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良离子色谱法测定咸鱼中亚硝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优化了现有国家标准成鱼中亚硝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咸鱼样品先经硝酸银(AgNO3)除去大部分氯离子(Cl-),IC-Ag预处理柱排除剩余Cl-的干扰,再用Ion Pac AS23(4mm×250mm)分析柱和Ion Pac AG23(4mm×50mm)保护柱,以4.5mmol·L-1碳酸钠(NaCO,)和0.8mmol·L-1碳酸氢钠(NaHCO,)的溶液为淋洗液,流速为1.0mL·min-1,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用该改良方法测定不同品种咸鱼亚硝酸根离子(NO2-)的线性范围为0.01~2.00mg·L-1,相关系数为0.9999,加标回收率为83.0%~101.6%,方法检出限为0.2mg·kg-1。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速,能更加准确测定咸鱼制品的亚硝酸盐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2.
确立了离子色谱法检测琼胶中硫酸基含量的样品处理方法和检测条件。样品前处理采用灰化降解琼胶粉中的有机成分,超纯水溶解定容、过膜后测定;检测时利用戴安ICS-3000型离子色谱仪、电导检测器、ASRS 4mm抑制器和IonPac AS23型分离柱,淋洗液组成为9.0mmol·L^-1Na2CO3溶液和1.6mmol·L^-1NaHCO3溶液,流速1.0mL·min^-1。此方法硫酸根(SO4^2-)在1.0~15.0mg·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检出限为0.01mg·L^-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9.0%-102.0%,分析快速准确。离子色谱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操作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测定水产品中氧化三甲胺及其分解产物二甲胺和三甲胺的非抑制性离子色谱方法.样品使用10%三氯乙酸溶液浸提,浸提液通过离心,稀释过滤后直接进样;方法使用4mmol/L硝酸+3%乙腈作为淋洗液,色谱分离柱为Metrosep C4 150(150mm×4mm);二甲胺、氧化三甲胺和三甲胺的保留时间分别为6.22、8.21、9.09min,检出限分别为0.025、0.050、0.050mg/kg;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0.999),RSD为1.41%~3.83%(n=5),加标回收率为91.5%~100.3%.通过比较,含有内源性甲醛的水产品样品中检出二甲胺,而不含有内源性甲醛的样品没有检测到二甲胺.  相似文献   

4.
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河豚毒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新 《水产学报》2006,30(6):812-817
采用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的河豚毒素含量,选用河豚Takifugu)和织纹螺(Nassarius)为主要研究对象,样品先由0.1%乙酸提取,经过C18固相萃取柱净化。以庚烷磺酸钠为离子对试剂,应用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分离河豚毒素,采用在线柱后衍生系统,在110 ℃高温和4 mol·L-1 NaOH强碱条件下,将河豚毒素衍生化成具有荧光特性的C9碱,荧光检测器定量检测。河豚毒素在5~1 60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9 7;1、2、8 μg·g-1,3个浓度水平添加样,日内和日间的回收率为80.9%~91.2%、相对标准偏差为1.93%~5.57%;方法定量限为1 μg·g-1;从添加样色谱图上看,河豚毒素目标峰附近没有干扰峰,定性准确性好。采用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小鼠生物法检测同一阳性河豚样,检测结果一致性好。实验结果表明,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水产品中河豚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海参中单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阴离子交换–脉冲安培检测法(HPAEC-PAD)分析海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含量测定。通过比较3种蛋白去除法对海参多糖含量的影响,优化海参多糖纯化方法;比较淋洗液浓度对单糖分离效果的影响,优化海参中单糖分离的色谱条件。结果显示,Sevag法去蛋白的效果最好,在淋洗液为20 mmol/L Na OH的条件下分离岩藻糖、氨基半乳糖、氨基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乳糖;在淋洗液为160 mmol/L Na OH和200 mmol/L Na AC的条件下分离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各单糖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不低于0.998,检出限为2.5~50μg/L,加标回收率在83.6%~113.1%之间。该方法可测定海参多糖的中性糖、氨基糖和糖醛酸,可作为海参及其制品中的单糖分析及定量方法,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水产品中五氯酚及其钠盐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进行了深入优化。样品通过三乙胺碱化的70%乙腈水溶液提取,使目标物保持在离子态,之后采用大粒径的阴离子交换(MAX LP)小柱进行富集,依次用5%氨水(V/V)溶液、甲醇和50%的甲醇水溶液(含2%甲酸,V/V)进行淋洗,最后用5 mL的4%甲酸甲醇溶液洗脱。净化浓缩后样品采用C_(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甲醇和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扫描,采用同位素稀释内标法定量。目标化合物在相关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不低于0.99,方法在不同水产品基质中的定量限均为0.5μg/kg,基质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2.4%~102.0%,相对标准偏差为3.21%~9.15%。经验证,本研究优化后的方法适用于水产品中五氯酚及其钠盐的残留检测,且相比标准方法,减少了前处理所需时间,同时避免了堵柱情况出现,解决了蟹类样品回收率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赵文亚 《水产学报》2003,27(3):278-282
