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黄颡鱼生长、ATP酶活性和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严鸥  周黎 《饲料广角》2006,(14):41-42,45
用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6%、32%、38%和44%的4种等能饲料投喂黄颡鱼,结果显示:(1)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8%组的黄颡鱼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最高(P〈0.05);(2)蛋白质水平为44%组的ATP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而其他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溶菌酶活性都显著提高。其中44%组和38%组显著高于32%组和26%组(P〈0.051,而44%组与38%组之间以及32%组与26%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淡水白鲳、团头鲂、黄颡鱼主要消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同种鱼不同组织,蛋白酶和淀粉酶最适温度相同,淡水白鲳、团头鲂、黄颡鱼各组织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5℃、35℃、25℃和45℃、50℃、50℃。淡水白鲳和团头鲂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6.4,黄颡鱼肝胰脏、肠、胃最适PH为6.8、6.8,6.4。淡水白鲳和黄颡鱼蛋白酶最适PH值胃、肠、肝胰脏分别为2.6、8.0、10.0和4.2、8.0、10.0。团头鲂蛋白酶最适PH值肠,肝胰脏分别为8.0、9.4。同种鱼不同组织淀粉酶均以肝脏胰活性最高,且三种鱼顺序:团头鲂>淡水白鲳>黄颡鱼;同种不同组织蛋白酶活性顺序为:胃>肠>肝胰脏,三种鱼蛋白酶活性顺序为:淡水白鲳>黄颡鱼>团头鲂。  相似文献   

3.
4.
黄颡鱼是东亚特有的一种淡水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黄颡鱼养殖业规模的扩大,黄颡鱼病害频发给黄颡鱼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黄颡鱼营养免疫研究的进展,旨在为黄颡鱼养殖及饲料配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鸡肉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配制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45%、粗脂肪含量为10%),6种试验饲料中鸡肉粉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5.25%、10.51%、15.77%、21.03%和31.54%,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10%、20%、30%、40%和60%。选用初始体质量为(2.17±0.02)g的黄颡鱼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对黄颡鱼幼鱼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当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由0增加到20%时,黄颡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而当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由30%增加到60%时,黄颡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效率则显著降低(P0.05)。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对黄颡鱼幼鱼的肥满度、脏体比和肠脂比无显著影响(P0.05)。黄颡鱼幼鱼全鱼和肌肉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黄颡鱼幼鱼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大于10%时,黄颡鱼幼鱼的胃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鱼粉替代组黄颡鱼幼鱼的前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鱼粉替代组黄颡鱼幼鱼的肝脏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鱼粉替代组黄颡鱼幼鱼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及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在鸡肉粉替代30%鱼粉组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黄颡鱼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20%鱼粉替代组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和60%鱼粉替代组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鸡肉粉替代鱼粉对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分析得出,黄颡鱼幼鱼配合饲料中鸡肉粉替代鱼粉的最适比例为20.84%。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5.55±0.05) g的黄颡鱼45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 2、 20、 200、2 000 mg/kg丁酸梭菌配制5种试验饲料,分别记作G0、G1、G2、G3、G4,饲料中丁酸梭菌数量分别为0、4.8×106、4.5×107、5.1×108、3.6×109CFU/kg,饲养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1)与G0组比较,G1、G2和G3组黄颡鱼的增重率显著增加(P<0.05),饲料系数却显著降低(P<0.05)。与G0组相比,G1、G2、G3和G4组黄颡鱼的脏体比显著降低(P<0.05),G2、G3组黄颡鱼的肥满度显著升高(P<0.05)。2)G3、G4组黄颡鱼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G0组(P<0.05),G3组黄颡鱼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G0组(P<...  相似文献   

