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紫叶小檗嫩枝全光雾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叶小檗是日本小檗的变种,叶为紫红色,春开黄花,秋坠红果,是叶、花、果俱美的观赏树种,可孤植、丛植或成片栽植,还可作彩篱或栽植成图案、  相似文献   

2.
我国山茱萸科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茱萸科植物种类繁多,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可观姿、观干、观花、观叶、观果.并有花果生于叶上的奇观,是一类多用途的极具发展潜力的同林植物.介绍了我国山茱萸科植物的主要种质资源及其分布,阐述了常见种类的优良性状,分析了其作为独赏树、花灌木、植篱,湿地绿化树种、行道树、庭荫树等的园林应用前景.指出应开展和完善山茱萸科植物资源的搜集保存和研究利用工作,以尽快选育出更优良的树种供园林造景之用.  相似文献   

3.
张雅玮  闫爱宾  王玉勤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4):182-184,195
通过对上海古典园林中桂花栽培历史的梳理和桂花种植现状的调查,对上海古典园林中桂花与山、水、植物、建筑四大造园要素之间配置关系及桂花运用特点进行分析。上海古典园林中金桂和银桂运用最多,而四季桂和丹桂运用极少。桂花通过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的方式,和四大造园要素相互搭配,引导空间,渲染了江南园林淡雅和朴素的基调,体现了"富贵""招隐"的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4.
紫叶小檗的栽培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叶小檗,小檗科小檗属,园林色相树种,奏开黄花,秋季缀红果,叶色常年多变,花、果、叶观赏性具佳,用于都市绿化和盆景栽培。紫叶小檗种子有较强的后熟作用,须进行低温沉积才能获得较好发芽率;“冬藏春插”的成活率可提高70%以上;冬、春、秋可进行分株繁殖。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7,(7)
<正>1黄花丁香黄花丁香(Syringa sp)为木犀科丁香属。乔木,株高可达10米,主干明显,叶片卵状披针形或卵形,全缘。圆锥花序,长20~30厘米,花黄色,有香味,花期5~6月。蒴果矩圆形。该品种极耐寒,是目前丁香属中唯一的黄色系品种,在世界范围内属罕见珍稀品种,黄花丁香是暴马丁香的变种,由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于20世纪90年代未期选育成功,现在已应用于园林绿化中。与京桃、紫叶稠李、常绿树种配植,园林效果十分显著。适生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  相似文献   

6.
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效果,是我国珍贵的传统木本中药材,医药用途十分广泛;在园林中常作绿化树种。在栽植过程中若任其自然生长,产量低。修剪是提高山茱萸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通过修剪调整树体形态,提高空间和光能利用率,可调节山茱萸生长与结果、衰老与更新及树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促使山茱萸早结果、多结果、稳产优质、增加经济效益。为广大药农提高山茱萸的种植效益,介绍了山茱萸的整形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7.
注重运用植物配植来努力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四大元素之一的植物,一直被看作是营造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如何在现代中国特色园林的设计过程中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使其更好发挥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一直是现代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山茱萸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各方面分析了山茱萸在园林中的利用价值,并就其在以后的园林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夏和宝  丁芳芳  许晓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26-20428,20432
综述了红果树属植物分类、种质资源及分布、繁殖技术、抗逆性、园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红果树属植物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金银忍冬为忍冬科忍冬属落叶灌木或大灌木.夏季白花耀眼。入秋红果满枝。冬季红果不落。与瑞雪相衬,银妆素裹,景观十分优美.是北方地区优良的观赏绿化树种。分布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等山区以及吉林、辽宁和华北、西北各省。宜孤植、丛植、列植和群植.或修剪成绿篱、模纹、整树或单干乔木。  相似文献   

