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用量的速效钙肥,可不同程度地加快水稻的生育进程,可增加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在水稻孕穗期、齐穗期各施用速效钙17.5 g/667 m2的处理产量最高,增产率为7.7%。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氮素高效利用水稻选育工作研究进展,阐述了水稻根系活力与根系吸氮速率关系,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氮素吸收量的差异以及不同施氮水平在各生育时期和不同生育时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等有关应用基础研究,提出了在氮素高效利用水稻新品种育种中可以把较高的稻谷产量、多穗、高结实率和高收获指数作为其选育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设置头季稻+鱼(或泥鳅)+再生稻的栽培模式,水稻品种选用黄华占和Y两优800,分析两种模式下土壤中全量氮、磷、钾含量与速效氮、磷、钾含量表现,结果表明:(1)稻鱼模式和稻鳅模式可增加土壤中全效养分含量,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其中以稻鱼处理效果更明显,总体高于对照田.头季稻与再生季两个生育季内全氮、全磷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全钾含量则在再生季略有下降;(2)稻鱼模式和稻鳅模式提高了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含量比分蘖期时有所提升,稻鱼模式下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整体表现要高于稻鳅模式.两个水稻品种再生季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变化规律性不明显,但整体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   

4.
佟立杰 《北方水稻》2010,40(2):37-39
寒地水稻生产中,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水温的调控直接影响水稻品质及产量,特别是地下水温度的调控,对水稻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文中通过对松花江水与井水温度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在水稻不同的生育时期采取科学灌溉的方式方法、对产量的影响、影响灌溉水温的要素及井水增温措施等。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不同积温条件下水稻品种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差异,选取32个代表不同积温带的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对不同生育时期水稻品种干物质生产、分配及运转等方面指标进行测定,以明确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形成规律,为不同热量条件下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各积温带间水稻品种干物质生产总量在生育前期均表现为第二积温带第三积温带第一积温带第四积温带;而在生育后期则表现为第三积温带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第四积温带。各积温带间水稻品种干物质生产在生育前期侧重各不相同,但进入生育后期各积温带间水稻品种穗部分干物质分配率依次为第三积温带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第四积温带,第一、第三积温带之间差异不显著,分别为59.33%和59.88%,但极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积温带。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的物质表观输出率远远大于表观转化率,因此,为提高水稻品种产量的研究工作应主要放在调控生育后期干物质的分配与转运方面。  相似文献   

