牛白血病病变特点,提高病理诊断水平和为解决发病机制中一些问题提供资料,对接种后2~3年,在临床、血液学尚无明显改变,而琼脂扩散反应阳性的犊牛4头,用组织学,组织化学等手段进行了较详尽的观察,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试验动物:系我所牛白血病研究室提供的,计4头。接种时犊牛为一岁龄。第一组用经血清学、血液学检查和电镜观察等证实系  相似文献   

9.
牛白血病也称为牛病毒型造血细胞组织增生症或牛淋巴肉瘤等,其病原为牛白血病病毒,被感染的牛表现为淋巴细胞增多症和异常淋巴细胞的症状.本文介绍了牛白血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986年3月以来,我省某牛场及营口县个体奶牛户的牛发生以贫血、黄疸、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我们现场调查、体症分析、血液学、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分离等诊断为牛血巴尔通氏小体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制定奶牛结核病净化方案提供参考,通过颈部皮内变态反应(SICT)检测上海某奶牛场的483头奶牛,然后用γ-干扰素ELISA方法检测皮试法阳性牛及与阳性牛密切接触牛共50头。结果发现:颈部皮内变态反应与γ-干扰素ELISA的阳性符合率100%;在变态反应阴性牛中,仍然检出了部分ELISA阳性牛。我们考虑在高风险牛场增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频率,再随之实施抗体检测,会更有利于结核牛场的净化与防制。  相似文献   

12.
奶牛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感染早期,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病程后期出现渐进性消瘦、淋巴结肿大、顽固性咳嗽等特征。PPD试验是测定奶牛结核病的标准方法,但易受感染分枝杆菌的类型、菌素质量、判定标准及操作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误差。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理想的诊断方法能比PPD试验更有效地检出结核病牛。 我们自1997年以来,应用标准牛型PPD,对市内四个规模奶牛场进行了4861头次的结核病检测,并在2000年11月对鄞县永盛奶牛场的79头奶牛及宁波市牛奶公司第二牧场新近购入的89头奶牛采用克隆化抗原检测血清结核病抗体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对其中呈阳性和可疑反应的8头奶牛,再以PPD试验加以对比检测。对其中变态反应比较典型的病例进行了临床解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采用牛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TST)、欧盟比较变态反应试验(SICTT)和牛结核γ干扰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FN-γ-ELISA)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某奶牛场300头奶牛进行结核病平行检测,比较不同检疫方法对奶牛结核病诊断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对比检测结果。经综合判定牛型结核阳性牛208头(其中20头双阳),阴性92头(其中禽型19头)。TST和SICTT相比,阳性符合率为94.89%;TST与IFN-γ-ELISA相比,阳性符合率为31.16%;SICTT与IFN-γ-ELISA对比,阳性符合率为51%。综合判定,3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33.67%,符合率较低,表明各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牛只饲养量增加、跨区域调运频繁、饲养人员防疫意识薄弱等因素影响,牛结核病传播感染的风险日益增加。2023年5月蓬溪县对辖区某养殖户的8头奶牛进行日常监测时,确认了8头奶牛均为牛结核菌素皮内试验阳性,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判定8头奶牛均为结核病牛,随即按要求进行了规范处置。介绍了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情况和防控措施及体会,旨在为畜牧兽医从业者科学防控牛结核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国营农场饲养着19000多头奶牛,其中北京黑白花牛以及其杂种有17000头左右,占全部牛群的90%以上。其他为荷兰黑白花牛、苏联黑白花牛,及其几个品种间的杂种牛。达些奶牛主要分布在十一个农场的44个牛场。北京饲养奶牛已有较长的历史,最初饲养的奶牛绝大部分是蒙古黄牛,以及从东北哈尔滨等地运来一部分杂种牛。后来有各大学、教会和私营奶场从日本、欧美等国家购进少数奶牛,并与本地牛群进行杂交。奠定了北京黑白花牛繁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北方三个牛场中国荷斯坦牛泌乳牛的体细胞数变化规律和产奶量的关系进行分析,为有效指导牛场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建议。通过数据筛选,统计分析在不同胎次、测定日情况下,中国荷斯坦牛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与产奶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相邻两月SCC差值等级法进行分级和分析。结果表明:胎次对体细胞数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和产奶量均有影响;测定日对SCS和产奶量均有影响;使用SCC差值等级法能够有效评价奶牛产奶量以及判定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趋势。横向比较三个奶牛场产奶量情况及SCC控制情况,以二号牛场较好,其产奶量最高,SCC最低,且体现较好长寿性;而一号牛场则产奶量最低,SCC最高,第1胎后产奶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产奶牛围产期维生素E(VE)缺乏较为普遍,但这一问题在牛场最易被忽视.为此,本试验在某一大型集约化牛场,选取VE缺乏组奶牛40头,健康组奶牛40头,对试验奶牛的抗氧化、肝功、能量代谢、矿物元素和其他维生素指标进行显著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及ROC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组相比,VE缺乏组血浆中...  相似文献   

18.
奶牛胎衣不下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材料与方法 选用吉林省白城市精品牧业园区牛场2006年5~10月份分娩的168头荷斯坦奶牛.分别就所选牛的胎次、犊牛初生重、妊娠时间和异常分娩等因素与胎衣不下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条件差的牛场或个体户的奶牛约有10%左右的难妊牛或不妊牛,特别是从外地买入的母牛,本病就更多。对多次治疗而不妊的牛,可进行人工诱导泌乳,使其产奶,取得经济效益。83—84年我们对基点村12头难妊牛进行了激素诱导泌乳试验,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导如下。一、试验母牛的选择两年来选择12头干乳母牛。年龄6—15岁,其中上等营养2头,中等营养7头,下等营养3头。  相似文献   

20.
<正>附红细胞体病为春到秋季奶牛的常见病,虽致死率不高,但严重影响牛生长发育。笔者选择一个奶牛饲养场分别采集不同日龄奶牛的血液,检查感染程度。然后采用不同药物防治,以筛选出最有效药物。1调查对象试验动物在遵化市某牛场选择178头奶牛用于试验。2调查方法2.1奶牛附红细胞体感染率的检测对各种年龄的奶牛进行采血,包括:犊牛、青年牛、泌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