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猪》2018,(6)
为研究功能性纤维产品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与配公猪品种一致、预产期相近的2~5胎长大二元经产母猪150头,随机分成高采食量组、低采食量组、纤维组,每组5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期为整个妊娠期。结果显示:1)纤维组母猪粪便评分2.69,低于高采食量组(3.16)和低采食量组(3.23)。2)纤维组分娩率最高为92%,高于高采食量组(88%)和低采食量组(90%)。3)产仔数,纤维组和低采食量组分别比高采食量组高0.55头和0.37头,差异不显著(P0.05)。4)产活仔数,纤维组比高采食量组显著提高1.04头(P0.05),比低采食量组提高0.39头,差异不显著(P0.05)。5)死胎+木乃伊数,纤维组比高采食量组和低采食量组分别低0.5头和0.22头,差异不显著(P0.05)。6)背膘厚,配种时、妊娠30 d、妊娠60 d各组差异不显著;妊娠90 d和妊娠110 d时,高采食量组背膘厚显著高于低采食量组(P0.05),纤维组背膘厚处于高采食量组和低采食量组二者之间,与高采食量组和低采食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说明,降低母猪采食量并添加纤维能改善妊娠母猪便秘,并能增加母猪产仔数、产活仔数,减少死胎和木乃伊数。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和采食量对生长猪磷的回肠和全肠道消化率评定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安装简单T型瘘管的生长去势公猪(平均体重35.2 kg)按照9×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进行消化试验。9个饲粮处理组包含3种饲粮(无磷饲粮、低磷饲粮和高磷饲粮)和3个采食水平(体重的3%、4%和5%)。试验共分4期,每期8 d。结果表明:生长猪回肠食糜磷排泄量和粪磷排泄量随饲粮磷水平的提高极显著增加(P0.01);粪磷排泄量随采食量提高显著增加(P0.05);采食高磷饲粮生长猪磷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ATTD)随采食量增加线性降低(P0.05),而低磷饲粮组磷的表观回肠消化率(AID)随采食量增加有线性增加的趋势(P0.1);低磷饲粮组磷的标准回肠消化率(SID)随采食量增加有线性增加的趋势(P0.1),而增加采食量有线性降低高磷饲粮组磷的标准全肠道消化率(STTD)的趋势(P0.1)。由此可见,采食量对生长猪磷消化率评定的影响受饲粮磷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刚断奶仔猪采食量通常很低,且很不稳定。仔猪小肠绒毛长度和腺窝深度与断奶后的采食量的关系表明,采食量有刺激肠发育的作用。湿喂或饲喂粥状食物是增加采食量的有效方法,对刚断奶采食不足和体重较轻的仔猪效果较明显(表1)。  相似文献   

4.
根据生长模型和经济模型计算的生长猪采食量的经济增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采食量所得的经济增重是通过生长模型和经济模型计算来的。生长模型的内在含义就是线形高原模型.该模型的评价指数包括优质脂肪和优质蛋白质沉积的边缘比率(MR)、采食量的增加以及蛋白质的最大沉积量(pdmax),最佳采食量(FIo)是指能够满足最大蛋白质沉积量所消耗能量  相似文献   

5.
仔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仔猪采食量和后期生长的关系断奶前后的一段时期是猪生长的多事之秋。在这个时期,猪的营养来源从优质的母乳转换到质量相对较差的固体的植物源性饲料。由于消化系统不能完全适应这种转换,猪时常会发生消化不良,直接导致采食、生长和健康受到影响。仔猪的婴幼期采食量总体上说是低的并且不固定,变化范围在3~77g/头·d(Pluske等,1995)。在母乳减少的某些情况下,比如周围环境高热时,采食量会增加。Quiniou等(2000)、Renaudeau和Noblet(2001)都报道了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采食量会增加。当环境温度从20°C升高到26°C时,仔猪采食量增加6g/…  相似文献   