11.
探析红色、黄色、绿色3种不同色系榉树叶色形成的化学机制,为选育、培育榉树优良株系提供理论依据。以秋季转色期叶色表现为红色、黄色、绿色的榉树叶片为材料,分析其叶片的颜色参数及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含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叶色与色素组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秋季叶片转色期,红色系榉树的色相a~*值最高,在10月25日达到最大值,呈现出最佳观赏效果;绿色系榉树a~*值较低,且变化趋势相对平缓;在转色后期,黄色系榉树的b~~*值显著大于红色和绿色系榉树,但其在秋季变色期存在返绿现象。明度L~*值、彩度C~*值与色相b~*值的变化趋势几乎完全一致。不同色系榉树都含有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但不同色系榉树3种色素的含量不同。红色系榉树花青素含量百分比最高,为22.1%~44.6%;绿色系榉树的总叶绿素含量最高,为73.0%~80.5%;黄色系榉树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24.7%~35.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榉树叶片中,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与榉树的叶片呈色密切相关。其中花青素含量与a~*值呈正相关,与L~*、b~*、C~*呈负相关,说明花青素含量的增加,使叶片红色度增加,同时明度、黄色度和彩度降低;叶绿素含量与L~*、a~*、b~*、C~*均呈负相关,说明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使叶片的明度、红色度、黄色度以及彩度均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未被引入方程,说明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片颜色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分析显示,花青素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可以使叶片变红;而花青素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将维持绿色;若花青素与叶绿素同时降低,则将使叶片变黄。叶片内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的含量及百分比是榉树呈现红色、黄色、绿色3种不同色系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亚洲韧皮杆菌(CLas)在纽荷尔脐橙病树的分布情况,为柑橘黄龙病(HLB)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3个枝条表现斑驳黄化叶片症状的纽荷尔脐橙病树为研究对象,对主干发出的5个主枝(A、B、C为斑驳黄化枝条,D、E为无症状枝条)的叶片分别取样,运用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别检测,用2-ΔΔCt法分析树体各部分黄龙病菌含量。对于果树上表现典型HLB病果但叶片无症状的结果枝,分别检测典型病果和相应叶片的感病情况。【结果】PCR对A、B、C、D、E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57%、61.11%、54.17%、6.67%和0,qPCR对A、B、C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00%,对D、E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00%和13.33%;2-ΔΔCt法分析发现,斑驳黄化叶片中病原菌含量更高,病果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相应的无症状叶片样品。【结论】CLas在表现典型斑驳黄化症状的叶片和果实中的含量及阳性检出率均较高,病原菌在病树中分布不均匀。在进行HLB检测时,应选取典型或疑似症状样品,并运用qPCR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树体局部发病,应当整株销毁。  相似文献   

13.
以云烟87为材料,在盐源烟区选取5种不同类型土壤进行烤烟大田栽培,研究了四川凉山土壤类型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及内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土壤钙、镁含量较丰富,明显缺氯;紫色土、红壤、黄壤、沉积土等明显缺钾和氮;水稻土和沉积土缺磷。不同土壤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有差异,水稻土和紫色土上烤后烟叶烟碱、总氮含量较高,糖含量较低,基本符合优质烟叶质量标准;红壤、紫色土和黄壤上烤后烟叶钾含量相对较高,接近优质烟叶钾含量;沉积土、水稻土和红壤上烤后烟叶氯含量较高,接近优质烟叶氯含量。不同土壤烤后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差异较大,黄壤和红壤上烤后烟叶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较高;黄壤、红壤和水稻土上烤后烟叶类西柏烷类产物含量较高;水稻土、紫色土和红壤上烤后烟叶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及致香成分总量较高。不同土壤烤后烟叶内在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由高到低对应的植烟土壤依次为:紫色土、红壤、黄壤、沉积土、水稻土。  相似文献   

