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续第4期第19页)三、池塘成鱼主养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周围无污染,排灌方便,增氧和机电设备完善,面积0.2~0.7公顷,水深2~2.5米,池底平坦,淤泥少,提前1个月干塘、清淤、暴晒。放养前15天,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25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消毒;放鱼前7天,每667平方米施发酵的有机肥200公斤左右培育饵料生物。2.鱼种投放放养时间为11月至次年3月,选择晴天上午进行,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活动力  相似文献   

2.
80∶20池塘养殖是近几年来在全国普遍推广的一项养鱼新技术。它是指在投放鱼种时以一种吃食性鱼类为主养鱼,以1~2种滤食性鱼类为配养鱼的养殖模式,主养鱼和配养鱼的搭配比例大致为80∶20。同时在饲养过程中投喂营养全面的颗粒饵料,采用驯化投饵方法。这种养殖方式具有产量高,效益好,病害少,管理简单等优点。运用这一新技术养殖优良品种彭泽鲫,效益尤为显著,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600~800公斤,其中彭泽鲫占总产80%左右,每667平方米可获纯利1000~1500元。   1.池塘条件选择面积0.33~1公顷(5~15亩)、水深2~2.5米、塘底淤泥不超过30厘米的成鱼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水、排水方便;池中每6670平方米(10亩)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鱼种放养前半个月,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50~60公斤干法清塘,然后注水1米深。   2.鱼种放养每667平方米放养规格为20~30尾/公斤的彭泽鲫鱼种1800~2500尾,配养鱼选择规格6~10尾/公斤的鲢、鳙鱼种,每667平方米放养350~500尾(鲢、鳙比为5~7∶1),配养鱼在主养鱼投放半个月后放养。选择鱼种时需把握以下几点:①选用品种纯正的彭泽鲫一代品种;②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鱼种;③尽量选择大规格鱼种,以保证当年达到理想的上市规格,获得好的效益。   3.驯化投饵饵料应选用配方合理、粒径大小适口的鲫鱼专用颗粒饵料,其粗蛋白含量27%~30%,粗脂肪为8%~10%,粗纤维为12%,粗灰分为10%,水分为12%,磷为0.9%~1%,钙为1%。粒径为2~4毫米。   彭泽鲫鱼种下塘后2天内不投饵,并用0.3克/米3敌百虫和0.7克/米3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尽可能杀灭池中天然饵料,使彭泽鲫饥饿难耐,迫使其主动摄食。具体驯化方法是:在池塘向阳处选择一个投饵点,搭建一个约3米长的跳板伸向池中为投饵台,人在台上投饵。投饵训练时,首先敲击木桶、木板等,发出固定的音响信号,同时撒料,使彭泽鲫在音响信号条件下吃到饵料,逐渐形成上浮抢食的习惯。驯化期间,每天投饵3~4次,每次30~40分钟,一般10~15天即可驯食成功。日投饵量为池塘鱼体总重的5%~8%,具体要依据鱼体大小、水温、天气等灵活掌握。投喂全价颗粒饲料、采用驯化投饵方法是80∶20养殖取得成功的关键。   4.水质管理彭泽鲫80∶20养殖过程中不需施肥,一般水质较为稳定。但在高温季节,仍需注意调节水质,防止缺氧泛塘。一般每7~1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20~30厘米,保持池水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厘米左右。6~9月每天中午开机增氧2~3小时,后半夜开机增氧至日出。  相似文献   

3.
1.清塘消毒鱼种入池前,首先要整修鱼池,放干池水,挖出淤泥,填补堤岸,并曝晒池底.然后每667平方米大约用60公斤的生石灰对水全池泼洒,浸泡2~3天,然后排干.  相似文献   

4.
易湘开 《湖南农业》2004,(10):17-17
三、成鱼养殖大口鲶的成鱼养殖主要有池塘单养、套养和网箱单养3种形式。1.池塘单养单养大口鲶的鱼池应有充足的水源,进水、排水方便,其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000平方米左右、水深1.5米~2.0米的鱼池为佳。鱼种的放养量根据水源条件、饲养技术、饲料来源与质量等因素而定。一般667平方米放300尾~500尾比较合适。放养前要严格消毒,消毒药物以环丙沙星加氨苄青霉素为宜,剂量为0.2‰,混合比例为2∶1,浸洗时间视水温而定(5分钟~30分钟)。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750公斤~1000公斤。在单养大口鲶的鱼池,可以配养一定数量的大规格鲢鱼、鳙鱼种,切忌…  相似文献   

