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近代科技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和需要,以及工程技术的复杂化、大型化和精确化,经济计划与管理的科学化和综合化等,都需要最优化决策,以获得最佳经济效果。最优化方法大致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和目标规划等属于静态最优化方法,它是研究系统在相对静止、平衡条件下的最优化决策,其中不包括时间因素。例如,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林牧产业最优布局等。动态规划、变分法、极大值原理等属于动态最优化方法,它是研究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最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工程项目控制的三大目标——质量、进度和成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对立的统一体。如果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三者关系的整体平衡,给项目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在具体分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对三大控制目标进行综合优化的理论与方法;运用控制论的原理,综合分析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和进度控制的原理与方法;并进一步建立了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动态优化的数学模型;旨在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关系及协调性关系,能对今后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利用数学软件求解数学模型的角度,提出了模型转换的方法.运用模型转换的方法,探讨了几类动态规划模型的转化问题.通过引入0-1变量,将动态规划模型转化为0-1规划模型,转换后的0-1规划模型能直接用L ingo软件求解.模型转换法对数学建模方法与软件实现之间联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福建柏人工林林分价值密度效应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在福建省福建柏人工栽培区和自然分布区的387块标准地资料,按照连续状态的动态规划方法的建模思想,建立了以木材价值量最大为目标函数的林分最优经营密度模型,探讨了该模型的具体应用,为优化森林经营措施和林木资产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桉树人工林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人工林生长模型包括传统统计模型和现代动态模型。传统统计模型方法包括单因素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单一分布拟合法、多模型优选法、逐步回归法及其他改进方法。这些统计模型虽然简单、拟合精度高,但只是静态的经验或半经验模型,并未阐明机理,普适性很差,对于动态反馈也无能为力。现代动态模型主要包括3-PG过程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与传统统计模型相比,动态模型相对较复杂、精度较低,但能够满足多因素交互、非线性预测、动态模拟、多目标决策的研究要求。文中分析了桉树人工林生长模型的特点、各研究方法的比较及系统动力学在林业中的应用,认为系统动力学模型更适合涉及多因素反馈的桉树人工林生长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应用动态模型评价森林健康状况,预测树木或林分的生长与收获,以及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采用某些特定的营林技术措施后林分的动态变化,一直是森林健康评价及管理的核心问题.当前在美国应用的两个森林动态评价及决策模型SIMPPLLE和MAGIS主要是用来评价当前林分状况、模拟林分发展以及预测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林分未来的动态变化状况,通过分析不同决策下森林植被的收获状况,选择最优化的管理措施以及实施措施的时间及地点制定最优化决策.针对现阶段中国森林健康评价中,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静态评价、缺乏空间信息数据和森林健康经营动态变化规律模型等问题,提出今后应针对中国实际情况开展切合实际的研究,开发出以促进森林健康经营为目的的动态预测模型和决策模型,提高森林健康的预测能力,完善森林健康经营综合评价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大渡河绿色工程项目是为响应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委会、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保护母亲河的号召而实施的具体工程项目,项目区位于乐山市北部,涉及2个区13个镇,幅员面积55211.9hm2,规划造林2011.2hm2,1999年开始,项目期5年,总投资881.45万元.规划包括项目背景、指导思想、建设原则、目标、内容、规模、技术、投资、保障措施等.届时森林覆盖率将由27.7%提高到31.3%.  相似文献   

8.
运用动态规划法确定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最优密度的初步研究王承义,李晶,姜树鹏(黑龙江省林科所)(黑龙江省汤旺河林业局)1前言动态规划属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是由美国数学家贝尔曼在50年代研究多阶段决策过程时提出的一种数学方法,目的是要实现系统的最优化。动态规...  相似文献   

9.
多目标数学规划作为一种最优控制手段在林业系统工程研究中,在生产及经济活动中起着突出的作用。早在1896年,法国经济学家V·pareto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多目标规划以来已经有90年的历史。近20年来,多目标规划的理论日趋完善,计算技术日趋成熟,得到越来越多科技人员的重视。我国开展多目标规划及研究工作较晚,1977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颜基发、魏权龄在“最优化方法及其应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造材工艺最优化模型的研究及工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电子计算机造材工艺最优化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微机造材的应用工艺。  相似文献   

11.
资源约束条件下工期、质量、成本综合均衡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工期、质量、成本称为工程项目的三大控制目标,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工程项目优化控制的理想结果是同时实现合理的工期、较低的费用和较高的质量.利用多属性效用函数以及效用分解定理,建立了基于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工期、质量、成本的综合均衡优化与控制模型,并引入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一个应用实例,对实际施工中的工期、质量、成本综合均衡优化给出了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2.
宋哲 《林业科技情报》2001,33(2):111-113
利用动态规划理论,采用优选法确定基本建设投资的合理投入。  相似文献   

13.
现代设计院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概述项目、项目管理、基建程序、设计程序的基础上,探讨了现代设计院的工程设计项目组织、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造价控制、进度控制、条件管理,以及设计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业主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控制,加强过程监督管理,对项目的投资管理效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使得工程造价控制从被动的事后核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管理,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使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实现更好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建筑市场一体化的加快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广泛实行,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趋势,这种形式集中体现在合理低价竞争。本文运用成本计划评审法和时间成本优化法,分析在清单计价法下施工企业如何对项目的工期和成本进行控制,在缩短工期的同时降低项目的成本,达到工期与成本的协同优化,使各项费用支出降低,从而加强整个企业的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林业生态工程有别于一般工程项目,其要素投入、资源经营与工程绩效之间呈现灰色系统“信息不完全”的典型关系特征,对优化工程决策、强化工程管理和过程控制、改进工程绩效等形成严峻挑战。文中以我国天保工程为例,基于对投入产出体系灰色特征的理论解析,利用灰色系统的方法学工具分别构建天保工程投入产出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效益互动模型,得到了要素投入、资源经营与工程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验证资源经营变量在投入产出体系里的中介效应,探明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总体实现了对林业生态工程灰色投入产出系统的白化目标;基于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启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安全性能的关键,是实现工程施工三大控制目标(质量、投资、进度)的重点,特别是业主方由于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总集成者,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业主方科学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张坚  罗睿 《广东园林》2006,28(3):57-63
运用ISO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管理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对园林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可达到优化质量、节约成本的目的。要提高园林工程质量和实现项目的经济目标,关键在于管理,尤其是施工过程的管理。本文结合广州大学城华工校区绿化二期工程实践,对将PDCA理论运用在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上进行了初步探索,希望能为ISO在园林行业的应用起到参考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规划》战略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京津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和国际、国内对生态建设的要求,运用科学发展、综合治理和系统工程学理论,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规划建设范围西扩、布局优化、建设内容增加和农业、林业、水利、异地搬迁等工程措施的协同与系统治理战略调整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上海市水质监测断面根据不同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需求、不同管理目标等,多年来逐渐形成了多套监测站网和体系,但存在不同水质监测体系的断面重复设置、邻近断面水质趋同等问题。通过对全市水务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不同体系的水质监测断面的距离矩阵计算和邻近断面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出了上海市水质监测断面整合优化的一种方法路径,对原有4016个断面中439个断面进行了优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