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所谓单宁是植物中分子量为500~3,000的多酚类成分,它曾被称为能使蛋白质、生物碱等产生沉淀的物质。如日本药典修正后的第七条即有此记载。单宁酸小蘖碱、单宁酸苯海拉明等等制剂的难溶性是众所周知的,所以一般的概念都认为单宁和生物碱等盐基性化合物结合后就变得难溶了。但是咖啡因与药典单宁的水溶液混合时,一旦生成了沉淀后,再追加单宁酸时沉淀又消失了,因此未必可以断言单宁和植物盐基结合后都难溶了。草药中如“现实的证据”、黄蘖或含有小蘖碱的提取液,单宁与生物碱共存的制剂很多,中药方剂中这种例子也不少。而处理煎液中的沉淀往往是个难题,因此它也是中药制剂方面的研究课题。而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单宁和多数金属离子作用产生沉淀,因而曾利用铅离子去除植物制剂中的单宁。单宁与重金属共存时,形成络合物的同时也还原金属离子。象重金属离子中Cr~(6+)和Cr~(3+)那样,由于电荷不同其毒性也显著不同。如果这样的重金属离子,为共存单宁所还原,它的毒性应该发生显著变化。很多药用植物和嗜好食品富含单宁,这些单宁在药的煎液、食品及消化器官内,除了与共存的蛋白质、其他高分子化合物及盐基性化合物发生作用之外,对重金属离子应该有形成络合物及还原等种种作用。本文用各种化学构造已经明确的单宁,与种种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的被还原等反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单宁及其有关多酚类对变异原及癌细胞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单宁及其有关多酚类对变异原的抑制 根据最近的研究报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食品、空气的某些成分中致癌物质(或变异原)很多,当然这是仅仅以致癌物质来进行的实验。实际上得癌的人却并不是那么多,这是由于我们不仅仅只接触致癌物质,我们所接触到的食品、空气等等,它们往往既含有致癌物质同时又含有许多其他物质,可以想象这些物质中也有能够制约变异原或变异因子的化合物,假若不是这样的话,世界上的发癌率应该远比实际数要高得多。如果在草药和食品中含有能够抑制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遭遇到的变异原活性的有效成份的话,了解并掌握这种有效成分将在人类保健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单宁具有容易与很多物质相结合的特性,因此  相似文献   

4.
单宁(Tannin)的字源是鞣皮之意,这是原先对用以鞣皮的植物制剂中的有效成分的命名。现在一般文献中虽仍沿用“单宁”这一名词,但它的实际涵义是指大分子化合物内具有很多酚性氢氧根的植物成分的总称。从化学结构及其特性上它们可以分为水解单宁和缩合单宁两大类。在酸和氧存在的条件下,前者具有加水分解为小分子的倾向,后者则具有发生分子间的缩合而产生大分子产物的倾向。水解单宁的分子内具有很多酯型结合,而缩合单宁在基本骨架上不具有这种酯型结合。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25种单宁及其有关化合物,对ADP(腺苷二磷酸)及抗坏血酸在老鼠肝线粒体中诱发的脂质过氧化与ADP及NADP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即还原型辅酶Ⅱ)在老鼠肝微粒体中诱发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效果。在上述两个系统内除了一些低分子量的多酚类及甲基化多酚类之外,所有单宁在浓度为1цg/ml时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某些鞣花单宁如Pedunculagin isoterchebin等等当剂量为5цg/ml时,对上述两个系统中的脂质过氧化几乎能完全抑制。单宁中视其构造,包括缩合单宁的单体的立体异构,和试验系统的不同,其抑制效果有明显差异。在两个系统中大部分水解单宁的抑制效果都比缩合单宁的抑制效果大。某些单体多酚以(一)—表没食子儿茶素为代表。在上述系统中其抑制效果特别是对ADP与NADPH诱发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效果强于缩合单宁。在两个系统中上述单宁的抑制效果均大大强过于维生素E。  相似文献   