介绍了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测定的气相色谱法。样品中的氯霉素用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去脂肪,过Sep-C18柱进行净化,用BSTFA-TMCS衍生后进带有微电子俘获器的气相色谱仪检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500μg·L-1,相关系数r=0.999,最低检测限为0.1μg·kg-1,相对标准偏差为4.3%~11.0%,向样品中分别添加1μg·kg-1、10μg·kg-1和20μg·kg-13个浓度水平的氯霉素,回收率分别为62.0%、88.2%和96.4%。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合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新方法.样品中残留的孔雀石绿或结晶紫用硼氢化钾还原为其相应的代谢产物隐色孔雀石绿或隐色结晶紫,用乙腈、乙酸铵缓冲溶液提取,二氯甲烷液液萃取,PRS固相萃取柱净化,反相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混合标准工作溶液质量浓度范围为1~600 μg/L时,该方法的线性关系极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 9.该方法定量检出限为0.4 μg/kg.当空白样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添加水平为0.4~100 μg/kg时,孔雀石绿回收率为70.0%~90.6%,结晶紫回收率为73.0%~87.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9.
王静  沈吴琪  张美琴  孟勇  吴光红 《水产学报》2013,37(8):1244-1249
为了开发一种以加速溶剂萃取、全自动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联用(ASE-GPC-HPLC)来同时测定水产品中13种磺胺类和甲氧苄啶残留的方法,实验采用凡纳滨对虾等水产品通过加速溶剂萃取仪提取,经全自动凝胶渗透色谱仪净化,收集液经氮吹浓缩后用1 mL流动相定容,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13种磺胺类在0.01~1.00 mg/L范围内、甲氧苄啶在0.02~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 9;添加100、200、400μg/kg 3个浓度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7.9%~98.6%,RSD为0.4%~13.4%。研究表明,运用ASE的提取优势和GPC的净化效果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回收率和精密度,降低基质干扰,并且开发出一种新的可同时测定水产品中13种磺胺类和甲氧苄啶的方法,方法简便准确,14种药物完全分离,重现性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毛细管电泳分离-三联吡啶钌(Ru(bpy)_3~(2+))电化学发光检测联用技术,建立了鱼露中L-羟脯氨酸检测的一种新方法。重点考查检测池中环境条件(检测电位,吡啶钌溶液浓度和p H)、进样条件(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及运行条件(运行电压,运行缓冲溶液浓度和pH)等因素对L-羟脯氨酸分离及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测定条件为:光电倍增管电压800 V;检测电位1.20 V;Ru(bpy)_3~(2+)浓度6 mmol/L(溶解于50 mmol/L p H 8.00的PBS);进样参数10 k V×12 s;运行电压14 k V;运行缓冲溶液50 mmol/L PBS(p H8.50)。本体系中电化学发光强度与L-羟脯氨酸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3.496 9c–11.988 0,线性范围10~500 mg/L,相关系数r=0.999 8(n=6),检出限为2.26 mg/L(S/N=3)。用该方法测定鱼露中的L-羟脯氨酸,其日内迁移时间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17%和0.26%,其日间迁移时间和峰高的RSD分别为0.43%和0.57%,加标回收率96.67%~99.65%。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适用于水产品及其制品中L-羟脯氨酸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液质联用法检测海水中氯霉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液质联用仪测定海水中氯霉素的含量。水样经乙酸乙酯萃取、浓缩,以1 mL50%的甲醇-水溶液定容,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MRM)检测和氘代氯霉素内标法定量。海水中氯霉素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10~10.0ng.mL-1,检出限为0.04μg.L-1,定量限为0.10μg.L-1,加标浓度在线性范围内时,回收率大于90%。