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大麦新品种“赣大麦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大麦1号是以秘鲁引进的Lima黑大麦为母本,舟麦2号(81-C1)为父本,进行二棱大麦亚种间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12种选育而成。赣大麦1号系春性,属二棱皮大麦,幼苗直立型,叶色浓绿,生长势强,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96-100cm,穗和芒、籽粒品质极佳,并富含硒成份,麦芽品质极优,是研制生产中名啤酒和开发系列特色营养保健品、饮品、麦片、咖啡、大麦茶等优异的特种新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2.
为给大麦穗发育遗传和栽培提供依据,以隶属于穗分枝、二棱穗或六棱穗的9个大麦材料为对象,采用卢良恕等报道的幼穗发育进程和叶龄诊断方法,分析了3种穗型大麦主茎幼穗发育进程及其与叶龄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3个穗分枝(Yunnan branched-spike,Ynbs)株系的二棱期、穗分枝原基分化期和雌蕊柱头二裂期基本一致,分别对应4叶龄、5叶龄和8叶龄,其内外颖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和药隔期及其与叶龄的对应关系具有明显差异。3个二棱大麦的雌蕊柱头二裂期基本一致,对应8叶龄。萧山二棱紫大麦和萧山白杆二棱大麦的二棱期延长,并导致三联小穗期、内外颖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和药隔期缩短及其与叶龄的对应关系具有明显差异。3个六棱大麦的二棱期、雌蕊柱头二裂期和雌蕊柱头毛状突起期基本一致,分别对应4叶龄、7叶龄和8叶龄,内外颖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和药隔期及其与叶龄的对应关系具有明显差异。同穗型大麦材料的幼穗发育进程及其与叶龄对应关系的差异小于异穗型大麦材料,3个Ynbs株系的4龄叶、5龄叶和8龄叶可分别作为其幼穗二棱期、穗分枝原基分化期和雌蕊柱头二裂期的形态标记。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1985/1986/和1986/1987年进行的9个产量试验的结果,目的在于了解低雨量的地中海地区大麦的高产性状.对能代表有用性状间差异的37个二棱基因型和35个六棱基因型在三个不同环境,即叙利亚北部(期望雨量212-328毫米)、英国剑桥(干旱和灌溉)的试验中进行了比较.测量了产量、产量成分以及其它形态的和发育的性状,并计算了相关.二校组基因型和六棱组基因型的籽粒产量在除剑桥灌溉试验中,六棱基因型产量最高.除了已知二棱基因型和六棱基因型间在穗数和穗粒数有差异外,籽粒产量和测量性状之间的单相关指出.在干旱环境里二棱大麦和六棱大麦高产的主要性状是匍匐的生长习性、生长势强、灌浆期短、地面覆盖良好、抽穗早、单位面积穗数多、粒大。在二棱基因型里,矮杆和灌浆期短也是重要的.而在六棱基因型里,高杆、麦草产量高.穗粒数多和长穗(花序梗)是重要的。这些性状与干旱敏感指数和通过产量潜力以及抽穗期调正的产量之间的相关证实了单相关的结论.讨论了有关性状的生理基础以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大麦是我地主要夏粮作物,种传病害有大麦条纹病、黑穗病等,是大麦上的主要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重发生年对单产和总产影响甚大,如濒临黄海的射阳县1989年大麦黑穗病重病田病穗率达26%,全县总产损失2500t;1997年大麦条纹病重病田病株率达56%,经过大力防治,总产仍损失3072t,成为我地大麦生产上的重要障碍。至年度流行特点我地大麦种传病害的发生,随种植制度、品种布局的变化而变化(见表1、表2)。1980~1984年,主要种植六棱尺八大麦为主,种传病害以黑穗病为主,条纹病零星发生,1984年黑穗病病穗率达ZI%,条纹病病…  相似文献   

5.
江苏大麦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江苏大麦种植历史。从“七五”开始,大麦育种有了质的飞跃,到“十五”末,江苏共育成大麦新品种30个,其中六棱饲料大麦2个,二棱皮大麦22个,二棱元(裸)麦6个。作为啤酒大麦的苏引麦二号(冈二)及港啤一号(KA-4B)等品种因品质超群,为国内啤酒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建议啤酒大麦新品种的选育应将酿造品质放在第一位,由育种、麦芽、啤酒三方面专家对即将审定的品系作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个大麦品种(系)(16个二棱、4个多棱)的冠层性状及穗部经济性状的差异性及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除倒二叶、倒三叶叶面积及单株有效穗数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研究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株高、穗长、每穗粒数的遗传力较高(>0.80),其余各性状的遗传力相对较低,3)二棱大麦每穗粒重与千粒重、每穗粒数间正相关极显著,而千粒重无明显相关。4)二棱大麦上三叶面积与穗长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多棱大麦只有倒三叶面积与穗长正相关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1985年对春收大麦矮早三、舟麦一号进行农艺性状考查,结果表明,不论单株主茎或分蘖1-9枝,其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都受地上第一节(基茎,下同)粗度的影响(见表一),基茎粗又坚硬的比细软的穗大、粒饱满。矮早三平均基茎2.4mm的每穗18.3粒(二棱,下同),基茎粗3.6mm的每穗27.7粒,基茎粗4.7mm的每穗32.7粒。舟  相似文献   

