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适当剂量的丫-射线辐照羽化前2—3日的雌蛹,羽化后与未辐照雄蛾(具有隐性标志基因)进行单杂交或多品种雄蛾混精杂交,产下卵经一定温度热处理,获得并饲养近两万头雄核发育蚕,并将部分雄核发育蚕继代成功。所有雄核发育蚕都为雄性,且只表现父本性状,不表现母本性状。因而推测可能是卵核经Y-射线照射后失活,而进入卵内的精子经一定高温刺激后互相融合发育的结果。调查了经辐射处理后的杂交后代在不同条件热处理以及不同蚕品种在同样条件热处理下的雄核发育情况,证明产下卵须经一定高温处理,两个入卵精子才能融合而发育。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家蚕混精杂交后代表现的分析,探讨了可能影响混精杂交后代表现的各种因素,强调了鉴蛹工作在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陈智勇 《蚕学通讯》2001,21(1):24-26
杂交优势在蚕种生产上的利用 ,不但增强了蚕的抗病力 ,提高了万蚕产茧量 ,而且使茧层率提高 ,茧丝质变优。为了充分发挥杂交优势 ,提高社会效益 ,农业部决定增加对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测定 ,而且作为一个“杀头”指标。这就给蚕种生产者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蚕种生产者必须加强全面生产技术管理 ,确保按规定的杂交组合形式进行蚕种生产 ,确保所生产的蚕种杂交率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指标。笔者在此谈谈个人浅见。1 科学的杂交组合使蚕品种经济性能大幅提高表 1 不同时期实用蚕品种成绩之一年份品种名 虫蛹率(% )万蚕收茧 (kg)茧层率(% )…  相似文献   

