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合多糖佐剂对猪O型口蹄疫(FMDV)灭活抗原的佐剂效应。方法:以对猪O型FMDV灭活抗原具有佐剂效应的黄芪多糖(APS)、人参多糖(GPS)、木蟞子多糖(HPS)、茯苓多糖(LBPS)和云芝多糖(YPS)等五种多糖为佐剂成分,以各多糖的最佳佐剂剂量复合成多糖佐剂配方(CPS),以市售油佐剂为阳性对照,PBS为阴性对照,与FMDV灭活抗原配制成疫苗并免疫猪后,测定比较血清中FMDV灭活抗原诱导特异性抗体水平和不同佐剂诱导分泌IL-2、TNF-α、IFN-γ的变化。结果:CPS佐剂组在一免疫后抗体效价高于阴性对照组,与其他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二免疫后抗体效价高于ISA206油佐剂组,与其他阳性对照无显著差异,且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二免后血清中三种细胞因子含量均高于其他试验组。结论:CPS作为佐剂,能显著提高抗体水平(GMT值),同时促进Th1和Th2型免疫应答,CPS作为新型佐剂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绵羊肺炎支原体(MO)灭活疫苗的佐剂,试验采用绵羊肺炎支原体新疆分离株扩大培养后得到灭活抗原,分别与两种不同佐剂ISA 201和ISA 206混合乳化制备灭活疫苗,再以不同剂量免疫健康成年小鼠,最后用MO间接血凝的方法分别测定二免后第7,14,21,28天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ISA 206佐剂疫苗0.3 m L剂量组在第14天抗体效价就达到较高水平,第21天后开始下降;ISA 206佐剂疫苗0.2 m L剂量组在二免后第14天抗体效价达到高峰(1∶128),且在第21天仍维持抗体高峰,第28天开始下降;ISA 201佐剂疫苗0.3 m L剂量组在二免疫后第14天抗体效价达到高峰,维持1周后开始下降;ISA 201佐剂疫苗0.2 m L组免疫应答较慢,在二免后第21天才达到最高抗体效价(1∶64)。说明ISA 206佐剂诱导产生MO抗体较快,维持时间长,优于ISA 201佐剂,可作为MO灭活疫苗的优选佐剂。  相似文献   

3.
鱼精蛋白增强抗原诱导早期体液免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鱼精蛋白(PP)对抗原诱导早期体液免疫反应的增强作用,本研究采用PP与鸡卵清白蛋白(OVA)联合免疫小鼠,利用ELISA方法检测了免疫后10d内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PP对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影响,并进行了免疫小鼠的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PP能快速激活OVA诱导的特异性抗体(IgM、IgG)应答,促进Th2偏向的免疫反应(IgG1、IL-5、IL-10),而对Th1型免疫应答(IgG2a、IFN-γ)无显著影响。免疫后10d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PP显著提高外周血CD4~+/CD8~+值。此外,PP作为佐剂显著提高了大肠杆菌疫苗免疫小鼠3d后的攻毒存活率,增强了大肠杆菌疫苗的早期免疫保护。本研究为PP作为候选疫苗佐剂及其临床应用潜力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476-1482
胸腺肽Tβ4和法氏囊活性五肽BP5均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为探讨重组融合肽Tβ4-BP5是否也与免疫功能相关,本试验按照大肠杆菌偏嗜密码子设计并合成重组融合肽Tβ4-BP5基因,将其克隆至pET-32α表达载体中,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为进一步评价重组融合肽Tβ4-BP5的免疫佐剂特性,以Tβ4-BP5联合灭活H9N2型AIV疫苗免疫鸡,检测免疫后鸡的HI抗体效价、抗原特异性IgG抗体、AIV中和抗体效价及Th1型(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的分泌水平,并通过动物免疫保护试验来评价其对鸡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重组融合肽Tβ4-BP5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Tβ4-BP5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后HI抗体、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促进AIV中和抗体的产生、提高Th1型(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的分泌水平,表明Tβ4-BP5既能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又能增强细胞免疫应答。动物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Tβ4-BP5有助于鸡肺脏中H9N2型AIV病毒的清除。以上结果提示,重组融合肽Tβ4-BP5具有良好的免疫佐剂的潜能。本研究为新型疫苗佐剂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ISA201、ISA15A、GEL、CP940和1313佐剂分别与脑心肌炎病毒(EMCV)灭活抗原混合,配制成5种疫苗,采用BALB/c小鼠进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5种佐剂疫苗对小鼠无明显不良反应,均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抗EMCV特异性ELISA抗体、中和抗体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其中ISA15A、ISA201和GEL佐剂组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刺激指数都显著高于抗原对照组(P0.01),而且,ISA15A佐剂组免疫应答反应高于ISA201和GEL佐剂组(P0.05)。