6.
水稻生育性状的遗传相关性及其对产量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在计算机上对不同品种在同一栽培条件下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指标独立变量作简单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并按对产量相对重要性较大的四个生育性状指标划分水稻品种的生育类型;同时,对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指标非独立变量作偏相关和偏回归分析,得出产量依穗数、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回归模型,并找出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穗粒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寒地水稻空育131为代表,研究应用叶片荧光传感器Dualex 4估测水稻叶片叶绿素浓度的效果以及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及叶片不同部位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ualex 4估测叶绿素值与水稻叶片叶绿素浓度极显著线性相关(p0.001)。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厚度的差异影响仪器的读数。在相同叶片叶绿素浓度条件下,生育后期Dualex 4估测叶绿素值比生育前期估测值大。另外,叶片下部因中脉的影响致使估测误差偏大,因此应选取水稻叶片中上部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稻田间试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筛选植物生长调节剂。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调节剂品种,以893—细胞分裂素、植保素在水稻生育前期使用效果较好,绿风95、丰产素对水稻生育后期增加每穗粒数效果显著。可在长岭县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在水稻各个生育时期都可能发病,是影响水稻生长及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分析了高升地区水稻稻瘟病的主要发生原因,针对该病害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发病特点,采取相应农事、农艺措施,利用好土壤肥水条件及气候因子,培育壮秧,综合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水稻在生育期间对养分的吸收数量,因产量、成熟期等因素而异。水稻生育阶段不同,其氮肥分配比例也不同。施肥是否科学合理,对水稻的产量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针对水稻移栽到本田返青后,如何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稻秧长势以及产量指标科学合理地确定施肥技术进行浅显分析,供广大稻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稻基础产量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总分析了衡东县近几年进行的多点水稻"3414"肥效试验,采用其中的空白区和全肥区产量以及土壤速效养分测定结果,计算出水稻产量的地力依存率。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与水稻产量地力依存率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6**、0.5195*、0.5107*,建立估算依存率的数学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模型可用于计算不同土壤养分含量下的地力依存率和基础产量,并依据基础产量采用地力差减法制定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选育适应于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以长白9为对照,在不同盐碱浓度下对10份高世代水稻诱变品系的三个生育时期(萌发期、苗期、成熟期)进行了耐盐碱性评价。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10份水稻诱变品系在萌发期、苗期和成熟期的耐盐碱性表现有所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在三个生育时期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筛选出2份在三个生育时期均具有较强耐盐碱性的水稻诱变品系,以期为水稻耐盐碱育种提供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稻田间试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筛选植物生长调节剂。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调节剂品种,以893-细胞分裂素、植保素在水稻生育前期使用效果较好,绿风95、丰产素对水稻生育后期增加每穗粒数效果显著。可在长岭县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付久才 《北方水稻》2009,39(6):51-52
根据水稻生育进程中叶龄模式栽培体系,对水稻秧田、本田采用动态的水分管理,针对各生育阶段的不同生理生态条件,分别采用浅水灌溉、深水灌溉、湿润灌溉、晒田、间歇灌溉等方式,以实现寒地井灌节水种稻,并确保水稻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5.
以叶龄为模式阐述了寒地水稻生育转换期、长穗期、结实期等不同时期的生育过程、不同生育期与产量构成关系、栽培管理目标,重点阐述了各时期的田间管理及生育异常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力和施氮水平下水稻叶片SPAD值及产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Q优6号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地力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叶片SPAD值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表观供氮量存在极显著的曲线相关,且当表观供氮量在575.27 kg/hm~2时,Q优6号产量较高;不同处理下各生育时期SPAD值大小顺序为抽穗期拔节期成熟期,且差异主要表现在抽穗期和成熟期;拔节期和抽穗期不同地力和施氮水平下水稻冠层4张叶片各自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顶3叶和顶4叶上,可以利用两者的SPAD值作为参数进行氮素营养诊断;SPAD值与表观供氮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且采用SPAD_(L3×L4/mean)进行拟合时效果更好,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获取水稻叶片SPAD值次级指标可以实现对田块速效氮含量的估计。  相似文献   

17.
王平 《北方水稻》2010,40(2):31-32,3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水稻生长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三种元素配比可明显改善水稻生育性状,使水稻增产,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地块的最佳经济产量和最佳氮、磷、钾的施肥量,有效提高了产投比,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缓控释氮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兼顾增产和环境友好两大特点,在提高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以及缓解环境污染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缓控释氮肥的概念、分类、不同缓控释氮肥作用机理,及缓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上形成的不同施肥技术的特征及其效果,如缓控释氮肥一次性施肥、与速效尿素混合一次性基施、不同的缓控释氮肥相互混合一次施用,以及与速效尿素分次施用的施肥技术。介绍了缓控释氮肥不同施用技术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施用缓控释氮肥对土壤和大气环境的影响。明确缓释氮肥在水稻生产应用中的优势,进一步指出缓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关建议,为推动缓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稻高温胁迫抗性遗传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一、水稻高温胁迫抗性 早在1969年村山就发现,与寒地相比,暖地水稻的籽粒生产效率低,坪井则进一步指出。即使光照充足,灌浆期高温(30C)也会导致减产,因此需要研究高温胁迫抗性机理,选育高温胁迫抗性强的品种。水稻在高温胁迫下的表现因生育时期而异,故不同生育时期抗高温胁迫的特性也不同。有利抗高温胁迫的特性主要有:(1)高温下生理活性降低幅度小;(2)高温下形态变化小;(3)不易受不育等致命的影响及对干物质分配的不利影响小等。不同生育时期的高温胁迫抗性可归纳如下表。 二、发芽期高温胁迫抗性 一般认为水稻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在1…  相似文献   

20.
王晓玲 《北方水稻》2009,39(4):59-59,6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新型肥料美可辛对水稻生育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可辛肥可有效改善水稻生育性状,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48.9 kg/667 m2,增产率7.3%,增收88.02元/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