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舍的成本,能源及劳力的花费都在不断地增长,因此,充分利用昂贵的种鸡舍,如何从昂贵的鸡舍投资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重要性。一、改造现有的房舍设备: 最近出版的种鸡群管理指南中,对于饲养密度提出了如下建议。厚垫料(自然通风):3.5只/平方米厚垫料(人工控制环境):4只/平方米条板地板(2/3)和垫料(1/3):5只/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无窗鸡舍与开放鸡舍在管理技术上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无窗鸡舍的饲养密度高,一般每3.3平方米饲养60~90只,需要使用风扇人工控制舍内环境。因此,在超出鸡的适温条件的夏季或冬季,不容易调节好舍内环境。不过,若采取技术措施克服这一不利的环境条件,则能取得稳定的产蛋成绩,从而发挥无窗鸡舍的优越性。本文叙述无窗鸡舍所应具备的条件及冬季的换气方法。  相似文献   

3.
1改善饲养管理 降低饲养密度,为鸡只提供足够的空间,可以减少恶癖发生的机会。一般养殖场每群鸡以200—300只为宜,专业户养鸡每群以100~200只为宜。饲养密度过大,鸡活动空间减少,呼出二氧化碳和排粪较多,鸡舍空气污浊,既影响鸡只健康,又易发生恶癖。  相似文献   

4.
1 优化饲养环境条件 保持适宜的温度,配备良好的加温、降温设施,及时对舍内温度进行调节.合理调整饲养密度,可以有效的减少疾病的传播,因此在发病期间应根据不同季节和生产条件进行调整.通常0~4周龄肉鸡饲养密度为20~25只/平方米,5~8周龄为8~12只/平方米.做好通风措施,加强鸡舍通风,勤打扫鸡舍,保持鸡舍空气清新.保持鸡舍空气清新是加速好转,防止病情加剧、恶化的重要方式.但在加强鸡舍通风的同时,秋、冬、春季节要密切注意鸡舍保温情况,严防冷风、贼风侵袭鸡群,使鸡患感冒而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5.
鸡的葡萄球菌病是以四肢关节及邻近腱鞘肿胀与皮炎为主要症状。 1980年6月,长春市郊区五七公社,长青养鸡场,饲养的60日令白洛克鸡5100只,在暖猪舍改建的鸡舍里饲养。舍小、密度大(平均1平方米容纳15只鸡),通风不良,垫草不足,卫生条件差,营养缺  相似文献   

6.
鸡苍白综合征(PBS)还称为吸收不良性综合征或前胃炎,常发生于肉用仔鸡群,其特点是发生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发育受阻、腿脚疾患、脑软化、软骨征。在现场已从有本病临床症状的鸡体内分离出一种呼肠孤病毒。把720只一日龄Hubbard肉用公仔鸡随机分入36个平养圈内,每圈20只。其中A鸡舍饲养12圈,B鸡舍饲养24圈。B鸡舍的仔鸡3周龄时自然暴发了苍白综合征。雏鸡自一日龄开始就喂以下4种日粮的其中一种。A鸡舍每种日粮喂3圈鸡,B鸡舍每种日粮喂6圈:(a)玉米-大豆饼粉基础日粮;(b)基础日粮+0.25ppm硒;(c)基础日粮+  相似文献   

7.
纤维瘤是家禽的一种较常见的肿瘤,国内外都有报道。我们于1986年7月共发现7例,现介绍如下。临诊资料我校某教工饲养8只来航鸡,圈养在一间约12平方米有运动场的鸡舍。鸡苗于1985年6月从广东省某种鸡场购回饲养,饲料是自配混合料,约6月龄开产,鸡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肉鸡立体养殖的饲养管理模式,试验选取山西省境内层叠式立体养殖单栋饲养量为32 000只、40 000只的全自动清粪系统肉鸡舍(A型)和单栋饲养量为21 000只的半自动清粪系统的肉鸡舍(B型)各1栋,进行舍内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空气细菌菌落数的测定及肉鸡体重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取暖系统和温控系统下,由于养殖数量与清粪方式的不同,3栋鸡舍之间的温湿度、CO2浓度、NH3浓度、细菌菌落总数和不同周龄肉鸡体重均存在差异;立体养殖模式下鸡舍清粪方式和清粪时间是影响鸡舍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A型鸡舍可以适当加大养殖密度。说明A型鸡舍优于B型;B型鸡舍要加强消毒灭菌工作,A型鸡舍要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鸡舍内的含氮有机物(粪、尿、饲料等)在一定的温湿度下,可分解产生一种对鸡体有害的气体——氨气。鸡舍氨气含量过高,不仅影响青年鸡的生长发育和成年鸡产蛋量,严重时还可引起鸡只死亡。1989年4—5月,兰州某鸡场发生一起鸡氨气中毒。该鸡场为封闭舍,水泥地板,砖墙,南北两面墙各开6个约40×80cm 的玻璃窗。三角房顶,木板结构,无隔热层。饲养成年伊沙蛋鸡1000只,分3层笼养。自3月下旬以来,陆续有零星死亡鸡。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来鸡啄癖现象较多,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此病主要以预防为主。现总结如下:1发病原因1.1营养不良现在农村规模鸡养殖越来越多,饲养环境有限,饲养管理不善,微量元素缺乏,日粮中蛋白质、矿物质和氨基酸缺乏、尤其是日粮中B族维生素不足引起鸡啄癖,钙、磷、铜、钠、铁、锌等缺少或比例失调等,都是造成鸡啄癖的原因。1.2管理不当,布局不合理鸡舍的采光不够,密度过大,鸡只拥挤,单位面积鸡的数量极多,饲喂量  相似文献   

