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采自西藏绒马温泉的椭圆真星介(Eucypris elliptica Baird)在(25±1)℃下对NaCl的耐受性和在盐度S=0.37g/L下的温度耐受性。结果表明,椭圆真星介6h的半致死盐度LC50为32.14g/L(95%置信区间为21.66~42.62g/L);12h的半致死盐度LC50为17.04g/L(95%置信区间为16.94~17.14g/L);6h的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39.3℃(95%置信区间为38.7~40.0℃);24h的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36.1℃(95%置信区间为35.6~36.6℃)。6h时,在26.36、32.00g/L的盐度水平下,椭圆真星介全部昏迷;24h时,在17.89、21.72、26.36、32.00g/L的盐度水平下,也全部昏迷。12h时,在42℃的温度水平下全部昏迷。野外采样结果表明,椭圆真星介能在6‰~22‰的盐度和32℃的温泉环境下正常存活,并且椭圆真星介对NaSO4+MgSO4与NaCl的耐受性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低温胁迫对新菠萝灰粉蚧致死效果的影响。【方法】观察新菠萝灰粉蚧不同发育阶段虫态在不同低温(0、4、10 ℃)下 5 个不同处理时间(1、2、4、6、8 h)的致死情况,以常温 26 ℃为对照,分析低温胁迫对该粉蚧死亡率的影响。【结果】0、4、10 ℃低温处理对新菠萝灰粉蚧一龄若虫和二龄若虫死亡率有显著影响,各处理时间的死亡率均大于 30%;二龄若虫经 0、4 ℃低温处理 6、8 h 后死亡率高达 95% 以上;10 ℃低温处理 1、2、4 h 后三龄若虫死亡率均低于 10%,与常温 26 ℃对照差异不显著。未成熟雌成虫在 10 ℃低温处理 4、6 h 后死亡率与常温 26 ℃对照差异不显著。对于成熟雌成虫,10 ℃低温不同处理时间的死亡率均小于 3%,与常温 26 ℃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表明低温胁迫对新菠萝灰粉蚧一龄若虫和二龄若虫的死亡率有显著影响,三龄及三龄后若虫在 10 ℃能保持较好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3.
8个桃品种在兰州地区的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8个桃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8个桃品种一年生休眠枝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27.76~-20.92℃,其中陇蜜9号和陇蜜12号的抗寒性极强,低温半致死温度-27℃;汪建国3号、敦煌冬桃抗寒性强,低温半致死温度约为-24.5℃;陇蜜15号和陇油桃1号抗寒性中等,低温半致死温度约为-23℃;孙玉1号和农神蟠桃抗寒性最弱,低温半致死温度约为-21℃。供试桃品种抗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陇蜜9号、陇蜜12号、汪建国3号、敦煌冬桃、陇蜜15号、陇油桃1号、孙玉1号、农神蟠桃,相对电导率与枝条恢复生长验证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对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对低温的生理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垂盆草的叶片经模拟低温4、0、-4、-8、-12、-16、-20 ℃处理2 h,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随温度的降低,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快速升高、游离脯氨酸大量累积、可溶性糖含量急剧增加;采用电解质渗透法,测定了垂盆草的半致死温度(LT50)为-8.64 ℃.即垂盆草具有较强的抗寒性,能通过一系列保护性的生理生化反应来适应低温胁迫,以减轻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工降温的方法,从种球冻害位置、种球品种和规格、低温强度、低温持续时间等方面测定朱顶红种球在低温下的生理指标,生理指标内容包括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相同低温条件下,花芽外层鳞片受到的伤害大于次外层鳞片;随温度降低,不同品种与规格种球的电导率呈“S”形曲线增大,应用Logis-tic方程建立回归模型,确定苹果小球(鳞茎直径3-4 cm)、苹果大球(7~8 cm)、卡门(7-8 cm)、悉尼(7~8cm)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336、-4.479、- 4.873、-4.105℃,表明相同品种大球的抗寒性强于小球,相同规格种球的抗寒性:卡门>苹果>悉尼;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与抗寒性呈显著相关,可以作为朱顶红种球的抗寒生理指标,丙二醛含量与抗寒性相关性不显著;供试品种可以耐受0℃低温,-2℃条件下平均耐受2.983 d,-4℃条件下平均耐受1.431 d,不能耐受-4℃以下的低温,利用Logistic方程确定半致死时间的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6.
孔雀鱼、月光鱼耐温限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和月光鱼(Xiphophorus maculates)的温度耐受限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孔雀鱼和月光鱼存活温度范围分别是14~36℃和12~34℃,属热带鱼。温度渐变时雌、雄孔雀鱼和月光鱼的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8.83℃(♀)、37.08℃(♂)和36.4℃;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2.69℃(♀)、13.17℃(♂)和8.16℃。在温度骤升至35℃时,96 h后雌孔雀鱼死亡率为70%,雄孔雀鱼已经全部死亡,而月光鱼的死亡率仅为15%;温度骤降至15℃时,96 h后月光鱼无死亡,而雌雄孔雀鱼全部死亡。月光鱼低温耐受性较雌雄孔雀鱼好(P<0.05)。两种热带鱼对热、冷冲击的适应能力均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松墨天牛4龄越冬幼虫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为松墨天牛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年3月中旬于江西省德兴市采集松墨天牛4龄越冬幼虫,设置25℃(对照)、4、0、-5、-10、-15和-20℃7个温度梯度和30 min、1 h和3 h共3个时间梯度,分别测定虫体耐寒能力、耐寒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低温胁迫对中肠损伤情况。【结果】(1)在过冷却点((-9.27±0.90)℃)附近,50%致死时间约为1.9 h(114.97 min),99%致死时间约为2.8 d(4 061.86 min),在低于过冷却点(-15℃)的低温胁迫下,50%和99%致死时间约为-10℃低温处理下的1/4。(2)在低温胁迫处理后,4龄越冬幼虫虫体含水率变化不显著,脂肪含量和糖原质量浓度在0℃处理3 h后显著下降(P <0.05),山梨醇质量浓度在-5℃处理1 h后显著上升(P <0.05),在-20℃处理1 h后显著下降(P <0.05)。(3)低温胁迫处理后,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 <0.05)。(4)松墨天牛4龄越冬...  相似文献   

