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省新平县者竜乡农业粮食生产种植中,玉米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加强技术创新与推广,提高玉米产量,也是者竜乡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此,分析了者竜乡的基本情况,结合者竜乡哀牢山区作物栽培现状提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烟地免耕直播套种秋玉米栽培,并对哀牢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真正获得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2008年农业部、江苏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沛县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的领导和实施。"万亩示范片"建设确保了优良小麦品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推动了示范区农业生产增产增效。但是万亩高产创建取得成绩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保护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技术项目之一,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中一个重要的工程,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做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有关部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玉米套种红薯栽培技术是指通过两者的套种,发挥玉米和红薯各自在生长过程中的优势,实现两者最大程度的利用光能、热能及水源和空间等资源,从而实现2种作物各取所需,达到高产的目的。主要介绍以玉米套种红薯为例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在这种技术指导下的农户种植技术的实施情况,希望能够促进该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根据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农业厅《关于下达2017年粮食生产科技增粮措施项目资金和计划的通知》和普财农〔2017〕45号文件要求,普洱市农业局原种繁殖场为晚秋作物种植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实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确保粮食安全,解决烟区农民增收的矛盾,普洱市应充分挖掘生产潜力,提高复种指数,进一步推广烟后玉米种植,实现合理轮作、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国土面积虽然十分广阔,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玉米作为我国农业种植生产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研究其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简单阐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并针对当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现状,提出相应的应用措施,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玉米、红苕是旱地三大主要粮食作物,马铃薯/玉米/红苕套作是旱地主要的栽培模式。研究薯/玉/苕旱三熟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旱三熟年产量,对保障渝东山区粮食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薯/玉/苕旱三熟套作模式的增产机理作了分析,并介绍了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代生态农业》2012,(Z1):2+175
农业部(吉林)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吉林农业大学作物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隶属吉林农业大学,是集玉米、大豆、高粱新品种选育、品质改良、土壤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农机具的选型、配套及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9.
受多种因素影响,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玉米种植水平一直较低。近年来,该镇通过开展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并根据示范—推广—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强化管理、科学施肥,提升了者东镇的玉米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基于此,主要围绕者东镇玉米高产创建种植技术展开深入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我国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对粮食作物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作为国家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在粮食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应重视玉米双株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实践中大力推广,进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为此,就玉米双株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仅可以作为一种粮食储备,同时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经济作物。玉米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国家的重视,南方与北方地区均有种植,且种植面积广阔。当前,为进一步实现玉米的高产、优质、高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基于此,以当前我国玉米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基础,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提高我国南方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区依托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新型生态农业生产的理念逐渐产生,在粮食生产种植中,大力推广套种模式提高单位面积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在玉米套种马铃薯的过程中,采用了高矮结合的原则,合理利用光能,有效利用土地,实现玉米、马铃薯双丰收,增产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玉米种植效率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特别是我国农民在玉米种植技术方面的水平不够高,农业技术服务与实际生产之间衔接不紧密,都影响了玉米种植效率。面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提高技术服务和推广的主动性,加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研究工作,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转化率,发挥农业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在农业生产方式创新与变革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获得了显著进步,其中一种是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基于此,以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详细论述该套种技术的实践要点,以期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从而促进农业的增产及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15.
江津区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的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江津区从2016年起开始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通过集成推广水稻旱育秧、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促进了江津区粮食均衡增产增效,推动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以江津区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切入点,总结了推动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的主要做法和主要成效,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继续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玉米间作豌豆种间竞争互补对少耕密植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种间关系的研究,确定玉米间作豌豆中能否集成少耕和密植效应,对进一步优化间作技术具有理论指导意义。2016—2017年,本研究在河西绿洲灌区,以玉米间作豌豆为研究对象,设传统耕作、少耕两种耕作措施和低、中、高3种玉米密度,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间作豌豆种间竞争力和豌豆收后间作玉米恢复效应的影响,揭示种间关系与间作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说明本试验条件下的间作处理均具有增产优势;与传统耕作相比,少耕使玉米间作豌豆产量提高5.79%;少耕条件下,中密度间作产量较低密度、高密度处理显著提高8.37%、9.09%,说明玉米间作豌豆集成少耕和中密度具有进一步增产的优势。少耕结合中密度强化了间作豌豆对玉米的竞争力,较低密度、高密度处理的竞争力分别高36.56%、20.17%,形成间作玉米恢复效应强化的基础;豌豆收获后,少耕间作玉米具有明显的恢复生长效应,较传统耕作高10.30%~47.11%。间作群体的籽粒产量与豌豆相对于玉米全生育期内的平均竞争力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当竞争力在0.25时利于间作获得高产。因此,玉米间作豌豆模式中集成少耕和密植技术,通过调控种间关系进一步挖掘间作增产潜力,少耕结合玉米中密度可作为绿洲灌区玉米间作豌豆增产的理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农业服务中心实施了市级优质食味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集成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水稻肥床旱育高产栽培技术、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技术、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和主要病虫草害防治等多项技术。项目区农户增产增收显著。推广水稻绿色高产增效技术,能充分发挥技术推广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周边村农户推广应用水稻绿色高产增效技术,实现石庄镇及周边村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近年种植甘蔗的成本越来越高,种蔗经济效益日益减少,导致甘蔗种植面积连年下降,影响我国食糖的安全稳定.推广甘蔗间作套种技术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单位经济效益行之有效的途径.现甘蔗间作套种西瓜技术在全国已有大面积的推广,本文对甘蔗间作套种西瓜的示范推广情况、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综述,为今后推广该技术及优...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和种植的基本目标是高产、丰收。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应从种子选取、秧苗培育、施肥管理、科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上着手,从而保障粮食的高产。基于此,详细介绍实现水稻高产所必须掌握的栽培技术,为以后水稻的增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在粮食作物中,玉米是主导性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玉米可用作工业原材或者饲料,玉米的稳产及高产可促进总体农业的进步。在玉米栽培中,有必要引入玉米优良的新式品种,从根本上提升各区域内的玉米产能。新阶段在进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当密切融合全方位的技术。在玉米栽培的过程中,还需衡量季节及土质特性,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免造成玉米减产。针对引入的新玉米品种,解析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并结合各区域的真实栽培情况来推广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