11.
啄癖是饲养群鸡中经常产生的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由于产生啄癖的原因复杂,因而在出现啄癖后往往难以控制,造成损失很大。 病例情况:钦州地区税务局鸡场1992年8月20日将在育雏室育雏结束、体重约300克的1205只石岐杂鸡移进成鸡舍,分为四栏,鸡舍为无运动场的硼舍。每栏面积约16平方米。进栏后第五天出现啄毛、啄肛现象。8月25日啄死5只,26日啄死8只,27日啄死12只。28日邀笔  相似文献   

12.
肉鸡的笼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笼养与地板平养中肉鸡的生产性能进行对比,特进行了本试验.一、材料和方法试验鸡舍为开放式,每个笼子是用3mm粗的钢丝组成,笼子尺寸为75×95×43cm~3.试验进行了二次.试验Ⅰ: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笼养15羽,地板平养为18羽,公母分开饲养.笼养使用两种网片:钢丝网片和在钢丝网片上覆上塑料网片.试验共为6个笼子,每笼内饲养10~12羽肉鸡,地面平养仅使用一个围栏.试验Ⅱ:笼养肉鸡采用钢丝网片上覆上塑料网片饲养,公母分开饲养,饲养密度每平方米18羽.试验的数量为24只笼子,每笼保持饲养12羽鸡.在这两次试验中,分别测试肉鸡的体重、饲料转换  相似文献   

13.
选用“宝星”父母代低产鸡(产蛋率在37.5%-39.79%)为试验鸡,鸡龄为39周龄,饲养方式为舍内高棚饲养.调整、淘汰病残弱鸡后,编为A、B、C三组,每组母鸡约100只.公母比例为1:10, A组为对照组,不加药;B组为试验一组,每只每日添加1克催阴散,C组为试验二组,每只每日添加0.5克催阴散.全天药品在早晨喂料前一次拌入喂给.三组其他饲养管理均相同.催阴散为丹东兽药厂生产的中成药。连续喂药30天后,分析其在此期间对产蛋鸡的效果:试验鸡产蛋率有较大幅度提高.试验一组比用药前提高17个百分点(P<0.01),试验二组比用  相似文献   

