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虫害的防治 1、葱蓟马 属缨翅目蓟马科,又名棉蓟马、葱蓟马。 形态特征:①成虫:体长l~1.3毫米,黄白色至深褐色,复眼红色,触角7节。翅细长透明,淡黄色;翅脉黑色,周缘有许多细长毛。②卵:长约0.2毫米,初产时肾形,后期逐渐变为孵形。③若虫:体形似成虫  相似文献   

2.
小麦皮蓟马属缨翅目、皮蓟马科。成虫,黑褐色,体长1.5毫米~2毫米,翅2对,边缘均有长缨毛,腹部末端延长成管状,叫做尾管。卵,乳黄色,长椭圆形,初产白色。若虫,无翅,初孵淡黄色。后变橙红色,触角及尾管黑色。蛹,前蛹及伪蛹体长均比若虫短。淡红色,四周生有白毛。为害症状:小麦皮蓟马为害小麦花器,灌浆乳熟时吸食麦粒浆液,  相似文献   

3.
1 危害症状 幼虫取食无花果树根,成虫主要食无花果树的嫩芽、新叶,喜群集暴食,对幼树为害严重. 2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9毫米,宽5~6毫米.卵圆形.雄虫较雌虫略小,全体黑褐或黑紫色,密被灰黑色短绒毛,具有光泽.触角褐色,由9节组成.后足胫节细长,其端部内侧有沟状凹陷;腹部最后1对气门露出鞘翅外.卵椭圆形,长径约1毫米,乳白色,有光泽,孵化前色泽变暗.  相似文献   

4.
白粉虱俗称小白蛾子。成虫体长1~1.5毫米,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腊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娥类。白粉虱成虫有趋嫩性,成虫总是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追逐顶部嫩叶进行为害,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垦区枣瘿蚊发生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瘿蚊又名枣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也称卷叶蛆、枣叶蛆、枣蛆、枣芽蛆等。 一、形态特征 1.成虫成虫虫体似蚊,橙红或灰褐色。雌虫体长1.4~2.0毫米,头、胸灰黄色,胸背隆起,黑褐色。复眼黑色,触角灰黑色。雌虫腹部大,共8节;雄虫略小,体长1.0~1.3毫米,灰黄色,触角发达,长过体半,腹部细长。  相似文献   

6.
黄粉虫的繁殖 黄粉虫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一幼虫一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黄粉虫各虫态期及其长短,因气温的高低而缩短或延长。成虫羽化后3~5天开始交尾,交尾后一二月内是产卵高峰期。每只雌成虫产卵280~369粒,平均304粒。交尾时间在晚上8时至凌晨2时,产卵于饲料上,卵乳白色,呈椭圆形,长约1毫米。室温25~27℃时,3~5天即可孵出幼虫,若室温在13.5~23℃,需经22~24天。成虫在缺食时会吞食自已产下的卵。  相似文献   

7.
蛴螬是金龟子幼虫,主要有东北大黑鳃金电和黄锡丽金龟。幼虫和成虫均可危害。幼虫主要取食大豆的地下部分,尤其喜食柔嫩多汁的根茎,咬断幼苗根、茎,断口平截,造成枯死苗,易于识别。一头幼虫可连续危害数株幼苗,常常造成缺苗断垄。虫量多时可成片将大豆须根吃光,造成地上部枯黄,严重影响产量。成虫喜食叶片、嫩芽等,形成残缺和空洞,可加重危害。1形态特征1.1成虫体长16~21毫米,宽8~11毫米,黑色或黑褐色,具光泽。触角10节,鳃片部3节,黄  相似文献   

8.
一、生活习性 烟粉虱个体发育经卵、若虫、拟蛹、成虫4个阶段.适宜温度下繁殖一代20多天.本地1年发生8~10代。成虫体长1毫米.白色,翅透明具白色细小粉状物。成虫喜欢在幼嫩叶上取食、产卵,卵长椭圆形,主要集中在幼嫩叶背面.刚产下的卵呈浅白色,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黄色粘虫色板对拉萨市温室番茄上西花蓟马的日活动规律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西花蓟马成虫日活动规律基本是从8:00开始到16:00一直升高,在14:00—16:00有1个活动高峰,而16:00—18:00西花蓟马的活动量逐渐减少,8:00与18:00黄色粘虫色板诱集到西花蓟马成虫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辽宁各地棕榈蓟马发生为害日趋严重,尤其在海城地区为害更重。棕榈蓟马也叫瓜蓟马、棕黄蓟马,以成虫和若虫吸取嫩梢、嫩叶、花和幼果的汁液造成危害,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蓟马成虫体长约 1毫米,金黄色,卵长 0 2毫米,长椭圆形,淡黄色。肉眼可见叶背面成虫、若虫。成虫多在叶脉间吸取汁液,因其较小不易看到,生产中常被忽视。   蓟马在海城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春、夏、秋三季主要发生在露地,冬季主要在温室大棚中,为害茄子、黄瓜、芸豆、辣椒、西瓜等作物。发生高峰期在秋季或入冬的 11~ 12月份, 3~ 4月份则是第二个高峰期。雌成虫主要行孤雌生殖,偶有两性生殖,卵散产于叶肉组织内,每雌产卵 22~ 35粒。若虫怕光,在叶背取食到高龄末期停止取食,落入表土化蛹。   防治方法,根据蓟马繁殖快、易成灾的特点,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如采用营养土育苗、清除残株病叶减少虫源、选合适时间栽植、避开为害高峰等。当每株有虫 3~ 5头时进行喷药防治,最好在 4~ 6天内连施两次药剂,常用效果较好的药剂有灭扫利、灭多威、杜邦万灵、灭利二号等。 保护地蓟马的防治$海城市望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范小刚  相似文献   

