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择不同株高夏玉米品种登海661(DH661,矮秆品种)和登海605(DH605,高秆品种),设置两个种植密度(52 500株/hm~2和75 000株/hm~2),比较研究因自然降雨引起拔节期淹水对玉米植株形态和物质生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拔节期淹水后,两个类型品种子粒产量均显著降低,穗粒数明显降低,千粒重降幅较小。淹水后不同株高夏玉米各个节间干物量显著降低,玉米株高、穗位高降低,各节间长及茎粗均变小,其中,第3节间及穗位节间降幅最大,高秆品种高密度条件下更为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淹水处理后株高、穗位高、平均节间长与产量显著负相关,粒叶比、冠根比与产量相关不显著。表明夏玉米子粒产量降低主要是淹水胁迫降低了植株茎秆中物质积累量(特别是第3节间和穗位节间),明显抑制了穗分化而导致穗粒数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2.
鲜食玉米不同栽培方式的生理特征及产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渝糯7号为材料,研究湘南地区不同育苗、移栽、覆盖方式等栽培技术措施对鲜食玉米生理特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春播在3月25日左右播种,采用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等技术,可提高根际土壤含水量、根际土壤温度及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片光合势和叶绿素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最终获得较高鲜穗产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四次重复,对10个红麻品种的四个生育期进行叶片形态、生理特性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叶柄长度在苗期和旺长期与干皮产量极显著负相关,叶脉韧木比与收获时茎皮骨比在旺长期呈极显著正相关,硝酸还原酶活性在苗期和纤维成熟期与子皮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高产品种有一个合理的叶面积发展程序,并表现出单株绿叶数多、叶柄短、叶肉栅栏海绵比大、叶脉韧木比大,净同化率高,叶绿素含量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强。  相似文献   

4.
早稻灌浆期淹水对剑叶理化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优998和桂农占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在灌浆期进行2/3淹水和没顶淹水处理(淹水历时0 d、1 d、3 d、5 d和7 d,0 d为对照),对淹水后早稻剑叶理化特性以及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灌浆期水稻在1 d~3 d短期2/3和没顶淹水后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淹水5 d~7 d产量下降最为严重。有效穗数下降是淹水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相同淹水条件下,两个水稻材料间产量和品质变化差异不显著。灌浆期水稻淹水后水稻剑叶的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升高,SPAD值和SOD酶活性下降,随淹水深度和持续时间的延长变幅增大。灌浆期淹水后水稻剑叶SPAD值和MDA含量与产量和品质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是反映淹水后水稻产量和品质变化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四次重复,对10个红麻品种的四个生育期进行叶片形态,生理特性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叶柄长度在苗期和旺长期与干皮产量极显著负相关,叶脉韧木比与收获时茎皮骨比在旺长期呈极显著正相关,硝酸还原酶活性在苗期和纤维成熟期与干皮产量显著正相关。高产品种有一个合理的叶面积发展程序,并表现出单株地数多,叶柄短,叶内栅栏海绵比大,叶脉韧木比大,净同化率高,叶绿素含量高,硝酸还原活性强。  相似文献   

6.
以耐涝型‘红妃6号’(HF)和敏感型‘千禧’(QX)2个樱桃番茄品种为材料,以正常水分为对照(CK),设置6个淹水深度,分别为?10、?5、?2、0、2、5 cm(D10、D5、D2、W0、U2、U5),测定不同处理下樱桃番茄苗期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探究樱桃番茄苗期对不同淹水深度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淹水处理较CK能抑制株高、茎粗、干物质重及根系长度、直径、表面积和体积的增长,但差异显著性不同;随着淹水深度的升高,株高、干物质量及根系长度、直径、表面积和体积受抑制作用越明显,且W0、U2和U5处理显著低于CK,而D10、D5处理下株高、茎粗及根系平均直径与CK无显著差异。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随淹水深度升高而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也表现出随着淹水深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的趋势,且从淹水后2~6 d均表现D2、W0、U2、U5处理高于CK处理;而在淹水14 d,QX品种W0、U2、U5处理SOD和CAT活性均表现出显著低于CK。从相关性分析也发现,MDA、POD、CAT、可溶性糖和脯氨酸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淹水深度是洪涝致害的一个重要因素,淹水深度越高,对樱桃番茄伤害越大;樱桃番茄种植面下5 cm为淹水深度阈值。  相似文献   

7.
群体结构对玉米冠层特征,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不同群体条件下玉米杂交间种闽单88各生育时期叶面积系数,净同化率,作物率的变化以及群体内的光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高产栽培条件下,该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75-7.5万株/hm^2。最大叶面积系数为4.0左右。  相似文献   

