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揭示荒漠草原土壤可培养真菌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以实现利用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对退化草地提前预测和有效管理,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和18SrRNA分子鉴定技术对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可培养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培养真菌在0~30cm土层的数量为26.65×104~90.69×104 CFU·g-1,各土层的真菌分布次序为:0~10cm10~20cm20~30cm。分离到的真菌分别属于14个属,其中青霉菌属是优势菌属,占0~30cm可培养真菌总数的48.76%,其次是曲霉属,占可培养真菌总数的10%。在0~10cm土层,可培养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H')最高。可培养真菌的数量与含水量、速效钾和铵态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硝态氮和速效磷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禽曲霉菌病又称真菌性肺炎,主要是由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感染引起的。以侵害雏鸡呼吸道器官为主的真菌病,其特征为肺和气囊发生炎症并形成真菌小结节,1-4周龄雏鸡多呈急性爆发,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成年禽多为散发,呈慢性经过。  相似文献   

3.
新疆盐生植物芦苇根围AM真菌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新疆盐生植物根围AM真菌的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以新疆北疆3个典型区域的盐生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研究对象,分别在0-10、10-20、20-30、30-40和40-50 cm 5个土层采集根围土壤样品,研究AM真菌的空间分布及其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盐碱化是AM真菌在盐碱土中空间分布的重要限制因子,但AM真菌可与芦苇共生,AM真菌各项指标在盐渍地中的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AM真菌侵染率、侵染强度在3个样地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随土层加深呈降低趋势,其最大值均出现在0-10 cm土层;孢子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最高值出现在0-20 cm土层;孢子密度与土壤p H、电导率、速效K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AM真菌侵染率、侵染强度、菌丝丰度、丛枝丰度与速效K、速效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侵染强度、菌丝丰度和丛枝丰度与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本研究结果对利用盐生植物AM真菌资源,促进盐渍化草地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鸭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属真菌,如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等引起的鸭的一种真菌性疾病,幼鸭多发且呈急性群发性,发病率高,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由于真菌主要侵害呼吸器官,所以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在鸭的肺和气囊发生炎症和形成肉芽肿小  相似文献   

5.
禽曲霉菌病主要是由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真菌性疾病,幼禽多发且呈急性群发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成禽则呈散发。  相似文献   

6.
青海玉树不同海拔高度草毡土微生物数量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稀释平板法探讨了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与生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样地真菌数量差异显著;AM-2样地细菌、真菌数量最大;AM-3的放线菌数量最大;而AM-4的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均为最小值;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真菌、放线菌与海拔、地下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土壤微生物受到地下生物量及土壤含水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不同养分条件下草地早熟禾根际三大微生物类群进行分离,测数分析,结果表明:根际细菌数量与土壤养分条件呈正相关,随着土壤养分条件的降低数量呈降低趋势;根际放线菌数量随养分的降低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真菌数量与养分条件呈负相关,随着养分条件的降低,根际真菌的数量逐渐增加,导致草地早熟禾草坪根际土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  相似文献   

8.
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们生活在真菌的海洋中。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它的发育是由孢子产生分枝的菌丝形成菌丝体,菌丛呈绒毛状、棉絮状或粉状。在田间的农作物上主要可分离出长蠕孢霉、镰刀菌、交链  相似文献   

9.
禽曲霉菌病又称真菌性肺炎,主要由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引起的、以侵害幼龄鸡呼吸器官为主的真菌病。其特征为肺和气囊发生炎症并形成真菌小结节。1~4周龄幼雏多呈急性暴发,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而成年禽多为散发,呈慢性经过。2007年7月,  相似文献   

10.
禽曲霉菌病又称真菌性肺炎,是由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引起幼龄鸡为主的、以侵害呼吸器官和肝脏为特征的真菌病。幼龄鸡感染多呈急性经过。成鸡感染多呈慢性经过。  相似文献   

11.
鸡曲霉菌病主要是由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等曲霉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真菌性疾病。幼鸡多发且呈急性群发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成年鸡则为散发。其主要特征是在呼吸器官组织中发生炎症并形成肉芽肿结节。该病常在孵化室呈暴发性流行,对养鸡业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镰刀菌属为瘤座孢科,丛梗孢目,半知菌类真菌,由于本属真菌的大型分生孢子,多呈镰刀形状而得名.镰刀菌是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病原菌,镰刀菌属是真菌中较大的一个属,普遍存在于土壤及动植物等有机体内,在地理分布上极为广泛.  相似文献   

