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不同培养基测定红檵木与檵木花粉发芽率,以便了解不同因素对红檵木与檵木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因素蔗糖、Ca^2+、B^3+时花粉萌发的影响不大,但不同因素组合,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红檵木与檵木花粉的美芽率,其中以培养基蔗糖(10%)+硼(150mg/L)+钙(0.3%)为最佳,花粉发芽率分别可达到40.7%、58.47%。同时,对红檵木与檵木花粉的贮藏时间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2.
浏阳市被誉为“中国红檵木之乡”,红檵木在园林造景中大量使用,已成为浏阳花卉苗木生产的主导产业。针对浏阳红檵木产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新形势下,浏阳红檵木产业发展的原则、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红檵木是重庆常见的园林绿化植物,常用于道路两边绿化、校园绿化和公园绿化等。对重庆市主城区3种不同生境类型下19个样地的红檵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不同生境类型和不同园林修剪形式对红檵木春季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平均物候期与花平均物候期显著正相关,展叶持续时间与开花持续时间不相关;公园的红檵木展叶及开花时间显著晚于道路和校园的,展叶速率最快,展叶持续时间最长;道路的红檵木开花持续时间最长。开花速率方面3种生境差异不大,自然状态的红檵木花期较早且开花持续时间更长,花量更多,观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红花檵木为金缕梅科檵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白檵木的变种,其花红、叶红,色彩绚丽,是珍贵的盆景材料,但由于其资源稀少,故对红花檵木进行组织培养试验,以加快快速繁殖。该文探讨了以茎段作为外植体的最适培养部位,较为适合的消毒方式及诱导愈伤组织、芽分化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科技动态     
湖南农大育出4个红檵木新品种日前,由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唐前瑞教授等人历经7年选育出的红檵木新品种‘惜红’、‘紫  相似文献   

6.
红檵木采穗母树、砧木、接穗带毒是引发红檵木花叶病毒病的根本原因,苗木生产、盆景制作、园林应用中的反复修剪和蚜虫危害加速了该病的传播和流行.加快红檵木无毒苗木繁育体系的建设、及时清除病株、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加强病虫防治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红檵木采穗母树、砧木、接穗带毒是引发红檵木花叶病毒病的根本原因,苗木生产、盆景制作、园林应用中的反复修剪和蚜虫危害加速了该病的传播和流行。加快红檵木无毒苗木繁育体系的建设、及时清除病株、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加强病虫防治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红檵木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常绿灌木。以红檵木的叶片和茎段为材料,通过优化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不定芽诱导、增殖与生根的培养基与激素配比,进行红檵木高效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红檵木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案为两次升汞消毒法:0.1%Hg Cl2两次消毒,各3 min;最佳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6-BA 1.0 mg/L+NAA 1.7 mg/L、MS+6-BA 1.0 mg/L+IBA 0.06 mg/L;首次使用Ag NO3,获得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MS+6-BA 1.5 mg/L+NAA 0.01 mg/L+Ag NO3 1 mg/L;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1.0 mg/L+IBA 0.05 mg/L+V c 5.0 mg/L;最佳不定芽生根方案为:选择2.1~3.0 cm的不定芽,保留2~4叶片,接种至1/2 MS+IBA 4.5 mg/L培养基。从而建立了效果稳定的完整红檵木高效再生体系,为红檵木工厂化育苗及转基因体系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红花檵木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花檵木为湖南特有野生资源,回顾了红花檵木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历史,简述了红花檵木的种质资源、生态习性、形态特点、细胞学及生物学特征、栽培管理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对其研究与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加快红花檵木研究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0.
红花檵木与檵木花的数性遗传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花檵木与檵木花的数性遗传结构有很大差异,木4数性花占96.2%(花瓣、雄蕊、退化雄蕊、萼片均为4数);野生红花檵木4数性花约占50%;红花檵木栽培类型以5数性花居多,不同类型品种花的数性结构亦有差异,总体变异规律为:近期栽培品种双面红类5数性花>中期栽培品种透骨红类>早期栽培品种嫩叶红类。利用花的数性遗传变异探讨了品种的演化历史和新品种选育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红花檵木在海南的扦插育苗技术,通过选择不同的枝条、不同的基质、不同浓度的多种激素,在不同的季节分别对红花檵木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冬季,采用长度在20cm以上并留下2/3叶片的半木质化枝条,以红土、河沙、和椰糠(6:3:1)均匀混合作为扦插基质,用100mg/L的GGR溶液浸泡2h进行红花檵木扦插育苗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为给红檵木组织培养与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参考,分别以红檵木2年生茎段和当年生茎段为外植体,通过优化红檵木腋芽的丛生芽诱导与增殖、生根与移栽方案,最终建立了以腋芽为基础的红檵木高效快繁体系。结果表明:红檵木茎段腋芽丛生芽诱导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6-BA 1.3 mg/L+NAA 0.2 mg/L和MS+6-BA 1.2 mg/L+IBA 0.07 mg/L+Vc 5.0 mg/L;丛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方案为:选取高度在1.0~3.0 cm之间的植株,将其接种到3/4MS+IBA 4 mg/L的培养基当中;生根组培苗的最佳移栽方案为:炼苗1周后,将其移栽到珍珠岩∶蛭石∶腐殖土=1∶1∶3的基质中。  相似文献   