8.
拔节期杂交中稻对淹水胁迫的响应及指示性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强降水频发,杂交中稻在拔节期易受涝害影响。为定量揭示淹水胁迫对水稻的影响和科学评估灾损,提供形态学、生理特性和产量结构的数据基础,同时筛选拔节期水稻淹水胁迫后受涝及减产程度的指示性指标,在丰两优香1号拔节期设计了不同淹深(1/4PH、1/2PH、3/4PH和全淹)及不同淹水持续时间(3 d、6d和9 d)交互试验。结果表明,拔节期杂交中稻受淹后,株高、节间显著伸长,且第2节间伸长速度快于第1节,植株黄叶数显著增多,最长叶片长度显著增长,且株高增长量(Y_(PH))、节间长度(Y_(IL))、黄叶数(Y_(YL))、最长叶片长度(Y_(LL))均与淹涝天数(D)和淹深(H)呈显著的二元一次关系;同一淹水持续时间处理,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水稻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剑叶中MDA含量均随淹水历时和淹水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在根系中,当淹水持续时间为3 d和6 d时,其MDA含量随淹水深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在淹水持续时间为9 d时,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其拐点在1/2 PH淹水深度;同时,在同一淹水持续时间下,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叶片和根系中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剑叶中POD活性持续升高,且水稻受淹越深,其增加幅度愈大,但在根系中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拐点出现在淹水第6 d的1/2 PH淹深;拔节期水稻受到不同程度涝害后,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当淹水深度达到株高的1/4且持续6 d,其结实率降低20%以上,产量减少19%以上。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表明,叶绿素b、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a可作为拔节期水稻受涝后的关键性生理指标,用于指示、监测水稻受涝及减产程度。  相似文献   

9.
三北6号是由隆化三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科研中心于196年用硬粒矮秆自交系S73与坚秆材料B49进行组配的矮秆、大穗、高产、高抗中熟玉米良种。2001年通过鉴定贵州省审定,2002年同时进入东华北、黄淮海国家区试。  相似文献   

10.
高产玉米杂交种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6个玉米杂交种根系活力和根部形态性状的研究表明:玉米根系活力,特别是初生胚根和吐丝30 d后的根系活力与产量成正相关;高产玉米杂交种初生胚根根系活力强,吐丝后根系活力下降慢;不同玉米杂交种的根层数相差不大,但气生根条数与产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玉米涝渍灾害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玉米涝渍灾害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涝渍指标和涝渍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构成要素、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以及基于作物模型的涝渍影响研究进行总结与评述。目前,玉米涝渍灾害评定标准尚未统一,涝渍指标多以降水量或土壤含水量为基础,需以土壤水分平衡为核心,综合多种因素进一步深入研究。加强涝渍对玉米影响的机理研究,增强现有作物模型对灾害影响的模拟能力是作物模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两年大田试验,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研究21个玉米品种在净作和套作模式下的产量水平,以产量为7 500 kg/hm~2为界限,将供试玉米品种划分为3个产量类别,通过比较净作高产套作高产与净作高产套作低产两个类别下玉米的形态特征,从品种间形态的变异系数和形态指标与产量相关性,筛选出叶面积、株高、穗上位二叶夹角和穗位高可作为选择套作高产玉米品种的主要形态指标。套作玉米品种叶面积吐丝期为6 415~7 158 cm~2/株,穗上位二叶夹角分别为20°~31°和22°~28°,株高为259~280 cm,穗位高为94.5~113.0 cm时,可获得较高的套作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3.
秸秆还田与覆膜对土壤理化特性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对不同覆膜时期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发育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秸秆还田后全膜双垄沟播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依次表现为整株还田>秸秆粉碎>免耕留茬,不同覆膜时间对土壤养分变化影响不明显;秸秆还田土壤容重明显降低但免耕留茬一膜两年用处理土壤容重增大。在玉米生育前期经秸秆还田后的土壤温度与水分均显著低于对照,其株高、茎粗与叶面积均小于对照;在玉米生育后期秸秆腐解后对土壤水分起到一个补偿效应。玉米产量表现为秋覆膜整株秸秆还田>顶凌覆膜整株秸秆还田>秋覆膜秸秆粉碎还田>顶凌覆膜秸秆粉碎还田>免耕留茬一膜两年用,秸秆还田后玉米产量较对照有增产趋势,而免耕留茬一膜两年用有减产倾向,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基于DUS测试性状的玉米标准品种形态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US测试指南中的36个形态性状对53份玉米标准品种进行形态性状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选用的玉米标准品种具有较为丰富的形态变异,36个形态性状在53个玉米标准品种中检测到193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性状检测到5.361 1个,有效等位变异平均为3.575 6个(1.121 4~6.834 5),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为1.309 4(0.253 5~2.046 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3个标准品种间的形态性状多样性丰富,相似系数介于0.74~0.85,具有标准品种性状描述的示例和校正作用;取相似系数0.80为阈值,可将53份玉米标准品种分为31类,由此可将标准品种的数量调减为31个。  相似文献   

