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王琴 《江苏蚕业》2005,27(2):51-54
桑叶的质量直接影响蚕的体质、茧质、造卵数、产卵量和卵质。针对江苏省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桑叶产量高,质量优的3个主要桑品种湖桑32、育151、育71-1对原蚕的种茧育成绩进行了试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种茧育用桑品种湖桑32与育151较好,其茧质、幼虫生命率、虫蛹率都较好,优于育71-1。秋季种茧育用桑品种育71-1较好,其茧质、造卵数、产卵量等高于湖桑32与育151。  相似文献   

2.
<正>不同桑品种的桑叶营养成分有一定差异,对原蚕的饲养成绩和制种成绩也有不同影响.原蚕苏5、苏6在5龄饷食起分别用四倍体、三倍体和二倍体(湖桑32号)桑品种饲育,调查全茧量、茧层量和死笼率,以及造卵数、产卵数、不良卵率等蚕种生产成绩,其结果用多元方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不同桑品种与现行原蚕品种饲育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优化原蚕饲养的营养条件,提高蚕种繁育质量,对几个实用桑品种饲养的原蚕饲育成绩进行了初步调查与分析。用几个实用桑品种分别饲养原蚕,其发育经过及幼虫生命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无明显差异;但死笼率有育151号较高,新一之较低的倾向。综合原蚕饲养的茧质和卵质成绩初步认为,春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育71-1、湖桑32号、育151号、新一之濑;秋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新一之、育71-1、湖桑32号。  相似文献   

4.
桑叶是家蚕主要饲料,桑叶品质如何对家蚕生长发育起着决定作用,又与茧质、卵质等有极大关系,而叶质又与桑品种特性紧密相关。因此,我们用不同桑品种对蚕种卵量及卵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试验设区 l、桑品种育71一1、育72一l、湖桑32号 2、蚕品种丰一、54A、苏六 3、试验设区针对不同蚕品种,每个桑品种重复三次,每区100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生物学试验的方法,对不同倍数性桑品种的茧质与饲料效率进行了探讨,为推广叶质优良的桑树新品种提供实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多倍体桑的茧质和饲料效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湖桑32号,而桑叶消化率却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供试多倍体桑品种中,以三倍体桑“304”的叶质为最好,全茧量、茧层量、万头蚕产茧层量、50g桑产茧量及茧层生产效率分别比对照增加 14.7%~22.8%,春秋两季表现相同的倾向,表明“304”是一个叶质特别优良的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 1984年春、夏期我们对目前栽培的湖桑32号、湖桑199号和新一之濑三个桑品种进行了养蚕比较试验,以鉴定其叶质的优劣。春期供试蚕品种为苏_5×苏_6,夏期供试蚕品种为苏_3·秋_3×苏_4,每个蚕品种饲养0.25张,在同一蚕室条件下进行比较饲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桑品种的桑叶,对蚕体增长影响是不同的,如以湖桑32号区的  相似文献   

7.
对“仙蚕人工饲料”进行了养蚕添食试验,结果表明:(1)减桑添食仙蚕人工饲料区的收茧量、茧质均较全桑叶饱食饲育的差,并且随着“仙蚕人工饲料”添食量的增加其各项饲育成绩也有下降趋势。(2)在用桑量减少的情况下,添食该饲料区比不添食的全茧量、茧层量、单产虽有所提高,但看不出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桑叶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当代蚕的体质、茧质,而且还影响到其制种成绩和后代蚕的饲养成绩。针对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桑叶质量优的4个主推桑品种农桑14号、农桑12号、强桑1号和金10,以荷叶白为对照,对原蚕种茧育成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桑品种对家蚕的种茧育成绩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不同的季节表现有所不同,综合考虑原蚕生命力、茧质、kg茧制种量及卵质等主要性状,种茧育采用农桑14号和农桑12号为好。  相似文献   

9.
果叶两用桑品种大10与SG01的叶质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果桑品种之间的叶质差异,以果叶两用桑品种大10与SG01为材料,以湖桑32号为对照品种,就不同桑树品种叶质对3个不同蚕品种的养蚕成绩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蚕的发育经过、幼虫生命率及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方面,2个果叶两用桑品种与对照种之间未见明显差异;在茧质成绩中,果桑新品种SG01所饲养蚕品种的蚕茧茧层量最高,3个供试蚕品种中以"803"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最高,与其它蚕品种之间分别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水平;在桑品种/蚕品种的不同组合中,大10/803、SG01/803的全茧量和SG01/803、湖桑32号/803的茧层量成绩分别列居前2位;综合养蚕成绩表明,果桑新品种SG01的叶质表现优良,而蚕品种803对不同桑品种的饲料利用效率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
杨培  贺光伟 《蚕学通讯》2001,21(2):3-4,12
本试验采取在同一饲育环境条件下给桑次数不同,探讨不同的给桑次数对家蚕虫质、茧质以及对制种量的影响,探索少回育合理的给桑次数,以提高养蚕制种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小蚕期(1-3龄)给桑次数的多少,对家蚕虫质,茧质以及制种量影响不大,大蚕期给桑次数的多少,其成绩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1.
茧质与蚕品种关系密切,同时也受环境条件(催青、饲育、上簇等环境与技术、桑叶饲料的质量)的影响,这是决定茧质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对当前如何进一步提高我省夏茧品质、提出几点看法。一、蚕品种对茧质的影响 (1)蚕品种与茧质的关系蚕品种是蚕茧丝质量的基础,不同系统及不同化性类型的蚕品系和品种其丰产性能及茧质均有不同,即使系统及化性类型相同,也可能因选育亲本来源不同,选育方法不同而所培育出的蚕品系和品种的丰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桑叶是蚕儿生长、发育的营养来源。桑叶质量与原蚕饲育乃至蚕种质量密切相关,而桑叶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桑品种。因此,原蚕用桑品种的选择历来受到蚕种场的重视。笔者曾长期在小和山原蚕种场工作,该场在七十年代初期的用桑品种搭配是:1、2龄用大  相似文献   

