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新疆春播气候不稳定,棉花出苗情况不是很理想,为此对本地区出苗率进行调查,并针对当地生产水平及栽培条件,提出田管措施,以确保该地区棉花获得稳产和高产。1基本情况1.1天气情况。4月9—12日,大风、低温和降雨等灾害性天气,这阶段日平均气温降至9.98℃,4月9日以后停播3天,5月1日和5月4日浮尘大,5月7日又一次大风,农一师三团8400hm2棉田,前后因低温烂种及大风重播棉田2700hm2,补种棉田3000hm2。1.2栽培方式。该地区最适播种期为4月1—15日;播种方式为气吸式精量播种,每公顷用种量22.5~30.0kg,1粒穴率87%,2粒穴率5%,空穴率7%。行株距配…  相似文献   

2.
《花生学报》2012,41(1):15-15
最近,由烟台市农机所承担的烟台市科技攻关项目《气吸式花生精量播种机的研究与开发》已顺利通过市级鉴定。烟台市农机所自主研发了垂直园盘排种器,在机械式花生播种机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创新,研发出了2BHQ-2型气吸式花生精量播种机,申报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二项(201120314142.7,201120314143.1)。该机应用气吸式工作原理,可一次完成起垄、开沟、施肥、排种、喷药、覆膜、覆土压膜等作业功能,具有种子适应范围宽、损伤率低、播种精度高等优点,节约了种子,提高了出苗率和机具播种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精准播种是精准农业技术的重要内容,具有节约成本,降低劳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首先,可节约大量优良种子,利于种子良种化、精准化。精量播种每公顷用种量由67.5~75kg降到27~30kg,每公顷节约种子40.5~45kg;二是可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膜上精量播种不需要人工进行放苗、封土、间苗和定苗,可大大减轻人工体力劳动、提高管理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活化劳动成本和增加职工收入;三是精量播种能充分利用土壤营养和水分,提高田间出苗率,植株分布均匀,实现苗匀、苗齐、苗壮。在生产实践中要切实做好以下环节。1播种机性能完好,确保下种均匀实…  相似文献   

4.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的播种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问题概述 1.1 棉花精量播种的必要性 实现六大精准技术已成为发展兵团农业生产及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最迫切的需要.精准播种是棉花生产要实现六大精准技术的必需之一.棉花生产要夺高产,播种是首关.实现精准播种可使苗匀、苗齐、苗壮,不需要间苗定苗作业;可节省大量优良种子,有利于种子良种化、精准化;可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实行精量播种后植株分布均匀、苗壮,生育期较常规播种提前3~4天,其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棉花精量播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棉花良种的增产效果,近年来,我们试验示范了棉花优良品种包衣精播量(即每穴播种2~3粒)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1 精量播种的好处1.1 节省种子。精量播种每穴播种2粒,比常规每穴5~7粒节省种子3~5粒,每公顷可节省种子30~40kg,扩大良种面积1倍以上。每公顷可节省投资百元以上。1.2 棉苗健壮。精播量棉苗因拥挤程度轻,个体发育健壮。据田间调查,精播量棉苗3片真叶时,株高比普通播量的矮2~3cm,叶面积增加3~5cm2。1.3 节省用工。每公顷节省间定苗用工8~10个。2 精量播种的保…  相似文献   

6.
朱朝阳  赵华 《中国棉花》2006,33(9):39-40
标杂A_1自2001年从河南省农科院引入北疆以来,连年表现出很大的增产潜力,开创了杂交棉在西北内陆棉区推广种植的先河,并于2004年创下了北疆片区3255kg.hm-2的高产纪录。2005年兵团农八师引种标杂A11000hm2,其中一四九团的5.53hm2标杂A1高产示范田实际皮棉产量3837.75kg.hm-2,再创北疆棉花高产新纪录。南疆的光温资源较北疆更加丰富,十分有利于棉花的生长,更有利于发挥出杂交棉的增产优势。2005年在塔里木河上游的阿拉尔市托海乡的河滩地上,做了3个不同密度的试验。4月23日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666.7m2,2个播幅用种2kg,株行距配置为(56+1…  相似文献   

7.
新疆自治区铁门关市二十九团天诚农机制造厂首次向塔吉克斯坦出口50多台(套)棉花精量播种机、整地机,迎来2014年产品外销“开门红”。该厂自主研发的系列气吸式棉花精量播种机、圆盘耙、秸秆还田机等获国家十余项专利,由于产品品质优良、价格适宜,被苏丹、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订购。  相似文献   

