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垩白对粳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析了10个粳稻品种(组合)有垩白稻米和无垩白稻米的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及RVA测定值,并品尝鉴定了两类米的适口性,结果表明:垩白性状对稻米蒸煮理化指标和米饭食味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气候条件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杂交中粳 80优 12 1的分期播种试验 ,分析了其稻米品质性状在不同播期气候条件下的主成分值 ,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法对水稻灌浆结实期间若干气候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第 1主成分的特征根λ1 =6.773 ,贡献率为75 .2 60 % ,为透明度因子 ;第 2主成分特征根λ2 =1.2 0 4,贡献率为 13 .3 77% ,为垩白度因子 ;第 3主成分特征根λ3=0 .741,贡献率为8.2 2 9% ,为直链淀粉含量因子。在影响稻米品质的气候因子中 ,水稻灌浆结实期间的日均温度作用最大 ,日均光照数、日均相对湿度次之 ,日均降雨量、日均温差作用最小 ;并据此提出改良 80优 12 1稻米品质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3.
 将优质米新品种滇粳优1号种植在海拔1 532~2 109 m范围内的18个试点,通过分析稻米外观品质、碾磨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初步得出如下结论:海拔高度对滇粳优1号外观品质、整精米率和食味品质影响较大;海拔与滇粳优1号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的相关显著,与其余品质性状的相关均不显著。最适滇粳优1号种植的海拔高度为1 700~2 000 m地区。  相似文献   

4.
张保全  石盼盼  杨双剑  崔庆伟  谢莹莹  董安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55-13756,13758
植烟地区海拔与当地的地域特点及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综述了植烟区不同海拔对烟叶的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感官质量和烟叶品质的关系,为不同植烟区合理规划、生产优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取 3个品种通过分期播插试验研究了稻米品质生理。结果表明 ,平均灌浆速率及灌浆中期速率、灌浆期内日均温 >2 6℃及 <2 1℃天数与稻米品质有密切关系。灌浆较快将使精米率、整米率、长 /宽、GC显著下降 ,垩白粒率、垩白面积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山区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下海拔高度对鲫鱼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了495m、810m两个不同海拔高度的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下鲫鱼与传统网箱养殖鲫鱼中氨基酸、脂肪酸与质构特性等的组成。结果表明,在810m海拔高度环境条件下,更有利于鲫鱼营养物质积累和肌肉口感的提升,得到品质更优的稻田养殖鲫鱼。建议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鲫鱼的养殖,宜选择海拔高度相对较高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7.
杂交早粳稻米品质在四个生态点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杂交早粳稻米品质对湖南和安徽早稻生态环境条件的响应,研究了3个杂交早粳稻组合在不同纬度(不同海拔)4个生态点的11个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杂交早粳稻米的不同品质性状变异幅度在不同生态点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糊化温度、碱消值、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垩白度的变异较大,各组合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47.76%、49.30%、41.15%、61.52%和77.65%;而糙米率、精米率、长宽比和整精米率相对稳定,各组合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5.73%、6.15%、8.65%和11.88%。聚类分析将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划分为3种类型:Ⅰ敏感型,包括糊化温度、碱消值、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垩白度;Ⅱ相对稳定型,包括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Ⅲ中间型如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在云南省寻甸县由于灌浆结实时间延长稻米的品质趋优,整精米率明显提高,垩白粒率、垩白度变小。较相似生态条件下的早籼稻,杂交早粳稻整精米率高15%以上。这些结果对于杂交早粳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早稻种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灌浆结实期日均温度对稻米品质之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本文以3个品种不同时期抽穗试验研究了灌浆结实期日均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的粒长、粒宽、长宽比、糊化温度(GT)等性状受灌浆结实期日均温度影响较小,而垩白粒率、垩白面积、直链淀粉含量(AT)、胶稠度(GC)、整精米率等则对日均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但受影响的程度因品种而异;灌浆结实期日均温〉26℃的天数、〈21℃的天数及平均日均温与品质性状关系密切;温度分布的不地米质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粳稻分蘖穗率对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进行中粳稻分蘖穗率对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粳多穗型品种西光和大穗型品种农林286分蘖穗率分别为25.7% ̄93.2%和8.2% ̄90.3%,其分蘖穗率与稻谷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分蘖穗率达70%以上显著增产,其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显著差异,亩有效穗数虽有减少,但每穗粒数显著增加,分蘖穗率与亩颖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分蘖穗率高低对稻谷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加工品质和垩白  相似文献   

10.
