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棉花良种繁育应在保证原品种纯度的前提下,不断改进棉花原种生产技术,使之更简便有效,以适应广大棉区各级原种生产单位的需要,是棉种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场对鄂光棉的提纯复壮,采取三年三圃制生产原种的方法。实践证明,不仅能保持鄂光棉的优良特性,还能在生产上发挥良好的作用。从我们原种比较试验的初步结果看来,原种的优点是“五高”、“两多”。籽棉产量高:我场生产的鄂光棉原种比当地推广的鄂光棉良种(对照)增产28.18%,原种一代也比对照增产21.28%。皮棉产量高:原种比对照增产37.56%,原种一代比对照增产25.37%。出衣率要高:原种衣分40.75%,原种一代40.25%,对照38.00%。单铃重较高:原种单铃重5.1克,原种一代5.0克,对照4.9克。绒长有点高:原种绒长32.2毫米,原种一代32.0毫米,对照32.0毫米。好棉花要多:原种的好花数占91.05%,比对照多28.15%,原种一代好花占88.86%,比对照多18.23%,对照好花只占77.92%。霜前收花多:十月十日前的收花数,原 相似文献
5.
6.
棉花原种生产,国家标准为三年三圃制。此法由于初选单株较多,需测定两年后代,工作量大,各地原种场多有反映。我们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三年二圃法,即将株系圃分系种植改为混系种植,去杂去劣,株系圃后经原种一圃和二圃繁殖两年。后二圃因工作内容相同,相当于一个圃故称为三年二圃法。用此法生产的原种纯度与产量均不比三圃法低, 相似文献
7.
在棉花良种繁育工作中,科学地确定原种更新周期,关系到良种繁育规划的制订,原种场与繁殖基地的设置与规模,是经济合理地利用原种的前提。我们于1979年进行了棉花原种不同代别 相似文献
8.
9.
10.
11.
20世纪50~70年代,湖南省棉花一般采用露天直播栽培,由于用种量大和播种后常遇到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造成棉花难早播、难全苗、难高产、劳动力消耗多、产量低.20世纪80年代后,湖南省各地开始摸索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并在棉花苗期田间管上,做好查苗补缺、排涝防渍、中耕除草、早施、巧施、轻施提苗肥等管理技术,力保全苗、争匀苗、促壮苗早发.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育苗技术水平,使棉花获得稳产和高产,一般皮棉产量达到1 500~2 250 kg/hm2.下面着重介绍湖南省棉花栽培中曾使用过的几种育苗技术,可缓解棉地两熟矛盾,实现粮棉油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2.
13.
棉花原种更新周期在棉花良种繁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棉花良种繁育体系的制订,原种生产的规模以及原种质量的提高。为了确定棉花原种的更新周期,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棉花原种生产,多年来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为:“改良混合法”。它包括“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三个环节。其中单株选择又分为田间选择(初选)、室内考种(决选)两个步骤。为保持和稳定品种群体的遗传组成,以满足大面积生产上更新换代的需要,一般选择单株的数量都比较大。考种效果究竟怎样,至今尚有异议。郭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多年从事杂交棉种子生产的经验,针对长江流域棉区现行的杂交棉种子生产受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分户经营体制的制约,出现生产基地非常零散,种子质量很难得到保证的现状,提出了基地选择,备好备足亲本种子,控制好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等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了棉农在进行棉花营养钵育苗时存在一些技术措施做不到位,如播前种子不粒选、播期过早、苗床不培肥、钵土水分不足、覆盖土过少、苗床管理不当等问题,而严重影响一播全苗和培育壮育,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和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