4.
利用染色体替换法研制出具有标志基因、又可在子代明确区分的二种精子活力相同的材料——临皓普、临皓素.以这两个材料进行二雄交一雌的混精杂交试验,研究不同交配时间、交配次序对受精选择性的影响.结果,第一雄蛾交配25或30分钟的子代中,素蚕和普斑蚕开差很大,交配50或60分钟,两种类型比例接近,x~2检验理论值与实际值相符.交配次序中,属后交雄蛾的类型略多,交配时间和次序的不同,对选择受精的影响较大,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四川蚕业》2017,(4):19-24
通过杂交和定向选择育种方法,以三眠蚕基础材料SG和日3为父本,将三眠蚕基因分别导入多丝量品种871和872,创制优良三眠蚕育种材料SMC和SMJ。通过与四眠蚕品种杂交,发现"P11×SMJ"杂交组合较好,其丝质优良,丝长达到1300m以上,洁净分达到97.5分;"318A×SMC"杂交组合抗高温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蚕桑科学技术工作者领会了米丘林生物科学原理中有关选择受精的意义和在生产上利用的价值,很注意到蚕蛾混精杂交的问题。早在1951年,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朱洗等便着手这方面的研究①②。当笔者释出B.A.斯特伦尼科夫(Стру-нников)1952年“原蚕在生活力和产丝量上的改良法”③、一文后,前华东蚕业研究所(现镇江蚕业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省从1987年开始大面积引进广东杂交桑,现有栽培面积达万亩之多,分布在赣南、赣中、赣北蚕区。广东杂交桑不需要无性繁殖,栽培容易,投产早,产叶量高,深受蚕农欢迎。为探讨广东杂交桑在赣中北蚕区的栽培技术,笔者作了一些调研。现将栽培技术综述如下,供参考。一、广东杂交桑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我地区近年来推广的7532×932正反交一代杂交品种(桂夏二号),它具有杂交优势强,好养,茧质优良,产茧量高,解舒率好等特点.我场从1977年开始繁育,自1978年大量生产原种和一代杂交种.通过三年多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对这新品种原蚕饲养和制种技术有了一些体会,现叙述如下:一、原蚕饲养原蚕饲养首先要求蚕体健壮,才能达到增加蚕茧产量,提高蚕种质量,保持品种优良的经济性状,而且制出量多质好的蚕种,以保证下一代饲养获得高产稳产的目的.所以要饲养好7532、932原蚕,对饲料,环境条件,和技术处理等,要尽可能创造该品种需要的条件,才能把原蚕养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选择茧层高和其它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基于前期研究的基础,在2016-2017年春、秋蚕期共4次分别通过中×中、日×日及中×日正反交组合进行综合试验,选择目标亲本进行杂交组配,并以此类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饲养方法,开展比较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各种类型杂交组合的结茧率、虫蛹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存在显著的差异,茧层率表现优良的杂交组合,选择为目标组合,其亲本组配的四元杂交种有多个杂交组合超过对照品种"菁松×碧月",可见,其亲本可通过进一步培育研究,可育成高茧层率品种。通过该试验的开展,有望育成综合性状将达到预期的指标——成虫蛹率较高、产茧量较高的高茧层率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发展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蚕业,必须巩固桑园基地,扩大桑地面积,改善农业技术管理,以及培育出在不同季节都可栽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桑树品种。采用综合的育种方法,获得了具有苏联和越南品种加入的55个杂交组合的桑树种子。1986年10月20日把实生苗的培育放在育种研究的苗圃进行。根据杂交组合的平均资料,具有幼苗成活率高的杂交组合,作为母本品种利用的越南品种有:保箴(幼苗成活率92.6%),保绿(86.5%),库昂比(82.7%);而作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推广的杂交桑均称为广东杂交桑,是七十年代末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等单位,从广东荆桑优良品种中选育杂交而成的一种新桑种。经广泛的生产实践和蚕学界专家、教授的鉴定,它具有杂交一代(F_1)优势,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我国江南优良桑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 家蚕茧的生产由于全部使用杂交种,育种的成效就主要反映在一代杂交种上。提早预测配合力,确定对交品种,可以缩短育种年限,缩小育种规模,节约人力物力。这是家蚕育种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对于早代鉴定配合力,究竟以何时进行为宜,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中里延培育的著名蚕品种日122号×中122号,就是在杂交F_5代时预测出来的表现为各项经济性状优良的蚕品种,以后被指定推广;承经宇通过育种实践,提出在F_1代就进行配合力鉴定,从中选出优良的杂交组合,其杂种优势表现好的组合在杂交后代仍能表现;江苏省蚕业研究所蚕种研究室,也曾对几项主要经济性状做过杂交早代(F_1—F_5)的遗传规律研究,得到同样  相似文献   

13.
繁育桑树杂交苗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桑树的繁殖方法有两种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广西、广东两省 (区 )多采用有性繁殖 (或叫种子繁殖 ) ,即用桑籽直接播种在苗地 ,培育出来的苗木叫实生苗。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桑苗是经过选育出来的优良母本和父本 ,授粉后采集的种子 ,育成的苗木也叫杂交 (实生 )桑苗。下面谈谈繁育好桑树杂交苗的技术措施。1 选择良种现在广西推广种植的杂交桑品种主要有沙 2×伦 1 0 9,桂桑优 6 2和桂桑优 1 2 ,其中桂桑优 6 2和桂桑优 1 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最近育成的新品种 ,2 0 0 0年已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 ,正在全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杂交率是指蚕品种规定杂交形式的杂交种蚕占被调查总蚕数的百分率。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是衡量蚕种质量的一个量要指标,杂交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蚕茧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进而影响到蚕农的经济效益和种场的声誉。80~90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引进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的雄蚕品种与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杂交原种进行杂交,形成新的三元雄蚕杂交组合。以"芙蓉·932×7532·湘晖"(即两广二号)为对照进行试养,发现利用杂交原种芙蓉·932为母本与含伴性平衡致死基因的平30、平32品种为父本杂交形成新的雄蚕杂交组合,茧层率比对照高2.88%~3.63%,但虫蛹生命力比对照低8.42%~15.82%,特别是伴性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在广西高温季节饲养,虫蛹生命力只有26.60%~50.72%,比常规二元杂交原种"芙·9"低46.66%~70.78%,需进一步改良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目的和依据1925年我国以蚕品种一代杂交优势首先应用于桑蚕生产增产措施,长期以来,取得了显著的蚕丝增产效果.但如再用它的单杂交或双杂交的二元、多元杂交一代交杂种重复制种,则其后代经济性状一般分离驳杂,蚕儿大小不一,龄期经过快慢不齐,难于饲养,而且产量逐渐下降,不适于生产应用.现阶段的蓖麻蚕,一般高产的多是野生型——饲育型的过渡型蚕种,品种间的血缘还不太远,其杂交遗传优势,应与桑蚕品种有所不同,并且由于蓖麻蚕一般生命力较强,故我省从1960年试行推广以来,一直采用纯系品种的原种蛾区互交复制应用于生产,产茧量也相当稳定;为了探求利用蓖麻蚕品种间的杂交优势以提高单位蚕种的生产率,1960—1964年,我们也进行蓖麻蚕品种间的一代交  相似文献   

