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远缘杂交是创造新类型,培育新品种的途径之一。为创造和培育纤维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红麻新品种,进行了红麻与木槿属的种间杂交探索研究。红麻与木槿属的种间杂交,自四十年代以来,国外已开展了许多研究,但均未  相似文献   

2.
植物远缘杂交是创造新物种和培育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关于黄麻长果种与圆果种,红麻与木槿属某些种的种间杂交,国内外已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我所于1978-1980年先后对黄麻属的长果种与圆果种,木槿的红麻与金钱吊芙蓉、玫瑰麻等的种间杂交进行了一些探索试验,目的是为选育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黄麻、红麻新品种,创造新的杂交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植物远缘杂交是创造新物种和培育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关于黄麻长果种与圆果种,红麻与木槿属某些种的种问杂交,国内外巳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我所于1978—1980年先后对黄麻属的长果种与圆果种,木槿  相似文献   

4.
红麻为一年生麻类作物,具有生长速度快、土壤肥力要求低、耐盐碱和重金属胁迫等特点,在应对逆境及污染土壤的修复利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针对红麻对主要非生物胁迫的抗性及其可能机制与栽培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红麻在污染土地利用和修复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红麻抗逆性遗传改良与新品种培育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红麻新品种红引135在仙桃的试验、示范程劲松,沈金权,肖庭标,冯灵枝,李坤文(湖北省仙桃市种籽公司)、(仙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是湖北省红麻主产县市之一。近年来,我们进行了红麻新品种一红引135的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示范,现将研究结...  相似文献   

6.
红麻种质资源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红麻种质资源创新是育成突破性品种的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外源DNA直接导入,辐射诱导和轮回选择等技术,在我国首次创新两份茎杆光滑无刺稀有红麻重要种质901和902,并转育成高产,中偏迟我刺红麻新品种金山无刺。采用双列选择交配和穿梭育种法于1992年育成比照青皮3号增产15%以上,高产高纤维支数的红麻新品种福红7号,1995年育成比对照粤74-3增产15%左右,丰产性好,稳定性高,适应性广的红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中晚熟红麻新品种福红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福红4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以湘红1号与粤红1号杂交,采用混合系谱法与穿梭育种相结合的育种新技术,于1990年育成的高产抗病红麻新品种。在福建省红麻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中,其原麻平均产量5.328t/hm^2,比对照种粤743增产13.17%,差异达显著水平。且在丰产性、适应性和炭疽病抗性等方面也优于对照,是一个高产抗病红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红麻新品种“红引135”试验示范简报刘劲凡,李学初,冯万佳,郑国平,刘腾(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413100)湖南省沅江市位于洞庭湖之滨,土质肥厚,自然生态条件适于红麻生长,历史上也有种植红麻的习惯。为了鉴定出适于我市种植的新品种,1991年我们从中国农...  相似文献   

9.
红麻无刺新型品种金光1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外源DNA导入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稀有无刺红麻突变体901,并通过杂交回交和轮回定向选择的遗传改良,选育出中偏迟熟红麻新品种金光1号,该品种1999—2000年参加全国红麻新品种区试鉴定,产量比对照红引135增产2.26%,表现纤维与种子产量高,茎杆无刺光滑,杆硬抗倒、易剥皮等特性,深受麻农的欢迎。金光一号的育成,不仅丰富了红麻的遗传资源,且在北方红麻生产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1992~1993年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黄启元,黄发赣,罗克,邓武勇(水丰县农牧渔业局331500)(桥南乡农技站)红麻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筛选和推广优质红麻良种,对红麻生产、加工的发展有关重要的意义。在省课题组和宜春苎麻研究所的主持下,1992...  相似文献   