14.
以10年生A4无核荔枝树为试验材料,谢花后对其果实生长发育的生理落果状况进行定期观察,以探索A4无核荔枝生理落果规律。结果表明:(1)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A4无核荔枝存在4次落果高峰期,分别出现在谢花后9~12 d,21~27 d,39~42 d和51~60 d(采收前)。(2)4次生理落果中,第1次落果数量显著高于其他3次,但采前落果期的落果率高达69.84%,显著高于其他3次。(3)4次生理落果期果实脱落的部位均一致,都是在果柄末端的小花穗轴与支轴结合部位脱落。(4)采前落果期单果脱落量比对果高出20%,转黄果(果皮颜色刚转黄)的脱落量比转红果脱落量高出3.65倍,且脱落的转黄果横、纵径及单果重均小于转红果。由此可见,采前落果是造成A4无核荔枝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在果实刚转黄时的小果更容易脱落,在今后生产栽培中应调控后2次落果期尤其是防治采前落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调查了潮州地区柿品种资源,以枝、叶、花、果、种等部位的 154个形态为研究指标,对8个代表种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潮州柿品种表型性状表现丰富,有明显的形态多样性。果实变异程度要高于叶片和花的变异程度,果实性状对潮州柿资源种质鉴定起到关键作用。八个柿品种的果实大小在45-120 g,变异系数达0.40。聚类分析将8种柿划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为水柿、牛心柿和红柿1,第二大类两种野山柿;第三大类是大红柿和红柿2;第四大类为晚柿。说明潮州柿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今后柿种质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的影响,提升不同土壤类型上烟叶的品质。[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在四川省会理县南阁乡选取5种不同土壤类型(红壤土、黄壤土、紫壤土、沙质土和水稻土)进行烤烟大田栽培,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土壤类型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存在差异,沙质土和紫壤土上烤后烟叶钾含量较高,水稻土、红壤土和黄壤土上烤后烟叶的钾含量较低,符合优质烟叶质量指标;沙质土和紫壤土上烤后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均较低,与优质烟叶的质量标准相差不大;红壤土和水稻土上烤后烟草烟碱和总氮含量较高,且符合优质烟叶的质量标准;5种土壤类型上烤后烟叶的氯含量均符合优质烟叶的质量标准;烤后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较高,沙质土上烤后烟叶的总糖含量最高,红壤土上烤后烟叶的总糖含量最低,水稻土上烤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最高,沙质土上烤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最低,较接近优质烟叶的质量标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烤后烟叶的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完全符合优质烟叶的质量标准,水稻土上烤后烟叶的糖碱比最高,黄壤土上烤后烟叶的糖碱比最低,水稻土上烤后烟叶的氮碱比最高,紫壤土上烤后烟叶的氮碱比最低,沙质土上烤后烟叶的钾氯比最高,红壤土上烤后烟叶的钾氯比最低;两糖差基本符合优质烟叶的质量标准。[结论]该研究可为不同土壤类型上烟叶品质的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液质联用仪(HP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DAD)对"法兰地"草莓果实中的花色素苷的种类进行鉴定,并进一步对纯化后的"法兰地"草莓果实花色素苷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莓果实中主要的花色素苷是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芸香糖苷和天竺葵素-丙二酰葡萄糖苷。草莓果实花色素苷对高温敏感,当贮藏温度高于40℃时,其降解速率迅速增加。不同光质条件下草莓果实花色素苷所表现的稳定性有所不同,其中,在红光条件下草莓果实花色素苷最稳定,其次是黄光和绿光,白光条件下稳定性最差。草莓果实花色素苷在pH 1.0~6.0能保持稳定。添加5%的单糖或有机酸对草莓果实花色素苷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添加10%的单糖或有机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草莓果实花色素苷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以嫁接嵌合体红江橙为材料,在扫描电镜上观察了红江橙及其分离出来的4种变异类型的叶、果表面及其切面的结构.结果表明,红江橙的叶面与其分离出来的黄肉果和橘变果有较大差异,红江橙果皮切面海绵层介于黄肉果与橘变果之间,而从果皮的切面发现表皮层的细胞排列紧密,体积较小,呈长形方格状,与紧接其下的海绵层具有较大的、圆形蜂窝状的细胞明显可分.作为同质体的黄肉果和橘变果,则未能观察到这种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叶色乌桕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秋季变色前后色素质量分数、碳水化合物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乌桕秋叶转色后,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a质量分数显著降低;黄叶中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大幅升高,而花色素苷质量分数与绿叶的差异不显著;红叶在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的同时,花色素苷质量分数极显著升高。乌桕秋叶在变色后氮元素、葡萄糖和淀粉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黄色秋叶中果糖和蔗糖质量分数降低,而在红色秋叶中果糖和蔗糖质量分数则有所升高。转色后,叶绿体结构松散,甚至解体;叶绿体内淀粉粒减少,嗜锇颗粒增多。  相似文献   

20.
红江橙果实与叶片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江橙”是甜橙(Citrus sinersis(L.)Osbeck)与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嫁接嵌合体。出现橙型红肉果、橙型红黄肉嵌合果、嵌合桔变果三种变异类型的果实。另外还出现橙型黄肉果、桔变果二种回复到两个嫁接成分的果实。同时,橙型红肉果、橙型黄肉果、桔变果的果实性状与各自的叶片性状有明显的相关性。在生产上运用这些叶片性状可以从苗期开始准确地判别红江橙的变异植株,淘汰回复到两个嫁接成分的植株与枝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