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贵州省兴义市白碗窑镇,采用五点取样法对烤烟品种云烟87号的烟草赤星病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烟草赤星病于7月中下旬至8月初发生为害,多雨天气下扩展蔓延较快,成熟采收期的平均发病率达30.81%,平均病情指数为10.43;采用40%菌核净400800倍液喷雾防治均有明显效果,防效为53.12%800倍液喷雾防治均有明显效果,防效为53.12%64.60%,以600倍液喷雾处理的烟叶烘烤后质量等级最高,中上等烟比例较对照提高14个百分点,折合综合经济效益较对照提高6783.35元/hm2,增收效果明显,但不同施药浓度对烟叶产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巴姆兰对烟草防病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国际新一代无公害植物防病增产剂巴姆兰的不同浓度喷施处理大田烟株,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对烟林农艺性状、抗病能力和烟叶等级质量都有明显的增进作用,其中以巴姆兰200倍液提高烟叶等级质量和巴姆兰300倍液防治烟草赤星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竹醋液复配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竹醋液与菌核净复配剂对烟株大田生长及烟草赤星病防治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剂对烟株大田生长发育与清水处理无明显差异,但可增加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的含量,平均较清水处理增加3.47%、4.28%、15.96%;减少氯的含量,平均较清水处理减少11.11%;复配剂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防效与菌核净差异不明显,但农药残留量显著降低,平均较菌核净处理下降3.88倍。施用复配剂能够在不影响烟株田间外观表现前提下达到防治烟草赤星病且减少农药残留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郁金素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及烟草植株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调查赤星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郁金素杀菌剂400倍液平均防效为37.83%、郁金素杀菌剂600倍液平均防效为34.09%、郁金素杀菌剂800倍液平均防效为24.32%。该文为烟草赤星病防治的植物源药剂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防治烟草赤星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69-6169
[目的]探索有效的防治烟草赤星病的途径。[方法]设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清水对照3个处理,分别于烟草赤星病发病初期喷施药液,调查病叶率及病情指数,计算各药剂防治效果,同时调查各药剂的药害情况,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结果表明: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烟草赤星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到83.66%和81.61%,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结论]两种药剂是防治烟草赤星病效果较理想的药剂,可在安徽烟区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控制烟草赤星病为害,降低烤后烟叶化学农药菌核净残留,通过大田试验对比生物制剂木霉菌、芽孢杆菌、多抗霉素与化学农药菌核净对赤星病的防效差异。结果表明,木霉菌对赤星病没有防效,芽孢杆菌平均防效16.97%,多抗霉素平均防效26.43%,均无法达到菌核净56.8%的平均防效水平。多抗霉素和菌核净配施防治赤星病,组合防效优于单独使用菌核净或多抗霉素,以各自推荐浓度最佳体积配比为1∶1,防效达76.91%,可实现菌核净施用量减半,对降低赤星病为害,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及中上等烟比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10%宝丽安WP500倍液防治烟草赤星病效果较好。且10%宝丽安是生物农药,田间施药后即使在很短时间内采收烟叶,也不会造成农药在烟叶中残留。  相似文献   

8.
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竹醋液复配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竹醋液与菌核净复配剂对烟株大田生长及菌核净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剂对烟株大田生长发育与清水无明显差异,但可增加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的含量,平均较清水处理增加3.47%、4.28%、15.96%,减少氯的含量,平均较清水处理减少11.11%;复配剂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防效与菌核净差异不明显,但农药残留量显著降低,平均较菌核净处理下降3.88倍。施用复配剂能够在不影响烟株田间外观表现前提下达到防治烟草赤星病且减少农药残留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烟草赤星病防治效果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防治烟草赤星病的部分药剂进行了筛选,以期为选择防治赤星病的药剂提供依据。[方法]进行了5种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烟叶产质量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各种药剂对防治烟草赤星病有一定的效果。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30%菌核.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效果均较好,平均防治效果分别达60.21%、59.82%、57.63%。5个施药处理均可以提高烟叶的产质量。[结论]生产上进行烟草赤星病防治可采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30%菌核.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种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郁金素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及烟草植株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调查赤星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郁金素杀菌剂400倍液平均防效为37.83%、郁金素杀菌剂600倍液平均防效为34.09%、郁金素杀菌剂800倍液平均防效为24.32%.该文为烟草赤星病防治的植物源药剂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几种杀菌剂对烟草赤星病的保护及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盆栽及田间小区试验当烟株13叶后,人工接种底部叶片测定几种常用药剂的保护及治疗作用。保护作用效果好的为扑海因、菌核净及百菌清,喷药当日防治效果为75%~90%,经雨水冲刷,3日及7日后,分别为55%~70%及35%~50%。其次为代森锰锌和多抗霉素。当日、3日及7日后防效分别为40%~60%,40%~50%,20%~35%。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及角霜净防效均在30%以下,治疗效果好的为菌核净、扑海因及百菌清,接种后1日及2日喷药防效为87%~94%,37%~44%;多抗霉素及代森锰锌为69%~81%及28%~33%,甲基托布津及角霜净为56%~69%及11%~22%。内吸剂喷洒叶的正面时可抑制叶正、背两面的孢子形成,保护剂则只能抑制喷洒叶面的孢子形成。  相似文献   

