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是我省柏木林区的灾害性食叶害虫。一年发生二代,以卵或初孵幼虫在柏木鳞叶上越冬,以越冬代危害最为严重。本文根据生产实际需要,综合有关研究文献,提出了蜀白毒蛾简易虫情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蜀柏毒蛾的空间格局参数及株内分布规律,参照Morris(1960)的标准和Iwao(1971)的模型,对蜀柏毒蛾种群样本单元进行选择,确定以株为样本单元,并选择平行线式,Z字形式、棋盘式取样方法,列出了允许误差D=0.05,0.10,0.20,0.50时和不同虫口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表。依照Kuno(1969)模型建立了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3.
蜀柏毒蛾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0年~1991年在中江县柏木林区对蜀柏毒蛾自然种群生命在进行了系统观测,组建了3个生命表。蜀柏毒蛾自然种群生存曲线属Southwood N型,卵期和低龄幼虫期死亡率很高,主要消亡因子是卵寄生蜂、越冬卵不育、初孵幼虫的生理死亡及雨水的作用。1990、1991年第1代种群增长指数为0.9066。0.2063,下代种群均呈下降趋势,而1990年越冬代种群增长指数为12.1732,下代种群呈上升趋势。天敌的控制作用表现在中老龄幼虫以及蛹期,且随着虫龄的增大而越加显著。因此采取化学防治方法控制虫灾时,宜在低龄幼虫期进行。  相似文献   

4.
经1982年至1986年研究资料统计和分析,建立了蜀柏毒蛾发生期期距表、回归预测式和物候预测表.通过验证,预报结果与实际发生期基本吻合.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u Chao是我省柏木林区的灾害性虫种之一,经常危及川北、川中.为准确地预测其发生期,给防治提供可靠依据,1982年至1986年间,我们在阆中方山乡对其发生期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蜀柏毒蛾种群生物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1990~1992年观测试验,蜀柏毒蛾1年发生2代,第1代自然种群的发育历期平均116天,第2代以卵或初龄幼虫越冬,又称越冬代,平均发育历期249天。蜀柏毒蛾种群的年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越冬时期的结构也是如此。在食物充分时,雌性比稍低于雄性比;食物匮乏时,雌性比下降;雄性种群的发育稍先于雌性种群。越冬代雌成虫生殖力(平均产卵量)264粒,第1代生殖力124粒。蜀柏毒蛾的繁殖速度R=7695,实际情况下,R值要小得多,甚至小于1;因为各代各期都有死亡发生,抽样调查表明各时期死亡率从百分之零点几至几十不等;固定标准地连续调查表明大暴发前林间自然种群累积死亡率=95.35%,种群数量消长指数I=1.82,而大暴发后累积死亡率=99.49%,I=0.31。蜀柏毒蛾幼虫会因风或食物欠缺而被迫迁移,但迁移距离很短;而成虫则主动迁飞扩散。两代幼虫皆为6龄,各龄头宽体长的对数值皆依龄数呈直线增长。本文还介绍了该虫幼虫取食量,排粪量,成虫产卵历期,卵块平均卵粒数等重要生物学数据。  相似文献   

6.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o俗称小柏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主要危害柏木Cupressusfunebris Fmdi。侧柏Platycladus orienalis(L.) Franco、桧柏Sabina Chinensis(L.)。在我国分布于四川、浙江、湖北等省。 蜀柏毒蛾1年发生两代,以第2代幼虫或卵越冬。幼虫共6龄,4龄开始逐进入暴食期。越冬代幼虫对林木的鳞叶、嫩枝危害最严重。在防治生产中应重抓越冬代,在一个世代中,应重抓4龄前幼虫期防治,才能有效地保护林木,把灾害消灭在发生之前。蜀柏蛾成虫具强趋光性,成虫期灯光诱杀,可以控制下一代虫口数量。因此作好发生期的测报工作,对指导防治具重要意义。为使测报工作逐渐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特拟定本预测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7.
蜀柏毒蛾危害对柏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局柏毒蛾危害木胸径及材积生长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越冬代、sl代幼虫严重危害对柏木胸径及材积生长的形响将持续两年,越冬代幼虫危害程度中等显著影响当年柏木的径及材积生长,第1代危害程度中等及两代危害程度轻对柏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危害q度重的越冬代、第1代幼虫造成柏木材积损失率差异极显著,村积损失率分别为46.45%、30.5%,越冬代幼虫危害Rk中等对柏木材积损失车为17.56%。该分析结果为蜀柏毒蛾危害损失的预测及防治指标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的生物活性及林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测定0.3%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的生物活性,并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具有很强的毒杀活性和一定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林间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营山县蜀柏毒蛾危害及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营山县实际出发,针对本地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现状,在分析蜀柏毒蛾的分布、危害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蜀柏毒蛾灾害控制措施,提出了虫情监测、营林措施结合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的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效果的定点试验、大面积应用的效果观测及其林间持效性观测表明:定点试验区两个农度对照点,大面积防治的校正虫口死亡率均在80%以上,施药后3a内能持续感染,在500m范围内也能流行致病。  相似文献   

