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迅速发展,为解决我国金融扶贫工作过程中的困境创造了全新的发展契机。通过梳理我国现行农村金融扶贫现状,进行互联网金融在解决我国农村金融扶贫问题的SWOT分析,为进一步促进互联网金融助力农村金融扶贫提出了:政府应当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教育、完善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村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实施互联网涉农保险、促进金融扶贫项目与农村互联网电商密切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视角,以建始县扶贫小额信贷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了贫困户对扶贫贷款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贫困户对银行工作人员以及金融扶贫总体政策的满意度较高,对政策帮扶作用的满意度不理想。最后针对影响贫困户满意度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农商行扶贫小额信贷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对农村金融扶贫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生态经济视域下农村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鉴于此,提出了生态经济视域下农村金融扶贫的对策建议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5.
从当前扶贫工作的进展及现状着手研究,探索农村金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目前在农村金融扶贫工作中仍有多数金融机构主体不愿参与金融信贷、整合利用金融扶贫资金能力不足、农业保险种类少致使信贷风险增加、贫困群体因准入门槛高而融资困难、公益性中介服务平台专业力量较弱、有效需求不足等多种问题。针对这些现象,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培养良好的金融意识,增强政府服务能力水平;二是加强渠道建设,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三是创新贷款产品,丰富金融供给类型;四是完善扶贫保障机制,降低风险性;五是加大金融与产业的融合程度;六是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背景下,随着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完善与推进,对于农村金融扶贫工作也提出新要求,强调精准扶贫中农村金融扶贫作为重要手段,需要结合生态经济的相关建设要求,加强农村金融扶贫工作与生态经济发展工作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生态经济理念,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不断解决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问题和不足。基于此,本文从生态经济视角下农村金融扶贫工作机遇方面出发,提出生态经济视角下农村金融扶贫工作遇到的阻碍,以及探索生态经济视角下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策略,以期促进扶贫工作的有效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对于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推动农村小康经济建设的重要决策.发挥金融产业优势,将金融扶贫理念融入精准扶贫体系,是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稳步推进核心关键.农村金融扶贫,涵盖对农村经济产业建设、个体农户经济扶持等多个基础项目.为更好发挥基础项目优势,做好对农村金融扶贫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进一步解决农村金融扶贫核心问题,对于加速农村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扶贫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农村金融扶贫领域立法相对滞后、法治保障不足严重影响着农村金融扶贫作用的发挥。应制定农村金融扶贫基本法,完善农村金融扶贫专项立法和相关制度,构建农村金融扶贫法治保障体系,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9.
目前,河北省需要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农村金融作为支农资金主要来源,在县域农村地区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支撑保障作用。研究二者的有机结合,对于促进该省贫困地区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河北省农村金融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如农村金融产品较单一、惠农金融服务创新不足、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建设不完善等,进而明确提出金融精准扶贫对象的指向性;加强针对农村金融产品的丰富与创新;构建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体系,使农村金融与精准扶贫有效地结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山西省1989年到2004年的农村金融统计数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山西农村金融金融资产及信贷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山西农村金融发展很快,山西农村金融资产总量是山西农村金融发展的表征,但金融发展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存贷款结构上,通过对农村信贷效益指标、农村信贷结构指标、信贷支持偏好指标的分析得出、山西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存在金融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11.