5.
<正>加足塘水鱼种培育池的水位可加深到1.5~2.0米,15~20天加水1次,逐渐增加,以确保池水清新,水质嫩而不老。投饵施肥秋、冬季,以草鱼为主的鱼池应加大精料投喂量,每天的投饵量不小于鱼体总重的4%,上午、下午分2次或3次投喂。入冬之前,根据水质肥瘦情况施足有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一次泼施100~150千克发酵好的人粪尿,整个冬季施肥3~4次。入冬以后,遇连  相似文献   

6.
王树林 《农家顾问》2008,(10):53-53
抓好鱼种的秋季强化培育,是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关键。 1.改善环境 首先改善鱼种生活水体,将原池水放出1/2后,再加注新水。二是施肥培水,适当多施发酵粪肥,每次每667平方米施150千克,9天施1次,每667平方米池塘共施500~750千克。适当追施以氮磷为主的化肥,每667平方米池塘施尿素1.5~2.5千克,配施过磷酸钙3~5千克,7天左右施1次。  相似文献   

7.
1.产地要求无"三废"污染,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的规定,土质符合GB15618-1995的规定,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5051-2001的规定.池塘面积667平方米~3335平方米,保水性能好,池底淤泥厚不超过10厘米,水深2米左右,进排水方便,池内设置饵料台3个~10个,安装增氧机.放养前15天排干池水,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公斤消毒.  相似文献   

8.
<正>改善环境鱼种投放前,将原池水放出1/2,再加注新水。每667平方米池塘施发酵粪肥150千克,每9天1次,共施3~5次。适当追施以氮、磷为主的化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池塘施尿素1.5~2.5千克、过磷酸钙3~5千克,7天左右施1次。每次施肥后都要加注新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30厘米。每15天每667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10~15千克化水全池泼洒1次。鱼种投放以培育草鱼种为主的池塘,可搭配30%左右的鲢、鳙等鱼种;以培育鲢、鳙鱼种为主的池塘,搭  相似文献   

9.
(续第2期第31页) 成鳖养殖①清塘培水: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保留淤泥厚15厘米左右,并日晒三五天,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隔日注入清水.消毒后,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鸡粪100公斤,使池水呈嫩绿色、黄绿色或茶褐色.②种草投螺:在池四周移植轮叶黑藻、水葫芦、水浮莲等水草,其面积为池面的15%~20%,为鳖提供理想的栖息遮荫条件;清明前每667平方米投放鲜活螺蛳50公斤,让其繁殖作为鳖的天然饵料.③苗种放养:于3月下旬~4月中旬进行,每667平方米放养量:规格100克以上幼鳖(同池个体大小保持一致)600 ~ 700只;规格100克的鲢鳙鱼种150尾、鲫鱼50尾、乌鳢3~6尾.养至年底,一般每667平方米可产优质商品鳖3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一、淡水常规鱼类1.成鱼养殖:立冬、小雪、大雪节气水温23—16℃,日投饵率从5%渐降至3%,增氧机日开机时间从8小时逐渐缩短至5小时,每10天换水1—2次,于食场用漂白粉挂袋1次。年初放养或上一年原塘留种的大规格草鱼鱼种,可于立冬、小雪期间择时进行当年的第4次轮捕。  相似文献   

11.
<正> 鱼种在11月上、中旬并池越冬后,剩下的鱼种池要到明年的5月上、中旬才能用来培育鱼种,空闲期长达半年。充分利用这些空闲鱼种池囤养成鱼或种植饲草,既可提高池塘利用率,又能显著增加经济效益。 一、囤养成鱼 利用空闲鱼种池囤养初冬起捕的还未达到上市规格的成鱼,在早春水温逐步升高以后的2—3个月内,每尾平均可增重150—250克,到4—5月市场淡  相似文献   

12.
北方鲤鱼养殖与常见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鲤鱼养殖技术1、鱼苗培养鱼种必须选取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行动活泼、规格整齐者。鱼种培育一般采取2~3个品种的鱼混养,但以一个品种为主。以鲤鱼为主养鱼的池塘,667平方米放夏花6000~每8000尾,搭配20%的鲢鱼和草鱼或20%的鳙鱼和草鱼,出塘规格可达15~18厘米;如每667平方米放夏花8000~10000尾,出塘规格可达13~16厘米。日常管理是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种的活动情况。要经常清洗饵料台,清除池边杂草。每10~15天用漂白粉消毒食场。  相似文献   