8.
旨在鉴定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Hsp20家族基因,明确其在8 ℃和4 ℃低温条件下的表达模式。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从小菜蛾染色体级基因组中鉴定出17条 Hsp20家族基因,分布在5条染色体,其中11个 PxHsp20s位于27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501~1 002,理论等电点5.65~8.05,蛋白分子质量18.80~36.60 ku。将对照组(26 ℃恒温)、短期低温组(4龄幼虫8 ℃ 24 h,以CS表示)、适应后短期低温组(3龄幼虫15 ℃适应后4龄幼虫8 ℃ 24 h,以CA表示)的小菜蛾4龄幼虫转录组进行分析,仅 PxHsp20-8差异表达。利用RT-qPCR对温和低温(8 ℃、4 ℃)、低温暴露时间(24 h、48 h、96 h)、4龄幼虫前是否经历适应(CS和CA处理)不同组合条件下小菜蛾4龄幼虫的 PxHsp20-8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处理温度高低和处理时长对 PxHsp20-8表达量无显著影响,4龄前经历15 ℃适应对表达量有显著影响;4龄幼虫CS组8 ℃ 48 h、4 ℃ 48 h、4 ℃ 96 h处理后 PxHsp20-8表达量显著高于26 ℃对照,而CA组8 ℃ 24 h、8 ℃ 48 h、4 ℃ 96 h处理后显著低于对照。相同温度—时间组合下,CS组8 ℃ 24 h、8 ℃ 48 h、4 ℃ 48 h、4 ℃ 96 h PxHsp20-8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A组相应低温处理。  相似文献   