13.
霉草中毒是草食动物采食了真菌污染的草料所致的一种真菌中毒病。该病呈一定的散发性和区域性,而且各个时期发生的症状不尽相同。1发生病例的数量和特点2011年1~5月末,桦甸市常山镇共发现62头牛和15匹马发病,发生的这些病例中  相似文献   

14.
麦角菌是生长在粮食和禾本科植物上的一种真菌。它在高湿度、高水分条件下生长旺盛,产生黑、紫色类似铅笔芯的物体。当动物消耗了这种真菌体内的生物碱,则呈中毒状,引起流产,血管梗阻。有时,血管梗阻可导致组织坏死和坏疽,特别是对尾巴和碲子尤为突出。对猪来说,麦角菌中毒,可使猪崽瘦弱,母猪奶汁减少。因此,对家畜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新疆昆仑山北部区域旱作紫花苜蓿对土壤养分与真菌种群的影响,以原生地土壤与紫花苜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构成并探究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旱作紫花苜蓿可提高土壤水分(SWC)、全氮(TN)、碱解氮(AN)、速效钾(AK)、有机质(SOM)含量和电导率(EC)。原生地与紫花苜蓿地土壤中共检测到真菌13门43纲96目210科416属675种,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土壤优势菌门;原生地和紫花苜蓿地共有优势菌属为赤霉菌属(Gibberella)、链格孢属(Alternaria)、线黑粉酵母属(Filobasidium)和枝孢属(Cladosporium);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但冻前紫花苜蓿土壤真菌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原生土壤。旱作紫花苜蓿显著提高卡西氏酵母属(Naganishia)的相对丰度。优势菌属中的赤霉菌属与pH值呈正相关,与AP含量呈负相关;链格孢属与SWC和A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枝孢属与A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WC和EC呈显著正相关;线黑粉酵母属与EC呈显著正...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的超微结构,以探讨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杀虫机理。结果显示,少孢节丛孢菌属于隔膜类真菌,隔膜中央有孔,菌丝细胞一般呈长形竹节状;菌株的捕食器为黏性菌环和菌网,形成捕食器的菌丝细胞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营养菌丝,胞质中含有许多电子密集体,呈大小不等的黑色类圆形颗粒状,多数排列在捕食器菌丝细胞的边缘区域,这是捕食线虫性真菌捕食器菌丝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草地早熟禾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其根际与非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固氮菌生理类群的区系动态变化,拟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方面来阐述草地早熟禾对不同光照条件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根际细菌及四类细菌生理群数量与光照条件呈正相关,随着光照条件的减弱,其数量呈降低趋势;根际放线菌数量随光照的减弱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真菌数量与光照条件呈负相关,随着光照条件的减弱,根际真菌的数量逐渐增加;草地早熟禾根际土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不同光照条件下,根际各微生物类群都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  相似文献   

18.
孔雀石绿及其危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属三苯甲烷类染料。又名碱性绿、严基块绿、孔雀绿,它既是杀真菌剂,又是染料,易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孔雀石绿既是工业性染料,又是一种杀真菌剂,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曾经采用孔雀石绿杀灭鱼类体内外寄生虫和鱼卵中的霉菌,对鱼  相似文献   

19.
禽曲霉菌病主要是由黄曲霉菌和烟曲霉菌等曲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幼禽多发且呈急性群发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成禽则为散发,其主要特征是在呼吸器官组织中发生炎症并形成肉芽肿结节。该病常在孵化室呈暴发性流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不同海拔梯度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而为调控其主要成分-苦马豆素产量提供新的途径。本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青藏高原不同海拔梯度(2 512,3 005,3 490,3 977和4 493 m)黄花棘豆中内生真菌的ITS序列,观测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随海拔升高的变化情况,并运用CANOCO 5.0软件对真菌优势群落与植物营养和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梯度植物营养成分及土壤理化性质间均差异显著;从5个海拔梯度的黄花棘豆的样本中获得3615854条ITS序列,在97%序列相似性基础上可划分为750个分类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真菌群落的丰富度(Chao1)指数以海拔4 493 m最高,为254.10,而多样性(Shannon)指数以海拔3 005 m最高,为3.05。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是青藏高原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的优势类群。RDA分析结果显示,真菌优势类群与海拔、粗灰分和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氮、磷和无氮浸出物呈显著相关(P<0.05)。海拔、植物营养及土壤养分含量均会影响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