6.
夏茶质量差的原因夏茶一般苦涩味强烈,清香味缺乏。与春茶比较,影响清香味的氨基酸、抗坏血酸(维生素C)和磷酸的含量较少,而产生苦涩味的单宁、咖啡碱的含量较多。夏茶品质低劣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气象因素,特别是气温、地温的差异对品质有关成分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DPPH~·、ABTS和0H~·自由基清除率试验测定了单宁酶处理乌龙茶水浸出液的抗氧化活性,并以透光率为指标评价浸出液的澄清度,研究了单宁酶处理对乌龙茶水浸出液抗氧化活性和澄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乌龙茶的水浸出液经单宁酶作用后,对DPPH~·、ABTS~·和0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有增强,其中IC_(50)分别降低了14.5%、15.4%和44.5%;保存4周后,经单宁酶解的水浸出液透光率基本不变(T_(640)为81.10),而未经酶解的水浸出液透光率明显下降(T_(640)由82.67降至33.37),说明茶水浸出液经单宁酶酶解处理后,其贮存稳定性显著提高。因此,单宁酶可有效提高乌龙茶水浸出液的抗氧化活性以及茶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2007,29(5):44-45
研究了外源单宁酶对绿茶品质成分的酶解特性、酶解条件优化及其酶解液在微滤澄清工艺中的效应。结果表明,根据绿茶粗滤液中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添加相应活性单位的外源单宁酶,在40℃酶解2h,主要苦味成分酯型儿茶素能够有效地降解为简单儿茶素,达到提取物的无苦味,并且酶解液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等品质成分的得率依次增加5.56%、6.18%、11.17%、3.53%。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等植物中。茶叶中的维生素C含量相当丰富,但含量的多少常常与茶叶的品质、制造工艺、运输和贮藏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茶叶是一种健康饮料,除了茶叶中含有其它多种营养成分以外,丰富的维生素C也是人们极为关注的。所以,准确测定茶叶中维生素C的含量十分重要。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以往常用的是2,6-二氯酚靛酚法,该方法是利用弱氧化剂2,6-二氯酚靛酚使抗坏血酸氧化脱氢后而生成脱氢抗坏血酸,2,6-二氯酚靛酚本身被还原,以其消耗的2,6-二氯酚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金线莲为试验材料,将芦荟、艾叶、生姜天然提取液分别混合纳米TiO_2,并以果胶——海藻酸钠可食膜为载体对金线莲根浸处理,考察低温贮藏下植株品质、采后生理生化及植物活性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有抗菌剂的果胶膜液对金线莲根浸处理,能够有效减少金线莲的褐变和失水,延缓植株内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叶绿素和矿物质的降低及多糖、黄酮、氨基酸等植物活性成分的下降,可有效地延长金线莲的贮藏期。其中,天然抗菌剂混合纳米TiO_2的保鲜效果显著好于单一纳米TiO_2,以芦荟或艾叶协同纳米TiO_2对金线莲根浸处理的抗菌保鲜作用最好,在低温下金线莲保鲜期可以达到105天以上,且操作简便、成本低、污染少,对人体无毒害。  相似文献   

11.
单宁和营养     
单宁存在于众多的植物中,通常为植物提供一个使之免遭微生物侵袭和虫、鸟、兽危害的自然防御体系。那些在水溶液中能使蛋白质沉淀的多酚化合物均可称之为单宁。植物单宁主要分为水解性和缩合性两种,常见的植物单宁属缩合性的。含有单宁的果酒、巧克力、茶和多种水果具一定的涩味。溶解了的单宁一进入口中就出  相似文献   

12.
绿茶的香气成分含量很少,但有多种成分,因此研究十分困难,对于绿茶香气的本质目前不太了解的方面还很多。相反,乌龙茶和红茶的香气成分含量很多,几种被认为是主要的成分已搞清楚,大体上能够说明它们的香气特征。在此,以农林水产省茶业试验场的研究成果为中心,把乌龙茶和红茶的香气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是探讨绿茶热水浸提物对离体血小板胶原诱导凝聚物的影响。以相关剂量方法实验证明不同浓度的热水浸提物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及延长滞后时间。将浸提物分馏后试验,证明儿茶素(单宁)是抑制的主要活性成分,且酯型儿茶素比简单儿茶素更有效。在酯型儿茶素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0.2mg/ml(=0.45mM)浓度时,就能完全抑制胶原诱导血小板凝聚。比设EGCG和阿司匹林两者的IC_(50)值,我们发现EGCG的效能比得上阿司匹林。EGCG还能抑制凝血酶和血小板活性因子(PAF)诱导的凝聚作用。在用EGCG处理的血小板中没有发现环3’,5’——磷酸腺苷(CAMP)水平提高。茶叶被普遍地作为日常饮料而饮用,它有多种功效,如提神、利尿、退热和止血,这些主要是咖啡碱和儿茶素(单宁)的功用。最近有报道:茶叶能抑制血小板凝聚。血小板在外伤止血和血栓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它们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能影响血小板功能的化合物将会用于临床治疗。在本试验中,我们试图查明绿茶浸提物对血小板凝聚抑制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结果发现儿茶素,尤其酯型儿茶素是主要的抗凝聚物。  相似文献   