采用EMCV强毒攻击,ISA15A、ISA201和GEL佐剂组免疫保护率均达90%,表明用ISA15A、ISA201和GEL这3种佐剂配制的EMCV灭活疫苗具有较高的免疫疫保护效力,为该病灭活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羊口疮病毒(OrfV)B2L、F1L基因融合真核表达质粒pVAX1-B2L-F1L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IL-2对其免疫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将构建的pVAX1-B2L-F1L真核质粒转染MDBK细胞后,采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B2L-F1L融合基因在MDBK细胞中的表达;将pVAX1-B2L-F1L、pVAX1-B2L-F1L+pVAX1-IL-2、pVAX1空载体、生理盐水对照组KM系小鼠通过后腿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OrfV特异性抗体以及Th1型(IL-2、IFN-γ)、Th2型(IL-4、IL-6)细胞因子;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pVAX1-B2L-F1L重组质粒能够在MDBK细胞中表达;pVAX1-B2L-F1L+pVAX1-IL-2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抗体及IL-2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pVAX1-B2L-F1L组;该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IL-4、IL-6细胞因子水平与pVAX1-B2L-F1L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该联合免疫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高于pVAX1-B2L-F1L组(p<0.05)。由此表明,pVAX1-B2L-F1L能够诱导小鼠产生OrfV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联合pVAX1-IL-2诱导的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应答为主,且能够促进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本研究为Orf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19ku脂蛋白信号肽优化表达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重组卡介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将已构建的rBCG/19ku-E_2、rBCG/E_2、rBCG/pMV261(pMV261空载体构建的rBCG作为实验对照组)、卡介苗(BCG)及BVDV灭活苗免疫小鼠,通过检测血清抗体效价、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及细胞因子水平,评价其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效果。结果显示,rBCG/19ku-E_2可以引起BVDV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并且抗体水平要高于rBCG/E_2、rBCG/pMV261组。对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rBCG免疫小鼠对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没有显著影响。通过对IL-4、IL-10、IL-12和IFN-γ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表明,rBCG主要诱导Th1型细胞免疫应答,rBCG/19ku-E_2诱导的细胞因子水平低于BCG免疫组,但均高于细胞因子的平均水平。结果表明,rBCG/19ku-E_2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较好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为BVDV新型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自制乳房炎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效价进行评估.用甲醛37℃过夜灭活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分别制备蜂胶灭活疫苗、转移因子灭活苗及无佐剂疫苗,接种泌乳期奶山羊后,分别在不同时间采集免疫羊的血清和乳汁,ELISA测定血清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的抗体效价.研究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经甲醛灭活彻底;与免疫前相比,血清和乳汁中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5,(8):1264-1268
前期研究表明一种含人参皂甙的植物油佐剂ZE515对口蹄疫疫苗具有佐剂作用,本研究探讨该佐剂对荚膜多糖CP5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疫苗的佐剂作用。将ZE515和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乳化制备成疫苗,ICR小鼠皮下注射疫苗免疫2次,二免后3周采血制备血清,检测血清抗体及其亚类、细胞因子IL-5和IFN-γ,取脾脏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I),并对免疫鼠腹腔注射S.aureus活菌进行攻毒保护性试验。结果显示,ZE515能显著增强抗体及其亚类的免疫应答(P0.05),提高淋巴细胞增殖指数(P0.05),提升血清IL-5和IFN-γ表达水平(P0.05)。ZE515对S.aureus疫苗的佐剂作用显著强于常规铝胶佐剂,含ZE515的疫苗对S.aureus强毒攻毒的保护率为75%,而含铝胶佐剂的疫苗保护率只有50%,表明ZE515对S.aureus疫苗具佐剂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市场现有佐剂产品的了解取不同佐剂产品作比较,以禽类疫苗为例。选取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苗(Lasota株+WD株)灭活后抗原液,按不同佐剂的配苗比例分别配制灭活苗,验证其免疫效果。将添加不同佐剂配制的灭活苗分别免疫7日龄商品肉鸡,分6组,每组30只,其中1~5组分别免疫5种不同佐剂配制的禽流感灭活疫苗,6组为空白对照,各免疫0.3ml/只。分别于免疫后14、21、28、35d采血,离心后取血清,利用血凝抑制方法分别检测鸡新城疫和H9亚型禽流感血清抗体。计算抗体平均滴度。试验结果显示,MF59、GEL02和ISA70VG等新型佐剂较传统佐剂均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且能使机体在短期内快速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并能很好的维持其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Veterinary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 Bonizzi, L. and Roncada, P., 2007. Welfare and immune response. Veterinary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31(Suppl. 1), 97–102  相似文献   

12.
