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耗时费力、污染严重的生物皮脱毛软化一直是制约制革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专家经过数年研究 ,发明出一种新的脱毛软化方法 ,使生物酶在制革生产过程显身手 ,大大提高了革制品的质量。在制革工业中 ,“灰碱法”、“氧化脱毛法”等传统技术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 ,特别是在我国制革业比较集中的河北地区。但这些技术大都耗时费力、生产工艺十分复杂 ,同时也产生大量含灰碱及硫化物的废水、废气、废渣和有毒的气体 ,造成严重的立体污染。新创出的这种被称为“冀微二号脱毛软化剂”的生物酶技术是一种微生物蛋白酶皮革脱毛…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专家经过数年研究 ,发明出一种新的脱毛软化方法 ,使生物酶在制革生产过程中大显身手 ,并大大提高了革制品的质量。新研制的这种被称为“冀微二号脱毛软化剂”的生物酶技术是一种微生物蛋白酶皮革脱毛软化生物制剂 ,以微生物深层发酵产生的蛋白酶为主 ,主要成分是水、酶蛋白、有机氟等 ,专用于牛马猪等生皮的脱毛软化。它简化了制革的生产工艺 ,节约了用水 ,缩短脱毛工艺周期近 2 / 3,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与普通方法相比 ,它脱落干净 ,使皮革表面完整均匀 ,并使真皮得到软化 ,作用时间能够缩短 6 0至 80个小时。生…  相似文献   

3.
<正> 皮革蛋白是制革脱毛废水中提取的一种蛋白饲料。国外已应用于饲料生产。制革脱毛废水负荷高、毒性大,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急需进行治理。为此,轻工业部环保研究所、无锡市制革厂、无锡市饲料公司,于1982年至83年共同协作,采用酸化负压脱硫法,从制革脱毛废水中提取粗蛋白和回收硫化物,其结果,经回收硫化物后的废水中S~(-2)含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提取的粗蛋白含量达50%以上,含动物必  相似文献   

4.
狗疥癣病是由疥螨寄生于皮肤上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不分季节一年四季可发生,但以秋冬春季最为严重.通过对我县12个乡镇的326只狗调直结果表明:该病在我县的发病率高达44.2%,为我县家犬的主要体外寄生虫病.过去对狗疥癣病的治疗主要是采取局部用杀虫麻擦洗后徐药,费力耗时,费用又高,且治疗效果不好,极易复发.笔者从1997年2月起对83例狗疥癣病用“虫克星”(阿维菌素)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1狗疥癣病治疗1.1例一卢峰镇地坪村赵某养狗3只,1997年元月一只小狗开始在头部、眼、耳及鼻镜周围出现不规则脱毛…  相似文献   

5.
<正> 长毛兔脱毛癣是由真菌毛癣霉或小孢霉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在桃源县的养兔业中,脱毛癣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常见  相似文献   

6.
绵羊疥癣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的皮肤寄生虫病,也是严重危害养羊业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患本病的羊只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因素。健康羊主要是通过直接与病羊或被其污染的物体相互接触而导致感染。此病若不及早刨根治疗,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曾用伊维菌素(IVM)治疗数例绵羊疥癣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就典型病例的治疗及体会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我县白庄子村余某共饲养18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因不慎与他人羊群混牧后,发现数只羊采食时骚动不安,时常用蹄去搔痒,甚至在物体上磨擦,严重者已出现患区结痂、脱毛现象。户主怀  相似文献   

7.
将新鲜山羊皮去肉后分别在15g/L甲醛溶液和饱和氟硅酸钠溶液中浸泡60min,结果显示:在湿热环境中,甲醛溶液有一定防腐作用,但由于对制革脱毛有影响,不宜采用;氟硅酸钠防腐效果较好,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防腐剂。  相似文献   

8.
家畜屠宰后剥下的鲜皮,在未经鞣制以前都称为“生皮”,在制革学上称“原料皮”。生皮经脱毛鞣制而成的产品叫做“革”,带毛鞣制的产品叫做“毛皮”。鲜皮大部分不能直接送往制革厂进行加工,需要保存一段时间。为了避免发生腐烂,同时便于贮藏和运输,必须予以初步加工。初步加工的方法很多,在本地的生产企业主要采用清理和防腐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家兔脱毛癣,又称家兔皮肤真菌病、体表霉菌病、秃毛癣和家兔“剪毛癣”病等。是由多种真菌寄生于兔体表,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十分顽固,根治难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为患兔皮肤呈不规则的块状或圆形脱毛、断毛、皮肤增厚、发炎、痂皮增生。近年来,我县某些兔场时有发生,给兔业生产和经济效益造成重大损失。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综合的防治措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家兔皮肤霉菌病,又称脱毛癣。是一种接触性皮肤传染病,以皮肤出现脱毛和痂皮为特征。本病传播迅速,不同品种、年龄都易感染,尤以春、夏季多发,常使家兔皮毛受损,增重缓慢,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作者于1986年开始对本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共分离出22个致病霉菌株,经鉴定为石膏样癣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生态模式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发达国家,生态经济又称为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种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蚕桑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许多地方蚕业已形成区域分布,集中连片,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对于实现生态蚕业模式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目前,我国蚕桑生产大多数仍未向生态蚕业方向发展,桑蚕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桑蚕生产的比较效益不高,加上蚕沙没有固定消毒存放位置,养蚕环境被污染严重,不利于养蚕的消毒防病。因此,如何在这项传统产业中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赢”,本对此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霉菌毒素对养殖业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解决霉菌毒素污染的方法较多,如酶解法、微生物降解法、硅铝酸盐改性处理法等。生物酶因其性质的专一性、高效性和安全性,最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就霉菌毒素生物酶降解技术的研究近况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弃置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塑料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家具、包装用品、农用薄膜等多方面。但用过的塑料袋、农用薄膜、一次性塑料餐具被随意抛弃后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因为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所以被称为“白色污染”,塑料袋也被誉为“二十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之一”。大量的废塑料制品在城乡、旅游区、水体中、树枝上…  相似文献   

