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伪狂犬病毒主要导致母猪的繁殖障碍与商品猪只的呼吸道综合征,2004年以前我场一直使用国产的灭活疫苗,效果不明显,而野毒抗体逐年上升,繁殖障碍比较明显。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公司开始全面使用进口的弱毒活疫苗,种猪每年3次全群普防(1月、5月、9月分别进行防疫),商品猪在70-80日龄时进行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伪狂犬病毒主要导致母猪的繁殖障碍与商品猪只的呼吸道综合征,2004年以前我场一直使用国产的灭活疫苗,效果不明显,而野毒抗体逐年上升,繁殖障碍比较明显。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公司开始全面使用进口的弱毒活疫苗,种猪每年3次全群普防  相似文献   

3.
伪狂犬病仍是当前中国猪场的重要威胁性传染病,引起的损失包括种猪繁殖障碍、仔猪的神经症状和高死亡率以及生长肥育猪的呼吸道病综合征。本研究利用gE—ELISA方法对2008年11个省市119个使用伪狂犬病异E基因缺失疫苗的规模化猪场进行了野毒血清流行病学系统监测与全面分析,结果猪场阳性率为57.1%,总样品阳性率为11.7%(797/6785),显示伪狂犬病仍然在我国呈地方流行性,感染压力仍然偏高。种猪野毒阳性率为14.0%(542/3860),其中阳性场种猪的阳性率为22.9%,种猪带毒现象仍然非常普遍。与2006年和2007年的系统监测结果相比,阳性猪场的比例没有变化,但总样品阳性率、种猪阳性率和阳性场种猪阳性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伪狂犬病阳性场的种猪群中,母猪的胎次越低,野毒抗体阳性率越低,表明近几年,伪狂犬病控制在朝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公猪和后备母猪的阳性率偏高(25.9%、14.8%),仍是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的主要障碍。在所有11个省市中,仔猪群的样品阳性率和伪狂犬病阳性场仔猪的野毒阳性率都低于对应的种猪群,伪狂犬病阳性场中,1-4周龄、5。8周龄、9~12周龄、13。16周龄这4个阶段阳性仔猪的比例逐渐降低,依次为29.3%、23.1%、12.9%、7.8%,17~24周龄为6.2%,野毒抗体通常持续到9-12周龄。由于仔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既可能来自感染,也可能来自母源抗体,因此在进行伪狂犬病野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时应分群、分阶段检测,了解检测样品的来源信息和免疫信息,以减少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的偏差。生长育成阶段后期感染是伪狂犬病流行的重要特点,这与现阶段规模猪场忽视仔猪的免疫接种工作有关。在当前的疾病感染压力下,使用优质的gE基因缺失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和净化伪狂  相似文献   

4.
李淞  朱玲  赵玲 《养猪》2011,(5):92-93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可导致种猪繁殖障碍,仔猪发生腹泻、生长发育受阻、神经症状等,同时伪狂犬病病毒也是引起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发性病原之一。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可引起种猪繁殖障碍、产弱仔,新生仔猪出现共济失调、抽搐以及突然死亡;在生长肥育猪群中,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依靠疫苗进行免疫防控,繁殖障碍类疫病虽对育肥猪危害不大,但严重影响种猪的繁殖性能。现将种猪、仔猪、商品猪常见的疫苗免疫归纳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750头基础母猪的规模化种猪场,由于引入未经检测的带毒公猪导致猪群感染伪狂犬病,通过对所有公猪和其他猪群抽样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果断清除带毒公猪,采用人工授精配种以及选用高质量班基因缺失弱毒活苗强化母猪群和仔猪群伪狂犬病免疫,加强消毒隔离,提高生物安全措施,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成功净化了伪狂犬病,明显提高了种猪的繁殖表现和生产成绩,伪狂犬病净化取得显著成效。由于伪狂犬病在中国呈流行性发生,为消除伪狂犬感染引起的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猪场有必要考虑控制并最终净化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7.
周绪斌  秦云  丹尼  李聪  栗娟  雷健良 《猪业科学》2008,25(10):84-90
伪狂犬病是当前中国猪场的重要威胁性传染病,本研究利用gE-ELISA方法对2007年11省市131个使用gE基因缺失伪狂犬疫苗的规模化猪场进行了野毒血清流行病学系统监测与全面分析,结果猪场阳性率为63.4%,总样品阳性率为14.8%(1104/7445),伪狂犬仍然在我国呈地方流行性,这也是猪场流行种猪繁殖障碍以及猪群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在所有3620份种猪血清样品中,野毒阳性率为18.2%,其中阳性场种猪的阳性率为27.2%,种猪带毒现象仍然非常普遍。与2006年的系统监测结果[1]相比,阳性猪场的比例和种猪的阳性率都没有下降,但总样品阳性率和阳性场种猪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在伪狂犬阳性场的种猪群中,母猪的胎次越低,野毒抗体阳性率越低,表明伪狂犬病控制在朝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公猪和后备猪的阳性率偏高(24.%和18.0%)仍是伪狂犬控制与净化的主要障碍。在所有11个省市中,仔猪群的样品阳性率和伪狂犬阳性场仔猪的野毒阳性率都低于对应的种猪群,伪狂犬阳性场中,1~4周、5~8周、9~12周、13~16周这4个阶段阳性仔猪的比例逐渐降低,依次为25.0%、23.4%、16.7%、7.7%,17~24周为8.1%,野毒抗体通常持续到9~12周。由于仔猪伪狂犬野毒抗体既可能来自感染,也可能来自母源抗体,因此在进行伪狂犬野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时应分群分阶段检测以减少偏差。生长育成阶段后期感染是伪狂犬流行的重要特点,这与现阶段规模猪场忽视仔猪的免疫接种工作有关。在当前的疾病感染压力下,使用优质的gE基因缺失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和净化伪狂犬病的重要手段,同时要加强生物安全、注重后备猪的选择、加强定期监测工作,采取综合防控才能使我国伪狂犬病的流行态势得到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8.
刘思当  丁宝君  胡钧 《养猪》2004,(2):54-54
1 种猪免疫程序 (1)后备母猪 ①配种前45天: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素毒活疫苗4倍量注射。 ②配种前30天: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2倍量、猪瘟弱毒活疫苗单4倍量分别注射免疫。  相似文献   