11.
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浸渍和室外喷雾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25%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药效测定600倍和900倍浓度处理36h之后幼虫的死亡率均达到100%,1 100倍溶液在48h后死亡率达到100%;林间喷药试验中,600倍液、900倍液、1 100倍液在72h后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100%、90%和85%。因此,采用0.25%印楝素乳油防治蜀柏毒蛾,其浓度以900~1 1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12.
噻虫啉防治马尾松毛虫和蜀柏毒蛾的林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了静电喷雾与非静电喷雾48%噻虫啉悬浮剂和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和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林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相同浓度药液,静电喷雾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非静电喷雾的防治效果,药液浓度越低,增效幅度越大;静电喷雾低浓度药液与非静电喷雾高浓度药液能获得同样防治效果,可节省农药30%以上;48%噻虫啉悬浮剂4 000倍液和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 000倍液可作为静电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和蜀柏毒蛾4~5龄幼虫的适宜药液浓度。  相似文献   

13.
应用蜀柏毒蛾多角体病毒制剂于1990年6月对实验动物、家禽、鸟类、水生动物和经济昆虫等进行一系列安全性试验,经2-3个月的试验,表明蜀柏毒蛾核多角体病毒对人畜及试验动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一株蜀柏毒蛾无芽胞杆菌病原的鉴定与毒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蜀柏毒蛾暴发种群中发现大量虫体萎缩、体色变红的感病现象.经采集、分离得到一株病原菌,其纯培养物的致病性被科赫原理证明.经生理生化测定和分子鉴定,确定此病原菌为缺陷假单胞菌.通过室内感染测定该菌对蜀柏毒蛾2龄幼虫的毒力,毒力回归方程为Y=-9.785 1+6.667X,致死中含量LC_(50)=9.28×10~8 cfu·mL~(-1).室内和林间感染试验表明:该病原对感染幼虫具有明显的抑食作用,未死亡残存种群在体长、体质量、羽化率、怀卵量和卵的孵化率方面都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蜀柏毒蛾卵与初龄幼虫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m—m、m—s~2、logs~2—logm的相关分析,认为蜀柏毒蛾两代卵和初龄幼虫种群在林间呈负二项分布。其格局的结构均是以个体群结构存在,个体群内个体间相互吸引,第1代卵和两代的初龄幼虫个体群呈聚集分布,而越冬代卵期种群的个体群呈随机分布。探讨了公共K值,分析了聚集因素。  相似文献   

16.
摘要:本文首次在地形复杂、地势陡峭的四川省梓潼县七曲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运用AT-504飞机防治蜀柏毒蛾2—3龄幼虫,作业流量2400mL·hm,喷幅80m,平均雾滴密度为15个·cm,雾滴直径140~200μm,喷洒覆盖率达90%以上。结果表明:“空中拖拉机”在复杂山区的喷洒作业质量与在平原地区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喷洒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3%苯氧威乳油15天内蜀柏毒蛾虫口减退率达89.5%和88.0%,飞防效果十分显著。“空中拖拉机”不仅适合平原地区农业和林业飞机喷洒作业,而且适合复杂山区林业有害生物的飞防作业,具有效果好,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波长诱虫灯对蜀柏毒蛾成虫的诱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波长分别为300 nm、340 nm、380 nm、420 nm、460 nm、500 nm、540 nm和580 nm、功率8W的诱虫灯进行了蜀柏毒蛾成虫的诱集研究.结果表明:8种波长的诱虫灯诱集效果有差异,波长340nm、功率8W的诱集效果最好.波长340 nm、功率8W诱虫灯在60 min时间内对距离在180 m范围内的蜀柏毒蛾成虫具有诱集效果,但诱集率达87.1%以上的距离在120 m以内.  相似文献   

18.
蜀柏毒蛾卵与初龄幼虫种群株内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蜀柏毒哦1年2代的卵期与初龄幼虫期在单株上分布规律进行探讨。调查各向各层的种群数量,分析它们与全株数量的相关关系。经方差分析与r值检验,两代卵和初龄幼虫对不同树冠方向的分配比例无显著性差异,而对不同冠层则有极显著性差异,卵集中于中下层,幼虫则集中于上中层;各树冠方向各冠层种群数量与全株数量直线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毛茛科杀虫植物——乌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毛茛科杀虫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的分布、生物学特性、毒性、药用性和生物活性,并讨论了其作为杀虫植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对蜀柏毒蛾低龄幼虫有虫株率(p)与虫口密度(m)进行相关分析,两者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种群大暴发时期的相关模型为m_1=9.16346〔—In(1—p)〕~(1.27004)。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时期的相关模型和m_2=4.23675[—In(l—p]~(1.03675)]经协方差分析,两者差异极显著。由此分别编制了有虫株率与虫口密度的关系表。实际应用时只需调查有虫株率,即可从这个关系表中查出虫口密度的估计值,而不需实查虫口数。并对误差进行了检验,其准确率80%左右。同时,对目标精度固定时的抽样数以及抽样数固定时的抽样误差进行探讨。另外对以有虫株率来检定林间蜀柏毒蛾的发生程度的序贯抽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