试验证明:该方法比较稳定,适用于检测海水中氯霉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 ei)中氨基脲(SEM)、1-氨基-2-内酰脲(AHD)、3-氨基-2-唑烷基酮(AOZ)和5-甲基吗啉-3-氨基-2-唑烷基酮(AMOZ)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采用2-硝基苯甲醛作为衍生化试剂,氘、碳-13、氮-15同位素标记的SEM1-3C1-5N2、AHD1-3C3、AOZ-D4和AMOZ-D5为内标物,样品经衍生、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净化,以甲醇0.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8 m in可将4种目标化合物完全分离并测定。结果表明,4种待测物在0.4~2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为0.03~0.15μg.kg-1。在0.5μg.kg-1、1.0μg.kg-1和2.0μg.kg-13个水平上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2.0%~107.3%,RSD为3.1%~8.7%。采用该法参加FAPAS国际水平测试,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海产品中5种形态砷(As)的高效液相色谱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方法。将样品冷冻干燥后采用矿(甲醇):V(水)=3:1溶液,70℃水浴振摇30rain提取1次,再用y(甲醇):y(水)=1:1溶液提取2次,提取液用阴离子交换柱分离,以20mmol·L-1碳酸铵[碳酸氢铵(NH。HCO,)+氨基甲酸铵(NH:COONH。)]为流动相,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5种As的检出限为0.057~0.13μg·L-1,定量限为0.19~0.43μg·kg。添加回收率为83.2%~11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实际海产品样品测定结果表明,海产品中的As主要以砷甜菜碱和二甲基砷酸为主,5种形态As的和与总As相比,总体提取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鱼类加工品中12种杂环胺类化合物(HAAs)的分析方法。经过条件优化,肉样选用乙酸乙酯、氨水和三乙胺提取,提取液经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按V(甲醇)∶V(氨水)=9∶1洗脱,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以甲醇和5 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RM)扫描模式,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种HAAs在1.0~10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在12 min内实现分离,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42.98%~125.00%(n=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9%~9.88%,检测限(LOD)为0.3~1.0μg.kg-1。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易推广应用,可作为快速测定鱼类加工品中多种HAA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GC—MS检测咸鱼中N-亚硝胺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咸鱼中的N-亚硝胺,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条件,比较了固相微萃取(SPME)和二氯甲烷超声萃取对N-亚硝胺的响应强度的影响,探讨了有机溶剂用量、萃取时间、萃取次数对测定的影响。采用选择离子法定性定量检测咸鱼中N-二甲基亚硝胺(NDMA)、N-二乙基亚硝胺(NDEA)、N-亚硝基吡咯烷(NPYR)和N-二丙基亚硝胺(NDPA)4种N-亚硝胺。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9 2、0.999 1、0.999 1和0.999 2;线性范围为0~10μg.mL-1;该方法重现性好,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1%;空白加标回收率可达70%~80%;灵敏度高,检测限分别为0.038 6μg.kg-1、0.022 7μg.kg-1、0.031 6μg.kg-1和0.047 8μg.kg-1。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相萃取的方法提取海水中的蛤毒素(Pectenotoxins,PTXs).从2006年7月28日~8月29日,将含有吸附剂的吸附盘片置于黄海胶州湾取样点(36°12.428'N,120°17.826'E)水面以下3 m处,每次放置4d后取出.吸附盘片中的蛤毒素用甲醇洗脱,洗脱液蒸发浓缩近干,用1 ml80%甲醇溶解,然后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串联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原(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阳离子模式.样品分析所用分离柱为Waters XTerra C18柱(50×2.1mm,3.5 μm),预柱为C18(10×2.1 mm,3.5 μm).流动相A为2 mmol/L甲酸铵、50mmol/L甲酸溶于95%的乙腈;流动相B为2 mmol/L甲酸铵、50mmol/L甲酸溶于纯水.流速为0.4 ml/min,淋洗梯度为0~11min,35%A~100 %A;在11~16.5min,100%A;在16.5~17.0 min,100%A~35%A.分别给出海水中蛤毒素PTX-2、PTX-2 SA、7-epi-PTX-2 SA、PTX-11、PTX-12a和PTX-12b的质谱图.结果发现,这一海域海水中存在蛤毒素PTX-2、PTX-2 SA和7-epi-PTX-2 SA,不存在蛤毒素PTX-11、PTX-12a和PTX-12b.海水中蛤毒素PTX-2、PTX-2 SA与7-epi-PTX-2 SA之和的最大峰值出现在8月1日.然后,蛤毒素浓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7.
