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肌肉风味物质的影响。选择300只49日龄的健康母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网上笼养和半舍饲,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至91日龄时结束。结果表明,与笼养组相比,半舍饲组肌肉脂肪酸中棕榈酸(C16:0)、棕榈烯酸(C16:1)、油酸(C18:1n9c)、亚油酸(C18:2n9c)、二十二烷酸(C22:0)、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顺-10-十五碳烯酸(C15:1)、硬脂酸(C18:0)、反亚油酸(C18:2n9t)和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也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半舍饲组肌肉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挥发性风味物质在2种饲养方式下呈现不同的百分比例,半舍饲组的醇类和酮类相对含量较高,而相对于笼养组,醛类相对含量有所降低,这是导致气味呈现差异的原因。因此,不同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肌肉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存在影响,半舍饲饲养方式能提高北京油鸡的肌肉品质,改善肉质风味。  相似文献   

2.
96只“白来航”蛋鸡用于研究富含ω-3脂肪酸和天然抗氧化剂的配方饲料对蛋鸡蛋黄成分的影响。试验蛋鸡被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少量添加剂含量);FSE功能饲料组(150g亚麻籽+200mg维生素E+3g螺旋藻/kg饲料);FOSe功能饲料组(20g鱼油+0.2mg有机硒+3g螺旋藻/kg饲料)和FSE+FOSe功能饲料组(75g亚麻籽+10g鱼油+100mg维生素E+0.1mg有机硒+3g螺旋藻/kg饲料)。试验结果表明,这三种功能饲料都能增加蛋黄类胡萝卜素(P〈0.01)和ω-3脂肪酸的含量,饱和脂肪酸比例则下降,蛋黄脂质中油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这三种功能饲料能显著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P〈0.01)。各处理组鸡蛋煮后有可比的嗅觉感受。日粮中补充的硒和维生素E可协同作用增加鸡蛋中ω-3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日粮添加花椒粉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120只27周龄罗曼褐壳蛋鸡,随机分为4组,即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0.1%、0.2%、0.3%的花椒粉.预饲期5d,试验期4周.试验结束时进行蛋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花椒粉可以提高蛋黄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壳比例、蛋白比例和蛋壳颜色,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花椒粉可以降低蛋形指数和蛋黄比例,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0.3%的花椒粉可以显著提高蛋黄颜色、哈夫单位和蛋比重(P<0.05).因此,饲料中添加花椒粉可提高罗曼褐壳蛋鸡的蛋品质,以0.3%花椒粉为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4.
试验山羊分为 3组。第 1组 10只大白山羊,舍饲全价颗粒饲料,平均每天每只羊采食 0.79kg。第 2组 10只波尔山羊与大白山羊杂交一代,舍饲条件与 1组完全相同,平均每天每只羊采食 0.91kg全价颗粒饲料。第 3组 10只大白山羊,每日放牧 6~ 8h,平均每天每只羊补饲混合精料 175g。第 1组增重比第 3组提高 118.5%( P<0.01)。第 2组料肉比比第 1组低 29.24%( P<0.01)。第 2组只月收入是第 1组的 4.02倍,第 1组是第 3组的 18.5倍( P<0.01)。试验结果证明,舍饲山羊的经济效益大大超过放牧山羊,品种改良可以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张志刚  朱博 《饲料广角》2009,(16):42-43,46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叶黄素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将150d海兰灰蛋鸡14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日粮叶黄素的添加量分别为0、60、120和240mg/kg,构成Ⅰ、Ⅱ、Ⅲ和Ⅳ组的日粮。结果表明:添加叶黄素对生产性能影响不大,对常规蛋品质及蛋黄色泽有一定影响。其中.第Ⅲ组哈氏单位较第1组提高1.60%(P〈0.05),蛋黄相对重提高2.37%(P〉0.05).蛋黄系数提高2.00%(P〈0.05)。随叶黄素添加水平的增加.生鸡蛋蛋黄罗氏等级(RCF)值和蛋黄红值(a^*)值逐渐升高.第Ⅱ、Ⅲ和Ⅳ组较第Ⅰ组蛋黄RCF值分别提高3.05(P〈0.05)、3.59(P〈0.01)和4.29(P〈0.01)个等级,蛋黄红值(a^*)值分别提高7.40%(P〈0.05)、14.53%(P〈0.05)和18.69%(P〈0.05)。鸡蛋煮熟后,第Ⅱ、Ⅲ和Ⅳ组蛋黄RCF值较第Ⅰ组分别提高0.67(P〉0.05)、1.67(P〈0.05)和4.00(P〈0.05)个等级;蛋黄黄值(b^*)值分别提高3.52%(P〈0.05)、4.07%(P〈0.05)和6.13%(P〈0.01)。表明日粮中添加120mg/kg叶黄素,可提高蛋黄颜色,改善蛋品质。  相似文献   