13.
华芳 《农村百事通》2006,(18):12-12
一、养殖情况1.养殖面积:5336平方米(8亩)。2.放养准备:2月底抽干池水,每667平方米(1亩)用生石灰125-150公斤彻底消毒,10天后注新水,每667平方米水面用发酵的有机粪肥125公斤肥塘,两天后全池泼洒豆浆(2.5公斤黄豆)。3.放养情况鱼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溶液浸泡3-5分钟,放养具体情况见下表:4.投饲情况3-4月用颗粒饲料296.5公斤,5月用648.5公斤,6月用1640公斤,7月用1910公斤,8月用2170公斤,9月用1800公斤,10月用450公斤。二、效益情况1.投入(按667平方米水面计算)苗种投入计1300元,其中斑点叉尾(?)1000元,常规苗种300元(包括白鲢、花鲢、鲫鱼…  相似文献   

14.
正(续第3期第17页)二、苗种培育1.夏花鱼种培育(1)池塘要求。培育池面积为667~2000平方米,水深1.2米,放养前15天,排干池水,用生石灰全池均匀泼洒消毒,每667平方米用量100公斤。消毒后,注入用80目筛绢布过滤新水,保持水深80厘米左右。在池塘四角堆施发酵腐熟的粪肥,每667平方米用量150公斤左右,培育水质,保持水体透明度25~30厘米。(2)鱼苗放养。先试水,再放养,每667平方米放养鱼苗10万~15万尾。(3)饲料投喂。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有很多鱼种培育池,从鱼种并塘越冬开始到次年 5月份止要闲置 5~ 6个月时间,与此同时各地都有丰富的当年第二代秋繁青虾苗可以进行人工饲养.因此,利用池塘闲置时间饲养青虾,到次年 5月中旬以后再培育扣蟹或鱼种,实行二茬轮养,可以提高水面利用率,增加池塘经济效益.现将我们 2000年在 0.67公顷(10亩)池塘二茬轮养获得每 667平方米(1亩)产青虾 28公斤、扣蟹 9100只(规格 40~ 50公斤)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虾池准备每年冬初当水温降到 8℃以后,鱼种开始并塘越冬.此时立即将腾出的鱼池进行清淤整塘,铲除池边杂草.塘口要求:以排灌方便、无污染、面积 0.13~ 0.33公顷、坡比 1∶ 3~ 4, 淤泥不超过 10厘米为宜.然后使用巴豆对池塘进行消毒,其方法是:每 667平方米用巴豆 5~ 7.5公斤,先将巴豆磨成糊状,装进坛内,加白酒 100克或食盐 0.75公斤,密封 3~ 4天后即可使用,池塘底留水 10厘米左右,用池水将巴豆药液稀释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即可.如果能将虾池制成冬棚控温养虾则效益更高 .……  相似文献   