12.
张晓翔  刘微  范文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286-5286,5301
[目的]筛选对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具有较高防效的药剂。[方法]测定了8种不同药剂对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菌菌丝的室内毒力。[结果]30%福嘧霉悬浮剂、10%世高水分散剂对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菌的防治效果最好,抑菌率达94%以上;其次为80%大生M-45 WP、35%黑星叶霉唑WP、3%多抗霉素WP和50%扑海因WP;而75%百菌清WP、64%杀毒矾WP的抑菌效果较差。[结论]为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能有效防治中海拔地区烟草赤星病病害发生及危害的药剂。[方法]设计6个不同施药处理与不施药空白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方法进行小区试验。[结果]各药剂处理均对赤星病的发生和危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戴琼脂帽Ⅱ(含10%宝利安0.1 g)效果最好,产量和产值较大,其次是戴琼脂帽Ⅰ(含10%宝利安0.3 g)和戴琼脂帽Ⅲ(含40%菌核净0.6 g)。且各施药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影响不大。[结论]烟株打顶后戴含有10%宝利安0.1 g、10%宝利安0.3 g或含40%菌核净0.6 g的琼脂帽能有效抑制赤星病的发生和危害,提高收益,可进行一定面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赵洋洋  孙翠红  刘建军  王静  樊万福  王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79+3883-3879,3883
[目的]筛选出对烟草赤星病抗性较好的烟草品种,从而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卷烟工业的需求.[方法]选取6个烤烟品种(豫烟10号、2819、中烟203、南江3号、云烟105、K326)进行了抗性研究.[结果]不同烟草品种对赤星病的抗性存在很大差异,豫烟10号和中烟203为中感品种;2819、南江3号和云烟105为中抗品种;K326为高抗品种.[结论]可以考虑小面积试种K326和2819,进而综合考虑筛选出符合当地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摘要:本文探究益生菌菌群对烟草促生长作用以及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控作用。通过田间对比实验,测定烟草株高、叶面积、烟叶数量判断烟草的生长状况;通过测定烟草枯黄比例、病情指数、防控率作为指标判断益生菌菌群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控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平均株高为76.69 cm高于对照组株高58.12 cm;实验组烟叶数量平均为19.5张高于空白对照组15.75张;实验组平均最大、最小叶面积分别为569.66 cm2、92.10 cm2,空白对照组平均最大最小叶面积分别为491.80 cm2、103.73 cm2,实验组平均最大叶面积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叶面积,最小叶面积小于空白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实验组病情指数为57.31低于对照组病情指数62.70,防治效果为9%,实验组枯黄比例为62.56%略高于空白对照组61.32%,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表明,益生菌菌群对烟草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并对烟草白粉病有一定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叶面喷施硒肥对烤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叶面喷施硒肥试验,研究了硒肥对烤烟生长、叶绿素含量、烟叶硒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硒肥有促进烟株生长的作用,施用硒肥时间越早,促进作用越大。第5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喷施硒肥的处理极显著大于对照;第10叶的叶绿素a含量喷施硒肥的处理显著大于对照;第14叶的叶绿素a含量喷施硒肥的处理显著小于对照。喷施硒肥时期越迟,叶片平均硒含量越高。叶面喷施硒肥的利用率为1.41%-3.27%,平均为2.37%。  相似文献   

17.
玉米褐斑病药剂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7种杀菌剂,研究了拌种和喷雾2种方法对玉米褐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利用7种供试药剂进行种子包衣,对玉米出苗率和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对褐斑病防治效果较佳;而在玉米5~6叶期2次喷雾,对玉米褐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防治效果可持续到乳熟后期。世高和粉锈宁药剂对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平均防效分别达96.79%和93.1%。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索新的烤烟常见致香物质分类方法。[方法]以烤烟中常见的64种致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分类、描述,并以中国云南省13个产烟地区的71份C3F和64份B2F烟叶为材料,对比分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致香物质含量在其中的分布。[结果]以分子量为指标,64种致香物质可以通过聚类分析被分为3类,第一类是高分子量、高沸点,包括12种致香物质,平均分子量为(281.308±21.536)℃,平均沸点为(371.311±29.904)℃;第二类是低分子量、低沸点,包括27种物质,平均分子量为(103.722±13.115)℃,平均沸点为(176.132±42.342)℃;第三类是中等分子量、中等沸点,包括25种物质,平均分子量为175.393±24.906,平均沸点为(250.562±45.431)℃。大分子量致香物质含量以中部烟叶(547.344±224.391)μg/g显著高于上部烟叶(477.549±182.066)μg/g,小分子量致香物质含量以中部烟叶(17.46g±3.459)μg/g显著高于上部叶(15.936±3.456)μg/g,中等分子量致香物质含量以中部烟叶(44.931±8.953)μg/g极显著高于上部叶(37.997±6.042)μg/g。[结论]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致香物质的分类方法,为特色烟叶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三株链霉菌对黄瓜白粉病及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链霉菌防治黄瓜白粉病以及对黄瓜植株生长的温室试验表明,3株链霉菌M63、S15和S93对黄瓜白粉病具有保护性防治作用,与对照相比,浸种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2.7%、40.3%和56.8%,清水对照的防效为0,M63和S93的防效显著优于S15(P=0.05),3株链霉菌在不同时间间隔的防效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且随着叶面喷施后与接种白粉菌时间间隔的缩短,防效有增高趋势,而喷施特谱唑则表现了相反的趋势;3株链霉菌叶面喷施的防效差异不大,M63的防治效果较稳定;3株链霉菌浸种结合预防性叶面喷施的防病效果和变化趋势与单独叶面喷施链霉菌的防效相似。链霉菌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研究还发现,M63和S93浸种处理显著地增加株高,相反S15显著降低了株高。3株链霉菌均显著地增加黄瓜植株的叶片数。总之,链霉菌M63的防效优于S15和S93,是一株有应用前景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