7.
以白鱼粉、豆粕为蛋白源,以蛋白质(45%、40%、35%)、可消化能(14、13、12MJ/kg)和预混料为试验因素,按照L9(34)正交表,对9000尾平均初重为0.40g的黄颡鱼鱼苗进行30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黄颡鱼鱼苗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条件下,黄颡鱼鱼苗的最适蛋白质水平为45%,最适能量水平为14MJ/kg。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蛋白替代方式,研究了蝇蛆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和前肠、肝胰脏组织结构的影响。将960尾初始体质量约2.02 g黄颡鱼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6种用蝇蛆粉替代鱼粉的等氮等能饲料,其替代比例分别为0、20%、40%、60%、80%和100%,记为G0、G20、G40、G60、G80和G100,养殖60 d。结果显示,G20~G100黄颡鱼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G0(P0.05),但各组间肝胰脏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G0相比,G60~G100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60肝胰脏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黄颡鱼胃淀粉酶活性不受蝇蛆粉替代鱼粉的影响(P0.05)。与G0相比,G20~G100前肠蛋白酶和淀粉酶、G40~G80肝胰脏脂肪酶、G40~G60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G20和G60~G100胃蛋白酶、G20~G100胃脂肪酶和肝胰脏蛋白酶、G60~G80前肠脂肪酶、G20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100前肠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部分纹状缘脱落、固有膜结缔组织疏松;G20~G100肝胰脏脂肪沉积逐步加重,G60肝细胞出血坏死。结果表明,当蝇蛆替代鱼粉水平超过20%时,除肝胰脏MDA含量和胃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外,显著影响黄颡鱼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损伤前肠、肝胰脏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添加酸化剂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生长、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对照组饲料不含酸化剂,试验组在对照组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0.05%(0.05%组)、0.10%(0.10%组)、0.20%(0.20%组)和0.50%(0.50%组)的酸化剂,共配制5种等氮等脂饲料。选用初始体重为(7.27±0.38) g的黄颡鱼67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5尾鱼,养殖试验进行64 d。结果表明:黄颡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在0.10%组达到最高值,0.50%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黄颡鱼全鱼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在0.10%组达到最高值,肠道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在0.10%组达到最高值。饲料添加酸化剂后,黄颡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P<0.05)。随着饲料中酸化剂添加水平的升高,酸化剂添加组肠道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0.10%组的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0.20%组的黄颡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  相似文献   

10.
《饲料工业》2017,(16):17-21
试验旨在研究在以鱼粉、豆粕、棉籽粕和双低菜籽粕为蛋白质源的实用饲料中分别添加植酸酶和复合酶制剂对黄颡鱼免疫抗氧化力和肠道结构形态的影响。以黄颡鱼实用饲料中分别添加1 000 IU/kg植酸酶和400 mg/kg复合酶制剂作为试验料。选用初始体质量为(1.02±0.01)g的黄颡鱼36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试验料。养殖56 d。结果显示:各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丙二醛(MDA)含量有所下降,其中复合酶组下降幅度达到17.88%,但差异不显著(P>0.05)。植酸酶和复合酶组黄颡鱼的前肠肠壁厚度和肠绒毛高度均高于对照组,植酸酶组分别提高了2.27%、3.76%,复合酶组分别提高了16.28%、15.22%,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在黄颡鱼实用饲料中分别添加植酸酶和复合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清SOD、GSH-Px、T-AOC和降低MDA含量,改善鱼体抗氧化力;同时能够增加黄颡鱼肠壁厚度,提高肠绒毛高度,改善鱼体肠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选取720尾平均体重为(56.67±10.75)g的健康黄颡鱼,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大型溞粉替代不同水平鱼粉的饲料[0%(Y1)、20%(Y2)、40%(Y3)、60%(Y4)、80%(Y5)、100%(Y6)],试验周期为60 d。旨在探讨大型溞粉替代不同水平的鱼粉对黄颡鱼生长、部分生化指标及水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Y3、Y4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显著增加,其中Y4组效果最为显著(P0.05);Y3和Y4组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从血清和肝胰脏生化指标来看,Y2~Y4组能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且最高活性均为Y3组(P0.05);Y2~Y5组肝胰脏和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有所提高,且Y4组活性最为显著(P0.05);Y4~Y6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其中最小值为Y4组(P0.05);Y3~Y6组均能显著降低肝胰脏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其中,Y4、Y5组最明显(P0.05)。血清中Y3~Y5组GOT活性明显下降,其中Y4组活性最低(P0.05)。Y4组可有效降低水中亚硝酸盐含量(P0.05)。总之,适宜水平大型溞粉替代鱼粉能显著提高黄颡鱼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力,且能有效降低水体亚硝酸盐含量,建议替代比例为60%。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了113头(24日龄)健康长大二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5%进口鱼粉组、2.5%进口鱼粉组和无鱼粉组,3个组日粮营养水平相同。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14头仔猪。通过21d的试验表明去皮膨化豆粕全部取代进口鱼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基础饲料中以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基础饲料中20%、40%、60%、80%、100%的鱼粉,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分别记为Ⅰ、Ⅱ、Ⅲ、Ⅳ、Ⅴ组,Ⅵ为对照组),饲养泥鳅50 d,通过比较各饲料组泥鳅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研究新型蝇蛆蛋白饲料替代鱼粉对泥鳅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新型蝇蛆...  相似文献   

