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知道,秦岭、巴山林区是我省森林资源比较集中的地方,是林业生产的主战场。采伐和更新是森林经营中两个重要问题,是前后衔接的两个生产阶段,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没有采伐就没有更新,采伐是对森林的开发利用,更新是对森林的恢复或重建。所以,采伐时就要为更新创造条件,更新必须跟上采伐。采伐方式和更新方式是一个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生产问题。各种采伐更新方式都有其适用性。多年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  相似文献   

2.
抚育采伐是森林经营过程中人类作用于森林的主要措施。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外森林抚育采伐对林分更新的影响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抚育采伐对林分小气候、土壤环境和林下更新的影响。特别指出,在今后的森林经营过程中,应实施分类抚育采伐,加强群团状抚育采伐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利用太岳林局295亩油松天然林经营采伐试验的资料和其它有关资料,以龙泉林场张家沟Ⅱ伐区为代表,对经营采伐试验的当前经济效益、更新后经济效益以及资金利用率进行剖析。得出的结论是,只要能及时更新丰产林搞经营采伐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林海短讯     
我省将逐步放开刺槐更新采伐政策增加采伐指标9月29日,记者从全省刺槐林采伐管理工作现场观摩会上了解到,我省将加大刺槐林采伐迹地更新管理,逐步放开对刺槐成、过熟公益林更新采伐政策,增加采伐指标,促进刺槐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利用。  相似文献   

5.
所谓林分轮伐期(Rof a fion)的概念,一般理解为林木正常生长,达到可以采伐利用的全过程时间。也有人解释为一个经营单位内,把一定面积的森林采伐后,再次采伐更新起来的同等林木所需的时间。轮伐期一般含有三个概念:一是在林分利用量稳定条件下,周而复始,永续利用的一个生产周期的时间。二是森林经营全过程,采伐—更新—经营—再采伐的时间,三是近似法正林采伐年令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正> 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是林业企业实行森林集约经营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采伐更新调查设计成果,是林业企业总体设计或森林经营方案分期逐步实施的文件,是企业组织采伐更新作业的法定性技术文件,是企业计划、生产、资源、财务等管理的重要依据。鉴于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的重要性,《森林法》规定:“国营林业企业事业单位申请采伐许可证时,必须提出伐区调查设计文件。其他单位申请采伐许可证时,必须提  相似文献   

7.
育林费是国家从采伐部门征收来用以抵偿营林费用和更新采伐迹地等费用,以保证不断扩大森林资源再生产的。每年从采伐木材中征收的育林费总额,应该相当于森林经营支出的总额(其中包括护林防火、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采伐迹地更新、宜林地造林、森林抚育、  相似文献   

8.
因地因林制宜确定合理的采伐、更新方式,是提高经营水平的基础。我省森林更新是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更新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这意味着在发挥人工更新造林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天然更新的优势,这在我省林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海林局总面积270520公顷,自1948年开始采伐以来,经历过择伐、等带皆伐、大面积皆伐、郁闭度择伐、经营择伐等不同采伐方式,据1985年更新普查资料,人工更新占有效更新面积的21.1%;人天混更新面积占核实更新面积的3.1%,天然更新面积  相似文献   

9.
韩茅 《热带林业》2008,36(2):10-11
林业正在经历由“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的过程,如何减少采伐作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如何规范采伐更新技术逐渐成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的焦点。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岛东林场真正坡松树采伐现状,阐述采伐作业对更新的影响,提出更新管理措施,为林农进行采伐作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更新造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兴安岭人工更新造林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实施分类经营,由天然林采伐向天然林保护培育为主转变,进行人工造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在更新方式上,坚持以人工更新为主,促进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严把质量关,做好人工更新造林的设计;坚持合理的采伐,采伐要为更新创造条件,做到更新跟上采伐,要因地制宜确定采伐方式;更新要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适应新形势,加速林区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1.
信宣 《陕西林业》2011,(5):46-46
9月29日,记者从全省刺槐林采伐管理工作现场观摩会上了解刊,我省将加大刺槐林采伐迹地更新管理,逐步放开对刺槐威、过熟公益林更新采伐政策,增加采伐指标,促进刺槐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利用。  相似文献   