8.
库尔勒垦区从 2 0 0 0年开始示范推广机采棉技术 ,经过 4年的生产实践 ,已在农艺配套技术、机械采棉技术、清理加工技术、脱叶催熟技术等主要环节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机采棉配套技术1 .1机采棉播种技术。 2 0 0 1年库尔勒三十团引进了农一师七团生产的精量播种机和半精量播种机 ,株行距配置分别为 ( 66+ 1 0 ) cm× 9.6cm和 ( 60 + 1 6)cm× 9.6cm两种模式。棉田达到了半精量播种和高密度栽培的要求。1 .2脱叶剂的选择和运用。脱叶催熟技术是实现机械采棉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化学脱叶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机采的质量和效率 ,必须严格、正确、…  相似文献   

9.
棉花精量播种技术是在棉花半精量播种技术的基础上更为精确地将棉花播种由1穴多粒精确为1穴1粒的播种技术。通过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表现出的主要优点:降低用种量,减轻间苗定苗强度,节约成本,增加职工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了一播全苗的目的。1棉花精量播种应具备的条件1.1地块选择。选择壤土或沙壤土土质,有机质含量高,含盐量低的地块。灌好播前水,压好盐,为一播全苗打好基础。1.2加强棉种精选工作,确保种子质量。精量播种的种子必须经过精选,饱满而完整,充分成熟,做到种子大小均匀一致,无破子,发芽率在90%以上,并做好包衣及药剂拌种处理。1…  相似文献   

10.
针对杂交水稻播种与机插存在的问题,研究杂交水稻定位定量播种技术。以杂交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和甬优1540为供试材料,定位定量穴播规格为476穴和544穴,设置每穴5粒、3粒和2粒的播种量,同时以相同播种量的撒播为对照。研究定位定量穴播的种子分布、机插漏秧率及机插苗均匀性。结果表明,中浙优1号和甬优1540的476穴穴播种子分布均匀度比撒播分别高63.7%、55.4%(P0.05),544穴穴播种子分布均匀度比撒播分别高49.8%、56.2%(P0.05);定位定量穴播能够显著降低杂交水稻在低播种量下的漏秧率,中浙优1号和甬优1540的476穴穴播机插漏秧率比撒播分别降低86.1%、92.2%(P0.05),544穴穴播机插漏秧率比撒播分别降低74.4%、86.0%(P0.05);定量定位播种提高机插苗数均匀度,中浙优1号和甬优1540的476穴穴播机插苗数均匀度比撒播分别增加69.9%、100.3%(P0.05),544穴穴播机插苗数均匀度比撒播分别增加146.4%、121.2%(P0.05)。试验明确,采用杂交水稻机插定位定量精量播种技术,机插秧盘播种的种子分布均匀,能够显著降低机插漏秧率,提高机插苗数均匀度。  相似文献   

11.
种子工程是推进精准农业的物质基础 ,精准播种是推进精准农业的核心 ,它上承种子工程的一切优秀成果 ,下连物质增产的优越环境。精准播种是推行精准灌溉、精准施肥动态促控和精准收获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农 8师 1 33团从 1 998年起就开始试验应用棉花膜上半精量点种技术 ,2 0 0 0年开始用膜下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1精准播种技术应用过程1 998年 1 33团为了加大优良棉花新品种的扩繁面积 ,增加良繁效应 ,团生产部门同种子站一起研究出棉花膜上半精量点种方法 ,即将膜上播种机点筒内的挖种器进行改造 ,用薄铁皮剪成长条叠成三角小挖种器 ,使…  相似文献   

12.
吴新奎 《中国棉花》2009,36(1):22-22
近期,新疆兵团农七师130团团场种植的600多公顷机采棉相继成熟。2008年选用了棉花新品种、并采用加压滴灌、精量播种、超宽膜覆盖等技术措施,该团机采棉喜获丰收,每公顷子棉产量超过4500kg。  相似文献   