6.
正(上接2016年9期《新饲料》36页)3.2试验1从全期看(0~82d),日增重不受DDGS来源或添加水平的影响,DDGS来源×水平对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有显著的相互作用(P0.02)(表8)。增加5.4%粗脂肪DDGS添加水平增加了日采食量,降低了饲料转化率,但是猪饲喂9.6%粗脂肪DDGS,增加DDGS添加水平对猪日采食量或饲料转化率没有改变。末重未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7.
泌乳母猪的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猪泌乳期的饲养目标是 :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泌乳量和乳品质以使仔猪窝增重最大 ;使母猪泌乳期失重最小 ,尽可能缩短断奶 -发情间隔 ,并提高下一繁殖周期的排卵数。为获得母猪最佳的长期的繁殖效率 ,需最大限度地减少其泌乳期失重(Dourmad等 ,1 994)。增加泌乳期的采食量是母猪饲喂方案中最重要的方面 ,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1 泌乳期的采食量及其影响因素许多研究已证明 ,母猪繁殖性能随泌乳期采食量的增加而改善 ,泌乳期间的总采食量与母猪泌乳性能以及随后的繁殖性能之间呈正相关关系。Ah erne( 1 994)报道 ,将初产母…  相似文献   

8.
引言对于干物质(DM)含量较低的青贮饲料,青贮发酵产物通常是决定采食量大小的最重要的因素(Gill 等,1988)。现已发现:随着青贮发酵产物增加,青贮饲料采食量就会降低(Ettala 等1975,Ettala 和Lampil a 1987,Heikkila 等1989)。新  相似文献   

9.
引言热应激显著降低肉用仔鸡的生长率。曾通过变换日粮来减轻热应激问题,即减少日粮添加脂肪所引起的热量增加(Fuller等,1973)和改善氨基酸平衡(Waldroup等,1976)。Squibb等(1959)提出,生长率下降是直接由采食量减少引起的。Smith等(1983)进行的研究证明,用强制饲喂法使采食量超过随意采食量的水平可以提高热应激肉用仔鸡的生长率。  相似文献   

10.
在集约化养鸡场,热应激是肉鸡生产中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热应激不但造成肉鸡采食量下降,而且还严重影响肉鸡成活率和饲料利用率,给养鸡业带来经济损失。肉鸡受到热应激主要是减少采食量而不是增加散热。据报道,环境温度在20℃以上时,每增加10℃,采食量下降17%,而采食量下降必定会严重影响肉鸡的生长性能。因此,如何缓解肉鸡热应激的影响成为广大养鸡场(户)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采食水平下泌乳前期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指标的差异,从40头健康泌乳前期奶牛中选取18头,分高采食量(HF)组(平均采食量为53.67 kg/d)、中采食量(MF)组(平均采食量为48.55 kg/d)和低采食量(LF)组(平均采食量为44.15 kg/d),每组各6头,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试验期70 d,每周记录产奶量并采集奶样(50 mL),分别于试验开始、第30和60天采集血样。结果显示:与LF组相比,MF组、HF组的产奶量分别增加了4.79 kg、9.83 kg(P0.05),MF组、HF组的4%标准乳分别增加了5.94 kg(P0.05)、9.8 kg(P0.05),HF组的尿素氮下降了10.21%(P0.05);HF组的白蛋白、甘油三酯含量随采食水平显著升高(P0.05);MF组、HF组的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胰岛素显著高于LF组(P0.05);HF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神经肽的含量显著高于MF组和LF组(P0.05);LF组的胆囊收缩素含量显著高于MF组和HF组(P0.05)。结果表明:高采食量的奶牛不仅产奶量高,营养物质和能量代谢快,而且与采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和激素含量要比低采食奶牛变化更显著,为研究采食量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水貂日粮中添加葡萄糖是否会增加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及消化情况,研究了不同葡萄糖水平对水貂生长期和冬毛期的采食量和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葡萄糖水平的升高,水貂生长期和冬毛期对营养物质采食量逐渐下降(P<0.05),消化率逐渐升高(P<0.05),可消化营养物质的采食量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正>就生猪养殖来说,提高采食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肉量和肉品质,在饲喂时应想办法改善饲料适口性,让猪愿意并且主动吃料,增加采食量。1使用风味剂研究表明,猪对甜食有十分显著的偏好,复合甜味剂(含6.7%的糖精钠以及其他长效增味剂和增效剂)可以提高仔猪采食量,但添加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猪采食量的发挥,在仔猪生长阶段(1~28 d),日粮中添加150 mg/kg的复合甜味剂可以达到最大日采食量,同时也可以获得此阶段的最大  相似文献   