6.
植酸酶对育成期褐壳蛋鸡生产性能及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育成期北京红鸡日粮磷的需要量和植酸酶添加量进行了研究。设计单因子试验,2个磷水平(0.57%和0.40%)为正负对照组,负对照组日粮中添加400U/kg、600U/kg、800U/kg3个水平植酸酶。选用9周龄育成期北京红鸡320只,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6只鸡,试验期10周。结果表明,负对照组鸡采食量显著高于其它4组,增重、饲料转化率、血浆碱性磷酸酶与正对照组和加酶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黄彪  戴斌彬 《饲料广角》2009,(15):41-43
本文旨在研究用干番茄渣(DTP)部分或全部替代大豆、玉米、小麦、麦麸饲料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将288只试验鸡(27—38周龄)随机分成4组,每组72只.分别为:DTP0(对照组)、DTP50、DTP100、DTP150(每吨饲料中分别含0、50、100、150kg DTP)。与对照组相比.DTP100组使其产蛋量、产蛋总重分别增加2.7%、4.1%.而鸡的体重、蛋重、日消耗饲料量、蛋壳重、蛋壳厚、哈夫单位、蛋黄颜色均与对照组相似。DTP150组使产蛋量、产蛋总重分别降低3.6%、3.0%,但饲料转化率增加2.9%。结果表明.DTP可以作为蛋鸡的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8.
将42周龄同期开产的景阳鸡600羽,随机分4组。每组150羽,试验1组、试验2组分别添加0.5%、1%中草药添加剂。试验3组添加1%辣椒粉,对照组按常规标准饲养。15d为1周期。连续饲喂3周期,每周期结束的最后一天.每组捡取40枚鲜蛋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组产蛋率、蛋黄指数、蛋黄重、蛋黄百分率、哈夫单位均有所提高。试验第1期结束时,试验1组产蛋率、试验2组蛋黄百分率、哈夫单位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2组产蛋率、蛋黄指数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第2期时.试验2组产蛋率、试验1、2组哈夫单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1组产蛋率、试验1、2组蛋黄指数、试验2组蛋黄百分率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3期时,试验1、2组的产蛋率、哈夫单位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1、2组蛋黄百分率、试验第3组哈夫单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栽培草地生产系统肉羊舍饲生产利弊共存。本研究通过对比舍饲与放牧补饲条件下的肉羊屠宰及肉质性能,旨在探究肉羊优质高效生产的模式。选取80只体况相当的6月龄育肥小尾寒羊,随机分为两组(全舍饲组和放牧补饲组),每组40只。其中舍饲组(HF)于圈舍内以全混合颗粒饲料饲喂,剩料10%的方式进行饲养。放牧补饲组(GS)白天于红豆草草地进行放牧,夜晚归牧后于圈舍进行补饲,补饲饲料与舍饲组相同。在90 d育肥试验结束后,从每个试验组选取6只接近该组平均体重的试验羊用于屠宰试验。研究发现不同饲养方式下,小尾寒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滴水损失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GS组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均极显著高于HF组(P<0.01);GS组与HF组相比总不饱和脂肪酸(TUFA)、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GS组γ-亚麻酸(C18:3n-6)含量高于HF组(P<0.05)。HF组小尾寒羊背最长肌中缬氨酸含量低于GS组(P<0.05),其余氨基酸含量则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相较于全舍饲,放牧补饲可提升小尾寒羊肉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0.
蛋黄增色中草药添加剂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进行了两批试验,观察其对母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第1批试验用中草药添加剂A方和C方,以2%的剂量添加饲喂240只开产母鸡,8周后,A、C方组产蛋率分别高于对照组14.56%和7.53%;饲料报酬分别提高20.34%和—13.61%;蛋黄指数分别提高3.1级和1.7级,差异显著(P<0.01)。第2批试验用A方对930只开产母鸡进行了重复试验,4周时,A方组饲料报酬较对照组提高4.11%;蛋黄指数平均提高3.0级,差异显著(P<0.01),其它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表明 ,肥羔采用半舍饲、全舍饲和放牧三种育肥方式日增重分别为 15 2 g、2 0 4g和 62 g。每增重 1kg ,半舍饲消耗饲草料 5 3 1kg ,全舍饲消耗饲草料 9 97kg。投资收益率半舍饲为 83 98% ,全舍饲为 3 9 63 %。全舍饲育肥羔羊增重效果好 ,但投入成本较高 ,适宜在饲草料资源相对丰富的灌区推广。半舍饲育肥方式饲料转化率和投资收益率都较高 ,适宜在天然草场较好的半农半牧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在前期(30d)舍饲,后期(20d)放牧+补饲的条件下,对59只2.5月龄夏洛来杂种羔羊分四组进行50天不同营养水平的育肥试验。试验结果:当混合饲料能量水平基本相同,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4.35%(A),15.77%(B),13.87%(C),13.87%(D)时,各组羔羊全期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68.2,182.0,155.5,145.6g,B组和A,C,D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而且各组后期的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13.
饲养方式对鸡蛋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超  谷子林  仝军  黄军  董彦莉 《中国家禽》2005,9(Z1):108-110
选取体重均匀、体况良好的35周龄绿壳蛋鸡、本地柴鸡、农大三号鸡各500只,每品种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半封闭式全阶梯笼养,一组采用草场围栏放养,饲喂相同饲料.经拣蛋取样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放养能够很好的改善鸡蛋品质,在蛋壳厚度、蛋黄颜色、蛋黄中磷脂质含量和降低蛋黄含水量、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方面明显的优于笼养鸡组.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农区枯草季节饲养泌乳母羊的方法,进行舍饲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舍饲组泌乳平羊及羔羊的日增重分别比放牧组泌乳母羊及羔羊提高181.70%、96.25%,差异极显著(P<0.01);期内,放牧组母羊发病5只,死亡2只,羔羊发病7只,死亡4只,而舍饲组,、对照组母子羊无发病和死亡;舍饲泌乳线羊日补代谢能11.135MJ,可消化粗蛋白49.83g,效果良好,对照组母羊(非泌乳母羊)补为舍饲组的一半是,  相似文献   