12.
Faustmann-New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轮伐期(Rotation)是表示林业生产期间域生产周期的一种形式。它表示在一个林业经营单位内采伐、更新、一直培育到可以再主伐的年限,亦即采伐、更新、培育、再采伐、再更新、再培育,进行周而复始,长期经营、永续利用的生产周期。确定轮伐期的依据有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经济成熟是从经济收益最多角度去考虑确定轮伐期。在我国该领域的研究几乎空白,目前我国林业逐步走向提高经营水平和  相似文献   

13.
基于小班区划经营的综合抚育采伐技术对我国现阶段森林经营具有广泛适用性。本文从经营小班区划、经营小班调查、观测区建立、经营小班设计、综合抚育采伐作业要求等环节论述其技术要点,旨在为解决森林采伐、抚育和更新等问题,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世界上一些林业发达的国家,如瑞典、芬兰、日本、苏联等,都在研究森林采伐和更新的科学的方式方法。随着森林经营集约程度的提高,他们都很注意森林采伐后及时更新迹地,使更新跟上采伐,做到采育结合,不断培养森  相似文献   

15.
江河滩地多功能用材林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滩地多功能用材林的树种选择、配置原则、配置方式、经营模式、采伐更新技术及其它相关经营技术等试验研究,集中分析了主要滩地树种的耐水性及选择原则,提出了长短轮伐周期结合、主导功能优先等配置原则和阶梯式带状混交、松阔复层混交等8种配置方式;总结出林—农、林一游等6种经营模式;在对不同采伐方式、采伐强度、采伐作业技术的比较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约束下的采伐更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秦巴山区是我省主要的森林分布区,也是我省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经营已开始由粗放向集约化迈步。其趋势是:通过采伐、抚育、改造、更新、造林等措施,逐步形成一代高质量新林替代原有低质次生林,从而改次生林经营为人工林经营。为适应这一趋势并加快其进程,我们就秦巴山区森林采伐更新方式提出浅见,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森林采伐是森林经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采伐对树木天然更新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森林的结构、组成及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本文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对择伐5 年后不同作业迹地(集材道、楞场和采伐后林窗)的幼苗更新及灌木、草本的多样性进行研究,并以没有进行采伐干扰的林地作为对照。共设计样地23 块,在各个小样地内调查幼树的种类、树木、高度;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类、树木、高度和盖度,应用SPSS 软件进行一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择伐作业影响幼苗的更新,灌木和草本的多样性在作业迹地增加,尤其在林隙处的多样性最高。适当采伐能促进幼苗的更新,特别是阔叶树种的更新。集材道对幼苗密度的影响比对幼苗高度的影响大,幼苗密度在集材道上密度最高;采伐作业对针叶树种有严重的影响,在三种作业迹地上针叶树种的密度都比对照低。为了维持森林的结构和组成,在森林收获和楞场的建立时,必须采取科学措施保护针叶树种。此外,采伐林窗和楞场的面积都应该减小。为了确保采伐迹地建群树种的更新,经营中应该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适当控制过于旺盛的灌木和草本层的生长。本研究结果将为采伐后作业迹地的恢复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的依据。图1 表4 参14。  相似文献   

18.
红松林的更新与采伐是东北地区红松集约经营的重要阶段,采伐与更新的主要措施直接影响森林营造,如何提供可持续经营的采伐与更新方式,既可以实现木材的可持续增长,又能够实现青山绿水,持续不断,永久利用,如果更新与采伐措施不符合生态生长的客观规律,轻则会导致红松资源大规模减少,重则造成严重的土壤荒漠化,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林区内与周边环境的人民生命财产将受到严重的威胁。根据生产实践的需求,对于红松林采伐更新方式的确定方法加以研究,得出综合的数据分析,为今后提升红松合理的采伐更新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采伐森林,及时更新采伐迹地,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森林采伐更新要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执行森林经营方案,实行限额采伐,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条全民、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个体所有的林木采伐更新,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二章森林采伐第四条森林采伐,包括主伐,抚育采伐、更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建德县建德林场的森林经营方案中,将系统工程中的“反馈控制”应用到林场的经营管理,提出了为实规森林经营最终目的—永续利用,在森林的采伐与更新之间实施“反馈控制”。采伐与更新的“反馈控制”问题的提出,得到了当时参加森林经营方案成果鉴定会专家的关注,认为这对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