14.
<正>羊肠毒血症是绵羊、山羊(主要为绵羊)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与羊快疫相似,故又称“类快疫”。死后肾组织多半软化,故还称“软肾病”。病原为D型魏氏梭菌。病菌经消化道感染,在胃肠内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病。1发病原因1.1羊只采食被病菌芽孢污染的饲料与饮水,  相似文献   

15.
杭嘉湖蚕区在养蚕生产中历来有使用石灰的习惯 ,有“万病一把灰”之说 ,但由于近几年来 ,大气环境日趋污染 ,从事蚕业劳动者的素质日趋下降 ,养蚕生产中蚕病时有发生 ,病急乱投医 ,盲目使用石灰 ,为此笔者就如何在养蚕生产中正确使用石灰谈点看法。1 明确石灰的有效成份、作用原理及作用对象石灰是生石灰 (俗称块灰 )和熟石灰 (粉末状 )的统称。生石灰是石灰石经过高温锻烧后生成的一种块状物 ,其分子式为 Ca O(氧化钙 ) [Ca CO3 → Ca O+CO2 ];生石灰再与水结合产生放热反应 ,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 [分子式 :Ca( OH) 2 ]。在有足够水的…  相似文献   

16.
兔疥癣病又称兔螨病,俗称“癞”,是由寄生于兔体表的疥螨或痒螨引起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是家兔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与兔瘟、兔巴氏杆菌病、兔球虫病一同被称为兔的四大疾病。该病侵袭面广,发病率高,是冬春季节养兔的主要病害。其特征是皮炎、剧痒、脱毛、消瘦和高度接触传染。主要由被污染的兔舍、兔笼、用具及工作人员的衣物和手传播。本病全年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7.
恒河猴脱毛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毛症又叫秃毛症 ,是在皮肤没有病变的情况下 ,局部或全身性被毛发生脱落 ,或是被毛发育不全的总称。脱毛症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脱毛 ,主要是母体甲状腺、垂体和性激素分泌失调而引起。本文着重谈谈恒河猴后天性脱毛原因及其防治研究。在人工饲养的猴场中 ,恒河猴脱毛现象普遍存在 ,主要表现在猴子患病后 ,被毛缺损并开始局部脱毛 ,相邻的病区发生融合 ,使脱毛部逐渐扩大 ,而被毛脱落前 ,毛根出现休止期 ,常见有落屑。神经性和内分泌性脱毛症的病变限于局部 ,呈圆形或对称性发生。严重破坏了猴子的外观品质以至影响出口 ,造成一定…  相似文献   

18.
英国培育出自动脱毛羊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成功培育出一种自动脱毛羊。春季天气一暖和,脱毛羊只要在田野上晒着太阳,“羊毛大衣”就会自动脱落下来,农民不用再花费宝贵的时间一只只剪毛。  相似文献   

19.
由我国生物学家王厚德教授等人研制成功的生物活性蛋白粉,已在河南省商丘市福源集团公司投产。 近几年我国养殖业发展迅猛,饲料蛋白源极其短缺,为此国家每年要进口鱼粉60到70万吨,耗费大量外汇,一定程度地制约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屠宰业、制革业生产中大量的畜禽遗弃物,如羽毛、皮碴、血等严重地污染环境,成为公害。将这些东西变废为宝,既能解决我国蛋白源紧缺,又能有效地处理污染源,净化环境。王厚德教授于1989年夏天组织攻关小  相似文献   

20.
羊肠毒血症也叫做软肾病,是由于感染D型魏氏梭菌而引发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是当前养羊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有一定的条件性,且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病羊主要症状是昏迷、抽搐,主要病变是肾脏如泥样软化。该病特点是急性发生,传播途径广泛,影响机体生命安全,且不易治愈,病死率较高,严重损害养羊业的经济效益。现概述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