14.
高温下禽舍内鸡所产生之热和水气必须除去 ,如此才可使禽类能存活及增加生产力 ,高温下强迫通风有其必要性 ,特别是在自然风不足 ,禽舍内所养之鸡密度高的情况下 ,例如笼式蛋鸡及饲养种鸡之鸡场 ,强迫通风可以供应足够之风速通过鸡只 ,如此可以除去鸡舍内之热气和水气。隧道式通风是强迫通风之一种方法 ,通过鸡只之强风由鸡舍一端进入经过鸡舍而由风扇抽出。鸡身旁风之移动是解决鸡只热紧迫的最重要之方法 ,但是此时气温也是非常重要 ,当有一段时间气温高于鸡只表面温度时 ,鸡可因热应激而死亡。鸡只皮肤、羽毛温度约在30-40℃ ,气温必须避免在此温度或高于此温度。水帘上水分之蒸发冷却 ,可以减低鸡舍内温度 ,但增加鸡舍内之湿度。蒸发冷却已显示对高环境温度之下鸡是必须的 ,即使在湿度较高之环境下亦有效。水帘式蒸发冷却需要强迫通风和使鸡舍内产生负压 ,进而经由水帘吸入空气。本篇目的即在讨论隧道式通风和横跨式通风系统及水帘蒸发冷却之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圏栏面积对猪混群后行为的影响,试验选择育肥猪24头,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分别在面积为1 700 mm×1 400 mm和1 300 mm×1 400 mm的圈栏内饲养,采用高清视频摄像头持续监测猪混群后的探索、非饮食争斗、站立、跑、躺卧等行为。结果表明:猪混群0.5~1 h B组圈栏内非饮食争斗、跑的行为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P0.01或P0.05);混群1~2 h B组圈栏内猪群站立行为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组(P0.05或P0.01),而A组圈栏内猪群躺卧行为则显著或极显著高于B组(P0.05或P0.01)。说明圈栏面积会影响猪混群后的行为,养猪生产中应合理调整饲养密度,以减少猪混群产生的争斗,从而降低混群带来的应激,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和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回升万物复苏,病菌容易滋生繁殖,而经过寒冬煎熬的鸡只往往比较瘦弱,免疫力和抗病力降低,又颇受较大温差变化的影响,很容易导致鸡群发病。鸡舍内病原微生物数量与舍内饲养密度、操作方式、管理制度、通风状况及鸡的行为等有密切关系,舍内细菌含量与鸡群发病率呈正相  相似文献   

17.
农家院经常养鸡,少的几十只,多则上千只,充分利用了空间、杂粮和人员,也会有很好的收入。夏季天气炎热,蚊蝇较多,做好防暑降温及日常管理对养好鸡,确保鸡稳产尤为重要,应着重做好以下“五防”工作。1防中暑鸡的适宜温度为10 ̄27℃,适当降低饲养密度,是防中暑的关键措施。也可在运动场内搭建凉棚或栽一些树,避免阳光直射鸡群。鸡舍应经常打开门窗和排风扇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炎热天气的中午应向鸡舍屋顶及运动场撒冷水降温。另外,给鸡饮水最好采用凉井水,切忌断水。减少鸡群运动量也是防中暑的有效办法。2防抱窝发现抱窝的鸡,应立即抓出并将…  相似文献   

18.
<正>啄癖是一种不良的嗜好,又叫异食癖。其临床特征为鸡相互啄食,造成伤亡或死亡。啄癖在雏鸡群、中雏群和成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雏鸡群和中雏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一旦发生,很快蔓延全群,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幼鸡生长发育,成鸡产蛋量下降,降低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管理是预防鸡群啄癖的关键。1鸡啄癖的原因1.1管理不善鸡只不经过断喙;鸡群饲养密度过大,空气浑浊;温度较高或鸡舍内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散养条件下北京油鸡产蛋期行为谱及活动特征。选取600只38周龄北京油鸡(公鸡86只,母鸡514只,公母比例约1∶6)进行观察。采用摄像机录像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每天设置6个时间段(6∶30~7∶30、9∶30~10∶30、12∶30~13∶30、15∶30~16∶30、18∶30~19∶30、21∶30~22∶30)进行个体和群体记录,连续3周,每周3 d。结果显示:在蛋鸡基本行为谱(21种)基础上,补充并重新定义,建立了散养北京油鸡产蛋期行为谱,包括41种行为,并根据其生物学功能分为8类;鸡只行为活动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不同时间段所观察行为发生比例显著不同;散养油鸡白天行为活动中基本维持行为、运动行为和修饰行为发生较高,夜间主要为睡眠,昼夜活动受光照和人为管理影响很大,尤其是照明时间和饲喂时间;鸡群中出现争配行为可能与散养鸡群中公鸡数量和比例较高有关。建议今后饲养中注意鸡舍光照和饲喂时间,以及散养鸡群中公鸡的合适数量和比例。  相似文献   

20.
利用林区的生态环境,饲养本地鸡雏或蛋鸡鉴别公雏,放养于山林之中,以自由采食昆虫和野草为主人工补喂混合精料为辅,夜间舍内寄宿的生产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由于山区空气新鲜,水无污染鸡能捕食大量昆虫和天然野生草籽,使鸡的饲料消耗少,成本低。现将山林生态鸡放养技术简述如下:1选好场址,完备设施山林生态鸡的养殖一般选在天然次生林边和林间草地的交界处等。鸡舍场址周围没有污染源,向阳背风,地势高,水源充足,水质好,取水、排水容易。鸡舍与运动场:育雏要根据饲养量修好足量的保温育雏舍,其面积以100只/平方米计算,修建育雏舍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