14.
有研究表明,鱼粉在鸡日粮中配比过高会引起胃肠组织糜烂,严重时导致死亡。豆粕因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直接饲喂会导致动物(尤其是幼龄动物)腹泻,生长缓慢、停滞甚至死亡。发酵豆粕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发酵技术,以优质豆粕为主要原料,将大豆蛋白降解为小分子蛋白、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饱食1/3、饱食2/3和饱食水平下黄颡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情况。结果显示:①随着摄食水平上升,湿重、干重、脂肪、蛋白质和能量特定生长率显著上升,其中湿重特定生长率与摄食水平呈直线相关,干重、脂肪、蛋白质和能量特定生长率与摄食水平呈对数曲线相关;②饲料转化效率、蛋白质和能量储积率随摄食水平的上升而显著上升,但蛋白质和能量储积率在饱食2/3和饱食水平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乌鳢鱼种(8.25±1.30)g为试验对象,分别以膨化全脂大豆蛋白替代0%、20%、40%、60%、80%、100%的鱼粉蛋白配制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养8周,探讨饲料中补充限制性蛋氨酸的膨化全脂大豆粉替代鱼粉对乌鳢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替代20%鱼粉蛋白时,乌鳢的增重率显著高于80%和100%替代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当替代量为100%时,乌鳢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它各组。20%替代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各试验组(P0.05),100%替代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各试验组(P0.05)。80%和100%替代组乌鳢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80%和100%替代组乌鳢肝脏AST和ALT、血清AST和ALT与之正好相反。60%、80%和100%替代组乌鳢的氮排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膨化全脂大豆添加蛋氨酸可替代乌鳢饲料鱼粉蛋白的60%~80%。  相似文献   

17.
《饲料工业》2019,(12):46-52
试验研究豆粕和发酵豆粕对黄河鲤幼鱼生长、血清抗氧化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用25%、50%的豆粕和23%、46%的发酵豆粕分别替代基础料中15%和30%的鱼粉配制成5组(对照组FM、试验组SBM25、FSBM23、SBM50和FSBM46)等氮(粗蛋白质38.50%)等能(粗脂肪8.0%)的饲料。将600尾体质量为(49.76±0.24)g的幼鲤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投喂5种不同的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对比,FSBM23组幼鲤WGR、FCR、PER和CF差异不显著(P0.05),SBM25、SBM50和FSBM46组的WGR和PER显著降低,FCR显著升高(P0.05)。与FM组对比,其他组幼鲤血清CAT、SOD、GSH-Px和T-AOC活性显著降低(P0.05),但FSBM23组GSH-Px和T-AOC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FM组MDA含量低于SBM50组(P0.05),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FM组,FSBM23组前肠、中肠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组显著降低(P0.05),最低为SBM50组;后肠蛋白酶活性除SBM50组显著降低外(P0.05),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FM组中,前肠淀粉酶活性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中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中肠SBM25、SBM50组和后肠SBM50、FSBM46组(P0.05)。FM组中,前肠脂肪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中肠和后肠活性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豆粕和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用于幼鲤饲料,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效果优于豆粕,从主要生长指标考虑,幼鲤饲料中可以用23%的发酵豆粕替代15%的鱼粉。  相似文献   

18.
《饲料工业》2017,(24):36-39
文章研究了黑水虻幼虫虫粉替代仔猪饲料中血浆蛋白粉或鱼粉等蛋白质原料的可行性。以血浆蛋白粉和鱼粉为对照组,黑水虻幼虫虫粉为试验组,选用(40±3)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240头,按体重一致的原则,将仔猪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栏),每个重复20头。通过测定仔猪生长性能比较黑水虻幼虫虫粉替代血浆蛋白粉以及鱼粉对断奶仔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养仔猪25 d后,使用血浆蛋白粉、鱼粉和黑水虻虫粉饲养仔猪对应平均日增重分别是(0.361±0.015)kg/d、(0.399±0.020)kg/d和(0.364±0.021)kg/d,料肉比分别为(2.014±0.051)、(2.027±0.101)和(1.944±0.071),腹泻率分别为(5.60±0.014)%、(6.90±0.008)%和(6.28±0.008)%,存活率分别为(95.00±0.035)%、(98.75±0.013)%和(96.25±0.024)%,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黑水虻虫粉代替血浆蛋白粉和鱼粉用于保育猪的饲养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9.
鱼类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现代水产养殖业和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鱼类的营养需要及其饲料配方进行了许多研究,在鱼类消化生理方面,近年来也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关注。鱼类消化酶活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鱼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凡能影响消化酶活性的因素均能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此了解影响鱼类消化酶活性的因素对指导配合饲料的研制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