13.
2BMFJ系列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排种器选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2BMFJ系列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不同机型选择适宜的排种器,比较排种器排种性能优劣,以气吸式排种器和机械式排种器为研究对象,依据GB6973-2005《单粒(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在JPS~(-1)2计算机视觉精密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台上实施正交与多重比较组合试验研究,以排种器类型、作业速度和百粒重变异系数为试验因素,粒距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和变异系数与经济性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排种器类型对于株距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变异系数均为主要影响因素,作业速度对株距漏播指数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作业速度低于5 km·h~(-1)时,机械式排种器和气吸式排种器排种性能无显著差异,当作业速度高于5 km·h~(-1)时,气吸式排种器的作业性能优于机械式排种器。在百粒重变异系数大于7.6%时气吸式排种器的排种性能均优于机械式排种器。机械式排种器可用于2BMFJ-3/6型播种机;2BMFJ~(-1)0型播种机应采用气吸式排种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杂交稻70 g以下低播量精量穴播和条播对育秧效果及机插特性的影响,突破生产中杂交稻机插的技术瓶颈。【方法】以中浙优1号和甬优1540两个杂交稻品种为材料,利用机插标准9寸盘,设置机械穴播和条播两个精量播种方式,并以机械流水线撒播为对照,穴播规格为16(纵向)×34(横向)穴,条播为纵向16条,以穴播5粒、3粒及2粒的播种量进行播种试验。考查了低播量下不同播种方式对秧苗生长影响及配套取秧效果【结果】1)低播量下不同播种方式对秧苗成苗率的影响不大。2)降低播种量提高秧苗生长一致性,且穴播和条播秧苗生长一致性好于撒播。3)与撒播相比,精量穴播和条播能够在低播量下提高秧苗根系盘结力和成毯性,中浙优1号和甬优1540根系盘结力比撒播平均高75.4%和81.0%,播量每穴3粒时即能有效成毯,穴播和条播差异不大。4)精量穴播和条播能够显著降低低播量下机插漏秧率,中浙优1号和甬优1540机插漏秧率平均分别比撒播低76.3%和74.6%,穴播和条播下,两个品种每穴播量3粒的漏秧率均在1%以下,与撒播相比降幅在10个百分点以上。5)精量穴播和条播机插取秧苗数均匀度比撒播要好,两个品种预期取秧2~5苗(5粒)、1~3苗(3粒)和1~2苗(2粒)比例均达80%以上,中浙优1号和甬优1540机插苗数均匀度平均比撒播高121.2%和67.0%,其中,穴播机插取秧苗数均匀度及预期取秧苗数比例高于条播。【结论】精量穴播和条播可以解决目前杂交稻机插用种量大、漏秧率高和机插取秧苗数均匀度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裂区设计,以玉米播种机直播和人工挖穴直播为主处理,以耕整机旋耕、人工整地和免耕为副处理,进行了玉米播种高产高效技术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机直播比人工直播产量低3.3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每公顷总成本低617.73元,经济效益高55.23元;免耕栽培每公顷产量6 426.7 kg,分别比旋耕和人工整地栽培低306.7 kg和205.6 kg,达到显著水平,但免耕总成本分别少1 403.85元和7 089.10元,其经济效益分别高636.98元和6 575.35元。这表明免耕和机械化两种方式与人工作业比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可节省成本,经济效益较高。试验用3WG-4型单轮单行播种机需改进平衡性、漏播率、出苗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钵盘育苗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和插秧穴距。大田栽培条件下,以绥粳18为材料,设置3个播种密度和2个插秧穴距,研究播种密度和插秧穴距对绥粳1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相同播种密度下株高、穗数表现B2>B1,随着插秧穴距的减小呈现增加趋势;相同播种密度下结实率呈现B1>B2;理论产量表现B2>B1。在A1、A2播种密度下(1~3粒/穴、4~5粒/穴)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B2>B1,相同播种密度下垩白粒率和垩百度表现B1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该团积极示范自动化滴灌等技术,向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挺进。2005年,在滴灌材料大幅涨价情况下,该团投资近4000万元,继续实施4000hm2棉田滴灌工程,确保全团8000hm2棉田推行滴灌技术;投资1800万元购置10台采棉机,使每个农业连队都配有采棉机,50%的棉田推行机采技术;投资120万元购置气吸式精量播种机56台,全部农业连队推行精量播种技术。2005年,该团对全团的滴灌泵站实行了竞价拍卖,由个人买断经营。团场对一次性付清设备款的购买者优惠总造价的20%;购买者是职工的享有职工待遇,是非职工者享有与粮棉承包人员的同等待遇。团对泵站经营者…  相似文献   

18.
2BMFJ-BL5型原茬地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方垄作秸秆根茬残留量为0.994 kg·m~(-2)的人工收获后玉米原茬地上,测试分析2BMFJ-BL5型大豆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田间作业性能。在作业速度5 km·h~(-1)条件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NY/T1768-2009《免耕播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实施了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均匀性达到了国家标准优等品标准,播种深度合格率达到了国家一等品的标准。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达到了国家一等品的标准,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达到了国家优等品的标准。秸秆清秸率达97%以上,植被覆盖率达97%以上,田间出苗率达94%以上。试验结果为2BMFJ-BL5型大豆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BMJ-12播种机是一种气吸式精量铺膜播种机,可一次性完成平地、镇压、铺管、开沟、铺膜、压膜、膜边覆土、膜上打孔精量穴播、膜孔覆土及土带镇压等八道工序的联合作业。它的推广应用可以节省用水、节约用种,减少定苗劳动力。  相似文献   

20.
2BMJ-12播种机是一种气吸式精量铺膜播种机,可一次性完成平地、镇压、铺管、开沟、铺膜、压膜、膜边覆土、膜上打孔精量穴播、膜孔覆土及土带镇压等八道工序的联合作业.它的推广应用可以节省用水、节约用种,减少定苗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