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黄宁生等提出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概念模型为基础,通过改变经济资源指标即引入"绿色GDP"替代"传统GDP",提出了考量资源与环境质量的新模型。选取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应用该模型对该地区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新方法计算出的结果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得出珠三角经济区的江门、肇庆、惠州3市的传统综合承载力和绿色综合承载力排名除2005年外均为前三位等结论;然后对上述排名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1985~2005年西藏资源人口承载力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西藏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理论及计算方法,以全国为参照物,选取人口、耕地面积和GDP等指标对西藏20多年来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时空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①西藏自然资源承载力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大于经济资源承载力,综合资源承载力的增长整体上低于全区人口的增长;②以全国对比,西藏实际资源人口承载力远远大于相对资源综合人口承载力,人口处于严重超载的状况等。文章最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缓解西藏人地关系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分别以湖南省、长沙市5区为参照区域,对芙蓉区2003-2007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芙蓉区综合承载力大于实际人口,呈富余状态;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且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明显低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4.
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城市的发展更加合理,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寻找提高承载力的有效措施,通过对成渝经济区评价,指出水资源是影响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综合承载力的高低与城市规模不成正比.提出优化综合承载力结构,发挥整体优势;因市制宜,提高综合承载力;合理引导资源需求,建设节约型城市等措施来提高成渝经济区综合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为在新一轮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过程中处理好人口、经济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以促进土地资源利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借鉴相对承载力研究的相关成果,在促进人口、经济、土地3者协调发展与利用的背景下,对河南省综合承载力与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发展承载力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了综合承载力与相对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河...  相似文献   

6.
从人粮关系角度出发,利用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模型对重庆市三大经济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都市发达经济区人口超载,人粮关系紧张;渝西地区人粮平衡,土地资源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人粮关系总体表现为平衡有余,土地资源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2006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总体表现为人口超载,人粮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7.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体系与计算方法,计算了1997~2008年南阳市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发展承载力、综合资源承载力、超载人口及超载比例,并对照同时期全国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南阳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对策和空间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研究,可以加快其新型城镇化进程和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选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承载力指标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稳步上升趋势,水平较低且具有分级现象;各要素承载力年际变化趋势差异和空间差异明显。提出从整体上优化城市综合承载力结构、保护资源环境和增强科技创新,同时根据各市制约因素的不同因地制宜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以赣州市为研究区,构建了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划分出3类不同的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并进一步分析了赣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演变(2000-2011年)。研究结果表明,赣州市尚主要处于重点开发区,近12年来相对资源承载力变化比较平稳,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应用于主体功能区划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分析了新疆1985-2002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①新疆的土地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大于经济资源,是新疆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1985-2002年,新疆的综合承载力一直超过实际人口数量,处于相对富余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星下降趋势;③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新疆的资源承载状况较好,呈现富余状态,仅次于内蒙古,而广西、重庆、四川、贵州4省区呈超载状态;④新疆15个地区(州、市)的相对承载力差异较明显,并且每个地区(州、市)的相对承载力也随着时间的迁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针对新疆相对承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978-2003年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吉林省1978--2003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①吉林省的土地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大于经济资源,是吉林省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1978-2003年,吉林省的综合承载力一直超过实际承载人口数量,处于相对富余状态。除了1996--2000年,这种状态呈上升趋势。③在东北三省中,吉林省的综合承载力低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④吉林省9个市州的相对承载力有较大差异,且每个市州的相对承载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一定的变化。通过吉林省相对承载力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流域黑河江段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龙江流域黑河江段的概况,在构建指标体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黑龙江流域黑河江段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包括3层结构和15个指标)。在充分考虑到流域的基本特点和各种方法的利弊后,用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相结合的状态趋势建立评价模型,对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综合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丘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体系与计算方法,计算了1996~2005年商丘市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发展承载力、综合资源承载力及其超载比例。研究结论:商丘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对区域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超过了经济资源承载力;商丘市综合资源承载力小于区域总人口,处于超载状态;资源超载比例较高,但总体呈减少趋势。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商丘市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前人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承载力的新见解,定义了承载力的四要素,并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灌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建立了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时考虑了农业水资源的两个特殊性,即各种作物的被承载能力及作物的需水和供水过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河南省第三濮清南灌区,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在探讨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沈阳市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与水资源经济承载力。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立了该开发区水资源适度承载力数学模型,并利用研究区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提出了该开发区水资源适度人口载量和经济载量。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传统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引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对模型进行改进,计算辽宁省朝阳市2010-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水生态盈亏、万元GDP水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并分析朝阳市2010-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朝阳市2010-2013年平均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为0.267 2 hm~2,平均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为0.062 5 hm~2,平均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为0.204 7 hm~2,平均万元GDP水生态足迹为0.109 0 hm~2,平均水资源压力指数为4.33,平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为0.19,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7.
富英杰  宋刚  陈迪云  冯颖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82-18584
[目的]为了调查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水平和分布。[方法]利用高纯锗γ谱仪,调查珠三角区域内采集的796个土壤样品的天然放射性水平。[结果]土壤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和40K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2.4、135.9、196.9、670.2 Bq/kg。[结论]珠三角土壤中主要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高于全国背景含量,主要表现为土壤铀、钍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三角模型对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方法]从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经济发展协调度及社会安全稳定度3个方面构建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三角模型,对2004~2013年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结果]2004~2013年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经历了弱、较弱、中等和较强承载4个状态阶段,承载水平呈良性发展态势。承载水平具有向强承载力方向变动的可能。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指数和非经济发展协调度指数趋向于优质水平,非社会安全稳定度指数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负面载荷仍然存在。[结论]三角模型是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