17.
正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育成的桂桑优12等系列杂交桑品种,具有发芽早,发芽能力强,群体整齐,生长旺盛,节间较密,叶片较大,叶肉较厚,产叶量高,蛋白含量高,叶质好及抗病抗旱力较强等优良特性,在我国西部多省广泛应用,是石漠化治理和高蛋白牧用型饲料桑的首选桑树品种。近年在沙漠化地区种植推广取得新进展,2016年5月20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与新疆涛云景园林设计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广  相似文献   

18.
杂交桑品种的育成和应用已有20多年历史.成为广东、广西蚕区大面积栽培的主要桑品种,为近年来广西蚕桑业的迅猛崛起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杂交桑引进到浙江栽培的近20年来并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笔者以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对杂交桑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许多蚕农以及部分蚕桑技术人员对杂交桑的偏见;  相似文献   

19.
龚大刚  鲜跃荣  冯光强 《蚕业科学》2017,43(6):1039-1044
以体质强健好养、茧丝优质高产、蚕种易繁育为家蚕新品种选育目标,对蚕茧产量高的家蚕品种锦7进行纯系分离育成新品种锦,将茧丝品质优的家蚕品种绫14与绫4杂交育成新品种绫,将强健多丝量斑纹限性品种317与限1杂交育成新品种苑,将强健多丝量斑纹限性品种318与限2杂交育成新品种州,并将4个新品种组配成具有幼虫斑纹限性特色性状的春秋兼用四元杂交家蚕新品种锦·苑×绫·州。新品种杂交组合在实验室共同鉴定中的成绩良好:春季饲养的虫蛹统一生命率96.42%,全茧量2.10 g,四龄万蚕产茧量20.86 kg,与对照菁松×皓月比较,分别提高0.33个百分点、0.06 g、0.67 kg;秋季饲养的茧层率23.68%,四龄万蚕产茧量18.16 kg,鲜茧出丝率17.89%,与对照夏芳×秋白比较,分别提高0.51个百分点、0.4 kg、0.4个百分点。此外,利用限性斑纹性状在幼虫期区分雌雄,可节省蚕种生产过程中雌雄蛹鉴别用工成本及提高杂交率。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四川、重庆等省(市)蚕区推广饲养100余万张种。  相似文献   

20.
关于蓖麻蚕和樗蚕的杂交工作我国以俞懋襄和徐泗源两人(1942)做得最早,用这两种性状殊异的蚕杂交后,繁育到9代。朱洗,王高顺等(1956—1957)把蓖/樗杂种后代蚕(晚秋造),五龄(起饷第1天)到上簇,采取低温(18℃)育,过多蛹率显著提高。此后,作者等曾从第四造(1958年的晚秋蚕)里一部分(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