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关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对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所谓文化生产力,是指人们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农村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只有发展好农村,才能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在农村小康建设过程中,文化落后是其制约的关键性因素。文化落后致使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导致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低。因此,要以农村文化发展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以农村全面小康促进国家小康。要着力培养知识型农民,完善农村文化政策和文化设施。  相似文献   

3.
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创建农村良好文化环境、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然而,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当前仍存在着行政化倾向明显、空心化问题突出、资金投入边缘化等问题。因此,应当认真分析农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通过转变发展观念、培养文化人才、拓宽融资渠道等路径来解决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升乡村文化底蕴的有效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文化素养提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乡村文化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5.
建设农村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难以适应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张柏烨 《河南农业》2023,(22):60-61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布局,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挖掘和利用农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发展乡村休闲度假、观光游览、民俗体验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7.
数字乡村:如何开启乡村文化振兴新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乡村文化振兴是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注入持续的文化动能。长期以来,乡村文化建设滞后、乡村文化自信缺乏成为制约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国家“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将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乡村文化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契机和重大机遇,对于打造充满文化自信的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字文化具有传统传播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极大拓展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突破乡村文化资源的局限,促进乡村文化与经济的全面融合。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当前要重点做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开发、制作、传播、交流、展示等工作,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培育市场主体、鼓励数字化消费等措施,实现乡村文化建设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8.
蔡煜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5):185-187+260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自十九大以来,乡村文化振兴的历史道路不断发展,乡村文化振兴在民族复兴和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乡村文化振兴是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发展上的创新实践,内在地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是置于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和现实境遇之上自洽的实践逻辑,表征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新时代的意蕴下的全新发展。乡村文化振兴为“新阶段乡村文化建设向何处去”提供了新答案、为国家安全构建了新向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做了新阐释、为中华民族复兴迈出了新步伐、为人的全面发展赋予了新动能。理解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意蕴有助于正确处理好文化与发展,实现全面现代化,为民族复兴灌注生命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指向于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统一、现代性与乡土性的融合、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以文化人与以人兴文相统一。全面把握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意义,探究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快。近些年,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不断地发展进步,使得农村的转型升级、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文中对我国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进行了分析,并为我国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以利于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从三重维度的视角分析,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不可取代。然而,我国乡村文化振兴仍面临不少难题,如农民文化价值观日益滑坡、乡村传统文化江河日下等。因此,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传承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激活农民文化主体意识、培育以乡村文化建设者为首的“文化能人”等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五大建设任务作了全面部署,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实现我市“一强五前”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结合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2.
黎治渊 《甘肃农业》2005,(11):176-17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条件和思想保证,以日益丰富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满足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说,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已呈现出全面推进和蓬勃发展的良好太势。当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扩大.伴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特别是面对着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在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新问题、新情况。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良好的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生态文明健康永续的发展,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明.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进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是实现我国自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保障.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传统农耕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根与魂,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传统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存在的传承基础有待夯实、传承意识有待提升、传承机制有待健全等实践难点,要应用好传承载体、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农民文化素养,探索有效形式、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7.
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对于我国全面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数字经济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乡村文化的数字建设中面临内源性困阻、支撑要素缺乏、发展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限制了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实施。新时期,绿色人力资源管理通过营造绿色氛围、激发内生力量、多方位提升保障措施,能够全面促进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农发行蛟河市支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核心理念,着力加强经营文化、合规文化、人本文化,执行文化、视觉文化和服务文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了改革发展的全面拉进,在全球金融危机、经济下行环境下,实现了全行多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孙洪升 《农业考古》2006,(1):199-208
“民以食为天”,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对饮食是格外重视的。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不仅是古代社会物质文明的反映。而且折射出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体现了社会的精神文明。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还体现了不同阶级、阶层,不同地区、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观,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的结果。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饮食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在我国饮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浓厚的研究兴趣。回顾过去学术界对宋代饮食文化史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对宋代饮食文化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节。也有助于学界加强有的放矢的研究工作,把对宋代的饮食文化史的研究工作推向深入,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发展注入新鲜空气。  相似文献   

20.
提高数学课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王立岩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相当于高中文化水平的,具有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后备军。为此,职业高中数学课一方面为学生专业课奠定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