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营养生长及果实性状的影响,以草莓品种‘艳丽’为试材,分别进行促成栽培和半促成栽培,调查不同栽培模式下草莓植株的物候期、生长指标、生理指标、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促成栽培模式下草莓开花期、结果期均比半促成栽培模式早60 d左右;而半促成栽培模式下草莓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干鲜重,都不同程度高于促成栽培模式,生长更旺盛,果实单株产量比促成栽培模式下高21.83%,一级序果平均单果重二者差异不明显;果实品质方面,促成栽培模式好于半促成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草莓采用设施进行半促成栽培或促成栽培效益好,但由于栽培中小高畦面低,栽培密度大,大水漫灌等原因,使促成栽培的部分草莓开花结果期处于低温、弱光和高湿环境。另外,由于棚室内授粉昆虫少,且施肥不科学,易造成营养失调,畸形果发生率高,产量和品质降低,严重影响了草莓的经济效益。1发病症状草莓畸形果一般表现为果实过肥、过瘦,呈现鸡冠状、扁平状或凹  相似文献   

3.
移植断根育苗对草莓促成栽培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植断根育苗对草莓促成栽培的应用王忠和(山东省烟台市果树工作站,264001)促成栽培草莓应市早,经济效益高,在交通方便的城市郊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这种栽培方式覆棚保温早,开花结果早,草莓花芽分化发育期相应较短,对秧苗的质量要求比半促成栽培更高。草...  相似文献   

4.
草莓促成栽培是利用温室、大棚在冬季保温,使草莓提早开花结果的栽培技术.通常露地草莓供应期在5~6月,促成栽培的供应期在11月至翌年4月,在此期间草莓价格高,经济效益好,但管理不当易发生畸形果,影响草莓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5.
草莓促成栽培是在草莓花芽完成分化以后,人为抑制其休眠,促使植株继续生长和结果,以达到提早上市、延长采果期、提高产量的一种栽培方式.与草莓露地种植相比,促成栽培具有结果早、采果时间长、产量高、价格高等优点,大大提高了草莓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草莓保护地栽培技术,包括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半促成栽培、塑料中棚栽培、塑料大棚促成栽培、温室促成栽培等内容,以及草莓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雾霾、低温寡照对日光温室草莓结果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艳 《果农之友》2014,(11):29-30
草莓红艳鲜嫩,酸甜可口,在冬春果品市场鲜果供给中占有重要地位,观光科技园区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草莓促成栽培,是发展采摘旅游吸引游客的助推剂,具有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的优势,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高效农业中是农民增收途径之一。在草莓温室促成栽培中,雾霾、低温寡照制约着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导致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出现坐果率低、果实畸形的现象,影响了经济效益,分析并破除困扰草莓高产优质生产的不利瓶颈,已成为日光温室草莓生产的当务之急需。  相似文献   

8.
李玲  杨起 《河北果树》2004,(3):33-33,35
草莓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浆果,但不耐贮运,露地条件下一般5~6月上市,供应期短,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采用设施栽培,可实现周年供应。草莓设施栽培的形式有半促成栽培、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下面以促成栽培为例介绍大棚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草莓因成熟期早、结果快、植株矮小而成为保护地栽培的首选果树种类。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草莓半促成栽培,生产反季节果品,是果农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草莓半促成栽培的主要品种是全明星,存在的问题是品种单一、熟期较晚、风味偏淡。本试验对天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草莓资源圃内保存的11个草莓品种(系)进行日光温室半促成栽培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半促成栽培的良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草莓生产发展非常迅速,从欧美、日本引入了大批优良品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栽培形式由原来的单一露地栽培转变为露地栽培与多种保护地栽培并存。但是,在生产中也有不少种植者,尤其是保护地栽培者,未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甚至蒙受了损失,其原因之一就是对栽培形式及适合该种栽培形式的品种选择不当。现将草莓的栽培形式及适合的栽培品种介绍如下:目前,草莓栽培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简易保护地栽培及露地栽培。一、草莓促成栽培及品种促成栽培是草莓保护地栽培的一种形式,上市时间最早,收获时…  相似文献   