在湖北省恩施市不同海拔区域(高度分别是800、1 160、1 500 m)对鄂烟1号、鄂烟6号、鄂烟209 3个白肋烟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内在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3个品种的农艺性状指标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海拔800 m区域鄂烟6号长势最弱,而在海拔1 160、1 500 m区域鄂烟1号长势最弱;调制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同一品种评吸质量均以生长于海拔1 160 m区域的烟叶最好、海拔1 500 m的最差;在海拔1 160 m区域鄂烟1号表现最好,而在1 500 m区域鄂烟6号优势突出。总之,恩施市烟区在海拔1 160 m区域是3个白肋烟品种最适宜种植的区域,海拔800 m区域适合栽培鄂烟1号、鄂烟209,海拔1 500 m区域较适合鄂烟6号的种植。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粳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氮肥种类及施肥方法对粳稻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粳稻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呈强正相关,对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使用有机肥和降低氮肥施用量有利于降低粳稻中蛋白质的含量,提高粳稻的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稻谷的耐储藏性,对10个东北粳稻品种储藏6个月和12个月后的理化指标、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的食味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储藏时间对稻谷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较显著,对稻谷直链淀粉的影响不显著。储藏时间对稻谷淀粉糊化特征值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崩解值和回生值的变化,变化趋势显著。储藏时间主要影响米饭的色泽和口感,色泽和口感的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第22颗卫星搭载种子和实践八号搭载3个品种诱变选育的稳定株系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及与食味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空间诱导稻米的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与对照品种相比有明显的改变,后代中容易出现高蛋白质含量材料。2.米饭硬度值低的品种经空间诱导处理后,后代中硬度值低于对照品种株系比较少,而当对照品种食味较差,米饭硬度值较高的品种经过空间诱导后,后代株系中超亲现象比较多,硬度值降低明显。3.食味较差的品种经过空间诱导处理后能改善品种的食味,后代中优质食味米选拔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寒地早粳稻裂颖性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颖壳开裂形成的斑点米、有色米、裂纹米、虫蚀粒均比未开裂的稻谷多,随着裂颖率的增加稻谷糙米率、精米率都随之降低,裂颖率对稻谷的出米率有较大影响。裂颖率与稻米外观品质相关系数较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粳稻稻米品质稳定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AMMI模型对9个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稳定性及品质性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项品质指标在不同基因型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方差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粒形和粒长稳定性最高,而垩白率和垩白度稳定性最差。粒长的稳定性与直链淀粉的稳定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垩白率的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精米率的稳定性与粒形的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垩白度的稳定性与糙米率的稳定性呈显著负相关;整米率的稳定性与其他品质性状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16.
3份北方粳稻(Oryza sativa subsp.Keng)品种经过航天诱变处理,得到表型存在差异的后代稳定品系各30个,共90份(产量与原品种差异低于3%),测定其主要稻米品质指标及淀粉RVA谱值,分析北方粳稻航天诱变后代稻米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垩白米率、垩白度、透明度及崩解值各品种均变化较大,垩白米率、垩白度、透明度平均值相比原品种呈负向发展;而崩解值提高有利于改善稻米适口性;其他指标平均值变化较小。诱变后代中有3%个体各项米质指标均优于原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中晚熟粳稻米质性状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辽宁省2002~2003年区域试验,对新育成的中晚熟水稻品种(系)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晚熟品种的稻米品质较好,但不同品质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所研究的品质性状中,垩白率和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透明度、糙米率和精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且年际间变化不明显。在稻米品质的相关分析中,糙米率和精米率相关系数最大,达0.7344;垩白率与垩白度、精米率与整精米率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垩白因子为第一主成分因子,粒长为第二主成分因子。影响辽宁省中晚熟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外观品质,改良外观品质成为辽宁省今后中晚熟水稻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北方梗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为试材,分析了4种不同氮肥施用模式下的稻米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与施氮量关系密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与施氮模式的关系较为复杂,但后期施氮可能不利于加工品质的提升."三段五次"和"稳前、攻中、优后"模式的稻米白度值较高,为35.7~37.9.而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低于"一头轰"和"长效一次性"模式.在高氮水平下差距更加明显,垩白粒率最大相差3.1%,垩白度最大相差2.0%.施氮与不施氮的空白相比,蛋白质含量升高,而食味值降低.在低氮水平下,"三段五次"和"稳前、攻中、优后"模式的蛋白质含量均高于"一头轰"和"长效一次性"模式,食味值则均低于后者:在高氮水平下,不同模式间的营养和食味品质规律性不明显.显著性测验表明,在2个施氮水平下,直链淀粉含量在不同施氮模式间差异均不显著.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所有施氮处理的相对经济效益均高于不施氮肥的空白处理,不同施氮模式中.三段五次"、"稳前、攻中、优后"模式的稻谷产值、产投比和相对经济效益均优于"一头轰"和"长效一次性"模式,且在高氮水平下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9.
双季晚稻硅肥施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 ,双季晚稻在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基础上施用硅肥 ,能够明显改善水稻生长性状 ,增强抗性 ,提前成熟。增加产量 497.0~ 13 0 5 .0kg/hm2 ,增幅 8.0 %~ 2 1.0 %,与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水培条件下硫素营养对粳稻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水培条件下,硫素营养对粳稻稻米品质的改善作用,明确其品质指标随硫素浓度改变而变化的规律,以期提高人们对硫肥的重视,为硫肥的精确合理施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粳稻武粳15和武育粳3号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硫素营养对粳稻稻米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在适宜营养液硫浓度下,武粳15和武育粳3号的稻米品质得到显著改善。武粳15和武育粳3号分别在200 μmol?L-1和260 μmol?L-1硫浓度处理下,加工品质、外观品质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相比,胶稠度分别增加了12.1 mm和8.4 mm。在米粉糊化特性上,武粳15在200 μmol?L-1硫处理的米粉峰值粘度较对照增加143 cP,消减值降低290 cP。武育粳3号在260 μmol?L-1硫浓度处理下,米粉的峰值粘度较对照增长158 cP,消减值降低34 cP。两个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硫浓度的升高呈增加的趋势,4种蛋白组分含量与硫浓度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结论】200 μmol?L-1硫处理的武粳15和260 μmol?L-1硫浓度处理的武育粳3号,其品质相关理化指标得到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