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桃产区桃果普遍发生黑斑病 ,严重的桃园减收 5 0 %~ 6 0 % ,损失惨重。桃果实黑斑病是黑星病和炭疽病侵害后所致。1 桃黑星病它是我国桃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除危害桃 ,桃果实 ,亦危害叶片和幼梢。果实发病最初先出现暗绿圆形小斑点 ,一个果实常有数十处 ,以后逐渐  相似文献   

2.
对冬枣果实贮藏期间发生的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进行了概述:侵染性病害有黑斑病、溃疡病、软腐病等;生理性病害为苦痘病、缩果病、酒化褐变和冷害等。冬枣储藏病害的发生可以通过田间综合玉预防、采后处理和控制贮藏环境条件等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套袋苹果黑点病是因套袋而发生的一种新病害,主要在果实萼洼处形成针尖大小至小米粒大小的黑点或黑斑,对果实外观质量影响很大。近年来,随着苹果套袋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果面发生斑点的问题,套袋果实受害率一般达20%~30%,严重的达50%~60%,且呈现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宣汉县下八乡核桃园区病害特征的观察及室内分析鉴定,测定核桃叶片和果实感病率及感病指数的动态变化,选取5种常用的杀菌剂对病害进行化了学防治。结果显示:该核桃园区病害发生的主要病原菌为炭疽菌,其在果实上感染速度比叶片更快;通过不同防治方法比较,在喷施95%咪鲜胺药剂的小区内,核桃果实和叶片的感病率及感病指数显著低于其他药剂,说明此方法对核桃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一般认为,1975年是全日本的酷暑异常年份,这在石川县也同样如此.在板栗果实生长期的8月中旬到9月份,出现了异常高温.由于这一原因,在收获的板栗果实上大多发生了一种灰黑色的腐烂病,使奥能登地区的板栗栽培业受到很大打击.这种果实腐烂病与果实炭疽病等其它病害不相同,虽然其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异样,但一旦切开,就可发现很多果实已经腐烂了.这给选果时除去病果带来很大困难,使得生产者难以将果实合理分级,消费者则倍受经济损失.二、板栗黑腐病的病果症状及其识别感病果实,其外表与健康果实没有多少差别,这种类型的果实数量最多,约占全部病果的50—80%.此外,还有在果皮的表面生有黑色小颗粒,或在发了霉的球果内基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黑龙江省西瓜细菌性果实腐斑病发病严重。园艺分院西瓜研究室对黑龙江省西瓜果斑病的发病症状等进行了4年的调查,并进行了西瓜果斑病防治方法的试验示范,示范地块的果斑病发病率在两年内控制在了3%、1%以下,总结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双季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果实真菌性病害种类,并筛选出合适的杀菌剂,对广西隆安县境内双季板栗现有林分开展采前果实病害调查,实地采集病果,将病害部位进行培养、分离纯化、致病性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鉴定出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分析等研究。确认广西隆安县双季板栗采前果实病害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可可球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该病害是2种或3种病原菌同时危害果实,其中新发现尖孢镰刀菌可侵染双季板栗果实导致采前果实坏死。3种菌株菌丝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5~28℃,全黑暗(6 d)条件下均能生长,在pH值5~10范围内,生长良好,最适pH值为7。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我所油橄榄园中,果实病害发生显著,除果用品种采摘较早似无多大损失外,油用品种采摘较晚,均造成一定损失。现将1980年对几个品种所作的初步调查报告如下,供参考。症状和病原 1.果实孔雀斑病病原菌与叶孔雀斑病相同,分类学上属于半知菌类暗色丛梗孢科环锥孢属,学名Cycloconium Oleaginum Cast.。果面上病斑初见于9月中旬,始为圆形小霉层,直  相似文献   

