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成年梅花鹿维持能量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4头成年梅花公鹿,采用回归分析法,设置不同的能量进食水平,应用北京农业大学KB-Ⅰ型呼吸测热室测定其各自的产热量,将所测得的梅花鹿的代谢能日采食量(MEI)与日产热量(HP)代入Lofgreen的曲线回归方程(1gHp=a+bMEI),求得梅花鹿的维持代谢能需要量(MEm)为516KJ/W~(0.75)kg;维持代谢能利用效率(Km)为0.707;每日产热量与食入代谢能水平呈强直线相关(P<0.01):HP/W~(0.75)=304.84+0.413MEI/W~(0.75)。 相似文献
3.
饲粮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对生茸期梅花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研究采用 2 (CP:2 4和 2 2 % )× 2 (GE:4.1 5和 1 6.74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1岁 (毛桃 )梅花公鹿 69头 ,分为四个试验组 ,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的互作效应显著 (P<0 .0 5)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有极显著的影响 (P<0 .0 1 )。 1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为1 7.37MJ/kg GE、2 2 .44% CP。平均每头鹿每天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 36.84MJGE和 478g CP 相似文献
4.
饲粮能量水平对育肥前期锦江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育肥前期(14~16月龄)锦江阉牛生长性能、能量代谢规律的影响,并建立消化能需要量模型。试验选用50头体况良好、体重[(301.74±30.98) kg]相近的锦江阉公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栏),每个重复2~3头牛。A组为对照组,B、C、D、E组饲粮的综合净能水平在A组饲粮基础上分别提高6%、12%、18%、24%,5种饲粮的综合净能水平分别为6.02、6.38、6.74、7.10、7.46 MJ/kg。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116 d。饲养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锦江阉牛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并建立育肥前期锦江阉牛消化能需要量模型。结果表明:1)各组间锦江阉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各组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随着饲粮能量水平提高呈逐渐降低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C、D、E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A组(P0.05)。2)各组间锦江阉牛采食总能、消化能、总能消化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3)育肥前期锦江阉牛ADG与消化能存在高度线性正相关(R2=0.996)。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提高饲粮能量水平能够提高育肥前期锦江阉牛的生长性能;消化能需要量模型为:消化能=0.638W0.75+36.837×ADG。 相似文献
5.
6.
7.
8.
梅花鹿全身是宝,鹿茸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能,是中药之王,补品中的上品;鹿肾更有壮阳补虚功能,被国内外医药界视为强阳补精、提高性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20~50 kg川藏黑猪的能量代谢与沉积规律。试验一:选择体重接近[(20.17±3.46)kg]的川藏黑猪配套系商品猪64头,预试7 d后屠宰4头猪测定胴体成分;其余试验猪按公母随机分成5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各重复单圈饲养,自由采食消化能(DE)水平分别为13.79、13.37、12.96、12.54和12.12 MJ/kg的饲粮。试验猪体重达50 kg时,结束试验一,测定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并在各组选择1头猪屠宰测定胴体成分。试验二:选择试验一中15头体重接近[(48.34±4.07)kg]的公猪,随机分成5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单独饲养于代谢笼,分别采食上述5种DE水平的饲粮,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4 d。采用析因法建立能量需要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饲粮DE水平影响了20~50 kg川藏黑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饲粮DE转化为代谢能(ME)效率(ME/DE)为97.26%~98.10%,ME用于沉积产品能的效率(DED/ME)平均值为41.71%;此阶段川藏黑猪维持需要ME平均值为0.49 MJ/W~(0.75)或0.85 MJ/W~(0.60)(按DE计为0.50 MJ/W~(0.75)或0.87 MJ/W~(0.60)),增重需要DE和ME平均值分别为18.91和18.47 MJ/kg。由此得出,20~50 kg阶段川藏黑猪能量需要模型为:DE(MJ/d)=0.504 W~(0.75)+18.91ΔW或DE(MJ/d)=0.867 W~(0.60)+18.91ΔW;ME(MJ/d)=0.492 W~(0.75)+18.47ΔW或ME(MJ/d)= 相似文献
10.
11.
选用 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用 3种含有不同能量浓度的精料补充料日粮 ,按 4× 3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内 pH值、氨态氮 (NH3 N)、三氯醋酸沉淀蛋白 (TCA 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能量浓度对瘤胃内 pH值、NH3 N浓度、TVFA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P >0 0 5) ;而对玉米青贮采食量及TCA P浓度影响显著 (P <0 0 1 ) ,随着日粮能量浓度的提高 ,瘤胃内TCA P浓度也极显著的提高 (P <0 0 1 )。试验结果还指出 ,瘤胃内主要代谢参数均受进食的显著影响 ,在采食前后不同时间点均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选用 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用 3种含有不同蛋白质水平的精料补充日粮 ,按 4× 3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的 pH值、氨态氮 (NH3-N)、三氯乙酸沉淀蛋白(TCA -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 相似文献
13.
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中牛磺酸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牛磺酸的分子结构特性,设计一个21min短程序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梅花鹿茸、马鹿茸各部位中牛磺酸各部分的含量。在牛磺酸浓度为100nmol/mL时,峰位和峰面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2%和135%(n=6)。对不同浓度的牛磺酸加标回收实验,回收范围为968%~1016%,表明本法准确可靠、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4.
选用 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对于同一种精料补充料 ,以传统的饲喂方式为对照 ,采用精料熟化的饲喂方法进行试验。对瘤胃内 pH值、氨态氮 (NH3 N)、三氯醋酸沉淀蛋白 (TCA 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 ,精料熟化对玉米青贮食量及TCA P浓度有极显著影响 (P <0 .0 1 ) ;对瘤胃内 pH值、NH3 N浓度、TVFA浓度影响不显著 (P >0 .0 5)。试验结果还指出 ,精料熟化对瘤胃内乙酸 /丙酸值有显著影响 ,从而影响瘤胃的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15.
2006年4月3日至5月27日,以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平山堂养殖场圈养梅花鹿(sikadeer)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sampling)和全事件记录方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研究了34只梅花鹿行为节律。结果表明:初夏昼间梅花鹿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行为频次依次减少,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占昼间行为的68%。昼活动节律中,取食频次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7:30和17:30左右。而反刍和卧息行为频次高峰期在11:00~14:00之间。对公鹿、母鹿和幼鹿群体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分析表明,在11:30~12:30、13:30~14:30和15:30~16:30三个时间段内,公鹿取食频次和母鹿、幼鹿取食频次差异显著,在8:30~9:30和11:30~12:30及15:30~17:30连续时间段内,公鹿的卧息行为频次与母鹿和幼鹿卧息行为频次差异显著。本结论可为梅花鹿饲养管理和遗传选育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全国梅花鹿养殖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2005年6~12月,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了梅花鹿养殖情况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共有9 465家养殖场,圈养繁殖梅花鹿452 355头.其中养殖梅花鹿数量最多的是吉林省,养殖场5 985家,目前存栏量278 000头.2004年全国生产梅花鹿鹿茸73 t,吉林省居全国首位,年产量约为21 t,占总数的28.8%.本文以调查数据为基础,提出我国梅花鹿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作者首次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梅花鹿放线菌病病鹿(阳性组)及健康鹿(阴性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并进行了差异性检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