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三明市结合山区实际,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紧密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目标,注重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项目的有机结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新农村建设步伐,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结合三明市工件实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山东省海阳市立足资源和区域优势.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与旅游农业的规划、建设密切结合。强化措施,整合资金,加强管护,确保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旅游农业高标准建设.发挥了农业综合效益。走出了一条以农业综合开发促进旅游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势,将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项目进行有机结合,是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是实现规模开发,提高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自2008年以来,嵩明县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建立起两个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为该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机具之友》2009,(11):48-48
2009年宿迁市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的示范导向作用.将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外资、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等“三资”纷纷涌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仅2009年前三季度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合同吸引“三资”投入总额达9.81亿元,建设农业园区6个,建设高效农业基地8个,农产品加工项目7个,有效带动了农民收增、农业增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为对象,在调研宁夏WUA项目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组建、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民用水者协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提出了以培养农民用水户的参与意识为基础,以服务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科学用水管理为目标,以农户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主体,通过建立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民用水者协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WUA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扶持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成效。基础设施能否长久持续良好地运行决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能否长期发挥其预期效益、能否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也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立项之本。依据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详尽分析了影响基础设施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综合开发是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和富裕农民的有效措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项目质量是项目效益的基础和前提,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的成败,关系到农业基础设施能否安全运行。因此,切实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监管与控制,掌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各环节管理流程,建立系列施工监督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浦口区赭洛山茶叶作社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促进茶叶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农业综合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其目的性与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起到的作用相一致。通过对石桥镇赭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近两年承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情况和成效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探索了如何更好地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启东市农业综合开发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个中心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胆探索与创新在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项目管理机制,全面提升了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水平,实现了农业综合开发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邵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促进了农业经济持续增长。通过项目建设有效改善水利条件,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平台。按照“三合”要求.创新开发模式,整合支农项目,实行规模开发,引领助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峄城区“十五”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土地等资源优势.切实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效益,推动了全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回顾五年来全区农业综合开发的经验、发展现状、制约因素等情况,对于推进“十一五”农业综合开发,帮助项目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积极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乔巩 《农机具之友》2009,(11):41-42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扶持,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以有偿与无偿相结合为主要方式,通过对这种资金扶持方式的利弊分析.提出了保证资金偿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庞学  胡勇  杜文杰 《农机具之友》2010,(11):37-38,42
苍溪县围绕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思路,以政策为导向、项目为支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为载体,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形成了龙头带动、农民参与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邵阳县属革命老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退耕还林项目重点县,近年来,该县围绕"四突出四促进"的开发思路,即:突出基础设施、促进农业增效,突出基础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突出基础工作、促进农村发展,突出基础工程、促进工程优质;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打造有邵阳县特色的高标准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取得明显成果。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祁阳县积极利用农业综合开发惠农助农政策,以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为契机.以发展优质稻这一支柱产业为主攻方向,将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农业综合开发扶大扶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支柱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最终实现农企互动“双赢”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农业主产区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公共财政照耀农村的一束灿烂阳光,是国家管理最为规范、实施效益最好的支农惠农项目。二十年来,湖南省蓝山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胆创新体制和机制,深入探索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子,始终坚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扶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致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达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王剑 《农业工程》2016,6(4):132-133
作为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产物,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农业经营制度的重大创新,更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农业经济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长期的稳步发展,我国农业综合开发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正式进入了提升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伴随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逐渐增多,国家财政支持方式、管理模式等产生了一定变化,因此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展开优化路径探究,希望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一定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