14.
随着茶叶多种利用的深化,从茶叶中提取的各种生化成分制品日渐增多,而制品纯度的检测工作也随之复杂化,例如,对茶多酚制品纯度测定的准确度问题,特别是采用国标法测定成品中茶多酚的含量时,就出现过含量测定值超过百分之百的情况。本文拟从国标法的制定原理进行分析,对目前茶叶提取物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值问题作一探讨。 一、国标法的由来 GB8313—87茶多酚的测定方法,是1972~1982年间在研究茶叶理化审评时通过上万次的测试结果确定的,该国标书明:“本标准适用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很明显,该方法只适用于测定茶叶,而不是茶多酚制品。 欲知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之由来,首先要说明,植物中的单宁(又名鞣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中国五棓子单宁为代表的水解单宁;另一类是以儿茶素为代  相似文献   

15.
茶叶中的酯型儿茶素对于绿茶滋味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夏秋季节茶树中积累过多的酯型儿茶素会降低茶叶感官品质。前期发现的茶树单宁酶CsTA具有水解酯型儿茶素的功能,但其理化性质以及能否在绿茶饮料加工中发挥一定作用尚不清楚。在前期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液相色谱技术对CsTA进行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单宁酶CsTA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热稳定范围在60℃以下、最适反应pH为7.0,Mg2+对单宁酶CsTA活性有明显的激活作用,Cu2+可使其完全失活,Mn2+、Zn2+、Al3+、Fe3+、Fe2+、Li+对单宁酶CsTA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CsTA在冷冻干燥后有很好的贮存稳定性。将茶树单宁酶CsTA应用于绿茶茶汤后发现,当茶树单宁酶CsTA添加量为11μg、料液比为1∶100、作用时间20 min、温度为35℃时对绿茶茶汤中酯型儿茶素的降解效果最好。本研究为今后利用CsTA在绿茶饮料生产中降低苦涩味,提升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几组棉花抗虫品系单宁含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单宁又叫鞣酸,是植物代谢中由已糖经环构化,形成结构复杂的大分子多元酚类。即是由若干个没食子酸分子彼此相缩合而成。易被氧化酶氧化生成邻醌,由多分子邻醌缩合产生有色而分子量很高的大分子缩合体。单宁是一种化学抑制物质,在植物体内常呈结合态多、游离态少。当含量超过0.2%时,就会有涩味,对人、动物、昆虫的味觉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大豆脂氧合酶(LOX)活性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业已证实,PEG(聚乙二醇)处理大豆种子可促进其下胚轴中蛋白质的合成。本实验结果表明:PEG处理大豆种子后,其下胚轴中的脂氧合酶活性与未经PEG处理的对照相比显著降低。而蛋白质的含量却高于对照。因此推测,下胚轴中引起酶促脂质过氧化作用的主要酶—脂氧合酶活性的降低,与蛋白质总含量的升高密切相关。 PEG高渗溶液具有引发种子的效果,一方面是由于PEG处理可以改善种子的膜透性使损伤得到恢复,因而提高种子活力。另一方面是由于PEG处理种子会引起ATP的迅速合成与消耗,最终使新陈代谢作用增强的缘故。对植物体内LOX活性与蛋白质含量间关系的研究报道不多,且争论颇大。本文在PEG处理种子的前提下,首次探讨了大豆下胚轴脂氧合酶活性与蛋白质含量之间的关系,为LOX生理功能和PEG引发种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外源抗坏血酸对圣女果采后生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圣女果为试材,研究不同抗坏血酸浓度处理对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及采用50 m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浸泡果实30 min并在15℃下贮藏,研究抗坏血酸处理对果实生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mol/L的抗坏血酸处理效果最好。50 mmol/L抗坏血酸处理有效延缓了圣女果果实硬度的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推迟其成熟衰老进程;抗坏血酸处理还能抑制果实相对电导率的快速升高,提高了果实贮藏后期SOD、POD的活性,抑制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同时,抗坏血酸处理也抑制了果实中PPO活性的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处理果实的相对电导率与SOD活性、PPO活性及Vc含量密切相关。外源抗坏血酸能有效地抑制采后圣女果的成熟衰老进程,有较好地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七.α-淀粉酶活性的比色法测定此方法可用于谷物和谷物制品中较低和较高范围内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还可用于细菌产生的或添加剂中出现的α-淀粉酶活性的评价,其原理为:在一定时间内,淀粉被稀碘液染色后色度的降低,可以视为淀粉分解的系数.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木薯茎和叶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了茎的挥发油中25个成分和叶挥发油中22个成分,分别占总挥发油含量的83.53%和83.46%。其中茎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1.39%)、油酸(8.94%)、亚油酸(5.57%),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6.85%)、植醇(15.02%)、异植醇(11.21%)。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茎和叶挥发油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和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ASA)活性,结果表明:茎的挥发油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叶的挥发油具有抗MASA活性。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茎的挥发油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有显著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为7.0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