13.
饲养大蚕关键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广华 《蚕桑通报》2010,41(1):61-62
<正>大蚕期一般指4~5龄,其饲育成绩直接关系到蚕茧产量的高低和茧质的优劣。1采叶给桑1.1采集桑叶大蚕期用叶多,应力求多采,松装快运,防止桑叶发热变质。贮桑室内外地面运、贮桑器具要保持卫  相似文献   

14.
一、饲育环境改善茧质,特别是关于解舒的基本性能研究,从昭和初期迄今尚无大的改变,但由于蚕品种的改良,在茧丝量显著增加,防病措施的确立,饲育方法大幅度省力化的现在,改善茧质的措施已有相当大的变化。从现在的养蚕方面看,改善茧质的问题,有内印茧和茧解舒两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倪建新 《江苏蚕业》2003,25(2):43-44
<正> 众所周知,养蚕过程中桑叶质量直接关系到蚕儿的生长发育,我镇近两年来加大了推广引进桑树新品种的力度,重点引进以农桑12号为主的农桑系列品种。由于该桑品种产量高,桑叶中营养价值高,抗逆抗病性好,较其它品种有巨大的优势,所以推广不久就受到了农户的欢迎。我们为此于2002年春蚕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试验,即分别用农桑12号和湖桑32号两种不同品种的桑叶饲育同一品种、批次的家蚕,并对其饲养成绩及茧丝质指标等结果进行了测试分析,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采用裂区设计,通过湖桑32号与蚕桑草养蚕饲料效率,龄中、上蔟、采茧及茧质情况比较,以及鲜茧产量,茧层量的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分析,说明蚕桑草营养成份较桑叶差,鲜茧产质量与全桑饲育有显著差异,不宜推广饲育家蚕。  相似文献   

17.
桑叶质量的优劣与养蚕收成关系甚为密切,前人对此做了不少试验和有所报导。挫(芫辶)莲桑叶可提高普通蚕的收成率、茧层量(或茧丝量)和担桑产值。但挫(芫辶)桑叶对原蚕的收成,特别对种茧的羽化和卵量的影响如何?研究和报导目前甚少。根据广东近年来原蚕饲育不稳定,尤以制种量不高的实际,为了探求稳定原蚕收成和提高担茧制种量的有效措施,对此,我们于1988—1989年进行了探讨,现将试验结果综合如下,以供参考。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每年生产一代杂交种2000多万张,在杂交种生产过程中,由于原蚕幼虫期要进行给桑、眠起处理、消毒防病、气象调节等,无论是蚕种场饲育原蚕还是原蚕区农户饲育原蚕,都非常重视催青期、幼虫期的工作,投入大量的劳动。但上蔟到羽化的蛰中期,蚕儿停止食桑,工作量减少,人们往往会放松对种茧的管理,特别是原蚕区饲育原蚕的农户,会利用蚕儿上蔟后的时间进行其它农业生产,而忽视种茧的管理,造成结茧率低,甚至危害蚕蛹的生理,导致种茧的羽化率下降,产卵量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以四川省南充蚕种场保存现行推广品种的部分母种为材料,采用1~2龄颗粒饲料、3~5龄常规桑叶育,调查茧质成绩,并与全龄桑叶育茧质成绩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蚕人工饲料育的蚕品种,其全茧量、茧层量增幅较大,茧层率有升有降,增幅不明显。说明增幅主要来源于蛹体重量,其次为茧层量。通过茧质成绩尤其是全茧量、茧层量比较发现,小蚕人工饲料育转到大蚕期桑叶育后,生长迅速,全茧量、茧层量增幅较大,说明可能存在某种补偿生长,但具体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究。试验结果为下一步选育人工饲料蚕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以一定数量的桑叶生产出更多的茧丝,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生产中,常常会发生由于发种量过大或者其它原因,使五龄蚕缺叶现象,怎样利用有限的桑叶才能使蚕儿顺利地上簇结茧,而不明显地影响养蚕成绩?本试验通过适当控制五龄给桑量,采用不同的饲育回数,调查对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担桑产茧量及担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