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廉江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土壤肥沃,温、光、热气候条件优越,雨量十分充沛,对发展红麻生产十分有利.我县自1966年以来开始发展红麻生产,目前全县种植红麻已达6万余亩,已成为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由于过去忽视红  相似文献   

2.
我县种麻历史悠久,是浙江省高产麻区之一,1982年通过贯彻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黄、红麻生产又夺得了大丰收。全县21827亩黄麻和红麻,平均亩产982斤,比大丰收的1978年增产38斤,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的黄麻、红麻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示范、推广已有四年。1981年仅萧山棉麻研究所、余杭县农业局二个试验点,面积2亩,平均亩产369.5公斤,比露地麻增产30%以上,初步显示了地膜植麻的增产潜力。1982年省统一组织各主产麻县开展试验,101个试验点,地膜覆盖面积71.96亩,平均亩产522.19公斤,  相似文献   

4.
红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982年全县种植红麻10.7万亩,其中夏播面积8.6万亩,占80%,比1981年夏播红麻5.4万亩扩大了60.4%,全县总产红麻75万担,比1981年增产13.3%;平均亩产700斤,比1981年596斤提高17.4%。1982年是洪涝灾害较重的一年,7——8月份降雨536.9毫米,占年降雨量900.9毫米的59%,比历年同期降雨量241毫米多195.9毫米。大灾之年,红麻丰收,这是由于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广东是我国黄麻、红麻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每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最高年份达96万亩。但由于多年来种子管理制度不全,部分麻区种子严重混杂退化,麻田早蕾早花率高;加之麻田多年连作,偏施氮肥,少施或不施钾肥,种植规格不合理,种得迟收得早等原因的影响,多年来亩产徘徊在250公斤左右。为了挖掘我省黄麻红麻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6.
我县种麻历史悠久,是浙江省高产麻区之一。1982年通过贯彻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黄、红麻生产又夺得了大丰收。全县21827亩黄麻和红麻,平均亩产982斤,比大丰收的1978年增产38斤,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塑膜覆盖栽培在国外已有报道,国内蔬菜等作物上首先应用。我所1981~1985年试验研究了红麻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原因、增产效果及有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一) 浙江省的黄麻、红麻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示范、推广已有四年。1981年仅萧山棉麻研究所、余杭县农业局二个试验点,面积2亩,平均亩产369.5公斤,比露地麻增产30%以上,初步显示了地膜植麻的增产潜力。1982年省统一组织各主产麻县开展试验,101个试验点,地膜覆盖面积71.96亩,平均亩产522.19公斤,比对照  相似文献   

9.
红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982年全县种植红麻10.7万亩,其中夏播面积8.6万亩,占80%,比1981年夏播红麻5.4万亩扩大了60.4%;全县总产红麻75万担,比1981年增产13.3%;平均亩产700斤,比1981年596斤提高17.4%。1982年是洪涝  相似文献   

10.
广东是我国黄麻、红麻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每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最高年份达96万亩。但由于多年来种子管理制度不全,部分麻区种子严重混杂退化,麻田早蕾早花率高;加之麻田多年连作,偏施  相似文献   

11.
红麻杂种优势利用前景广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新技术,探素新径途,是发展黄红麻生产的重要课题。我省自1972年“南种北植”以来,单位面积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1972—1978年,每年种植黄、红麻42.84万亩,平均亩产646.3斤,比1965—1971年,平均亩产557.8斤提高88.5斤,增长15.87%。其中1978年创历史最高水平,亩产达832斤。1979-1983年全省推广高产麻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麻农的积极努力下,我县黄、红麻生产发展较快,单产不断提高。建国初期,亩产只有200—300斤,到1978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亩产848.7斤。但1978年以后,单产下降,亩产只600-700斤。究其原因,一是农业生产中用地和养地不当,土壤肥力衰退;二是品种单一化,布局不够合理。我县从197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红麻,  相似文献   

13.
塑膜覆盖栽培在国外已有报道,国内蔬菜等作物上首先应用。我所1981~1985年试验研究了红麻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原因、增产效果及有关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四年多点小区试验和大区对比(1981年因本所试验地属二年麻地,产量  相似文献   

14.
黄麻、红麻是我省主要的纤维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据八闽通志记载:“侯官甘蓙洲出者佳,泉州府青麻、黄麻俱可为布,延平府兴化府福宁州皆出。”解放前种植面积不大,栽培技术落后,单产很低。解放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黄麻、红麻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新技术,探索新径途,是发展黄红麻生产的重要课题。我省自1972年“南种北植”以来,单位面积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1972—1978年,每年种植黄,红麻42.84万亩,平均亩产646.3斤,比1965—1971年,平均亩产557.8斤提高88.5斤,增长15.87%。其中1978年创历史最高水平,亩产达832斤。  相似文献   

16.
一、目前品种布局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麻农的积极努力下,我县黄、红麻生产发展较快,单产不断提高。建国初期,亩产只有200—300斤,到1978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亩产848.7斤。但1978年以后,单产下降,亩  相似文献   

17.
黄麻、红麻是我省主要的纤维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据八闽通志记载:“侯官甘蓙洲出者佳,泉州府青麻、黄麻俱可为布,延平府兴化府福宁州皆出。”解放前种植面积不大,栽培技术落后,单产很低。解放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黄麻、红麻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几年来,实行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