15.
不同饲养管理方式对肉牛增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宙  代志进 《草业科学》1996,13(6):55-57
1995年9-12月在贵州省庆寨县,用24头试验牛进行了不同饲养管理方式对肉牛增重效果的试验,并对肉牛的饲料转化率和增重率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全舍饲氨化秸秆结合少量精料组与半舍饲结合放牧组育肥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6.
饲喂糖蜜—尿素舔砖对全舍饲山羊增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全舍饲饲料的育成母山羊进行补饲糖密-尿素舔砖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补饲舔砖山羊日平均增重为67g,比对照组提高43g,提高幅度179.2%(P<0.05),每只山羊增加纯收入19.8元。  相似文献   

17.
秸秆不同处理方法饲养山羊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试验研究了舍饲情况下使用加酶与(或)制粒饲料对山羊生长的影响,通过60d的试验,3个试验组晶产重分别为对照组的120%,160%,139%,试验还表明:经加酶或(与)制粒处理后,山羊对饲料的采集量明显提高,饲料转化率也有所提高,制粒饲料组经济效益特别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育肥方式应用畜大壮的效果观察为探讨畜大壮在高寒阴湿条件下对羔羊育肥的增产效果,1993—1994年先后进行了全舍饲、半舍饲、放牧育肥羔羊试验。试验选用来自呈城羊场4月龄高山细毛公羊10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50只)和对照组(50只),全会饲育肥,...  相似文献   

19.
小尾寒羊是我省近年来引进的优良绵羊品种,为了解和掌握用不同的饲养方式对当年出生的育成羊进行育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9-10-20~2000-01-05在靖安县种羊场选择10月龄小尾寒羊14只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羊:选择江西靖安种羊场饲养的月龄相同、健康、生长良好、体重相近的小尾寒羊公羊8只、母羊6只,随机分成全舍饲组(Ⅰ组)和放牧补饲组(Ⅱ组),每组7只(♂4只、♀3只)。1.2 粗饲料:以花生稿,红薯藤等农作物秸秆为主。1.3 试验羊补饲精料配方及营养含量:稻谷36%,碎米10%…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选择12只16月龄的育成辽宁绒山羊公羊,体重46.66±1.93 kg。试验动物分成3组,每组4只,试验1组、2组和3组日粮苜蓿草比例依次为20%、30%和40%,精粗比例分别为34.3%:65.7%、28.0%:72.0%和27.0%:73.0%。研究育成年公羊对不同苜蓿草比例TMR日粮的消化性能。结果表明:试验1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和代谢率均显著(P<0.05)高于试验2、3组;试验3组消化能代谢率显著(P<0.05)高于试验2组;试验1、2组粗脂肪消化率极显著(P<0.01)高于试验3组,试验1组又显著(P<0.05)高于试验2组;试验1、2组粗灰分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试验3组;试验1、2组钙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试验3组;试验1、2组磷消化率均高于试验3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纤维类物质方面,试验1、2组粗纤维消化率均显著(P<0.05)高于试验3组。因此,当苜蓿草比例为20%、精粗比为34.3%:65.7%时,育成辽宁绒山羊公羊对各类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最高,饲料利用率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