16.
加州鲈鱼为肉食性温水鱼类,具有肉质鲜美、生长快、生产效益高等特点.现将其几种成鱼养殖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一、池塘主养 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池底淤泥少,以壤土为宜,上覆一层细砂碎石更好;池塘面积2000~3500平方米(3~5亩),水深1.5~2.0米,池塘使用前用生石灰常规消毒,注水时密网过滤防敌害生物. 2.鱼种放养每667平方米(1亩)放8~10厘米鲈鱼种1000~1500尾,或15厘米左右鱼种600~1000尾,同时配养150~200尾左右大规格鲢、鳙、鲫鱼种,以调节水质和摄取残饵.鲈鱼种要求规格一致,一次放足,以免大小不均互相残食. 3.饲养管理主养鲈鱼池水质宁瘦勿肥,池水透明度在30~40厘米,经常要冲注新水或采用其它增氧措施,以保证清新水质和较高溶氧量(每升水含氧量4毫克以上),因加州鲈鱼不耐低氧.投喂饲料为冰鲜低值鱼肉、野杂鱼或配合饲料,也可繁殖罗非鱼苗作其饵料;配合饲料以软颗粒料为宜,蛋白质含量须在45%左右,日投喂量为5%~8%,并根据水温高低调整投喂量;鱼肉日投量则为鱼总体重的10%~15%.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视气候及鱼的摄食状况适当增减,一般以鱼吃饱走散为止.日常管理要常巡塘,多观察,保持池塘清洁安静,及时清除残饵污物,防止出现鲈鱼浮头现象;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和病害,做好防病治病工作. 二、池塘混养 亲鱼池、成鱼池和老口鱼种塘均可混养加州鲈鱼,但以水质清瘦、野杂鱼虾多的塘混养最佳,大量施肥投饲的池塘则不适合,且不允许有乌鳢、鳜鱼等凶猛鱼类存在,否则影响鲈鱼成活率. 混养的鲈鱼下池规格为6~10厘米,数量一般每667平方米30~50尾,年底可达0.35~0.6公斤.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及时注换水,避免池水过肥,养殖后期应适当补投部分鲜活饵料,以满足鲈鱼生长需要.须注意的是,放养的其它鱼种规格应大于鲈鱼种个体的1~2倍,并提前15天以上入池,以防鲈鱼吞食.此外混养塘年底应清塘,将鲈鱼起水. 三、网箱养殖 1.网箱规格与设置网箱一般采用2米×2米×2米或3米×3米×2.5米规格,以聚乙烯无结网片为好;网目大小视鱼种放养规格而定,放8厘米左右的鱼种,网目为1厘米;当个体有15厘米以上时,则用2.5~3厘米网目.网箱设置以封闭框架浮动式最好,选择避风向阳通风、水面开阔、水质清新、水深在3.5米以上处排放,坝前闸口、航道及水的流速超过0.1米/秒处不宜放置. 2.鱼种放养密度网箱饲养加州鲈鱼须按不同规格分级逐渐稀疏的方法进行.8~10厘米的鱼种,每平方米放300尾,15天后分箱;至30~50克左右时,每平方米放养量为150~200尾;长至150克时,密度为每平方米100尾;达到250克体重时,分疏至每平方米50~80尾,同时网箱网目也随分疏逐渐从1厘米增至3厘米. 3.饵料投喂饵料多用切碎的冰鲜低值鱼或小规格野杂鱼,配合料(鳗料等)也可.日投喂量占鱼总重的5%~10%,每日2~3次,依水温和鱼摄食情况酌情增减. 4.日常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及时过筛分箱,以免个体差异明显互相残食,以促进个体均衡生长,提高成活率;二是注意清洗网衣,保持水体交换通畅,防止水生生物附着,一般每7~10天清洗1次;三是加强巡视,防止网破逃鱼,后期饲养(个体在120克以上)可用双层网箱.另外要做好病害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正确引进鱼种 养殖户购买鲫鱼鱼种时,应根据鲫鱼的生物学特征,正确分辨鱼种的优劣,避免上当受骗. 二、鱼种放养密度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最好自己培育大规格鱼种.采用池塘培育鲫鱼鱼种,每667平方米(1亩)水面放养鲫鱼苗0.8万~1 2万尾,可以达到养成尾重50~ 60克大规格鱼种的目的. 进行成鱼养殖时,鱼种规格为50~ 60克,每667平方米水面放养鲫鱼鱼种1500~ 1800尾最为理想,养成商品鱼规格可达350~400克.  相似文献   

18.
一、养殖情况 1.养殖面积:5336平方米(8亩). 2.放养准备:2月底抽干池水,每667平方米(1亩)用生石灰125~150公斤彻底消毒,10天后注新水,每667平方米水面用发酵的有机粪肥125公斤肥塘,两天后全池泼洒豆浆(2.5公斤黄豆).  相似文献   

19.
<正> 1.选塘消毒。面积从数十平方米到几十亩,水深0.8米以上的池塘均可养殖。鱼种放养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排水清塘或300~350公斤带水清塘消毒,彻底杀灭病菌、寄生虫及野杂鱼类。2.放养鱼种。淡水白鲳对水温很敏感,特别是鱼种阶段忍耐低温能力差,因此最好在5月中下旬水温稳定在18℃以上放养为宜。由  相似文献   

20.
不同投饵率对黑鲷生长及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同一种饵料设置7个投饵率水平(分别为体重的1.0%、1.5%、2.0%、2.5%、3.0%、3.5%、4.0%),采用静水连续充气养殖系统,在盐度为26.0~27.5、温度为27.8~26.5℃的条件下对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成鱼和黑鲷鱼种进行为期40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1)黑鲷成鱼和鱼种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随着投饵率的增加,黑鲷的饲料转化率逐渐下降,相对增重率先升高后下降。但是在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上,黑鲷鱼种远大于黑鲷成鱼。(2)黑鲷成鱼和鱼种的水分含量随投饵率的增高而下降,脂肪含量随投饵率的升高而增加。(3)适宜投饵率随着黑鲷体重的增加而降低,黑鲷鱼种的适宜投饵率为其体重的3.0%,黑鲷成鱼的适宜投饵率为其体重的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