9.
低温冻害是影响平欧榛生长发育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不同平欧杂种榛品种(系)之间抗寒性的差异性,采用人为低温胁迫诱导,对平欧杂种榛不同品种(系)休眠期成熟一年生枝进行电解质渗出率的测定,配合logistic 方程进行变化曲线拟合,以计算各品种(系)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鉴定7 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抗寒性,并与田间露地越冬试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平欧杂种榛各试验品种(系)电解质渗出率逐渐增大,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增幅有所不同,各品种曲线拐点温度(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06-21’(品系)-19.224℃、‘达维’-18.942℃、‘82-11’(品系)-16.630℃、‘金铃’-16.246℃、‘辽榛3号’-16.139℃、‘魁香’-15.859℃、‘84-572’(品系)-15.248℃。综上分析说明7 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抗寒性由强至弱顺序为‘06-21’>‘达维’>‘82-11’>‘金铃’>‘辽榛3 号’>‘魁香’>‘84-572’,与田间试验基本吻合,说明平欧杂种榛半致死温度可作为抗寒性鉴定评价的一个重 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新疆狗牙根种质资源抗寒性初步鉴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将112份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材料的离体叶片进行模拟低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其电导率,将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狗牙根各材料叶片的半致死温度(LT50).并将6项形态指标及半致死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狗牙根叶片半致死温度的变化范围为-11.67~-19.68℃,平均LT50为-14.84℃,变异系数为9.92%;新疆狗牙根种质资源各外部性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叶层高度与株高变异最大.分别达到47.02%,34.89%;相关分析表明,LT50与叶长、叶宽、匍匐茎节间长及叶层高度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而叶长与叶宽、叶层高度、匍匐茎节间长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半静水法,研究了四氯乙烯对黄姑鱼幼鱼和三疣梭子蟹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在海水pH=7.85~8.04、T=24.4~25.5℃、S=25.9~27.3条件下,四氯乙烯对黄姑鱼幼鱼和三疣梭子蟹的96 h LC50分别为38 mg/L和64 mg/L,95%置信区间分别为28~68 mg/L和44~78 mg/L。四氯乙烯对黄姑鱼幼鱼和三疣梭子蟹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38 mg/L和0.64 mg/L。四氯乙烯对三疣梭子蟹和黄姑鱼幼鱼的毒性均为低毒。  相似文献   

12.
吉富罗非鱼对低温持续胁迫的死亡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罗非鱼对不同低温胁迫及其持续期的耐受性,采用人工降温持续胁迫吉富罗非鱼,统计不同低温协迫致死亡历时。结果表明:7.0、8.0、9.0、10.0℃低温持续胁迫条件下,吉富罗非鱼的半致死历时分别为12.25、17.00、25.00和31.50 h(P〈0.05),即持续低温胁迫水平越低,半致死历时越短;而相同低温胁迫持续期内,温度越低,死亡率越高。拟合低温持续胁迫下吉富罗非鱼死亡率和死亡历时的回归方程,发现在7.0、8.0℃持续胁迫下,死亡率与死亡历时呈幂函数相关,分别为y=0.0024x^2.2453(R^2=0.9667)和y=0.0013x^2.0554(R^2=0.9516);在9.0、10.0℃持续胁迫下,死亡率与死亡历时呈线性相关,分别为y=0.0552x-0.6854(R^2=0.9535)和y=0.0288x-0.2875(R^2=0.9523)。  相似文献   

13.
pH和温度对黄姑鱼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pH和温度下离体黄姑鱼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黄姑鱼主要消化道各部位消化酶活力多数有显著影响(P〈0.05),在黄姑鱼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胰脏5个部位,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6.4、7.8、7.8、2.2、6.4,淀粉酶最适pH分别为5.0、7.8、7.8、6.4、5.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5.0、6.4、7.8、3.6、5.0;在最适pH条件下,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胰脏中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左右,淀粉酶的最适温度除肝胰脏中为40℃外,其他部位均为30℃,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蛋白酶活力在pH 6.4、37℃时达到最大值1 606.576±83.457 U,淀粉酶活性在pH 6.4、37℃时达到最大值188.086±17.538 U,脂肪酶在pH 5.0、40℃时达到最大值34.247±1.926 U。  相似文献   