8.
抗白粉病大麦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挖掘和拓展大麦抗病种质资源,以158份不同类型的抗白粉病大麦种质为材料,对生育期、株高、穗长、穗结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穗粒重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些抗白粉病大麦种质资源中,生育期、株高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均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二棱皮大麦的遗传变异最丰富,多棱皮大麦次之,而二棱裸大麦和多棱裸大麦的遗传变异相对比较贫乏.根据皮裸、棱型及7个与大麦农艺性状相关的信息,158份抗白粉病大麦资源被分成2组4亚组8个品种群.  相似文献   

9.
赣大麦1号是以秘鲁引进的Lima黑大麦为母本,舟麦2号(81-C1)为父本,进行二棱大麦亚种间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12年选育而成.赣大麦1号系春性,属二棱皮大麦,幼苗直立型,叶色浓绿,生长势强,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96~100cm,穗和芒、籽粒品质极佳,并富含硒成份,麦芽品质极优,是研制生产名啤酒和开发系列特色营养保健品、饮品、麦片、咖啡、大麦茶等优异的特种新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0.
雅皮1号(原名Y20)系雅安地区农科所于1985年用二条大麦作母本,与父本82~14杂交,经多代选育,于1991年稳定成型。1996年4月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当前啤饲兼用大麦新品种。适宜在我省川东南、川中北、盆中及盆西丘陵山区和坝区以及类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二棱皮麦,春性早熟。幼苗直立,叶色深绿,长势及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穗层整齐,小穗着生密集,长芒,有锯齿,穗长方型,籽粒黄色、均匀、饱满、腹沟浅,具以下优良特性:1.1丰产、稳产性好:该品种在我所1992年大麦品比试验中,平均亩产319…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不同棱型大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引进大麦品种资源的特性并为进一步利用提供依据,以从日本引进的儿9份大麦种质为材料,对不同棱型大麦的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棱型的材料在这6个性状上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4个性状差异显著。与四棱和六棱相比较,二棱材料极显著地表现出矮秆、穗下节间长度短、穗子长、穗粒数少、千粒重大的特点;四棱材料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居中,产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六棱材料穗粒数极明显地高于其它棱型。  相似文献   

12.
湖北地处长江中下游麦区,其大麦育种目标为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熟期适宜的多棱或二棱专用饲料大麦新种及高产,优质的二棱专用或兼用型啤酒大麦;八五期间,相继育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极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大麦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13.
闽麦02系稻麦所干1987年用浙皮1号作母本,S096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大麦新品种,属二棱皮大麦。目前巳在莆田、惠安大面积示范推广。一、特征特性株高90cm左右,茎杆较粗壮,植株整齐,长势较好,为二棱皮大麦。穗长方形,长芒有锯齿,茎杆、穗、芒、颖完成熟时均为黄色,穗长7.0cm左右,一般每穗结实20~25粒,籽粒较大,粉质,一般千粒重45~5g。中熟,在福州生育期148d,莆田140d左右,惠安135~140d。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有效穗较多,一般大田亩有效穗可达25~30万。较耐肥抗倒,冷害轻,抗白粉病,网斑病较轻…  相似文献   

14.
施用固氮螺菌突变株CWV-22能明显地增加大麦干物质重、产量。对不同品种(系)增加幅度不同。在穗粒结构因子中,CWV—22影响最大的是千粒重,其次是茎蘖数,对分蘖能力中等的品系能促进其前期分蘖,对分蘖能力强的品种(矮早三)则减少其分蘖,但对大麦的株高和穗实粒数影响不大。CWV—22能促进大麦全生育期的发育,后期主要是促进灌浆结实,对成穗率有所降低。CWV—22的施用方式为一次拌种。  相似文献   

