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春后雨水增多,油菜田间荫蔽度加大,如果排水不良,湿度增高,会诱发菌核病的发生。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清沟排水工作,保证畦沟无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2.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上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也是最难防治的病害。发病田块一般减产20%~30%,重者可减产50%以上。番茄病毒病还可使番茄品质下降,风味降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是番茄生产中的重大障碍。1田间主要症状1)花叶症状。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明脉叶片略有皱缩,病株较健株略矮。露地番茄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发生,春季温室里番茄发病以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主。2)条斑症状。在高温强光照条件下TMV与马铃薯X病毒混合侵染而产生。茎、果的病斑只发生在表皮组织上。3)蕨叶症状。由…  相似文献   

3.
油菜萎缩不实病是一种缺硼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地影响着菜籽产量和质量,一般减产 20%~30%,重者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4.
油菜萎缩不实病是一种缺硼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地影响着菜籽产量和质量,一般减产20%~30%,重者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5.
菌核病是我县油菜后期主要病害,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据测定,受害植株一般减产10~30%,高的可达60%以上,甚至绝收。菌核病大多在油菜盛花期始发,终花期盛发。花、叶、茎、角果均能发病。剖开病茎内部腐烂成空心,并有白色菌丝缠结成团,最后形成黑色鼠状菌...  相似文献   

6.
东台市地处长江下游苏北沿海地区,是全国重点油菜籽生产县(市)之一。油菜菌核病是我市油菜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据1993年至1998年调查,除1995年中等发生外,其余均为大发生,最终自然茎秆发病株率在60%以上,病指在40%以上,一般田块减产20%左右,重发田块减产50%以上。菌核病已成为我市夺取油菜籽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为此,笔者通过近6年的调查,分析油菜菌核病重发的原因,并通过试验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一、菌核病重发的原因分析1.旱地连作面积大,累积了大量菌源,为菌核病的重发提供了基础。我…  相似文献   

7.
油菜菌核病的流行与预测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国明 《植物医生》2001,14(6):11-11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首要和重大的病害 ,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省市大面积冬油菜产区深受其害 ,损失巨大 ,减产1~2成。2001年3,4月安徽省含山县发生油菜菌核病1.34万hm2,是影响油菜高产的一大障碍和生物灾害 ,已经引起油菜产区的农民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油菜菌核病是由子囊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以形似鼠粪的菌核在土壤和种子中越夏和越冬。在水旱轮作的土壤中 ,菌核浸泡一个月全部腐烂 ;而在旱地土壤中的菌核可存活1~3年。菌核在每年2,3月萌发后产生子囊盘 ,子囊盘平展后 ,略受…  相似文献   

8.
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是秋菜生产上常见的 3种主要病害。它们发生早、危害重 ,严重影响秋菜生产。这 3种病害的病原物分别是真菌、细菌和病毒 ,在防治上一是要分清病害的种类 ,采取相应措施 ,选择合适药剂。1.霜霉病是由霜霉病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从苗期到蔬菜生长的中后期均可发生。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正面出现黄褐色病斑 ,叶背面有霜状霉层。在防治上必须加强栽培管理 ,特别是水的管理 ,防止大水漫灌 ,雨后及时排水 ,降低田间湿度。在病害发生初期 ,及时选用特立克 6 0 0~ 80 0倍液或 72 %克露、75 %普力克、5 8%甲霜灵锰锌 80 0…  相似文献   

9.
油菜菌核病是陕南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多年来持续偏重发生,减产严重。油菜盛花期阴雨偏多是造成油菜菌核病大发生的主要因素;长期连作、菌源充足、田间管理不到位、农户疏于防治也是造成油菜菌核病偏重发生的重要原因。春季是油菜菌核病的盛发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采取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油菜自身抗病能力、重点加强初花期至盛花期的药剂防治措施,以确保油菜高产。  相似文献   

10.
姜瘟及其防治技术措施龚标勋(海南省白沙县植保植检站572800)姜既是蔬菜作物也是经济作物又是药材。姜产量高,经济效益也高,是我省冬春种作物之一,然而姜瘟是姜的主要病害,我县常有发生而且为害严重,常导致成片死亡,一般病田减产五成以上,严重田甚至无收。...  相似文献   