11.
闽红964是福建省农科院甘蔗所在1990年以闽红82/34与红麻917杂交后的F3再与芙蓉红麻369杂交,从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红麻新品种。闽红964经多年区域试验与示范,试验种植表现为经济性状优、高产稳产、纤维品质好,抗炭疽病、立枯病,适应性广,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的红麻新品种。2010年3月,闽红964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12.
光钝感、高产红麻新品种福红航992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红航992系2003年以高产优质红麻新品种福红992种子为材料,通过宇航搭载进行航天育种,经5年9代连续选择,于2008年育成的光钝感、超高产红麻新品种.福红航992在海南冬季自然短日照条件下,播种后155天不现蕾开花,表现出极端光钝感特性.在安徽省2008年红麻联合区试中,福红航992平均干皮产量为每公顷5362.5公斤,比对照品种红引135增产21.6%,居所有参试品种第一位,于2009年通过了安徽省红麻新品种鉴定.福红航992等光钝感红麻新品种的推广,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红麻生产上的早花减产问题,扩大红麻在全球低纬度地区的推广,从而提高我国红麻的生产与综合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黎宇 《中国麻业》2004,26(3):140-140
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监理和验收办法》的规定和项目合同书的要求,我所承担的2001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产优质多抗红麻新品种新组合的示范”已按合同内容全面完成。根据农业部科教司统一布置,于2004年5月13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通过专家组验收。项目执行期间,进行了红麻新品种的大面积示范推广,育成的红麻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中红麻10号”、“中红麻11号”已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育成的杂交红麻H305已通过全国区试,在全国红麻区试中产量居首位,F2代比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的新对照品种红引135增产22.1%;…  相似文献   

14.
红麻花粉植株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麻适应性广、易栽培、产量高,是重要的麻纺工业原料之一。但红麻的纤维品质比黄麻差,品种也很贫泛,不能适应红麻生产和麻纺工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利用花药培养诱导花粉植株,经人工或自然加倍成纯合二倍体,由于是一次纯合,因而育种规模小,速度快、选择效率高,将对加快红麻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芙蓉红麻369试验示范简报林加水,黄建民(福建省龙海市经作站)我市在70年代初开始利用丘陵旱地发展红麻生产,80年代中发展了夏播留种,经常引进高产、优质、抗病的红麻新品种,提供留种生产种子供应北方,因此我站于1990-1993年承担了省农业厅经作处与...  相似文献   

16.
红麻种质资源创新是育成突破性品种的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外源DNA直接导入、辐射诱变和轮回选择等技术,在我国首次创新两份茎杆光滑无刺稀有红麻重要种质901和902,并转育成高产、中偏迟熟无刺红麻新品种金山无刺。采用双列选择交配和穿梭育种法于1992年育成比照青皮3号增产15%以上,高产高纤维支数的红麻新品种福红7号,1995年育成比对照粤74-3增产15%左右,丰产性好、稳定性高、适应性广的红麻新品种951和952。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产红麻新品种福红991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福红991是1985年以“7380”与莱阳红麻杂交,应用配合力育种理论和混合系谱法与穿梭育种法相结合的聚合育种新技术。于1997年育成的红麻优良新品种。1999—2000年,福红991参加国家红麻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纤维产量比对照红引135增产11.5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经测试福红991纤维强力比对照红引135提高12.8%,表现出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抗红麻炭疽病等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鉴定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与广西农业厅等有关单位选的红麻晚熟新品种(系)的丰产性、抗病性及纤维品质,由广西自治区农业厅主持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协助实施在自治区主产麻区进行了1994—1995年广西晚熟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以便为生产上推广良种提供理论依据。现将两年区域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参试品种及参试单位参试品种有KB2、430、KB11、KB3四个新品种,均为晚熟裂叶型,其中430与KB11为微红茎,KB2及KB3为绿茎。对照青皮3号晚熟种由玉林市经作站提供,另以合浦县红麻原种场经多年单株系选青皮3号为辅…  相似文献   

19.
陈安国 《中国麻业》2005,27(2):102-103
近年来,马来西亚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红麻种质资源100多份,对其进行了农艺和经济性状的鉴定,为马来西亚红麻饲料和纤维品种栽培直接利用和选育高产、优质、高抗的红麻新品种提供广泛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明了红麻新品种红引135的主茎生长、叶龄、叶型、叶面积、生物产量积累等动态变化规律。该品种为晚熟类型的红麻品种、株高、茎粗、皮厚等主要性状优良,抗逆性强,生长势强,纤维产量高,适宜在我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