15.
密度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5,他引:28  
以廊玉6号和农大108为试验材料,研究密度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物重随着密度增加均降低;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干物重(PDW)、光合势(LAD)和作物生长率(CGR)随密度增加而增大。生育前期差别不明显,中后期效应显著。无论单株性状还是群体性状,廊玉6号对密度的反应均比农大108迟钝,廊玉6号的耐密性强于农大108。本试验条件下,廊玉6号和农大108的适宜密度分别为67500株/hm2和60000株/hm2。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氮肥全部基施(N1)、基肥70%+拔节肥30%(N2)、基肥50%+拔节肥50%(N3)和基肥30%+拔节肥50%+大喇叭口肥20%(N4)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苗期受渍夏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利用Logistic方程比较不同处理的玉米子粒灌浆过程。结果表明,渍水处理降低子粒千粒重最大潜力值,降幅达5.5%~10.3%;灌浆持续期缩短,最高达9 d;平均灌浆速率降低,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提前。氮肥后移较氮肥前移处理提高子粒最大潜力值;平均灌浆速率增大,最高达22.4%;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滞后性",最高延迟13.8%,有利于减轻苗期渍害对子粒灌浆特性的影响。通径分析表明,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平均灌浆速率和渐增期灌浆速率对粒重影响较大,表现为TmVaV1。苗期渍水抑制子粒灌浆速率,导致夏玉米产量下降,降幅达24.2%~25.7%,氮肥后移能够减轻苗期渍害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玉米耐涝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朱敏  史振声  李凤海 《玉米科学》2015,23(1):122-127,133
淹水胁迫是玉米生产遭受的主要逆境之一。淹水胁迫使玉米植株气体扩散受阻,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加剧,MDA含量积累,保护酶系统受损,叶绿体降解,光合速率下降。玉米可通过生理生化机制的调节来适应淹水胁迫,包括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形态结构、解剖结构产生明显变化,在呼吸代谢、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和内源激素等方面也发生相应变化。本文从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玉米耐涝机理研究进展,为玉米耐涝性研究和耐涝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淹水对糯玉米耐涝性差异近等基因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涝性不同的Zz-R和Zz-S为试材,采用盆栽淹水试验,研究淹水胁迫下玉米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耐涝系Zz-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酶(APX)活性与对照相比有所增加,且Zz-R增加幅度大于Zz-S。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Zz-R与对照相比仍表现为增加趋势;淹水胁迫8 d时,Zz-S与对照相比有所下降。淹水胁迫下,Zz-R和Zz-S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且Zz-S增加幅度大于Zz-R;Zz-R和Zz-S的脯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且Zz-R增加幅度大于Zz-S。近等基因系间耐涝性的差异与其抵御活性氧自由基(ROS)损伤能力的强弱、渗透调节能力的强弱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涝渍胁迫下玉米苗期不同叶龄叶片光合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卫东  冯利平  胡程达 《玉米科学》2019,27(5):73-80,86
以玉米品种浚单20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在4叶期开始水分处理,设CK(土壤相对湿度70%~80%)、持续淹水3、5、7 d和渍水5、10、15 d共7个处理,比较涝渍条件下不同叶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_2浓度及SPAD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苗期淹水和渍水均显著降低玉米叶片的SPAD值,淹水影响程度大于渍水,淹水7 d和渍水7 d时叶片的SPAD值分别比对照降低37.9%和3.3%。不同叶龄叶片的光合特性对涝渍响应存在差异,叶龄大的叶片抗涝渍能力相对较强。涝渍≤7 d时新出生的第5叶和第6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下降;涝渍胁迫7 d时,渍水和淹水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比CK降低18.5%和15.4%;渍水15 d时,第9叶的净光合速率比CK偏高6.1%,表明玉米对涝渍的适应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0.
以农大108为供试材料,以4个不同含硫量的Hogland营养液为硫素处理,以正常供水和30%PEG6000作为水分处理来模拟干旱胁迫,探究硫在干旱条件下对玉米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显著降低苗期玉米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片可利用的光能,对PSⅡ反应中心造成损伤,降低叶片光合能力,影响玉米苗期干物质积累。与不施硫相比,干旱下施硫4 mmol/L处理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39.71%、73.25%和47%。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ETR、φPSⅡ、q P和Fm分别增大18.71%、21.16%、45.22%、44.34%和19.65%,NPQ降低61.27%,改善了PSⅡ反应中心活性。SOD、POD和CAT酶活性分别提高26.37%、13.95%和82.20%,MDA含量降低48.63%,表明硫可以缓解叶片干旱损伤,施硫浓度在4 mmol/L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