11.
1光肩星天牛 1.1形态特征 1.1.1成虫。体长20~35mm,雌成虫体大,雄成虫体型小。体黑色,有光泽,雄虫触角较长,雌虫较短,触角鞭状,触角除第一二节外,其余各节为蓝灰色,前胸两侧各有刺突1个,每个鞘翅上有大小不等的白斑数个。  相似文献   

12.
<正>形态卵长约1毫米,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逐渐变成黄褐色。卵产在枝条向阳面、粗糙有裂纹处。幼虫体长15~22毫米,体扁平。头部和尾部为褐色,胸腹部乳白色。头大,大部入前胸。前胸特别宽大,中胸特小。腹部第七节最宽,胸足、腹足均已退化。成虫体长5.5~10毫米,全体紫铜色,有光泽。头部短而宽,前端呈截形,翅端尖削,体似楔状。  相似文献   

13.
温室白粉虱俗称小白蛾子,成虫体长1~1.5毫米,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蜡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寄主有黄瓜、菜豆、茄子、番茄、青椒、甘蓝、花椰菜等各种蔬菜及花卉、农作物等200余种。  相似文献   

14.
美国白蛾又名秋幕毛虫,为白色中型蛾,是一种国际性检疫对象,在辽宁全省都严重发生。一年发生2~3代,以蛹越冬。成虫雌蛾翅展36~45毫米,体长12.5~14.5毫米;雄蛾翅展30~36毫米,体长10.5~13毫米。越冬蛹平均长度12.84毫米,平均直径4.91毫米,平均蛹重0.15克。成虫第一代大多数前翅带有褐色斑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外来入侵生物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危害黄瓜、辣椒、茄子等多种蔬菜和花卉的主要害虫。[方法]在15、18、22、26、30℃恒温下,分别测定了西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成虫寿命等,测算了西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组建了西花蓟马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在15~30℃温度范围内,西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15℃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极显著长于其它温度;卵、一龄若虫、二龄若虫、蛹、成虫产卵前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85±2.23、5.48±0.89、3.79±2.58、3.08±1.53、8.08±0.81和5.78±0.73℃,有效积温分别为48.88±7.64、41.95±2.14、54.49±7.40、67.52±5.23、33.34±2.07和254.16±10.74日度;18℃成虫寿命最长,22℃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趋势指数均最高;每雌产卵量及种群趋势指数与温度的关系均呈抛物线状变化。[结论]组建了西花蓟马15~30℃温度范围内实验种群生命表,明确了不同温度下西花蓟马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参数,确定了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深入了解该虫种群生物学特性及做好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一、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1.5~2.0毫米,前翅透明,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形似小蚊子;复眼大,黑色,肾形;角细长,念珠状,黑色,各节环生密而长的刚毛;胸部、后胸色深,后胸显著隆起;足3对,细长;腹部1~5节背面有红褐色带;腹末产卵器管状;雄虫外形与雌虫相似,  相似文献   

17.
白杨叶甲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白杨叶甲主要以成、幼虫危害多种杨树及柳树。幼龄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及叶脉;3龄后取食叶缘,使叶缘缺失。杨树叶片受害后,叶及嫩梢分泌油状粘性物,不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导致杨树死亡。一、形态特征1.成虫成虫体长12~15毫米,宽8~9毫米,长椭圆形,触角短小,扁平,11节,丝状,前胸背板紫蓝色,有金属光泽,翅鞘朱红色或黄褐色。蛹经过5~7天开始羽化,羽化时间基本在早晨。当温度超过25℃时当年  相似文献   

18.
膜肩网蝽又名杨柳网蝽,是杨柳科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该成虫虫体长3毫米,1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树干基部周围的枯枝落叶和土缝、树洞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出蛰危害杨树嫩芽嫩叶,6月上中旬第一代成虫陆续出现,之后世代重叠危害。  相似文献   

19.
蓟马类为害綠肥的蓟马,目前我区已发现五种:豆蓟马[Taeniothrips distalis karny],体形最大,雌体长1.6—1.76毫米,全体黑色,触角八节,黑色,前翅暗褐色,单眼间鬃一对位于三个单眼连线的内綠。絲蓟马[Taeniothrips sjosdati(Trybon)],体形比豆蓟马略小,色亦较淡,触角第三节色淡,单眼间鬃位于单眼连线上,前翅淡灰色,中央有暗褐色带。黄胸蓟马[Thrips sp.],体小,长约1.2毫米,头和腹黑色,胸部黄褐色。黑腹蓟马[Frankliniella sp.],雌  相似文献   

20.
榆小蠹虫,别名毛小蠹虫,属鞘翅目小蠹科。在乌鲁木齐地区1年发生2代,近几年在农12师西郊片区道路林的长枝榆上发生日趋加重。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7~4.5毫米,头部黑褐色,有刻点,额上生有黄褐色茸毛,触角锤状赤褐色。前胸黑褐色,前胸背板发达,背部散生梭形刻点并排列成行,背部生有稀疏的黄褐色短毛。鞘翅和3对足均为赤褐色并有光泽。腹部腹面从第2节起向背面端部收缩成斜削面,第2腹节中央有1个明显的瘤状突起。卵尖椭圆形,长径0.8毫米,短径0.5毫米左右,初产时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