11.
<正>咸宁市是油菜种植大市,常年种植面积7.5万hm2以上。油菜菌核病是我市油菜最主要的病害,常年发生面积为4万hm2以上(见表1),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可减产10%~30%,大发生年份可减产50%以上。2015年咸宁市油菜菌核病中等至偏重发生,为近年来发  相似文献   

12.
一、病害流行原因分析1.近年来,我地大豆重迎茬减产,加之大豆市场价格又降低。于是,玉米面积扩大,并引进了感病的桦单32品种,以致菌量逐年增长,寄主感病群体加大。当环境条件适合病害发生,便可造成流行。2.春季干旱、气温高、玉米感病期长,有利于病菌侵入玉米丝黑穗病属于积年流行病害。当玉米播种后(5月上旬),从种子开始萌动至五叶期(6月上旬)都能受病菌侵染,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此期土壤温、湿度条件与发病的关系最为密切。病菌侵入适温在25℃左右,适宜的土壤湿度在20%。故春旱年份,常为病害的流行年。…  相似文献   

13.
玉米顶腐病是扎兰屯市近来新发生的一种玉米病害,局部地块发生较重,发病率可达70%以上,造成玉米减产。介绍玉米顶腐病的诊断技术、发病规律、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岳文秀 《植物医生》2009,22(4):22-23
樱桃细菌性穿孔病是樱桃的主要病害,该病害分布较广、发病率高,在排水不良的果园或多雨年份,常发生严重。如果防治不及时,易造成大量落叶,减少营养积累,影响花芽形成,不仅削弱树势、当年减产,而且会影响第二年的结果,造成产量歉收。  相似文献   

15.
人工接种及病区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植感病品种情况下,气温决定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否和潜育期的和短衣病斑长度;病害发生的最低温为12℃,发病最适温度为25-30℃以上,而湿度决定此病发病率及严重度。结合主成分分析,该病在田间的流行取决于温度/湿度及降雨量。台风暴雨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姜瘟病在山东各姜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减产1至2成,重者达5成以上,甚至绝产。姜瘟病是由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Smith]引起的维管束病害。除土壤和农家肥料外,带菌姜种是田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  相似文献   

17.
粤西地区冬季辣椒疮痂病发病因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红 《植物保护》1997,23(3):30-31
辣椒疮痂病为粤西地区冬季辣椒的重要病害。辣椒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开花结果期危害最重,影响最大。辣椒疮痂病的发生受辣椒品种、种子带菌、土质、田间湿度、生育期及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菜椒品种较感病,种子带菌是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文中针对病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辣椒疮痂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近几年来本县油菜菌核病一般病株率为20~50%,病情指数为10~35。油菜因此病减产6~26%,该病严重流行后感病品种要减产30~50%。笔者在1987~1989三年间开展了油菜菌核病对油菜产量影响的调查研究,为进一步搞清油菜菌核病发病程度与油莱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以便为防治油莱菌核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是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2000~2002年在塔额垦区大面积发生,3a受害面积4000hm2以上,小麦发病株率达85%~100%,平均病株率98%,减产20%~30%,并且造成品质和等级下降。1症状小麦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叶鞘、茎秆和穗。被害叶片初期呈水渍状半透明斑点或条斑,再沿叶脉向上下扩展,变成长条状,呈现油渍发亮褐色斑。湿度大时,可从病组织溢出黄白色菌脓,干缩后呈黄色菌胶粒。以抽穗和扬花期最重,使被害株提前枯死,穗形变小,籽粒干秕,造成减产。2病原及侵染循环小麦细…  相似文献   

20.
张连梅 《植物医生》2001,14(6):19-20
辣椒是白银区的主要蔬菜作物 ,种植方式有日光温室栽培、塑料大棚栽培、地膜覆盖栽培3种。近几年 ,辣椒疫病发生危害严重 ,常年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40%~70 %,受害辣椒一般减产30 %~40 %,重病田减产50 %~70 %以上 ,是辣椒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成为生产上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病原及发病条件1.1病原辣椒疫病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Leon)真菌侵染而致。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和粪肥中越冬 ,翌年条件适宜时 ,卵孢子萌发芽管侵入寄生 ,在病株上 ,病原体产生孢子囊 ,借助气流、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