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叶德鉴系福建建瓯人,学名德金,号阳圃,今年75岁高龄。他性格热情奔放,关注环保事业,提倡自育桩材,创作重心放在丛林、山石于一体的组合盆景,其作品已收入香港《文农盆景》国际网站。自1983年退休后,20年来辛勤创作,多次向本刊提出合理化建议,在问卷调查中,叶老被称为“艺德高尚的老园丁”,由于他热爱盆景艺术,至今身体健康,为盆景的民族风格再上一层楼笔耕不缀  相似文献   

2.
焦国英大师走了。大家怀念他,敬仰他,这不仅是对他艺术造诣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大家对他人品的肯定。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印象中,国内出版的盆景专著,专门撰写树石盆景创作的并不很多,除香港《伍宜孙盆景集》将树石盆景纳入"附石盆栽"一章论述较详细之外,内地第一位提出"论树石盆景"者恐怕是武汉的贺淦荪教授了。而今天我又欣喜地看到林鸿鑫先生寄来的《树石盆景的创作与欣赏》书稿真是喜出望外。应该说,关于以树石盆景创作为中心内容的专著也许这是国内第一本。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林先生与我有多次交往。最初,只知他为人诚恳,教学有方,曾先后担任国内多所大、中院校兼职教授,并受聘于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兼职教授。再后来,又知道他不仅精于盆景艺术,还擅于设计施工各种园林景观,在香港花展期间,经他设计施工的展区由于风格独特,受到各国宾客的好评,被授予"特别贡献奖"。林先生的才艺不仅在浙江红欣园林艺术公司经营、投资苗木基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在深圳市东湖公园盆景世界中获得了"精品示范园"和"绿色传播者"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参加朋友的酒宴,正当宾主酒酣耳热之际,一个熟悉的身影悄然起身,将已饮尽的几只空酒瓶拿起仔细端详,然后满意地装入随身携带的背包,静静地离席而去。我匆匆起身,赶到他身后,在他肩上重重一拍:“老屠,你要这些空壶干吗?”老屠微微一笑:“到我家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5.
在寒风凛冽、银装素裹的数九寒天,唯有蜡梅繁花满树,傲雪吐香。要想使这种具有中国同林特色的冬季典型他木具有树桩盆景的造型美,又能香满枝头,我认为应掌握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提起北京的郭强,在养植君子兰的圈内可是顶顶有名的。这种名气不仅是因为他曾经牵头组建了北京君子兰协会,而且还因为他与一个被君子兰界普遍认可的名称——“君子兰盆景”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走进马伯钦的微型山水盆景陈列室,就能感受到他奋力创作的气息。室内周围墙上挂着名家书画,更多的是他自己的画作。古色古香的红木橱中及博古架上琳琅满目地陈列着他收藏的古人物、古船、民舍、古陶瓷、艺术盆、艺术壶。他说艺术是相通的,观赏这些古玩藏品,可以有所借鉴,在绘画或制作盆景时触类旁通,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8.
柯成昆先生从小生活在风景如画的滨海城市厦门,那里盆景艺术发展较早,他年青时就喜欢盆景。后来从事实业开发,心中时常情怀盆景,凡遇到园林盆景或优美的自然景观,总是驻足观赏,留连忘返。他的企业发展了,  相似文献   

9.
14年前,在国家文化部、农业部的支持下,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盆景会议暨盆景制作示范表演,仲济南同志在这次表演中,为国内外来宾创作了《故乡情》山水盆景,赢得了阵阵赞美声,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此后,他笔耕不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印象中,章征武永远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但他那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又标志着他已经长大成熟。这些年,他几乎参加过全国各种盆景班的培训,从不轻易放弃任何一次  相似文献   

11.
广东容桂盆景协会会长朱本南是一位低调、谦逊、勤勉并卓有建树的盆景艺术家,在他的任内,容桂盆景协会欣欣向荣,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不凡的成就为使广大盆友对朱会长有更深一步的了解,特推出此访谈。  相似文献   

12.
《中国花卉盆景》第5期刊登了夏著华先生《从两件丛林作品看中国盆景与海外盆栽之别》一文。以往,笔者曾拜读过夏先生多篇文章,受益匪浅。但该文读后却让笔者稍感意外,我和他有一致的观点,也有不同的看法,提出来愿与夏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3.
于德炽先生是通州市骑岸中学退休教师。40年前他就迷上了花卉、盆景。在由业余走向专业这一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他始终把理论研究和技艺探索作为唯一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黄明山的雀梅盆景《出》,画面不同凡响。他的创意能否让我们在这个“绿色驿站”中悟出些点东西。请读者与我一起浏览吧! 这件雀梅原桩,以根代干,姿韵天然。若融以“因势利导”,一般选择“临水式”、“悬崖式”之造型;即使能够“因材施艺”,仍乏大气、帅气,意象亦平庸。可是,它一落到黄明山手里,却大大出人意料之外。作者细心有加,在此桩养胚过程中,敢于在主干弯曲度的迂回点留芽蓄枝。不但如此,他  相似文献   

15.
《中国花卉盆景》2014,(6):59-59
这个时尚的80后来自山东寿光。音乐是他的灵魂,盆景是他的思想。很早他就喜欢音乐,玩着摇滚,有一天痴迷上了盆景,从此他由一个歌者变成了一个思想者,他的音乐有了伙伴。一静一动,  相似文献   

16.
山松与其他松类生长环境不同,在山松养护期间要采取“木水大肥”以促根促枝。山松是亚热带树种,长期处于高温多雨的环境下生长。野外润湿坡地的山松又明显比山岗上的松树生长旺盛。根据这一特性,对成活的山松盆景,应采取“干透湿透”的方法淋水,春冬两季中午淋水,傍晚喷叶。盆上的温度与水温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提起王传耀,杭州盆景界怕是没有不知道的。他的扬名得益于他40余载在盆景界的摸爬滚打和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18.
盆景与书法     
将书法艺术原理溶入盆景艺术领域,不失为一种新的探索。潘氏有意将书法艺术原理引入盆景造型。他作的圆柏盆景《垂云》、黑松盆景《草书》,正是用行草的意趣营造了盆景艺象。那毫无拘谨、活泼而洒脱、富有情感的动态造型带着浓浓的东方情调,让人咀嚼回味。这不仅佐证了书法艺术亦对盆景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表露了潘氏从盆景角度对书法艺术的见解。他曾给友人回信写道:“以木为笔盆为砚,任尔挥洒咫尺天。”那是主张用书画的意趣强化盆景创作。他在总结松柏类盆景造型时说:“它的变化法则乃是层出不穷,‘反反得正’,就像游鱼调头、蝙蝠在飞翔中倏忽转向,它的意趣与行  相似文献   

19.
张华江先生是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山市盆景艺术协会会长。他陶醉于盆景的改造与创作,不断实践,使其收藏渐入佳境。他的"虫二居"盆景艺术园,园内古树婆娑,锦鲤畅跃,环境幽雅,既是培养盆  相似文献   

20.
时下,在盆景界尤其是盆景经营者中,嗜大之风甚炽。日前笔者走访了一位盆景收藏族的朋友,见满园所贮的尽是庞然大物,便建议多收藏一些精美的中小型盆景。他嗤之以鼻曰:"小型盆景再美,也值不了几个钱。"这种见解,很能反映盆景界中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在当今的商品社会中,艺术品市场化已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