13.
红檵木花红色素提取物抗菌活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0%乙醇加微波处理提取红檵木花红色素,正丁醇、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对粗提液进行纯化,牛津杯法检测花红色素粗提物及色素的各级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诺氟沙星的抑菌活性为对照,计算抑菌系数。结果表明红檵木花红色素粗提物及各级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正确评价亚热带植被恢复改善小气候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湘中丘陵区地域相邻、生境条件基本一致,处于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檵木-南烛-满山红灌草丛(LVR)、檵木-杉木-白栎灌木林(LCQ)、马尾松-柯-檵木针阔混交林(PLL)、柯-红淡比-青冈常绿阔叶林(LCC)为研究对象,设置固定...  相似文献   

15.
《林业与生态》2021,(4):I0001-I0001
乔木化红檵木是少有的红叶、红花、四季不落叶、春秋开花的乔木树种,不仅树资优美,花开时节更是瑰丽秀雅。湖南澧县树大园林有限公司历时约20年,将红花檵木由矮小灌木培育为大树,并在常德澧县梦溪镇建有300多公顷基地,在韶山市杨林乡打造了红林花海项目。每到春花灿烂时节,红林花海连绵起伏、浪漫如雨,令人惊艳惊奇、沉醉不归。  相似文献   

16.
以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 var.rubrumyien)的幼叶、幼嫩茎段、花蕾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由易到难排序为幼嫩茎段、幼叶、花蕾;最佳诱导培养基配方是:B5+2,4-D2.0mg/L,诱导率为97.5%;配合使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诱导红檵木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有显著差异,其中以B5+6-BA1.0mg/L+蛋白胨(0.1mg/L)效果最好,诱导率达70%。  相似文献   

17.
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具有突出的观赏性、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广泛的园林用途,在我国被大量栽植和应用,是著名的红叶树种及多季观花树种,在医学和工业领域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开发价值。通过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从种质资源与价值、园林绿化应用和生态文化等方面进行梳理,综述红花檵木的应用研究现状,探究其生长特性及应用形式和前景,提出红花檵木园林绿化应用的配置方式和实践技术,以期为红花檵木更有效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试验对红花檵木苗木移植后的肥料管理进行了摸索和偿试,目的在于掌握红花檵木苗木施肥中N、P、K的最佳施肥量、施入时间的分配及各种肥料的配比量。  相似文献   

19.
地理标志产品浏阳红花檵木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浏阳是湖南特产珍贵园林观赏植物红花檵木的中心产区,经过20多年的产业化发展,全市生产面积达2 000 hm2,年产苗木达2.2亿株,年销售额达3亿元,分别占全国红花檵木生产总面积、年产量、年销售额的33%、28%、33%,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中国红花檵木之乡”。本文总结了浏阳红花檵木品牌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在湖北省英山县吴家山森林公园境内有大面积野生状态的檵木,因其具有奇异的形态,鲜艳的叶色,瑰丽奇美的花,是吴家山森林公园特有的千亩观赏树种。檵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顽强萌芽力和发枝力,耐修剪,在园林绿化工程和城镇化建设工程中广泛应用。檵木的药用价值已得到初步开发利用。为使吴家山森林公园的檵木发挥其应有价值,本文对以吴家山森林公园为核心区的万亩檵木林进行开发利用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