邱伟强  陈刚  陈舜胜  谢晶 《水产学报》2011,35(11):1745-1752
建立了水产品中6种ATP关联化合物的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IP-RPLC)检测方法,确定了缓冲液的最佳pH、流速和浓度,并对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和检测限进行了测定.采用10%的高氯酸分离提取样品,用KOH溶液中和后进行HPLC分析.采用Waters 2695色谱系统,Thermo ODS-2 Hypersil(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柱温为25℃;以10%甲醇,90% 0.05 mol/L磷酸盐溶液为流动相,磷酸盐溶液含9 mmol/L四丁基氢氧化氨(TBA),并用1 mol/L的磷酸调pH至6.5,采用等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表明:6种ATP关联化合物在13 min内完全分离;在2~4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4~1.0000之间;方法最低检测限(信噪比S/N =3)在0.1~0.4 μg/mL之间;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2.2% ~110.0%,相对标准偏差为4.2% ~9.5%.本方法可用于水产品中ATP、ADP、AMP、IMP、Hx和HxR等6种ATP关联化合物的同时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淡水、沉积物中阿莫西林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淡水样品通过固相萃取柱富集后洗脱,沉积物样品通过乙腈直接提取,以0.2%甲酸/5mmol/L醋酸铵-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通过C18色谱柱进行分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10μg/L,相关系数r0.999。淡水中阿莫西林的平均回收率为77.9%~84.8%,RSD为2.5%~5.9%。沉积物中阿莫西林的平均回收率为76.5%~82.7%,RSD为1.2%~2.7%。方法步骤简单,灵敏度高,可以用于环境淡水及沉积物中阿莫西林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离子色谱法,结合在线渗析技术对水产品中多聚磷酸盐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该方法测定多聚磷酸盐离子在质量浓度0—10.0mg·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达到0.999。检出限为3.0~10μg·L-1,回收率为95.8%~104%,连续进样检测值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试验结果显示该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操作方便快速,适合水产品中多聚磷酸盐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吴燕燕 《水产学报》2007,31(4):518-524
以奥尼罗非鱼肝脏为原料,研究加热法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工艺条件,丙酮沉淀回收酶法和HitrapTMQ FF阴离子柱纯化Cu,Zn-SOD,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热法提取SOD时,在缓冲液中加入10mmol.L-1CuCl2,调节pH为5.6,65℃进行加热处理,可以提高SOD粗酶的稳定性和得率,其得率为57%,粗酶比活为(2580±6)U.mg-1。对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纯化后SOD比活为(4895±2)U.mg-1,SDS-PAGE电泳为单一蛋白酶带,分子量为36ku,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65nm。该酶在pH6.0~9.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75℃以下稳定,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氰化钾、脲素、β-巯基乙醇、H2O2、对Cu,Zn-SOD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DTA浓度小于3mmol.L-1时,对Cu,Zn-SOD活性有明显增强作用,EDTA浓度大于3mmol.L-1时,对Cu,Zn-SOD活性有抑制作用;DTT的修饰使Cu,Zn-SOD活性显著增加。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罗非鱼肝脏SOD提供了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