旅游精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和优先任务,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推动旅游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是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文献述评、调研认知与研究思考,探讨旅游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主要作用、现实问题和推进途径。研究表明,旅游精准扶贫可以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已成为各方共识,同时也面临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内生增长乏力、生态环境制约等诸多挑战,乡村旅游扶贫需精准识别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资源、区位、市场等条件和可行性,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具体的旅游精准扶贫计划与行动之中。具体需要准确把握好适宜区域、实施主体、主导产业、资金来源和保障机制,创新乡村旅游扶贫的商业模式、聚合乡村旅游扶贫的智力资源、夯实乡村旅游扶贫的文化底蕴、坚守乡村旅游扶贫的绿色发展底线、优化乡村旅游扶贫管理和组织机制,进而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全方位精准有效地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Two phenomena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during the last four decades are the increase in the share of offfarm employment and the progres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China. Although both of them have been well documented in the literature,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two.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ole that off-farm employment has played i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China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not only for China but also for those countries that are trying to reduce poverty. Here,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off-farm employment 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China. Using the data from two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household panel surveys(China National Rural Survey and China Rural Development Survey), this paper provides supporting evidence that off-farm employment contributes to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China. Specifically, if household participation in off-farm employment increases by 10 percentage points, the likelihood for a nonpoor household to fall into poverty will decrease by 0.88 percentage point whereas the likelihood for a poor household to climb out of poverty will increase by 3.5 percentage points. In a word, off-employment can not only prevent rural residents to fall into poverty but also help those already in poverty climb out of it.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背景下的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具有目标的统一性和措施的互补性,实现二者有机衔接意义重大。本文基于贫困治理的历程与特征梳理,结合苏北地区的实地调研,分析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理论上的逻辑基础与实践上的认知偏差,探讨促进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政策着力点。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治理依据瞄准对象经历了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四个阶段,显示出贫困治理方式从"输血式救济"到"造血式开发"转变、扶贫瞄准对象遵循"区域—县—村—户"的顺次由"面"及"点"演变、贫困治理目标由"解决温饱"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民生改善"转变三个特征。当前,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应该遵循以乡村产业为接口,以乡土农民为主体,以乡村创业为手段的内在逻辑。苏北地区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探索出一些积极做法。但是,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实践仍然存在一些认知偏差,表现为以传统工业化思维发展乡村产业,忽视彰显乡村特色;以传统城市化思维实现农民市民化,忽视农民主体地位;以传统城乡二元思维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忽视农民创业能力。因此,需要以农业为基础衍生新业态,以农民为主体提升新能力,以创业为手段积蓄新动能,才能实现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深入了解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现状,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通过抽样法对农户、农村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和供给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资金通过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流出农村,农户和农村企业存在着规模巨大的资金需求,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只能满足这些资金需求的一小部分,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民间资金供给满足。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应该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管制,培育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效率,以弥补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供给的缺口。  相似文献   

15.
西南地区贫困乡村地域类型划分及减贫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2年最新确定的国家扶贫重点县名单中涉及西南地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的267个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软件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将西南地区贫困县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揭示西南地区贫困乡村的空间分异特征。通过高程、坡度、人均GDP、少数民族占比、距省府距离等因素的分级和聚类分析,划分西南地区贫困乡村地域类型,针对各类贫困乡村的关键致贫因子,提出减贫脱贫措施。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贫困乡村的分异表现为:地势较低,坡度相对较缓的地区,贫困的发生率及贫困乡村的密度相对较低;而地势较高、坡度变化较大的地区,贫困县的分布较为集中;少数民族比重较高、距省府较远的区域,贫困的发生率及贫困乡村分布越广泛;2)通过综合聚类分析,西南地区贫困乡村共划分成九类;3)针对九类贫困乡村的关键致贫因子提出相应减贫对策:深化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并延长产业链;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互动共进与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缩短贫困乡村与经济中心时间距离和经济距离,改善其通达状况。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pact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PAR) program on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evaluates the heterogeneous income effects of various relocation modes, based on a panel dataset of relocated households from 16 counties in eight Chinese provi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ticipation in the PAR increases the income of both rural and urban resettlers. More specifically, i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agricultural and wage income for rural and urban resettlers, respectively. Further analyses show that the income increase for rural resettlers was mainly due t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raining and that the income increase for town resettlers was attributed to medical security. For the village resettlers, policies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ustries and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For the urban resettlers,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public services in the urban resettlement areas should be promoted.  相似文献   

17.
王岩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科技扶贫的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分析科技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以随机抽取的山西省汾西县佃坪乡5个行政村400份农户的2016年科技扶贫成效测度的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扶贫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即科技扶贫对农户的人均纯收入呈正向影响作用;科技扶贫的独立效应不显著,即单纯增加农户物质资本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影响并不显著;科技扶贫的联动效应显著,即科技扶贫基础设施完善以及农民技能水平提升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影响显著。因此在科技扶贫项目中,要充分发挥科技扶贫的联动效应,并注重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与农民技能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的背景下,农村医疗扶贫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打好脱贫攻坚 战,解决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是实现小康奋斗目标的有力保障。本文从医疗保 险的视角切入,分析其在精准扶贫方面发挥的作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成功的范例思 考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后续医保扶贫的精准落实提出合理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将高作镇作为实征对象,充分围绕高作镇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农业产业扶贫模 式,并总结了高作镇农业产业扶贫的成果,旨在希望通过本研究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海西发展的新时期,乡村文化精英作为乡村再造的人力资源基础,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乡村文化精英的流失和农村人力资源再造的现实冲突,坚持乡村文化精英培育的可持续性,急需理顺若干问题,在政策和技术层面先行先试,鼓励乡村能人返乡并创造良好的系统综合环境,并挖掘乡村文化精英资源,打造文化扶贫产业,全方位提升民生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