9.
苹果套袋栽培在邢台县已成为无公害果品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但是,苹果套袋后,果实容易发生苦痘病、痘斑病,致使果实品质下降,这些病害都是由于缺钙引起的生理性病害。通过近年来我们对苹果树钙素营养的试验与观察,发现钙元素对于套袋苹果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果实套袋作为一项优质增收的技术措施 ,已在生产上普遍采用。与此同时 ,在套袋苹果园发生的侵染性病害主要是黑点病和轮纹病 ,严重影响着果品的质量与产量。由于病果率增加 ,果品质量下降 ,有的果农甚至改套纸袋为微膜袋 ,这样不利于套袋这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为此现根据本地多年来的红富士园套袋经验 ,对影响套袋果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因素分述如下 ,以便有针对性加以预防 ,确保该项技术的推广成功 ,达到增产优质增收的目的。1 药物防治药物防治可直接降低侵染性病源的基数 ,对预防套袋果病害有显效。据调查 ,药物防治效果与园片周年甚至连…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甜樱桃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但是其果实不耐贮藏,研究其果实的贮藏保鲜技术对甜樱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甜樱桃果实采后生理、病害、成熟度对贮藏的影响及贮藏保鲜技术方面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对甜樱桃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不同的保鲜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果实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降低果实腐烂率,提高贮藏品质。但是目前甜樱桃果实贮藏保鲜措施仍以低温冷藏为主,保鲜效果较差。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甜樱桃果实寻找无毒、经济、高效的贮藏方式仍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另外,需要加强贮藏保鲜技术的推广、果实运输保鲜措施及贮藏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控制果穗数量,调查果实负载量对设施红地球葡萄副梢生长及病害的影响。研究表明:果实负载量对副梢生长影响较大,中、低负载量结果枝副梢的生长量显著长于高负载量;前者副梢的成熟老化充实程度显著高于后者;第2年的萌芽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枝条、叶片、果实病情指数,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果表明,设施红地球葡萄留果量过高,不但影响树体营养生长,导致树势衰弱,而且容易发生病害,叶片容易老化,影响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苹果树腐烂病是一种弱寄生真菌侵染性病害 ,轻者树体造成伤疤 ,影响养分的贮藏和输导 ,病上部枝条生长消弱 ,果实小而多 ,结果寿命缩短 ,重者导致整株死亡 ,最终导致全园毁掉 ,该病是平山县苹果的重要病害。近年来 ,病情日渐上升 ,为害严重 ,封城、东小齐、田兴、东王坡、寒虎河等果园因腐烂病的大发生已导致全园毁灭 ,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新建园也不同程度的感染上苹果树腐烂病 ,已构成了苹果生产潜在的隐患。下面根据调查分析就该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谈一点浅见 ,供广大果农参考。1 发病原因( 1 )管理粗放 ,树势衰弱 ,抗病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嫁接对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研究那氏齐齐发诱导液对西瓜果实品质的提升效果,设计5个浓度处理:2500倍液、3000倍液、3500倍液、4000倍液、4500倍液,分别对西瓜进行处理,并对西瓜果实形态、品质、产量等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500倍液诱导液处理下,果实品质产量提升效果最好,其可溶性糖含量为1.09%,VC含量6.17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0.824 mg/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3%,单果重1.86 kg,亩产610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苹果烂果病是果实轮纹病、炭疽病等多种果实病害的俗称 ,是果树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 ,一般果实损失不低于 10 % ,发生严重园片病果率高达 4 0 %。在每年的防治中专项喷药多达 10次 ,但效果一般。5 0 %轮纹宁可湿性粉剂是山东省农科院高效农药实验厂生产的高效低毒 ,内吸具保护性的广谱杀菌剂 ,为探讨其防治效果 ,我们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 ,以期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依据。1 试验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示范点设在嘉祥县嘉祥村 ,全园面积为0 .5hm2 ,示范区面积为 0 .2hm2 ,一般防治区面积 0 .2hm2 ,对照区面积 0 .1hm2 。主栽品种为红…  相似文献   

16.
套袋对猕猴桃果实腐烂病的防治效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和2016年对浙江省江山市徐香猕猴桃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研究不同套袋和去袋时间对猕猴桃果实腐烂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5月21日套袋处理的猕猴桃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低于其他处理及对照,差异显著,防治效果最高达到100%;6月2日以后套袋的处理发病率均在50%以上。8月26日去袋防治效果最高,达70%;2016年套袋处理的猕猴桃含糖量与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去袋时间的猕猴桃果实可溶性糖的含量均高于未套袋对照处理,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苹果、梨、桃的疙瘩病普遍发生 ,特别是沙滩、海滩、盐碱地果园发病较重 ,干旱地区和干旱年份发病更重。经过几观察试验 ,果实疙瘩病的发生是由于土壤中缺少果树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硼素和茶翅蝽等害虫为害引起的。1 疙瘩病的症状疙瘩的症状因发病的早晚和品种的不同而异 ,大致有“干斑”和果肉“木栓化”两种类型。“干斑”型出现较早 ,果树落花 15d后 ,症状已明显。幼果果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病斑 ,以后逐渐扩大 ,最后干缩凹陷 ,形成“干斑” ,病皮龟裂 ,果实畸形生长 ,形成疙瘩果 ,早期脱落。果肉“木栓化”型。从果树落花后 15d…  相似文献   

18.
套袋苹果的新病害套袋是生产高档苹果的主要措施之一,其突出优点是色泽艳丽,果面光洁,无污染,常见果实病害少。然而1994、1995年,套袋苹果也伴随发生一些新病害。①斑点病。发病程度与袋的质量有关。进口袋好于国产袋,双层袋好于单层袋。例如藏格庄村47...  相似文献   

19.
二种榛子果实浸泡吸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平榛、毛榛果实的浸水进程,相关时间点吸水量,持续吸水量,不同浸水时间种子发芽率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平榛果实吸水速率毛榛果实吸水速率;不同产地平榛吸水速率不同,差异不显著;两种榛子吸水达到饱和的时间不同;两种榛子在相同时间结点,吸水速率不同;不同浸种时间的发芽率不同。  相似文献   

20.
金丝小枣果实病害病原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金丝小枣是中国北方栽培的主要果树品种之一 ,特别是河北沧州、山东乐陵等主产区 ,金丝小枣收入在农业总收入中占较大的比重。近年来金丝小枣果实病害发生日趋严重 ,蔓延迅速 ,由 2 0世纪 90年代初发病率不足 5 %上升到现在的 30 %左右 ,严重的达 80 %以上。目前关于金丝小枣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