15.
正浙皮11号(原代号浙11-056)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于2007年以嘉8为母本、扬农啤6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饲料大麦新品种。2017年12月通过农业部登记,编号为GPD大麦(青稞)(2017)330034。1特征特性浙皮11号为二棱春性皮大麦品种。幼苗直立,叶色浓绿,叶片较长,宽度中等,挺立,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株型紧凑,株高中等,抗倒性较好;抽穗时旗叶挺立,叶耳紫红色,穗层整齐,穗下节  相似文献   

16.
用0.04%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分蘖盛期的二棱皮大麦(浙皮1号)的植株,在M1代即获得四倍体类型,同时还获得许多早熟、大穗、高植等性状变异的二倍体大麦植株,并从这些变异株中选得一优良株,经加速培育即在生产上示范推广.且很快通过了省级审定,定名为闻诱3号。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大麦主茎穗与分蘖穗出穗差异及其对穗型的影响,以1个二棱大麦和1个六棱大麦品种为材料,考察大麦主茎穗和不同分蘖穗的出穗顺序及其穗部性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主茎和分蘖的出穗期不一致,随出穗期延迟,穗长、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呈下降趋势,主茎穗与分蘖穗1和分蘖穗2之间的差异较小。因此,大麦高产栽培应控制合理的基本苗和2个左右的分蘖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细胞学鉴定和同功酶分析等方的,研究了栽培大麦与其近缘野生大麦之间的亲缘关系.同时结合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资料,讨论了栽培大麦的近缘野生种的分类系统问题.本文所列事实支持了把二棱野生大麦(Hordeum spontaneum C· Koch)作为真正的野生种,把六棱瓶型野生大麦、六棱无柄野生大麦和六棱裸粒野生大麦划为一个种,即六棱野生大麦〔H、agriocrithon (E. Abegr Shao)〕(以下分为三个变种)的观点.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先后发现了栽培大麦(Hordaum vulgare L. )的近缘野生大麦.Koch (1848)在中东地区发现了碎穗二棱大麦(H. spontaneum C. Koch)〔18、20〕.后来,人们相续发现了它的三个变种,Var. ituaburense (Boiss) Nabelek, Var. ischnaturum (Cosson) Thell和Var. Proskowetzii Nabelek. Abeng (1938)间接地从我国西藏和四川西部找到了碎穗六棱大麦,命名为H. agriocrithon. E. Aberg 〔10,11〕. Bakhteyev (1956)在中亚发现了六棱瓶型野生大麦,命名为H· lagunculiforme Bakht〔12〕,他于1962 年把它归属于二棱野生大麦的一个变种〔13〕邵启全等(1975)〔1〕报道我国西藏和川西有广泛分布着以上野生大麦的同时,还报道了新发现的六棱裸粒野生大麦,H· agrioorithon Var. nudum shao.然而,人们对以上野生大麦做过不同的分类系统,彼此间分歧很大,归纳起来主要是:一把栽培大麦的所有近缘野生大麦都归于栽培大麦一个种内.〔4,14,15,16,17,21〕.二、把栽培大麦的近缘野生大麦分为三个不同的野生种,〔5,13,20〕即二棱野生大麦种,瓶型野生大麦种和六棱野生大麦种.三、把栽培大麦的近缘野生大麦分为两个不同的种〔2,3,11〕即二棱野生大麦种和六棱野生大麦种.以往对近缘野生大麦的分类主要依靠它们分布调查形态特征和杂交实验.本文则用栽培大麦及其各种近缘野生大麦为实验材料,用细胞学、生物化学等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结合这些材料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资料探讨了栽培大麦与其近缘野生大麦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全国大麦生态区划试验福建莆田点试验结果表明:中国栽培大麦具有广泛适应性,所有参试品种都能完成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在大麦生长发育、特征特性等方面,品种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表现出丰富生态型。与莆田参试品种“六棱白肚”相比,参试品种在莆田生长发育特点是:(1)生育期偏长,晚熟品种占总数67.8%。(2)植株偏高,株高>100cm占57.8%。(3)结实率较低,穗实粒数偏少。(4)籽粒饱满度较差,千粒重偏低,单株产量不高。(5)白粉病抗源较丰富,抗病品种占52.2%。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外大麦矮杆品种资源主要穗、粒性状比较和相关研究发现,我国的大麦矮秆资源四棱多,二棱少;短齿芒或等穗齿芒多,长齿芒少;圆粒多,长粒少,而且不同的穗、粒性状差异存在明显的地区性趋势。随着矮秆资源株高的降低,穗长缩短,穗密度增大,粒长变短,粒形变圆,千粒重下降。穗粒数随棱型和穗密度的提高而增多,随穗长、粒长和粒宽的增加而减少;千粒重的表现与穗粒数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