14.
郑溜丰  彭健 《动物营养学报》2013,(10):2212-2221
采食量是动物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基石,其受多种因素的共同调节。胃肠调节肽、肥胖信号分子(瘦素和胰岛素)及营养物质等外周调节因子在采食量的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是采食量调节的关键。近年来对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采食量的分子机制认识越来越深入,已鉴定出一些关键信号转导通路及转录因子,其中哺乳动物下丘脑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一般性调控阻遏蛋白激酶2(GCN2)介导的一般性氨基酸应答通路及叉头转录因子1(FoxO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中枢的采食量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简要回顾采食量调节生理机制的基础上,主要对外周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采食量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北方寒冷地区猪舍环境温湿度对育肥猪采食量的影响规律,试验选取内蒙古农业大学海流图科技园区生猪养殖场的30头育肥猪,按不同体重分3组连续测定96 d,分析环境温湿度对不同体重育肥猪采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舍内温度在10~31℃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体重猪的日均采食量先减小,后缓慢增大最后减小。猪舍温度对不同体重育肥猪采食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当猪舍相对湿度在45%~90%范围内变化时,不同体重的育肥猪日均采食量随着湿度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猪舍湿度对不同体重育肥猪采食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北方干旱寒冷地区实际生产中,育肥猪舍温度控制在17~24℃,湿度应控制在45%~75%为宜。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增加对其繁殖性能有重要影响。哺乳母猪体内脂肪和蛋白质损失越少其恢复发情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已有研究表明,哺乳期间母猪采食量增加对仔猪断奶重至关重要。对于如何增加哺乳母猪的采食量,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在分娩前两周内,饲喂母猪高纤维日粮或允许其自由  相似文献   

17.
董国忠  龚学文  荆伟  何平 《养猪》2005,(3):11-13
每月随机选择750头PIC父母代妊娠猪和150头PIC父母代哺乳母猪,测定1年中不同月份和季节母猪的日采食量。结果显示,(1)妊娠猪全年不同月份的日采食量2.16~2.59kg(平均为2.39kg),8月份的最低(2.16kg),9月份和11月份的最高(2.59kg)。但不同月份的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哺乳母猪全年不同月份的日采食量3.66~4.98kg(平均为4.50kg),8月份的最低(3.66kg),4月份和11月份的最高(约5.0kg)。不同月份的日采食量存在较大差异。(3)妊娠猪不同月份的日采食量与平均舍温相关不显著(P>0.05)。哺乳母猪不同月份的日采食量与平均舍温呈显著负相关(r=-0.6622,P<0.05)。  相似文献   

18.
将6000只体质良好、330日龄罗曼蛋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A、B、C、D复方中草药组、E为商品药物对照组、F为空白对照组,观察热应激蛋鸡的采食量和生产性能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草药C组可极显著增加采食量5.81g/d(p0.01),提高产蛋率6.14%(p0.01),增加平均蛋重0.51g(p0.01)。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C组对热应激产蛋鸡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改善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产蛋高峰期蛋鸡代谢能需要量,试验选择220只24周龄尼克粉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代谢能水平为10.07,10.63,10.91,11.41,11.78 MJ/kg的日粮。结果表明:在试验前期(25~38周)、后期(39~51周)和全期(25~51周)随着日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各组蛋重、产蛋率、产蛋量、能量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采食量、料蛋比逐渐降低;随着日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蛋鸡增重有增加的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10.07~11.78 MJ/kg能量浓度范围内,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可以降低蛋鸡采食量和料蛋比,但对能量采食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旨在探讨绍兴鸭剩余采食量(RFI)与生产性能及蛋品质之间的关系。测定300只绍兴鸭410~470日龄的采食量、体重、平均蛋重、蛋品质,计算出剩余采食量与料蛋比,并分析剩余采食量与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绍兴鸭平均采食量、平均蛋重、体重、体增重、料蛋比、剩余采食量分别为198.8 g/d、73.0 g、1500.9 g、2.5 g/d、2.7、3.5 g/d;低剩余采食量组的剩余采食量、采食量以及料蛋比极显著低于高剩余采食量组;相关性分析表明,剩余采食量与采食量和料蛋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采食量与平均蛋重、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料蛋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体增重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蛋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高剩余采食量组仅蛋黄色泽水平显著高于低剩余采食量组;相关性分析表明,剩余采食量与蛋品质各指标间均无显著相关性。本试验结果表明,以剩余采食量为蛋鸭选育指标是可行的,且选育低剩余采食量的鸭子能显著降低采食量,提高饲料效率,且不改变产蛋重及蛋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