11.
王瑜  徐光华 《蔬菜》1994,(5):8-8
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102208北京农学院王瑜,秀丽,徐光华为了提高草莓的产量、质量,延长结果期,我们从1991年开始连续两年进行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的研究。试验表明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不仅能高产优质,而且可以一茬种植连续收获6个月,获得了较高的经...  相似文献   

12.
草莓作为一种色、香、味俱佳的高档果品,在冬春上市更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因此也大大地刺激着草莓促成、半促成栽培的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果农对促成栽培技术并未真正掌握。据对宝山区泗塘、上海县杜行、青浦县赵屯、嘉定县黄渡等乡草莓促成栽培果园的考察发现,促成栽培  相似文献   

13.
正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果实色艳形美,外观诱人;汁多味香,风味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糖类及多种矿物质,是人们普遍喜爱的果中珍品。近年来,上海市青浦区大棚促成草莓栽培发展迅速,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促成栽培草莓从12月采收到翌年5月,成熟上市早、采收期长、经济效益高,且填补冬季无新鲜食水果上市的空白。但青浦区草莓生产面临栽培品种单一、种性退化等问题,制约了草莓可持续发展。为此,于2014—2015年从国内外引  相似文献   

14.
草莓促成栽培中,通过低温冷藏打破休眠,促进花芽分化已成为常规的栽培技术。但由于品种不同,各地日照长度的差异,打破休眠和促进花芽分化的需冷量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草莓促成栽培发展较快,其中由日本引进的新品种丰香栽培面积扩大较快。本试验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丰香草莓的促成栽培中起苗、冷藏时间、冷藏温度对草莓植株的生长和花芽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草莓促成栽培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本技术规程适用于山东省草莓的促成栽培。内容包括草莓促成栽培的常用术语,母株种苗培育、生产苗栽培、假植、低温短日照处理、温室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1术语促成栽培,是通过设施改变环境,调控地温及空气温度、湿度,适合于草莓的生长发育,促进草莓早开花结实的栽培模式。绿色生产,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绿色食品的标准,减量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生产的果品达到绿色  相似文献   

16.
草莓塑料大棚半促成或促成栽培是90年代以后在烟台市出现的新型种植方式,由于其管理方便、产量高、收益快,因而发展迅速,目前全市栽培面积0.33万余hm~2,对改善当地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和栽培品种的变化,草莓病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有些病害已成为影响草莓生产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我们几年来的调查研究结果,着重报道保护地草莓常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汪泉 《西北园艺》2013,(3):24-25
草莓露地栽培成熟期多集中于5~6月,日光温室促成栽培可使草莓早熟,实现反季市生产,满足生产淡季的市场需求。2011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四季草莓品种的引种与促成栽培试验,经过试验,草莓于12月底就成熟上市,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日光温室促成栽培的草莓品种应具备如下优点:早熟性好,休眠期短,耐低温能力强,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8.
<正> 本试验于1987~1988年在上海地区设施条件下进行。供试草莓品种为宝交早生。促成栽培于10月27日起苗定植,10月30日大棚覆盖两层聚乙烯薄膜,10月30日~2月25日夜间补充2小时光照。半促成栽培于11月23日起苗定植,12月22月开始保温。促成栽培草莓分别于11月12日、20日,11月20日、12月5日,12月5日、18日分三期喷布10ppm赤霉素溶液,以不喷为对照,每区10株,重复3次。结果第一、二期处理的植株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对照和第三期赤霉素处理的植株,产量分别比对照高80.9%、78.1%,具有抑制促成栽培草莓休眠的效应。其草莓的平均果重都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半促成栽培草莓于1月13日,27日用10ppm赤霉素处理,其叶柄长、叶面积和有效花数与对照无  相似文献   

19.
草莓温室促成栽培是豫南地区继普通大棚半促成栽培之后兴起的又一保护地栽培模式。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提高果农种植草莓的技术水平,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013年以来,我们开展了草莓温室促成栽培试验,现总结如下。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学校试验田进行。当地年平均气温14.9℃,日照时数2 100 h,无霜期215-230 d。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草莓半促成栽培,就是在草莓植株基本通过了自发休眠,但又未完全解除休眠时,采取日光温室内强制增温保温措施,促进植株生长和开花结果的栽培方法.晋中市日光温室草莓采用半促成栽培的,平均单果重及总产要高于采用促成栽培,平均667 m2(亩)产可达2 000kg左右,产值在1.8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