14.
王东雪  曾雯珺  金颐熙  张乃燕  陈国臣  叶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87-15789,15803
[目的]研究鉴定引种到南宁的4个油茶无性系的耐热、耐寒性。[方法]取4个油茶无性系的成熟叶片,分别进行0、-2、-4、-6、-8、-10、-12、-14、-16℃低温处理和30、35、40、45、50、55、60、65、70℃高温处理,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拐点温度(LT50),即半致死温度。[结果]在低温处理过程中,4个油茶无性系的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的降低而持续上升,基本呈"S"型;其半致死温度在-10.7~-13.3℃,耐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长林4号﹥长林166号﹥长林55号﹥湘林86号。在高温处理过程中,4个油茶无性系的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的升高呈"S"型升高;其半致死温度在52.0~55.2℃,耐热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长林166号>湘林86号>长林55号>长林4号。[结论]研究结果为油茶品系的早期鉴定、引种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3种水产药物对新疆裸重唇鱼的急性毒性,为新疆裸重唇鱼苗种培育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在水温(12.2±0.2)℃,pH(8.6±0.1),溶氧(8.4±0.3)mg/L的静水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甲醛、食盐和高聚碘对体质量(75.23±5.08)g新疆裸重唇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新疆裸重唇鱼幼鱼在甲醛、食盐和高聚碘中24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9.27、13 580.67和、44.89 mg/L;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9.21、13 010.59、38.46 mg/L;72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6.23、12 824.48和、34.74 mg/L;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8.07、12 621.56和、32.42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12.48、3 582.37和、8.47 mg/L;新疆裸重唇鱼幼鱼对3种药物的敏感性为:高聚碘>甲醛>食盐,均为防治新疆裸重唇鱼幼鱼疾病较好的药物。【结论】高聚碘、甲醛对新疆裸重唇鱼幼鱼属中毒性药物,而食盐属低毒性药物,在幼鱼疾病防治中,严格控制药物剂量浓度及浸泡时间。  相似文献   

16.
以李属天山樱桃、毛樱桃、榆叶梅和野生樱桃李的休眠枝条为试材,采用人工冷冻降温的方法,设置温度梯度分别为-18,-21,-24,-27,-30,-33,-36,-39,-42℃,以-15℃为对照(CK),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休眠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萌芽率、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利用Logistic方程对电解质渗出率变化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半致死温度,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4种果树休眠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都随温度下降而上升,半致死温度为-25.3~-40.1℃,恢复生长法与半致死温度的结果基本一致,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抗寒性相关性明显,而丙二醛含量不十分吻合。4种李属砧木抗寒性大小依次为天山樱桃>榆叶梅>毛樱桃>野生樱桃李。  相似文献   

17.
糯玉米鲜果穗采收后呼吸与水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津农0802和京科糯2000鲜食糯玉米鲜果穗作为试验材料,在其适宜采收期采收后,设置鲜果穗带苞叶、鲜果穗不带苞叶分别在室温(29-32℃)、低温(4℃)条件下贮藏等4种处理。在整个贮藏过程中,依次在贮藏后的0、6、12、24、48、72、96和120h等8个时间点测定糯玉米鲜果穗的呼吸速率和籽粒含水量。结果发现:贮...  相似文献   

18.
在室内玻璃钢水槽内对平均初始体重为7.18±0.49 g的黄姑鱼进行了40 d养殖实验以研究其在停喂不同时间后的补偿生长。实验共设5个食物处理组,4组鱼分别饥饿4 d(S4组)、8 d(S8组)、12 d(S12组)和16 d(S16组)后再恢复正常投喂;1组鱼实验期间始终正常投喂作为对照(S0组)。结果表明,S4组实验结束时体重略低于S0组,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S8组、S12组和S16组显著低于S0组(P〈0.05);饥饿导致鱼体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降低,水分和灰分的含量升高。实验结果显示,S4组的黄姑鱼幼鱼在恢复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效应,S8组出现了部分补偿生长效应,S12组和S16组未出现补偿生长效应,饥饿后恢复投喂鱼对食物的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得到明显改善,这表明适度饥饿后再投喂可作为黄姑鱼养殖中有益的饲养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方不同抗寒性甘蓝型冬油菜在低温环境中气孔运动的特征,明确抗寒性与气孔运动的关系,为解析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机理、培育强抗寒性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14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测定半致死温度、低温条件下的生理指标判断抗寒性差异,同时测定24℃处理12 h、0℃处理1 h和0℃处理12 h六叶期植株叶片下表皮的12个气孔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与抗寒性评价指标显著相关的气孔评价指标。【结果】依据半致死温度测定结果鉴定参试品种的抗寒性为gau-1(-8.06)>gau-24(-7.83)>gau-30(-7.58)>gau-39(-7.44)>ts309(-7.28)>ts312(-7.08)>nts158(-6.81)>npz269(-6.62)>天油14号(-5.98)>16-2444(-5.4)>17-2251(-5.13)>天油2266(-4.8)>天油2238(-4.6)>天油2288(-4.38)。依据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值评价的抗寒性结果为gau-1(0.990)>gau-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