免疫途径对鸡全身性免疫应答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观察了蛋白抗原的自由饮水、皮下注射和强饲途径对鸡免疫应答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注射免疫和饮水免疫处理组所产生的IgG应答明显强于强饲免疫处理组和未免疫的对照组(P〈0.05),这说明抗原接触途径中的自由饮水免疫方式与注射免疫方式同样有效,这为商品家禽接种纯化的蛋白抗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炎症反应和感染性疾病均可改变机体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导致动物采食量下降、生长受阻和肌肉消耗,这主要是因细胞因子(如IL-1、IL-6、TNF-α)的增加而改变了蛋白质代谢。在免疫反应中,氨基酸将发生重分配并主要用于合成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的蛋白质以及参与免疫细胞增殖和其他免疫反应的重要化合物。免疫系统的活化可干扰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并导致对某些特殊氨基酸的需要量增加。本文主要综述了某些特殊氨基酸(通常是必需氨基酸)在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吞噬性细胞在对沙门氏菌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这些细胞的数量增多,控制细菌的繁殖,并分泌产生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感染沙门氏菌后,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和TCRαβT细胞也会对感染发生迅速反应,且是γ干扰素的早期细胞来源。文章着重探讨了沙门氏菌感染天然免疫应答的细胞分子机理,为沙门氏菌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Veterinary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免疫学方法和电生理实验技术,研究了免疫反应期间家兔迷走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放电的变化。结果表明,结核菌素免疫后第5天,其细胞免疫反应达到高峰。迷走神经中枢端放电频率在免疫后第3天显著升高,第5天达到高峰;迷走神经外周端放电频率在免疫后第1天即开始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第5天趋于恢复。此结果提示,在免疫反应期间,迷走神经传入、传出冲动均增加,增加的传出冲动发挥免疫促进效应,而增加的传入冲动可能具有向中枢传递免疫反应信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新城疫疫苗的体液免疫增强效果,本试验选取1日龄AA肉鸡作为研究对象,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灌服1μmol/kg体重和5μmol/kg体重ATRA,在7日龄和28日龄时对药物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通过滴鼻、点眼的方法免疫新城疫疫苗。在7、14、21、28、35、42日龄和49日龄,每组随机取7只鸡,称重,采集胸腺、脾脏、腔上囊和血清,计算胸腺、脾脏和腔上囊免疫器官指数,利用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效价。结果表明,ATRA可以促进雏鸡免疫器官生长,提高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抗体效价,表明ATRA可以增强雏鸡的体液免疫应答,且5μg/kg体重剂量ATRA对新城疫疫苗的体液免疫增强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禽异嗜性粒细胞是存在于禽类血液中的一种主要的颗粒性白细胞,类似于哺乳动物的中性粒细胞,是禽类抵御外界微生物病原体入侵的一道重要防线,也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和主要调节者。近年来,对于该细胞在机体急性炎症反应和吞噬杀伤作用中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基因和蛋白水平,为从禽类异嗜性粒细胞方面入手治疗禽类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论文从异嗜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在形态结构,急性炎症反应和吞噬杀伤病原体作用中的区别,以及近年来该细胞的其他研究热点等方面综述了禽类异嗜性粒细胞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育成猪对猪链球菌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 7周龄长大杂交猪 12头 ,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按每公斤体重 4.5亿个菌腹部皮下接种猪链球菌 C551 2 6复制猪链球菌病 ,接种后 0、7、14、2 1、2 8d,自前腔静脉采血 ,计数红、白细胞总数和白细胞分类 ,用硝基蓝四氮唑 (NBT)还原试验定量检测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噻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转化 ,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 Ig G浓度 ,5 0 %溶血试验测定血清中补体总活性 ,同时 ,用植物血凝素 (PHA)皮肤试验检测迟发型超敏(DTH)反应。结果表明 ,接种后 7d开始 ,试验组白细胞总数升高 ,接种后 14d嗜中性粒细胞百分含量低于对照组 ,淋巴细胞百分含量则升高 ;嗜中性粒细胞还原硝基蓝四氮唑 (NBT)能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则极显著降低 (P<0 .0 1) ,DTH只在接种后 2 1d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 ,血清中 Ig G总量接种后 7d降低 (P<0 .0 5 ) ,14d却极显著升高 (P<0 .0 1) ,此后恢复正常 ,血清补体总活性只在接种后 7d降低 (P<0 .0 5 )。可见 ,猪对猪链球菌的免疫应答除了常见的抗原抗体反应外 ,还表现在免疫细胞数及其功能的变化 ,以及补体活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国内外蜂胶对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蜂胶对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中各种细胞以及相关免疫介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蜂胶能有效提高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多形核粒细胞的活性,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和免疫细胞的增殖,降低巨噬细胞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