9.
2010年青海省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防治,改用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因弱毒活疫苗在青海省第一次使用,为确保免疫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掌握疫苗安全性,在全省进行大面积使用前,确定湟源县和平安县做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活疫苗试点工作,并在平安县做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小区试验。现就疫苗的免疫安全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猪场蓝耳病血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耳病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繁殖性能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作者在河南省5个年产万头商品猪的规模化猪场猪群中随机采集165头种猪及仔猪血清进行蓝耳病血清学调查,使用IDEXX酶联免疫吸附诊断试剂盒,检测蓝耳病毒抗体。结果表明,旧的商品猪场种猪群蓝耳病阳性率为98.18%,仔猪群阳性率为78.65%,而新建商品猪场种猪群蓝耳病阳性率为63.64%,仔猪群阳性率为9.52%。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7,(3)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以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我国于1947年首次发现此病,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PRV 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免疫接种,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PRV的发生与流行得到了一定控制,但自2011年底以来,我  相似文献   

12.
正1当前生猪疫病流行特点1.1病因越来越复杂,危害越来越严重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生猪主要疫病有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三种;而1980~1995年间,种猪繁殖生产性能低下现象开始出现,商品猪的喘气病开始流行;1996~2000年间,蓝耳病、圆环病等开始入侵;近年来在原来猪病猖獗的基础上,暴发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目前仍以高致病性蓝耳病给猪场带来危害。1.2病原体发生遗传变异如因长期普遍使用弱毒疫苗等因素,改变了猪瘟病毒(HCV)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病毒群落,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开展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使用gE-ELISA方法采集2011~2015年间累计329份猪血清,对这些样本进行PRV野毒感染抗体检测,对不同规模养殖场猪场实施疫病净化控制措施.结果:累计场数(户)190户,其中,商品猪阳性率为56.0%,种猪阳性率为80.2%,种猪阳性率低于商品猪;规模场样本阳性率为63.8%,散养农户样品阳性率为44.7%.规模场样本阳性率高于散养农户样品阳性率.结论:猪伪狂犬病发病率较高,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制度,每年定期检测与免疫接种,对病猪进行淘汰,使疾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对养猪生产危害较严重的一类疫病,它以妊娠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畸形胎及种猪不育、配不上种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根据有关资料报道,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温和型猪瘟、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猪圆  相似文献   

15.
正1猪场背景商品猪场基础母猪2 000头:分为后备隔离舍、种猪区、保育区和生长肥育区,其中后备隔离舍与种猪区间隔约200 m,种猪区与生长肥育区间隔约500 m。2014年该场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转阳,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某进口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种猪群普免4次/年,1头份/头;生长猪出生滴鼻0.5头份/头、8周龄和11周龄再免疫1头份/头。监测显示2015年11月、2016年4月和2016年7月母猪的野  相似文献   

16.
<正>(一)当前猪常用疫苗的种类1.弱毒活疫苗。这类疫苗是指通过人工致弱或筛选的自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抗原性和遗传特性,用来制备的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及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弱毒活疫苗的特点是:疫苗能在动物体内繁殖,接种少量的免疫剂量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接种次数少,不需要使用佐剂,免疫产生快,免疫期长。其缺点是:稳定性较差,有的毒  相似文献   

17.
猪伪狂犬病多与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群免疫抑制性疾病、呼吸道病综合征等混合感染。另外,本病还能导致免疫抑制。相关资料表明,我国50%左右的规模化养猪场伪狂犬野毒呈阳性,中、小规模养猪场和散养户感染情况更严重。如何有效控制和净化本病,已是饲养者和专家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猪伪狂犬病是猪群多种传染病的原发性疾病之一。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群免疫抑制性疾病、呼吸道病综合征等,一般都有着它的共同参与和危害。前两年殃及大江南北的猪高热综合征。它更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本病还能导致免疫抑制。相关资料表明。我国50%左右的规模化猪场伪狂犬野毒呈阳性,中小规模猪场和散养户感染情况也许会更糟糕。如何有效控制和净化本病。  相似文献   

19.
RNAi对猪瘟病毒Ns5B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猪瘟(hog cholera)。目前主要使用弱毒活疫苗防治,但弱毒活疫苗的使用存在着局限性和危险,因为活疫苗株有可能与野毒重组或进行自然突变而造成毒力返强,还可通过母猪胎盘感染造成胎猪死亡;而感染后不死产下的仔猪往往又成为CSFV的“携带者”,这些猪对CSFV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很低,具有免疫耐受性,可长期带毒、排毒,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猪常用疫苗的种类1.弱毒活疫苗。此类疫苗是通过人工致弱或筛选后,仍保持良好的抗原性和遗传特性的自然弱毒株制备的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及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弱毒活疫苗的特点是:疫苗能在动物体内繁殖,接种少量的免疫剂量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接种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